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à sè)文言词语,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
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稼穑”一词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相关词语] 不事稼穑 :不从事农业劳动 [相关故事] 后稷稼穑 后稷,是上古时代的一位能人,稼穑,是播种和收割庄稼。“后稷稼穑”是说后稷懂得农业,教授老百姓种庄稼的故事。
在神话传说里,后稷是天帝的儿子,父子都是神仙。父亲到人间当了部族首领,后稷也投胎来到人间。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个神话,说周代的先民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叫姜原。 姜原在野外发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很愉快,就去踩了这个脚印,因此而怀孕,整过了一年才生下个男孩。
她认为不吉利,就要把孩子抛弃到山林里,赶巧那里人多,不能当众扔孩子呀,她又换个地方,把孩子扔在河沟的冰面上。可是被空中的鸟儿看见了,立刻飞下来用翅膀垫在孩子身下。
姜原感到儿子很神奇,就抱回家把他养大了。因为最初想抛弃,所以给他取名弃儿。
《史记》里还说,后稷自幼就有抱负,游戏的时候也喜欢栽麻种豆,麻和豆子都长得很好。 后稷长大了,更爱好农耕,教百姓干农活。
使周代先民脱离那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进入了定居耕作的农业时代。后稷懂得土壤的性能和庄稼的习性,百姓都向他学习。
部族联盟的首领帝尧听说了,就推举他当掌管农业的负责人。后稷对当时社会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古书《山海经》和《尚书》也记载了这个神话,说后稷从天上拿来百谷的种籽播撒人间,结出丰硕的果实,繁荣了农业。 后稷死后安葬在山水环绕的地方。
那里有三百里良田,五谷丰登。有仙女弹琴,鸾凤歌舞,百兽和睦相处,草木四季常青。
象征着后稷和他领导的先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人间乐土。 《后稷稼穑》的神话,寄托了中国古代先民歌颂劳动、创造,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
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
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
“稼穑”一词最初出现在《诗经》。《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稼穑”一词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一句话出自《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原话是“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说“每一次吃饭,就应该想想农民春种秋收的艰难;每一次穿衣,都应该想想农民纺线织布的辛苦”。
释义: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凡几涉手而入仓禀,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辨,皆优闲之过也。(选自《颜氏家训》)
译文: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治家产,这就是养尊处优带来的危害啊!
语出《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唐〕,原文如下:
贞观十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历观前代拨乱创业之主,生长民间,皆识达情伪,罕至于败亡。逮乎继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贵,不知疾苦,动至夷灭。朕少小以来,经营多难,备知天下之事,犹恐有所不逮。至于荆王诸弟,生自深宫,识不及远,安能念此哉?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诸弟何能学朕乎?选良佐以为藩弼,庶其习近善人,得免于愆过尔。”
《贞观政要》是唐玄宗时史臣吴兢(670一749)编摆的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是对贞观之治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和全面介绍。
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励志勤学,博通经史。武则天当政时入史馆,编修国史。中宗时担任过右补阙、起居郎、水部郎中等职。玄宗时任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尉少卿、左庶子,居职近三十年。他编撰《贞观政要》的目的,在他上《贞观政要》表中说得比较清楚。他认为,“太宗文武皇帝之政化,自旷古而来,未有如此之盛者”,“至如用贤纳谏之美,垂代立教之规,可以弘阐大猷,增祟至道者,并焕乎国籍,作鉴来叶”。因而他“诚诵在心”,“其有委质策名,立功树德,正词鲠义,志在匡君者,并随事载录,用备劝戒”,于是编撰成《贞观政要》送给唐玄宗,希望玄宗“择善而行,引而申之,触类而长”,使“贞观巍巍之化,可得而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