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我们在中小学时都熟读的故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有什么古诗?这些伟大的寺庙又是如何建成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庙之首南禅寺,一起了解那些逝去的文化。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958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南朝四百八十寺栖玄寺说 雪后的鸡鸣寺一种说法认为,据史料记载,早在孙吴时期,现鸡鸣寺之处就已建有一寺,名为“栖玄寺”,此因鸡笼山北面有栖玄塘而得名。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七皇子、建平王刘宏为人谦俭周慎,深得父王信任,并赏赐其在鸡笼山东偏北处建宏敞府第。
刘宏于宋大明二年(458年)临终前,嘱咐将鸡笼山下东偏北处的府第捐为寺庙,沿用名“栖元寺”,元、玄同义,南齐时改名建元寺。孙吴时期开拓了南北向的潮沟(在今南京市机关大院西墙附近),南接城北渠、运渎,经栖玄寺门前,北通玄武湖,后来,明代筑城时阻断了该潮沟,但此沟的南端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尚存,沟旁尚有几棵老槐树。
从这些资料看,三国孙吴时的栖玄寺该是鸡鸣寺的前身。 还有人认为三国时,栖玄寺曾是孙吴府第的后苑,晋代时,该地是廷尉署。
如果栖玄寺确实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鸡鸣寺的历史就可向前延伸300年,但是,对这一说法存在着争议。 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泰寺说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的“同泰寺”。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定: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所建的同泰寺,是鸡鸣寺的前身。他们认为:当时的同泰寺范围很大,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
同泰寺寺内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梁武帝是中国古代最笃信佛教的帝王之一,他曾四次舍身于同泰寺,并常到寺内讲经说法。
如果同泰寺果真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由于南朝非常浓厚的信佛风气,由于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寺庙的盛行(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特别是由于梁武帝这位“菩萨皇帝”多次舍身于同泰寺,鸡鸣寺当然是更加的意义凡非。
当然,不管其前身是同泰寺还是栖玄寺,或是其它的寺庙遗迹,鸡笼山麓的'鸡鸣寺也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南朝四百八十寺建置沿革 南朝第一寺——鸡鸣寺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始于东吴。
三国时,为吴国后苑。238—240年(吴赤乌年间),建栖玄寺,因鸡笼山北有栖玄塘而得名。
吴末,孙皓时毁。 300—301年(西晋永康年间),有僧人在鸡鸣山上倚山造室,建佛寺五所,因规模不大,名声小。
东晋,建都建康(南京),辟为廷尉署。 南朝刘宋时,相传有黑龙现于玄武湖,山改名龙山。
439年(刘宋元嘉十六年),征庐山慧远高足雷次宗在鸡笼山开馆授徒,竟陵王萧子良于鸡笼山开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 458年(刘宋大明二年),建平王刘宏将鸡鸣山府第舍宅为寺,名栖元寺。
齐时,改名建元寺。相传齐武帝萧赜游钟山,至始闻鸡鸣声,故山改称鸡鸣埭。
梁普通年间,迁廷尉署于六门外,在原廷慰署地建同泰寺。 527年(梁普通八年),寺建成,当年舍身于同泰寺,并改年号为大通元年。
寺在宫后,北掖门外路西,寺南与台城隔,抵广莫门内路西,宫开一后门,与寺之南门相对,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名,帝晨夕入寺,多出入此门。寺中造大佛阁七层、宝塔九层、大殿6所、小殿10余所,东西各有般若台三层,筑山构垅,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是一所长方形院落,规模并不大。整个寺院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
