商朝末年,国家日渐衰落。当时的统治者纣王是个荒淫残暴的人,他好喝酒吃肉,于是命人在王宫中建造“酒池肉林”,让他享乐不尽。纣王贪恋美色,对宠妃妲己言听计从,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叔叔比干看不过眼,多次进宫劝谏,没想到竟被丧心病狂的商纣王掏了心。这件事闹得尽人皆知,人心涣散,商王朝的气数也随之走到尽头。
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周武王,已迫不及待,决定出师伐纣。武王的这一举动得到许多方国、部落的响应,他们纷纷追随武王。而此时纣王还在和他的姬妾饮酒作乐,在得知武王出师的消息后,纣王慌忙地组织大军应战。
但当时商王朝的主要军事力量还在东南地区抵抗外敌,分身乏术,情急之下,纣王只好下令把大批奴隶和俘虏编入卫队,以抗击武王的大军。
甲子日清晨,轰轰烈烈的“牧野之战”拉开了序幕。周武王势在必行的决心,影响着每一个士兵。将士们情绪高涨,勇猛地向敌人发起进攻。而纣王组建的70万大军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但大部分是临时拿来凑数的奴隶和俘虏,这些人对纣王的统治早已深恶痛绝。
两军交锋时,商军中的奴隶纷纷调转戈矛,直指纣王。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便逃回朝歌,在鹿台引火自焚,结束了商朝长达500多年的统治,这就是著名的历史事件——“武王伐纣”。
扩展资料
对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因为周武王讨伐商朝时有精密的讨伐策略,有说归功于以周部落为主的强大联盟军,也有说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民心涣散,商朝的将士无心恋战,倒戈相向。周武王、姜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武王伐纣同时是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一个政治伦理的难题,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说:“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
如果最高统治者残暴无道,下面的人可不可以用武力推翻他?如果不推翻,他会继续实行暴政;但如果要去推翻一个暴君,也会伤害许多人,还不一定能成功。
或者说,这里有一个“度”:过了某个限度也许就可以采取行动了。但即便如此,也还有对暴力属性的恒定评价。对于政治伦理的讨论,不争有时或许是明智的,但难题自然不会因为不争论就消失。也许,我们可以同时观照武王、夷齐两方的各自意义,乃至同时保持两种不同的观点。
日常政治伦理中大家还是反对暴力,维护能够保障人们安全与和平的政治秩序;但在有些特殊和紧迫的政治形势下,政治家可能也会有因时制宜的“权”,还是不得不采取某种断然的、道德上一般不应采取的措施。
但即便如此,也不要趾高气扬地去这样做,更不要号召人们为此大唱赞歌,尤其是涉及大规模暴力和战争的事情。故春秋老子有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语出:《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是说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牧野之战
“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梗概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bai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du深把zhi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dao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版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权,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秦朝刚被推翻时,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胜利以后怎样割据国土,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主张分地封王,并且擅自作主,给大家一个一个地封立王号、分配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盘算,将来怎样一个一个地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惟独对刘帮很不放心,他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就是刘邦。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咸阳的偏偏是刘邦,关中,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项羽不愿意让刘帮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家张沛县,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分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各董翳,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为都城。
