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平定了楚之江南之地,俘获江南之地越族首领。
在江南设置会稽郡。之后在向南挺进。
然而,王翦虽有60万大军之众,不料却在五岭一带遭到越人的重创。王翦为了保存自己的名声,下令班师回朝。
宫里 王翦跟秦国的最高的统帅谈起了他此次出征的感受。越人的战斗的那种的精神,对于生命的执著,深深地印在了秦军将领的心里。
这些跟他的另一位爱将蒙恬所说的一样。 始皇帝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胡人、越人比东方六国更难对付。
他们强悍、无畏、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就继续战斗。 始皇帝下定决心,在解决完东方六国的问题之后,一定要解决南越和北胡的问题。
以期一劳永逸。公元前221年,始皇帝完成了统一东方六国的大业,群臣请始皇帝上尊号,以章显秦国帝王伟业尊容。
在众人的建议下,始皇帝将古代君王的名号合并有加以改变,遂有传之千古的‘秦始皇帝’希望传之千世万世。 然而,始皇帝始料未及的是,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一场夺嫡之争。
早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首当其冲的还是兵权。
术士侯公和卢生、被公子扶苏推荐为始皇帝服务,但是,让扶苏意想不到的是,这两个人作的一件事情。二人相始皇帝进献了一本书——《录图书》。
二人称此书是二人在蓬莱仙山据周文王的《易》书演化而来,可知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故事。可知兴废、可知祸福。
始皇帝奇之,问于二人,二人战战兢兢不敢说,在始皇帝的劝说下,二人说出了书中的一句话:亡秦者,必胡也。始皇帝问‘胡’怎解。
俩人见赵高在侧。慌忙说这是天机。
始皇帝必须自己领悟。始皇帝遂不追究二人。
宣室,始皇帝召集一帮文臣武将议论此事。谁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众人纷纷把矛盾的推向了问题的关键,北胡和南越的问题上。
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谁来为帅,谁来掌兵。始皇帝天生猜忌的性格使得当场虽然决定了出兵。
但是掌兵的大任。始皇帝没有立即决定。
他要去找一个人。始皇帝将问题抛给了蒙毅,希望蒙毅能为他解答。
蒙医问为什么陛下要将这样天大的问题交给一个下臣解决。始皇帝告诉他他心目中最想说出来的一句话。
就是它百年之后大秦帝国的后继之君究竟谁是他的心目中的最佳之选。面对不可一世的帝国君王。
蒙毅被感动了,但是蒙毅毕竟是蒙骜的孙子,蒙武的儿子,出奇地冷静。他异常可观的分析了秦国的形势。
为了确保不知生变。蒙毅向始皇帝推荐了任嚣为南攻的主帅。
蒙恬率所部北击匈奴。赵高的门生屠睢和赵佗为攻越主帅。
屠睢效法秦国名将攻破东方六国时的战术,作战凶狠,希望一鼓而定,希望以武力服人。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屠睢依靠强大的兵力上的优势,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是屠睢沉浸在杀人的快感中,但是,当时许多秦军的将领已经不再以杀人为乐,只要是真心实意地请降,大部分的将领都会同意。
而且,屠睢杀得越人越多,仇恨他的越人就也越多,随着战争不断地进行,每攻下一个地方屠睢就要派兵驻守,当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的时候,此消彼长,屠睢手中的兵士就越来越少了。而且,越人也改变了最开始同秦军硬碰的作战的方针,改为偷袭,夜袭,杀守卫,烧军营。
毁道路,劫粮车。秦军不是陷入乏粮的窘境,就是陷入兵力的不足,虽然越人的攻击是零星的,不成气候的,但是越人积少成多,屠睢明白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他的大营已经被俞宋部族的人烧毁,屠睢也差点丧命。 屠睢带一百余骑逃命。
然而越人是不会放过这个杀人的魔王的。屠睢被越人追得无处可逃。
最终被越人的矛射死,如同一只刺猬。秦始皇帝得到消息,不觉大怒,屠睢丧师辱国。
奈何身死,始皇帝欲追究赵佗救援不利之罪。公子扶苏和众人劝解。
始皇帝遂作罢。始皇帝诏副将军赵佗回咸阳述职。
始皇帝见赵佗说的十分得法,心中不免对赵佗心有爱惜。眼见秦国的将军们一个个都是个大老粗。
自己的后继之君若是有此人相辅佐。大秦的江山何愁不固阿! 始皇帝问赵佗若是前次出师的问题提他解决能否愿意再次带兵攻越,赵佗素知始皇帝之秉性。
赵佗想起了自己师傅任嚣的话。没有立刻答应始皇帝的话。
为了扭转兵力不足、粮草供给的困难局面,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由于灵渠总长仅34公里,工程的劳动量不大,秦军很快就完成了。
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秦军的粮饷能够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为秦始皇完成岭南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公元前215年,始皇帝下令再次旌旗南指、攻伐百越。
面对秦军的强大的攻势,西呕部落立刻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西呕部落的首领俞宋向来仗着部落的强大起伏邻近的部族,在任嚣和赵佗的攻击下,西呕部落已经退无可退。建赵佗和俞宋的女儿荔女邂逅。
赵佗这样为俞宋开脱,显然是由私人的目的的。任嚣拒绝了赵佗的议。
俞宋的女儿看上了赵佗,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和秦军和解。希望父亲能够亲自去秦军的大营去负荆请罪。
求得秦军的谅解。可经过上次屠睢进军岭南时血腥的俞宋坚决的不同意。
决心要跟秦军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秦军已经对西呕部落形成了合围之势。
朝廷也派了钦。
像犬夜叉一样的南越神话故事?你想说《灵珠》吗? 弱弱说一句~其实灵珠就是瞎编加抄袭! 建立 赵佗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开始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
前219年,秦始皇任命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因为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当地人杀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在前214年完成平定岭南的大业。
秦始皇接着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赵佗(越南语:Triệu Đà)被委任为龙川县令。