3间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这就衬托了正殿的雄健。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寺内现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5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夜游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这里的夜市美食,这里其实已经商业化,夜幕降临,繁华似锦,跟深圳的东门、广州的上下九、南京的夫子庙差不多,也扮演着同样地角色。 沿着中山路一直往前走到底就是南禅寺,这里是不仅聚集了一众食店,著名的有王兴记、穆桂英美食城、景福记等等,也是。
1.镇江北固山甘露寺甘露寺地处龙山主峰东,层岩秀石,峰豁万千,风景秀美。相传元朝初年,有一僧,云游至龙山。因爱山水之秀美,寓居此山。欲在此建庙奉佛。为了找水源,遍游龙山。饥餐渴饮,随遇而眠,备尝艰辛。正为找不到水源而烦恼发愁时,忽一夜有山灵指点:“你卧下就是甘泉。”晨起,僧以锡杖凿之数尺,果见甘泉涌出。捧之饮,甘洌沁心脾。僧欣喜若狂,遂云游四方化缘募捐,决心在龙山建庙奉佛。并宣传泉之灵应,饮可治病,祈祷可求雨。一时间,信奉者甚多。县令闻之亲往视察,见所言甚灵,对待僧人十分尊敬,以师礼相待。县令赐僧法号曰:“灵岩禅师。”赐其泉名曰:“甘露泉。”并协助灵岩禅师化缘募捐。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的千古绝唱: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
广东潮安甘露寺民间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
从前有座山,名曰灵山。山上有个寺庙叫雷音寺,雷音寺里住着一位高僧,一灯禅师。一灯禅师虽已退出江湖多年,然江湖上却一直有他的传说。据信,一灯禅师最近练就了绝世武功,————移山大法。江湖各路高手皆上灵山拜访一灯大师,都想见识一下移山大法。这天,雷音寺山门云集了数万人,请一灯大师为表演移山大法,并请大师传授大法于大众。大师苦苦思索,到底是教还是不教呢,最后大师决定,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移山大法的秘诀是:山不过来,你就过去嘛!!!全场掌声如雷,人人五体投地。
哈哈,娱乐一下。不过提问的这位施主,你别钻牛角尖,山不过来,你就过去,换个思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在是杭州最大的丛林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
灵隐寺比少林寺的创建要早170年(少林寺建于公元495年)。关于灵隐寺的创立·,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
风水蕴藏着灵气,于是就把对面的这座飞来峰比作天竺(印度)灵鹫山的一座小岭,不知何时飞来,认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就在此驻足,建立寺庙,取名“灵隐”。 起初山门寺额,题名“绝胜觉场”,到了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题为“景德灵隐禅寺”,明朝后直名为“灵隐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历朝以来,寺院屡毁屡建先后14次,现在的殿宇,是19世纪重建的。
目前灵隐寺可供游人游览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和云林藏室等;天王殿的殿屋重檐下悬挂着两块横匾,“灵鹫飞来”金匾是黄元秀居士的题字,还有一块“云林禅寺”的匾额是清康熙皇帝的亲笔手书。这就是康熙皇帝将“灵隐寺”改为“云林寺”的由来。
那么,灵隐寺为什么又叫云林寺呢?这里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民间,传说在清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南巡到杭州。
有一天,康熙喝得酩酊大醉,前呼后拥,一路游到灵隐。寺庙住持和尚深知这位皇帝喜欢作诗题字,于是就提出想请康熙重题一块寺额,康熙也就乘着酒兴,满口答应。
不料因酒误事,落笔太重,把“灵”字上半截的“雨”字头写得太大,下半截的三个“口”和一个“巫”字,再也写不下去。康熙一慌,'急得汗如雨下,、酒都醒了。