刘邦的确也有独霸天的野心,当然很不服气,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 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上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松懈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即韩信。刘邦便让其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地区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不信,以为是谣言,等到证实的时候,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各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于是一下子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秦王朝“二世而亡”之后,中国发生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 “楚汉相争”。宝鸡作为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演了~幕名倍 千古的战争括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由此揭开了"楚汉 相争”的序幕。
项羽和刘邦曾在反秦战争中约定,先攻入咸阳者为王。公元 前207年,刘邦先人咸阳,但慑于项羽人多势众,只好封存秦的 府库,退出咸阳,驻兵灞上。项羽人咸阳后,放火烧掉阿房宫,自 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分别封降将章邯、司马欣、董 翳为雍王、塞王、翟王,称为三秦,统治关中,以御刘邦入秦。刘 邦人汉中时,采用著名谋士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
“栈道”是从关中翻越秦岭,南通汉中、巴蜀的古代交通要道, 由秦岭古道、褒斜道、连云栈道组成。全长250公里,架于悬崖 绝壁和泥沼之地。“陈仓”是宝鸡的古名,这里特指渭河北岸的陈 仓古渡口。栈道在关中的出口斜谷关距陈仓古渡相距约70公里。
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的大将军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 陈仓”之策开始军事行动,韩信先派樊哙、周勃率兵一万佯修已 被刘邦进汉中时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褒斜道出兵的架势,章邯 闻讯立即加强斜谷防御。韩信却率大军西出勉县转折北上,顺陈 仓小道入秦川,渡渭河于陈仓古渡口,倒攻大散关。章邯急忙率 军赶到陈仓城,与韩信激战。此时,明修栈道的樊哙、周勃也出 斜谷,与韩信会师。章邯兵败自杀,司马欣、董翳先后投降,刘 邦遂定三秦。从此,关中成了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的基地。
如今,宝鸡东十里处的陈仓峪,传说为韩信渡渭河后的藏兵之处。附近有韩信“马刨泉”和“点将台”遗迹。这一带出土的秦汉兵器甚多。
《现代汉语词典》上面的解释:
【倒背如流】:dào bèi rú liú 倒着背诵像流水那样顺畅,形容诗文等读得很熟。
汉典上的解释:
【拼音】:dào bèi rú liú
【解释】: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示例】: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了。(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
【近义词】:滚瓜烂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多指背诵
【例子】(1)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了。(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二十七日》
(2)三国演义,一个个典故让人倒背如流,一个个英雄人物让人如数家珍。
(3)诸子百家倒背如流,历史典故随手拈来。
(4)中外名胜任我游走,卡拉OK熟唱百首,宾馆菜谱倒背如流,麻将骰子样样拿手
(5)当地的老船工们都能倒背如流地将这些凶险地段口口相传一代代记在心里。
【典故】(1)据说王明《资本论》连页码都能倒背如流,一般人读懂都不易。
(2)巴金12岁能背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巴金自己也曾很有感触地说:“这二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我后来写了二十多本散文跟这个启蒙先生很有关。”茅盾更能抽背《红楼梦》中的任一章节。郭沫若、鲁迅惊人的“背功”今世人惊叹。台湾作家三毛作品中,随时都会有令你叹服引用恰切的古诗文,又何尝不来自于她头脑中熟记的内容呢?由此可见,汉语的学习有它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之一就是“死记硬背”、机械识记。没有满腹经纶的积累,就没有出口成章的表达。
当渠道与道路或河沟高程接近,处于平面交叉时,需要修一建筑物,使水从路面或河沟下穿过,此建筑物通常叫做倒虹吸。
倒虹吸主要有竖井式。这种形式施工简便而且便于清除泥沙。
倒虹吸有箱形和圆形两种。 物理上水往高处走的现象 是一种水利工程的技巧 (一)《管子•度地》对倒虹吸水流的描述 《管子•度地》对有压倒虹吸水流作过精辟的描述: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地下则平行,地高即控。
笔者认为,这一段说的是有压管流的“水之性”,和上段所说的“以高走下”的无压流的“水之性”,是并列的两段文字,“行至曲,必留退,满则后推前”,描述的是渠水通过倒虹吸的水流现象,当渠水从一端流入向下弯曲的倒虹吸时,必先灌满倒虹吸(从整个渠道水流来看,这时呈现出“留退”的状况),尔后才能“后推前”地从另一端流出,水流通过建筑物,必将产生一个能量上的损失,因此,一定要使倒虹吸的进出口水面高程有一个必要的差值,使出口高程低于进口高程才行,出口低于进口(“地下”),则水流将平顺地通过,否则,渠水就会因倒虹吸出口端过高(“地高”),受倒虹吸控制而流不过去。 (二)公元前中国和古罗马城市供水管路中的倒虹吸 1975年至1981年在对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的阳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有战国晚期的城市管道供水系统,其中实际应用了倒虹吸。