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秦二世继位。前209年,由于秦二世的暴政激起了陈胜吴广等人的起义,接着就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状态。
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
前206年,秦朝灭亡。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Nam Việt Quốc ),自称“南越武王”(Nam Việt Vũ Vương)。
越南人称作赵朝(Nhà Triệu),亦称前赵朝(Nhà Tiền Triệu)。 赵佗统治时期 南越国 前202年,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
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没有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
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刘邦的妻子吕后掌控朝政,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
赵佗考虑到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3]来吞并南越国,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Nam Việt Vũ Đế),并出兵攻打长沙国,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
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这时的赵佗凭借着他的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结纳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4]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
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南越国出土文物 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
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被再次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Nam Việt Vương)。
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赵昧统治时期 前137年,赵佗去世,由于他去世时己达百余岁高龄,其儿子都已经死去,他的王位交由孙子赵胡(Triệu Hồ),又名赵昧[5]继承。赵胡即位两年后,前135年,闽越王郢借机向南越国发动战争,攻打南越国的边境城镇。
赵眜刚继承王位不久,国内民心还不稳,于是就向汉武帝上书,说明闽越侵犯南越的事实,请求汉武帝处理此事。汉武帝对赵胡的做法大加赞扬,称其忠于臣属之职,不兴兵互相攻击,并派遣王恢、韩安国两将军前去讨伐闽越。
汉朝的军队还没有越过南岭,闽越王的弟弟余善就发动叛变,杀死了闽越王郢,投降了汉朝,于是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讨伐的行动。 南越国出土文物 汉武帝随后将余善立为新的闽越王,并派遣中大夫严助前往南越国将处理闽越的事告谕赵胡。
赵胡得知后,向严助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深刻谢意,并告诉严助,南越国刚遭受过闽越的入侵,等处理完后事后,他就去汉朝的京城朝见汉武帝。随后,还派太子赵婴齐跟随严助回汉朝的朝廷当宿卫。
严助离开后,南越国的大臣们用赵佗的遗训向赵胡进谏,劝赵胡不要去汉朝的京城,以免被汉武帝找借口扣留,回不来南越,就成亡国的形势了。于是,赵胡在以后统治南越的十二年中,一直以生病为借口没有入朝见汉武帝。
赵婴齐统治时期 前122年,赵胡病重,其在汉朝当宿卫的儿子赵婴齐(Triệu Anh Tề)向汉武帝请求回到南越国。同年,赵胡死去,赵婴齐继承王位。
赵婴齐在没去长安之前,曾经在南越娶当地的南越女人为妻,并生了长子赵建德(Triệu Kiến Đức),赵婴齐去长安做宿卫后,又娶了邯郸樛家的女儿做妻子,生了儿子叫赵兴(。
南越王-赵佗
2004-11-19 阅读次数:245
秦汉时期,正定出了一位名人——赵佗。
秦时,赵佗一家封于真定。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将屠雎率五十万大军开始统一岭南的行动。第四年派任嚣、赵佗率领船队攻打百越。于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略岭南的大业,设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命任嚣和赵佗留守百越之地。任嚣为南海郡尉(岭南三郡的设置比较特殊,郡级只设尉,不设郡守,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乃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赵伦为龙川县令。
秦二世时,人民不堪秦王朝的强暴统治,纷纷揭竿起义,一时间群雄并起,形成了纷争天下的局面。任嚣也想起兵响应。无奈自己身患重病,力不从心。病危中将南海尉职交给赵伦,不久死去。
赵佗接任南海尉后,征调民夫军役,在各要害处增设关卡,建筑关城。就在中原楚汉相争,无暇南顾的时候,他以南海自立,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接着,于公元前205年亲率大军击并桂林、象郡,形成了“东南西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的强大诸侯势力,南越国的疆土,北至五岭(今广东北、广西北、江西南),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大部),南至海(包括今越南中、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他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岭南,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尊重越人的习俗,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并鼓励汉人与越人通婚,从而开辟了岭南文明,推动了岭南的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岭南的社会进步。