正在为难之际,旁边有位大学士名叫高江村,急中生智,在手掌心上写了“霎林”二字,然后假装磨墨,向皇帝暗示,康熙也就随机应变,把“灵”字写作“雩”字,于是“灵隐寺”也就变成“云林寺”。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故称“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
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
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我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西麓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飞珠溅玉,如奏天籁。明代画家沈石田诗云:"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独在冷泉间。
"冷泉池畔建有冷泉亭。
龙潭寺在全国有好多处呢。
1、成都市龙潭寺 2、河南宜阳龙潭寺 3、开原七鼎龙潭寺 4、昌宁龙潭寺 5、湖南澧州龙潭寺 6、广东饶平龙潭寺 7、霞浦县龙潭寺七鼎龙潭寺的传说 七鼎龙潭寺,环境幽雅风景独秀,是辽北驰名的旅游佛教圣地,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因七个郁郁葱葱山峦叠翠的山峰围护着一眼神泉而得名。七个山峰拱抱如环,唯东有一山口,为入寺必经之地。
并且七峰各有其名,自东面山门以北,依次为桂月峰、凌霄峰、拂云峰、叠翠峰、观澜峰、莲花峰、一拳峰。龙潭寺就坐落于其中,并且寺前有二泓潭水,东西并列,常年不枯,一池荷花、一潭菱角。
据民间传说,有两条龙潜藏其中,自扶其水,故名龙潭。 相传二百七十六年前,山西五台山演智大师,在访遍名山大川的时候云游到此,看到龙潭山有七峰相连,峰峰苍翠树茂草深,七峰环抱山前有一条河,由北向西滚滚而去,宛如一条云带飘落人间,环山下有一潭,潭水清澈见底,潭西侧有一泉,演智大师喝了这泉水后,品其甘甜爽口,饮几日后顿时觉得数月旅途劳累神疲之感尽消,神气涌动内力外张,于是他非常高兴,称此泉水为“神水”,并在此地定址造寺,命名为“七鼎龙潭寺”。
寺中的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三如来,中间供奉着释迦牟尼佛,东方供奉药师佛,西方供奉着阿弥佗佛,西侧供奉着文殊和普贤菩萨以及五百罗汉,后边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清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游访龙潭寺,时值盛夏酷热难挡,他一边喝茶一边信步走到此泉旁的一棵大树下,顿时感到凉意阵阵心旷神怡,仰天细细观望此树,宛若一龙下凡,龙头伏向龙潭吸水,尾翘苍天为帝挡烈日之炎。
帝大悦脱口封此树为“神龙树”。乾隆帝饮用龙潭水泡的茶水后,感到此水香馨四溢陶醉欲仙,特封此井为“龙泉”。
光绪三年,光绪皇帝东游访龙潭山,当时是六月酷暑,他饮龙泉井水泡的茶水,直觉得香沁心脾神清豁然,他高兴之余提笔写下“威靖苍澜”,并加封此井为“圣井”。龙泉圣井得二帝加封后,由青龙、白龙日夜守护,井水面自升三尺,大旱之年从未枯竭。
昌宁龙潭寺的传说 龙潭寺原称龙王庙,又称龙洞。相传这龙潭非常奇特,远古时代,这儿只是涓涓细流,旱年则滴水不流,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每逢旱年饮水极难,更难谈引水灌溉。
因为缺水,粮食有时几乎颗粒无收,人们只能过着食不果腹,衣不敝体的苦日子。有一年,又值大旱,眼望着禾苗将要枯死,人们成群结队来这进香求水,他们插上香,合掌当胸,真诚地跪在地上闭目祈祷。
不多时,好似有水流的声音,求水的人们睁眼一看,果真有两股清泉奔流而出,善良的人们得救了,他们欢呼着,跳跃着。自此这儿再没闹过水荒,两股泉水从方圆一米大小的洞口喷涌而出,长流不息,久而久之,形成了今日的龙潭。
人们认为是有龙护佑,于是建龙潭寺。
每一尊佛出世都有这么八种瑞相:1、舍兜率天 2、降王宫 3、弃位出家 4、苦行学道 5、降伏魔王波旬 6、成最正觉(即成佛)7、讲经说法,开导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 8、示现灭度,入涅槃 这是每一尊佛都有的故事,当然,包括下一尊弥勒佛。
而每个佛的故事都有差异,这里略举一例,非常好的例子,叫《七个儿子与一个拐杖的故事》。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曾经以一只拐杖让七个儿子、七个媳妇了解到什么是孝道。
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在路上碰到一位很年迈的婆罗门教徒,他的背已经驼了,拄著一根拐杖还捧著一个碗,走起路来很吃力。乞丐,要饭的,福薄到没法再薄了,除了死人就是他。
