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以子贵的意思是父亲因为儿子身份贵重而显得尊贵。
这句话的意思和母以子贵基本一样,母以子贵是指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母以子贵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意思是:桓为什么尊贵呢,是因为他的母亲尊贵。母亲尊贵为什么孩子就尊贵呢?孩子因为母亲尊贵所以就尊贵,母亲因为孩子尊贵也就尊贵。
父以子贵和母以子贵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父亲因为儿子尊贵所以身份也就尊贵起来了。其实就是说儿子因为奋斗身份发生了变化,连带着他的父母亲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扩展资料
父以子贵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明史》记载,朱高炽“体肥重,且足疾”,行动极为不便,成祖认为儿子的形象不够好,将来作为一国之君,有损国威和形象。朱棣更喜欢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
明成祖朱棣左右为难之际,大臣谢缙的一个词,终于使成祖坚定了立朱高炽的决心,这个词便是——“好圣孙”。
据《明史·谢缙传》载:“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丘福言汉王(朱高煦)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太子没定的时候淇国公说汉王朱高煦在朱棣夺天下时有功,应该立他。明成祖私下问谢缙,谢缙说皇长子品性仁义孝顺,大家都赞同。明成祖不乐意。谢缙又磕头说:孙子特别好。就是说的宣宗,皇长子的儿子。明成祖点头,同意立长子为太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母以子贵
四川有个南部县,南部有个“三状元”。在陈氏故里南部县,“三状元”的故事,由宋至今传颂愈千年。
欧阳修的名篇《卖油翁》,曾记载“三状元”的趣事——“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陈康肃公,是“三状元”中的小弟陈尧咨。年少轻狂的陈尧咨,被卖油翁教训一通后,发愤图强,很快高中状元,最终官至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谥号“康肃”。
说到一门荣耀,世人多知“三苏”,但知“三陈”者甚少。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学士”名满天下,殊不知,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一门三状元”,更是了得。
三兄弟中的大哥陈尧叟,29岁即中状元。据传,陈尧叟器宇轩昂,举止大方得体。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见陈尧叟口齿清晰,辞意畅达,非常欣赏。于是问:“这个年轻人是谁的儿子?”大臣王沔答:“他是楼烦县县令陈省华的儿子。”太宗兴起,觉得能教育出如此出色的儿子的陈省华也是个人才,于是招陈省华进京,做了太子允中。
陈尧叟起点高,进步快,官做得很大,最终成了一人之下的宰相。
宋真宗时,陈尧叟患脚疾,行走困难,因此他请求辞去宰相职务,宋真宗不同意。陈尧叟告假在家养病,宋真宗车驾亲临其府第探视。后来陈尧叟一再请辞,宋真宗才同意,让他到河阳作通判。他出京前,坐轿去向皇帝辞行。皇上特许他的小轿一直抬到便殿,又让他的儿子把他扶到皇上近前,并叫他不要下拜,还赐他坐着谈话。
不过,三兄弟中最聪明的是陈尧佐。
陈尧佐很小的时候,常站在旁边听父亲陈省华教哥哥陈尧叟读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边“科班”的陈尧叟还没读熟,那边“客串旁听”的陈尧佐却已背熟。
宋真宗时,陈尧佐到潮州担任通判,当地鳄鱼为害严重,而潮州官民都以鳄鱼为神物,不敢冒犯。为破除迷信,陈尧佐表现出其从小就聪慧的一面:雇佣一批精壮之士,用铁网捕捉了几头巨鳄,拖到潮州城内,当着老百姓的面杀掉。自此,鳄鱼彻底跌落神坛,鱼患遂绝。
一千年后,在电影《让子弹飞》里,为让鹅城居民解除对恶霸黄四郎的恐惧,编剧也设计了类似的桥段。其实,这种智慧并非今人原创。
陈尧佐和哥哥陈尧叟一样,最后也做了宋朝的宰相。
一门三状元,一门两宰相,父以子贵,大桥镇陈氏的传奇还不止于此。
三兄弟自小家教严格。客人来访,“尧叟、尧佐、尧咨列待,客不安”。陈父说:“学生列待,常也。”不过,教育三兄弟的不止陈省华,还有其妻陈冯氏。
“陈冯氏,南部人,陈省华妻,多智术,有贤行,教子以礼法,以尧叟贵,封鄢国夫人。”
在南部县大桥镇,现在还留存着一个书岩湾。湾内有一长38米、深3米、高4米左右的弯月形天然岩洞:漱玉岩。湾内竹木茂盛,清幽绝俗,洞顶有不少突出的小石孔,相传就是陈氏兄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留下的遗迹。
典故
秦朝末年,有个叫张良的年轻人。一天,他在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人。老人看到张良,就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还让张良给他穿鞋,张良都照做了。于是老人说:“你这个年轻人还是可以教育的嘛,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找我吧。”
