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
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
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
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
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
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 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 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攸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
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7、闻鸡起舞 《晋书·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
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8、临池学书 古代一位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
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
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
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10、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11、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
语出] 《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回答者: 1041633341 - 实习生 一级 2009-11-15 13:58
至死不渝:zhì sǐ bù yú
近: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矢志不渝
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解释】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指立场坚定。
指对感情; 如。鹏和玮,至死不渝。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至死不渝:zhì sǐ bù yú
近:至死不悟、始终不渝、死心塌地、矢志不渝
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随风转舵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解释】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指立场坚定。
指对感情; 如。鹏和玮,至死不渝。
玉的典故-卞和的至死不渝 中国古书《韩非子、和氏篇》记载了这样一则有关「卞和献玉」的故事:约在公元五百年前,有一位名叫卞和的楚国人,找到了一块看似大石头而实质是未经打磨的宝玉,把它献给楚厉王。厉王叫玉石专家鉴认,专家认为只是石头,于是厉王便说卞和欺君,命人把他的左脚砍掉。等到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把这块宝玉献给他。武王又叫专家鉴认,专家仍认为是石头,于是武王又说他欺君,命人把他的右脚砍掉。再等到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这块宝玉在楚山下哭泣,三日三夜不停,哭至泪尽血沤。文王听闻后,派使者前去问明原因。使者见到卞和后问他:「天下间被砍去脚的人不少,为何独是你哭泣到如此悲惨地步?」卞和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悲哭,而是因为这块宝玉被误认为石头、坚贞之士被误认为狂妄之徒而悲哭。」文王于是叫人把它打磨,发现果然是一块惊世罕有的宝玉,遂命令大家今后称它为「和氏之璧」。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蔡延锴自传·周游列国》:“继续彻底抗日救国,矢志不渝。” 事见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被令狐尹所围,粮尽兵疲,手下大将南霁云,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率数十骑突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及到达只剩孤身。贺兰进明态度首鼠两端,念南八勇士,意留为己用,以好酒饭待之。
南霁云见贺兰进明不肯发兵,遂说:我城粮尽一月,我怎么吃得下酒饭。砍断手指表态,然后用箭射中城中佛塔,发誓:回城破贼后,必来报不相救之仇。
此为“矢志”! 又杀回睢阳城中。城破,与张巡等人被俘,叛军劝降张巡,张巡不降,所以又去劝南霁云。
南霁云不说话。张巡谓之曰:“南八,大丈夫不可为不义者屈。”
云笑曰:“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遂就义,此为“不渝”! 对张巡守孤城,粮尽食人,驱赶百姓出城就敌受死来减少城中粮食消耗的做法,在当时和历史学家多有非议。
但是张巡死守睢阳,牵制叛军不能深入,保证了唐政权江淮财赋的供应,为唐政权最后平定安史之乱、保证汉族中央政权不被胡人叛军消灭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所以,从历史公正的角度出发,在战争的残酷性面前,张巡和南霁云是有功于历史的。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
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
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
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
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
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
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
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
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 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 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不知疲倦。
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攸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
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7、闻鸡起舞 《晋书·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
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8、临池学书 古代一位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
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
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
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10、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
《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11、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