他弯著腰弓著背,拐杖向前撑一步,他才能走一步。佛陀看在眼里,怜悯在心,加紧脚步上前去扶著老人:老人家,你走路那么不方便,为什么还要出来托钵,还要出来讨饭,难道没有孩子照顾你吗?老人回答:有,我有七个儿子,但是都娶妻成家了,他们有妻子要照顾,有孩子要养育,所以无法容纳我,把我赶出来。
这是老人家回答佛陀的回话。我们通过这段话,我们看到问题在外,不在内,孩子娶妻生子了,无法容纳我,所以才把我给轰出来了。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人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在埋怨他的儿子、埋怨他的媳妇,因为娶妻生子了,所以他们不养我,没有反弓自省,没有改正自己过错的认识。说著他抬头一看,认出是佛陀,赶紧跪下说:佛陀!您救救我,我到底用什么道理,才能感化教育我的儿子?你看还是要教育别人,还是要求佛陀帮助他,看来这个老人家是一点道理都不懂。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六祖惠能大师说 的,他不知道向内求,只知道向外求,找原因。 佛陀很慈祥的说,道理要用心听,它翻译成普通话了,可能就是谛听。
他说道理要用心听,才能启发他的良心。老人说:那要启发我的儿子,教育他们就难了。
你看他还是认为要教育儿子,要启发别人。因为现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妻儿,没有多余的时间听道理。
你看还是想要教育别人,找别人的问题。佛陀说:只要你用心,仍然可以。
老人问:我要如何用心?佛说:你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记得将你手中的拐杖,用心拿好,走路时用心走稳。咱们说这是什么?止,止住妄念,止在哪里?止在拐杖上;完了,观。
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其实佛陀很婉转的指出了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您之所以老人家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就是不会感恩,换句话说,感恩的人有福,感恩的人不会当乞丐。
你要用最虔诚的心,去感恩这根拐杖,因为它帮助你走路,这是第一条,你要看到,你要知恩。第二件事,怎么观察这个拐杖,若有恶狗跑来,你可以用拐杖赶走它,第二个作用。
佛陀启发他,你手里这个拐棍,第一帮你走路,第二有恶狗来,它可以把恶狗赶走,保护自己。涉水时可以用拐杖去探探深浅,以测安全,你看第三个作用。
过河的时候,可以用拐棍探探水的深浅,来保证安全。它助你走出一条平坦的路,不会踢到石头而跌倒,这一切你都要用心感恩它。
如果你的意念言语都很用心,就能感化你的儿子。怪不怪,迷信吗?我怎么感恩这根拐杖,我的儿子就能得到感化?不可思议. 这个故事为什么佛选了一个乞丐而讲出来?它说明一个道理,贫贱福薄到像乞丐这样的人,都有要感恩的东西,更何况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
乞丐,社会的最底层,而且是老婆罗门,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要饭度日,就这种人都有要感恩的对象。换句话说,你之所以今天福薄到这种程度当乞丐,就是因为你不会感恩。
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也不可能把好的命运给你,只能把教育给你、把方法给你,你自己要照著修,福就来了,就能感化你的儿子。老人心想,这的确是真的,这个时候我还能靠谁?你看启迪智慧。
我只能依靠这根拐杖而已,这根拐杖给我的帮助最大,我应该感恩。你看,找到感恩的对象了,明白感恩的道理了,从此老人拳拳服膺佛陀所说的话,听话、老实、真干!拳拳服膺,一丝不苟,坚决落实,不再抱怨儿子娶妻生子,没有心照顾我,所以把我轰出来了。
用那个时间,不干这个,不搞是非人我,不找他人的麻烦和责任,而一心一意的感恩,每一天都感念著拐杖的恩情。你要在今天咱们说不是傻子吗?原来是叫花子,今天变成疯子了,感念著拐杖的恩情。
有时他脱口而出,边走路边念叨:感恩!感恩拐杖帮助我走路,感恩拐杖让我探测水的深浅,感恩拐杖保护我的身体轰走恶狗。你看这三件事,做这样的观想,止住妄念,止住是非人我,止住埋怨儿子的这种怨气。
他不断不断的感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想口念均是感恩。 老人的七个儿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唯有妻子儿女是他们的最爱。