整个供水设施由输水管、控制流量的控制坑、沉淀泥沙的澄水池、贮水坑和蓄水瓮等组成。供水管路共有八条,沿地形由高向低布设,总长有数千米之多。
输水管内径约为12.3厘米,在淹没条件下,输水流量可达20~30升/秒。 输水管路由直通管、三通排气管,三通分水管、四通控水管等部件衔接组成,均为陶制。
其中陶直通管与陶三通排气管衔接情况如图2-14所示,陶四通管的造型如图2-15所示,输水管路多数铺设在开凿于红砂岩的沟槽中。较深的沟槽达1.2~2.0米。
② 大约在公元前180年左右在土耳其境内古希腊帕加马城建有大型城市输水管沟,水从海拔约360米的源头,跨越两条山谷输送至这座城堡,而城堡制高点只比源头低约40米。其中当有跨百余米山谷的倒虹吸。
③古罗马著名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写于2000年前的不朽名著《建筑十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当时输水管网的建设要点。对于倒虹吸,维特鲁威还特别指出,为了倒虹吸的安全运行,需要修建镇墩和排气竖管。
① ①对《管子•度地》渠道坡降计算和水跃的描述,是姚汉源先生于1962年最先提出的。 ②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29~246页。
③参见チヤ-ルズ•シンガ一等编,平田宽、八杉龙一译,技术の历史——地中海文明と中世(下),筑摩书房,第581~583页。PeterJames,Ancient Inventions,颜可维译,世界古代发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有一种形式的输水管称倒虹吸,它是在渠道与道路、河流发生交叉或在渠道穿越山谷时经常采用的一种立交水工建筑物。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已有成功的运用。与虹吸管一样,它在立面上也呈弓形;不同的是,其弓弯向下。
而且,虽然倒虹吸管和虹吸管的输水原理相同,即都借助于上下游的水位差,但倒虹吸在开始工作时不需人为地制造管中的真空,因而更为普及。 倒虹吸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
渠道与道路、河流等发生交叉时,既可采用渡槽,如北宋时曾在引用泾水的郑白渠上使用过;也可采用倒虹吸,如南宋时曾在引用褒水的山河堰上使用过。这种大型倒虹吸多采用浆砌块石构筑,也可用竹筒连接而成。
在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中和元代科学家王祯所著的《农书》中都可见到对输水渠道上使用倒虹吸的描述和记载。
měi qín zhī xiàn
释义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出处 《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苔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
《美芹十论》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所作,该书从第一论以至于第十论,无一不是精辟之论。所谓简介,不过起简略介绍之用,读者当用心读之,始有所得。
李筌曾于《太白阴经》卷一之《人无勇怯篇》对勇怯与地域之关系提出了旷古绝今之论,而辛弃疾则于《自治》篇中对:“臣闻今之论天下者皆曰:‘南北有定势,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之问题提出反驳,并作出“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论哉?”的结论,与李筌不同的是,辛弃疾的目的在于希望南宋朝廷能由排除南北勇怯的成见,进而自治图强;前者理论价值绝高,而后者现实指导之意义甚大。同源殊流,各有所长。
至于其在《察情》一篇所论:“两敌相持,无以得其情则疑,疑故易骇,骇而应之必不能详;有以得其情则定,定故不可惑,不可惑而听彼之自扰,则权常在我而敌实受其弊矣。”此说可谓得兵家虚实理论之精华。古之空城计、空营计之所以得行险而稳成,其妙处亦不过在此而已。然直陈此妙、直捣关键枢要之处者,辛弃疾可谓第一人。
不过,此书最醒目的地方,实在于其和战之说的论述及其为此制定的抗外战略。《久任》篇有云:“且御戎有二道,惟和与战。”而《守淮》则云:“以臣策之,不若聚兵为屯,以守为战,庶乎虏来不足以为吾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患也。”此是以守为攻。而《屯田》则云:“闻之曰:‘因其不足而利之,利未四、五而恩逾九、十。’此正屯田非特为国家便,而且亦为归正军民之福。议者必曰:“归正之人常怀异心,群而聚之,虑复生变。”是大不然也。且和亲之后沿江归正军民,官吏失所以抚摩之惠,相扳北归者莫计,当时边吏亦皆听之而莫为制,此岂独归正军人之罪?今之留者既少安矣,更为屯田以处之,则人有常产而上无重敛,彼何苦叛去以甘虏人横暴之诛求哉!”此树恩施惠于归正之军民之策,不仅可得损敌益我之利,且亦足见辛弃疾仁爱为怀之心胸,此乃欲以德服人也。至于其在最后一篇《详战》中所提出的抗外战略,更是本书之绝作。辛弃疾并认为韩信与耿弇的战略,若不得刘邦与刘秀之支持与信任,则亦不过是狂言妄语而已。辛氏虽以此自比,可惜这个伟大的战略却从未获得实施,否则历史将会改写;只是,当时的形势就是如此,否则岳飞也不会被杀,和亲之策也不会取得主导地位,所以辛氏的战略不被宋孝宗采用甚至重视也是理所必然的事。
以文名见称不可谓之无武,以武*见称不可谓之无文。前之孙武、曹操、诸葛亮皆文武双全,稍后之李世民、李靖则武胜于文,此时之辛弃疾则文胜于武。宋朝素有重文轻武之风,辛氏并以词名见称;故虽官至兵部侍郎,然无见称之武*。虽其于《详战》中所提之策略可与韩信、耿弇、诸葛亮之策媲美,然终未获得实施。形势使然,不可谓之“文人论兵”。以兵家视之,方得其髓。《美芹十论》一书虽因以切合当时之世用为著书之本旨,而局限住其论兵之广度,然其质量甚高。以宋朝通朝视之,此书惟陈规之《守城录》可与之媲美。无怪乎其于《守淮》篇中叹曰:“呜呼!安得斯人而与之论天下之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