五天后,张良一早来到桥上,可是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责备张良来晚了,让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再次来到桥上,又比老人晚到,老人十分生气。
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到了桥上,终于比老人早到了。这次老人很高兴,就送给他一本兵书。张良日夜攻读这本兵书,后来助刘邦统一了天下。
孺子可教
解释: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读音:rú zǐ kě jiào。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翻译:老人伸脚穿好鞋,然后笑着转身就走了。张良更吃惊了,盯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不错,值得我指教。”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程门立雪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读音:chéng mén lì xuě。
引证:元末丞相脱脱主修《宋史·杨时传》:“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翻译:一天,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起去拜见程颐,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两人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等程颐醒来发觉两人还在面前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
例句:这位青年学者求学坚持不懈、程门立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尊师重道
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读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引证:南朝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翻译:臣曾经听闻,贤圣的明主,没有不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例句:我们应继续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
传说的主人公有曰解缙,又曰丘逢甲,说法众多,终是一个传说,无可考证。
一个员外多年无子,后来焚香求观音菩萨,四十岁这年,夫人终于有喜了。十月怀胎,弄璋报喜,全家上下喜庆万分。
俗话说:小毛毛,七坐八爬九个月扎牙。这个毛毛呢,十个月就会走路说话,家人喜出望外,员外更是百倍疼爱,悉心教养。
小儿长到三四岁,诗词文章,鲤对应答,不在话下。为父的员外再没得可教他的了,于是就送他去赶考。
因为他太小了,跨不了考堂的高门槛,于是员外将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骑肩入堂。当考官点名问考,见一人抗着个小儿进来,很是奇怪,便发问:堂下负子入考者为何人?只听小儿答道:负者不考,考者不负,礼虽不恭,情由可原,望大人见凉。
说完一拱手。考官见之打了一惊! 于是道:不孝儿骑父为马 童儿对:慈悲父望子成龙 考官又道:鹦鹉能言难似凤 童儿接道:蜘蛛虽巧不如蚕 考官冷笑:小孩子满口乳臭 儿童回敬:大老人一脸花椒 考官道:草萤有光终非火 神童道:荷露虽圆岂是珠 考官心喜:眼中人为面前人 神童心欢:水底月是天上月 这眼中人就是看中之意,这水底月便是为官清明之喻。
最后,神童中了状元。果然是:有负父望者岂敢考?敢考者不负父望。
《咬指心痛》《陆绩怀橘》《卧冰求鲤》都是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第一个是曾子的。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二个是当然就是陆绩的故事了。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三个是一个叫王祥的人的故事。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替父从军》当然指花木兰了。流传最广的是《木兰辞》,你也可查一下详细的内容或者译文。就是可汗征兵,上面有花木兰父亲的名字,但是又没有儿子代替。花木兰念及父亲年迈,为尽孝心决心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十二年的艰辛,终于衣锦还乡,最后才让战友们知道木兰
是女郎。
《二子学弈》是讲的弈秋和他两个徒弟的故事。是孟子的作品。原文是: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人随之学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下棋的时候总想着把天上的天鹅射下来。就是告诫后人学习要一心一意。
摆脱,赵,不要抄我的~!!耗子,是我的专利哦~~要我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