秦亡汉兴,高祖刘邦对南越采取和柔政策,于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五月派使臣陆贾出使南越,授赵佗玺绶制书,接纳他为汉王朝的诸侯王。此后,赵佗年年修职进贡,与内地频繁通使、贸易,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又进一步促进了南越国的发展。特别是内地牛马、铁器通过贸易进入南越,加快了南越国的社会进步。
到吕后称制时,形势发生逆转。汉朝廷把本来已经承认赵佗所有的南越国地又封给了长沙王。还禁绝了和南越国的边贸活动。赵佗几次派人入朝交涉,结果连使者也被扣留;又风闻在真定的先人墓被掘烧,兄弟宗亲被捕杀。于是他宣布和汉朝分庭抗礼。接着就发兵攻打长沙国,一连攻下数县。公元前181年,吕后削去赵佗封号,派隆虑侯周灶、博阳侯陈濞率兵讨伐,赵佗据险筑城,对峙不让。适逢吕后死去,文帝登位,派人到真定寻访赵佗兄弟宗亲,赐以官爵,并修缮了赵佗先人墓,指定专人守墓,恢复赵佗封号,和赵佗讲和。赵佗对汉文帝的要求欣然应允,立即罢了军兵,撤了帝号,面北称臣。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联络七王发动叛乱,想约越佗一同起事,被赵佗严辞拒绝。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死去,时年已逾百岁。南越国传五代,至婴齐而亡,共九十多年,而赵佗执政长达六十七年。
/whither/sight_history_show.asp?areaid=128&articleid=1175
前202年,经过多年征战,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并平定了中原包括项羽在内的其余军事势力。而此时的中原,已经兵乱多年,百姓生活劳顿困苦,所以刘邦没有用军事剿灭的方式来对付南越国。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归汉。在陆贾劝说下,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此后,南越国和汉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刘邦成功的通过和平的方式使得赵佗归顺,没有成为汉朝南边的敌对势力。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刘邦的妻子吕后掌控朝政,开始和赵佗交恶。她发布了和南越交界的地区禁止向南越国出售铁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赵佗考虑到吕后可能会通过长沙国[3]来吞并南越国,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并出兵攻打长沙国,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吕后随即派遣大将隆虑侯和周灶前去攻打赵佗,但由于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越一带炎热和潮湿的气候,纷纷得病,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去,汉朝的军队停止了进攻。这时的赵佗凭借着他的军队扬威于南越一带,并通过财物结纳的方式,使得闽越、西瓯和骆越[4]都纷纷归属南越,领地范围扩张至顶峰。赵佗也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与汉朝对立起来。
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接着汉文帝在丞相陈平的推荐下,任命汉高祖时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陆贾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陆贾到了南越后,向赵佗晓以利害关系,赵佗被再次说服,决定去除帝号归复汉朝,仍称“南越王”。一直到汉景帝时代,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两季派人到长安朝见汉朝皇帝,像诸侯王一样接受汉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
终军(?—前112)字子云,今历城仲宫人,西汉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终军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参与朝政,后擢升谏大夫。
终军在维护中央集权,制止诸侯割据,抵御外族侵扰等方面,都有成就,他又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当时的南越指居住在广东、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秦末,南越郡龙川令赵佗乘农民战争之机,起兵攻占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建立后,南越同汉朝的关系时好时
坏。终军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终军到南越后,慷慨陈辞,据理力争,终于使南越王答应归顺汉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年仅20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原始文献: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从上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而五蹄。时又得奇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也。南越窜
屏葭苇,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临境 ,而东瓯内附,闽王伏辜,南越赖救,北胡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若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竢贤,县赏待功,能者以保禄,罢者退而劳力,形于宇内矣。履众美而不足,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封禅之君无闻焉。……
