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船长的故事的内容: 那么,菩提心要从哪里开始发呢?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是以自我为主,所以常常习惯说“你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这我没有兴趣,那我很有意愿”等等,这些都是以“我”为主,所有的烦恼是围绕着自己在打转。
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自我从这个笼套中解除出来?当然是有的。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常常替别人设想(这种心态最好是从自己亲人开始发起,慢慢往外愈发愈广愈大愈好),就会慢慢成为我们常说的“发菩提心”;我们在发菩提心的当下,就会解除本身的自我。
要想在“自我为主”的牢笼中解套,唯一的方法就是发出菩提心来度自己,能发出菩提心是一个大善巧的法门。 佛经故事讲:有个船长,遇到一个强盗要杀船上五百个商人。
船长知道这五百个商人都是修行者,都快要成罗汉了。他有能力杀掉这个强盗,可是他想:这是杀生啊!接着他又想到:如果让强盗杀掉这五百个快要成就的罗汉,那他会长时间在地狱中受无尽的痛苦。
不如我来下地狱好了,我杀一个人还可以比较早一点脱离地狱之苦;他杀五百个即将成就罗汉果位的人,那要等很久才会解脱。他对强盗产生很大的慈悲心,而杀了他。
佛祖后来说,这个船长需三十劫累积的资粮,在那一瞬间就累积完了。他当时只是针对一个众生发这种菩提心,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功德,如果我们针对所有天下众生发菩提心,这个力量更是不可思议,更会让我们未来的功德往上增长啊! 有人说:我现在没有能力利益众生,这样发菩提心是不是打妄语呢?不是的。
以前释迦牟尼佛对阿阇世王说:“你身为国王,忙于国事,没有很多时间修法。只要你从今以后时时刻刻心里想到为众生究竟解脱而利益众生、度尽众生,虽然没有办法实际去做,但这种福报之大,用虚空做的容器也无法容纳!”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还是要赶紧去发,要勇敢得发出来,付诸行动才好!如果能够在无时无刻让菩提心产生,才有办法做到真正的行菩萨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菩萨了。
这两天在细读《“诺曼底”号遇难记》。课后有一道练习题问:“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自己吗?”反复阅读课文,应该可以确认哈尔威船长是自己选择了死亡,与“有没有办法救自己”并无多少相干。
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选择死亡?课文末尾一句写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真是这样吗?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英雄吗?
“英雄”,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有远大抱负,不畏艰险,为国家为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在自己为之尽职的轮船沉没之际,毫无私念,沉着冷静,组织船上的人们顺利逃生,把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这样的人,当之无愧称得上“英雄”二字。
如果仅仅是为了成为一名英雄,这已经足够了。
那究竟为什么选择死亡?为了名誉吗?好比丧失守地、全军覆没的将领,要自戕生命,以此向元首或者国民谢罪?但是,作为轮船遇难事件中的受害一方,轮船的沉没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失职。即使不与轮船共存亡,相信人们也不会对他有任何非议和责难。可见这样的解释仍然是不合理的,甚至有些偏狭,尤其读到这样的句子——“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有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我们会为自己的妄意揣测感到羞愧。
他在走向死亡时没有呼天抢地,没有一点悲凄和犹疑。“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他的刚毅和决绝,已经阻绝了旁人一切施救的念头,仿佛人们凝视着他的死亡就是在凝视着一个伟大的灵魂正从炼狱升往天国……
在哈尔威船长看来,与这一艘托付着他的事业理想的爱船一同沉没,正是他生命走向圆满的唯一选择。与此相似的死亡还有很多,屈原投江、项羽自刎、谭嗣同慷慨赴死、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甚至还有化蝶的梁祝、永不分离的罗密欧与茱丽叶……这些人都是熙熙攘攘人世中的执著者,一旦自己一生追寻和守护的事物即将消亡,他们甘愿用最宝贵的生命去为之殉葬。
尼摩船长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而乘坐潜艇在海底探险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并不是因为要寻找沉船宝藏.而是因为“他不仅对人类的一切表示厌恶,而且对文明世界也充满了仇恨,他永远也不想再回到世界上去了.”于是,“他变卖了自己剩余的财产,集结了二十几个最忠实的同伴,在某一天一起失踪了”,并“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建 立了造船所,按照自己的设计,造成一艘潜水船.”
《海底两万里》中与尼摩船长有关的两个情节:
1、在珊瑚礁里埋葬船员。
2、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剑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
〔小故事1〕 有位老师进了教室,在白板上点了一个黑点。 他问班上的学生说:「这是什么?」 大家都异口同声说:「一个黑点。」 老师故作惊讶的说:「只有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有看见?」
〔默想〕 你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那些呢?是否只有看到别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拥有了一大片的白板(优点)?其实每个人必定有很多的优点,换一个角度去看吧!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小故事2〕 有二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儿呢?」「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默想〕 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小故事3〕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柱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请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请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请求他帮助我,教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默想〕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小故事4〕 在十七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哀啍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人,正双眼看着他的水壶。 「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将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瑞典人竟然伸出长茅刺向他,幸好偏了一边,只伤到他的手臂。 「嗨!你竟然如此回报我。」丹麦士兵说:「我原来要整壶水给你喝,现在只能给你一半了。」 这件事后来被国王知道了,特别召见这个丹麦士兵,问他为什么不把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杀掉?他轻松的回答:「我不想杀受伤的人。」
〔默想〕 这个故事看到人性的一面,在别人忘恩负义之后,仍有饶恕的心,这是第二次的饶恕,也是一种更伟大的情操。
〔小故事5〕 有一个人晚上开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这时黄灯已转成红灯,他心想反正没车,于是加速冲了过去,结果不巧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问他:「你没看到红灯吗?」「有啊!」他答。 「那你怎么还闯经灯啊?」警察又问。 他说:「因为我没有看到你呀!」
〔默想〕 我们常想在生活中取巧,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殊不知我们所做的事是天地皆知,无所隐。思想一下近日的生活,是否每件事都可以摊在阳光之下,而不再找借口及理由来欺骗自己将它合理化。
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凡尔纳借尼摩艇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尼摩艇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他曾呐喊过:“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这是尼摩艇长的肺腑之言,如实地道出了他对殖民主义统治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自由的追求。他把自由看得高于一切。
为了自由他对肮脏的大陆连“一寸土地也不靠近”。他在大海下漫游着,生活着,他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都取自于大海,他宁可把多年的用心研究的科学成果同他的身躯一起奉献和葬于大海,也不愿为野蛮的殖民统治者服务。
凡尔纳塑造的尼摩艇长是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有着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典型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透过他的个性,可以看到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那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但到小说结尾,尼摩船长所做的一番事:攻击其他国家的战船并击毁。
又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人琢磨不透。
船长到底几岁?--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事。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专家断言,如果有学生做出答案,那说明学校把孩子给教笨了。1998年,用这则笑话测验我国沿海某市的小学生与初中生,结果做出答案的竟高达90%,即使在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也还是有10%的学生得到75-32=43岁的答案。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当然,这10%的学生答对了,因为该题目只不过是一则欧洲笑话,不可能有答案。这些做出答案的学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教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教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能得分,不做的话一分也没有。”还有学生认为,如果用加法应当是107岁,这么大的年纪当船长不可能,因此只能是43岁。
法国专家感叹:中国学生很听教师的话,因为同一题目在法国小学做实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教师是“糊涂蛋”。
启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大胆去质疑,并努力驾驭自己的思维,我们的教育及教育出来的学生才会大有作为。当然,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空间还很大很大。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