有一天他们听人说,城里有一位佛陀能够赐福给世人,若求佛赐福,人人都可得到最大的福报。真的吗?真的,福自己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佛不可能把福给你,他告诉你修福的方法而已。
我们看看这七个儿子是怎么转变的?这七个兄弟就相邀一起去求佛赐福,自私自利,到这个时候,想要福,谁不想要福,谁不想过好日子?人生一世福愈大愈好,所以就相邀,咱们一块去,找。
出自《金光明经》,经文记载, 远古以前,有一个精通医术的长者叫流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水空,一个叫水藏。
流水经常带着两个儿子游历于城乡间,治病救人,深受人民爱戴。一天,他带领两儿子到一村落行医治病,途中看到许多食肉动物,都朝一个方向奔跑,流水觉得很奇怪,就跟踪观察,发现一个大鱼池,因烈日暴晒,池水即将干涸,池中的鱼,命在旦夕。
注视着流水,求他救命。流水长者见此情景,心生慈悲。
奔走四方,寻找水源。忽然看见一条大河,十分高兴,可是走近一看,一群恶人为了捕鱼,截断了水源,无法疏通,流水长者急于救鱼,立即返回本城,向国王诉说此事,乞求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并在酒家借来皮囊,以皮囊盛水,大象驮运,往返多次,注满了水池,又向鱼池中投入鱼食,池中万鱼全部得救。
后来万鱼命终,灵魂升入天界转世为一万天子。一天,流水长者宴请宾客,喝多了酒,醉卧高楼。
此时,大地震动,一万天子从忉利天下到人间,将许多珍珠璎珞放到流水长者身边,又撒满许多鲜花报答流水长者的救命之恩。
娘娘宫镇位于锦州市东南10公里处,南到滨海公路,北到锦州高速东站出口处,102国道、龙栖湾大道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共由16个村组成,耕地面积6.9万亩,以发展农业为主,都说“锦州城南三个宝,娘娘宫蚂蚁高山堡”。
从锦州沿102国道向南,很快就会看到娘娘宫的标志“三霄娘娘”塑像,娘娘宫庙的传说也就从这里说起:
娘娘宫镇本有4个庙,两个龙王庙,一个娘娘庙,还有一个元神庙。建庙的时间没有记载,据说是徐敬业武装反对武则天失败后逃至海上,忽遇狂风,巨浪滔天,眼看船沉,徐敬业向天祈祷,乞求平安。就在此时,三霄娘娘踏云而至,霎时风平浪静,徐敬业死里逃生。登岸后,徐敬业命骆宾王在其得救处为三霄娘娘兴建庙宇一座,以感谢其救命之恩,娘娘庙由此而来,从此以后各朝各代人们在此聚而成居,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娘娘宫。
根据史料记载,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时,骆宾王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著名的《讨武氏檄》就是骆宾王所作。但反武失败后,有说骆宾王和徐敬业一起被杀了。也有说兵败后打算坐船从海上来辽西的,但手下叛变出卖被杀了。如果被杀了,就没法来娘娘宫了。但也有记述说骆宾王和徐敬业出家的。也有说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的。《资治通鉴》上说的是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骆宾王在娘娘宫建庙,娘娘庙也成为了娘娘宫名字的由来。
虽然是民间传说,在历史上目前还找不到左证,但作为文化,可以记述下来的,留做后人去研究探讨。目前这里正成为一片开发的热土,期望骆宾王和娘娘宫故事能成为开发建设中的文化催化剂,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
是月老祠。翠华山的翠华女。望夫崖。
【如果要景点,这个网址写的很全:?si=4】
同心锁啊同心结啊贝壳啊之类的都象征坚贞的爱情。
植物--并蒂莲花,玫瑰
动物---
传说中红尘鱼是象征爱情的,不论你贫穷富贵还是健康疾病,我们永远在一起..
第一名:鸳鸯,鸳鸯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传说,鸳鸯是终生不二的情侣。
第二名:黑颈天鹅 “一夫一妻”已经成为黑颈天鹅的代名词。
第三名:玻璃金刚鹦鹉 “夫妇”相惜的生存让人类自愧不如。
第四名:牡丹鹦鹉 亦称情侣鹦鹉”
第五名:冠鹤 冠鹤也是出了名的“最佳情人”。
第六名:大雁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
第七名:杜鹃传说中,杜鹃是思念自己情郎的女人变化而来。事实上杜鹃就是模范“夫妇”。
第八名:红嘴相思鸟 相思鸟鸟如其名。
第九名:喜鹊古代传说中,一直就有“鹊桥相会”故事,那么喜鹊就成为案情传递的信物。自然就是爱情的代名词。
第十名:欧亚鸲(知更鸟)此鸟根据科学考证,在动物界中,是数一数二的一生一个伴侣的鸟儿,只不过在我国不太知晓。
希望对你有帮助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