南越与汉和亲,乃遗军使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赵佗(公元前237年 -前137年 )是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公元前204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今中国河北省正定县 )。 受秦始皇委派和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岭南 。公元前214年 ,岭南平定之后,由于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首任龙川县令。直至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郡尉,他一共做了6年的龙川县令。他在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期间,和他建立南越国自称“ 南越王 ”之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赵佗,少年负勇,精通武功韬略。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年仅18岁的赵佗被封为五十万大军的副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年仅23岁的赵佗被封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故,赵佗续任南海郡尉,时年29岁。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广州),时年33岁。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赵佗被汉朝封为南越王,时年41岁。汉高祖吕雉王(公元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时年54岁。公元前179年,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赵佗去帝号而复汉朝,仍称南越王,时年58岁。这就时说我们常说的赵佗归汉。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无疾乐终,葬于番禺东北,享年101岁,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王中第一大寿者。佗卒后,由孙赵昧(《史记》作胡)及其后裔婴齐、赵兴、赵建德续任了四代南越王。汉武帝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亡。南越国自公元前204年始,历93年,世传五代南越王,共计赵佗称王称帝67年,其后代共26年。
赵佗自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做50万大军副帅至汉武帝刘彻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操劳了82个春秋,其中任50万大军副帅5年,龙川县令6年,海南郡尉4年,称南越武帝4年,南越王63年。
赵佗在位期间,采取“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岭南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赵佗在任龙川县令的6年里,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如掘井筑城,设衙修路;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文明;推广先进的生产力和农耕技术;改善越人居住条件;培养和起用越人做官;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推广优良品种;迁汉人与越人杂居;推行汉人与越人互通婚姻。公元前209年,赵佗上书奏二世胡亥,派一万五千无夫及年轻女人为士卒衣补,这些女子们后来都与将士和越人成了婚,建了家,立了业,不再回北方去。此外,他还鼓励士卒与中原人和越人通婚。无怪乎今天许多外来的游客高度评价龙川真是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更美,这实际与将士和越人成婚,不断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是分不开的。
作者:谭晓斌 南越国的缔造者赵佗,本是赵国东垣人。
东垣在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刘邦更名为“真定”,所以太史公在《史记》中说他是“真定人也”。 (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郡置守、尉、监。”
(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公元前214年,秦在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赵佗在南海郡所辖的龙川县担任县令。
秦末,中国大乱。身患重病的南海尉任嚣把赵佗叫到病榻旁,把自己的心里话讲了出来。
任嚣认为,战乱是由于“秦为无道”造成的,所以他不会与反秦的豪杰作战。现在,中国动乱,不知道何时才会安宁。
因此,他想兴兵自备,等待局势的变化。况且南海郡的地理位置很好,“颇有中国人相辅”,可以立国。
任嚣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所以他把想法告诉了自己最器重的赵佗,并授权他“行南海尉事”。(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 南海尉是南海郡的最高军政长官。
我想,赵佗一定会感激任嚣一生一世。任嚣死后,赵佗转正,成为南海尉,所以赵佗又被称作“尉佗”。
赵佗按照任嚣的思路“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同上)最后,完全控制了南海郡。
秦亡,赵佗立即出兵,兼并桂林和象郡。 公元前203年,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南越国的历史开始了! 公元前196年,赵佗的地位得到了刘邦的承认,刘邦派陆贾出使南越,立赵佗为南越王。 (二) 班固在《汉书》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中完整地保存了一封赵佗写给汉文帝刘恒的信,他在信中说:“老夫处粤(自注:‘粤’通‘越’)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
此信写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认为写于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的观点是错误的。
吕后时,南越与汉的关系恶化,双方兵戎相见。刘恒即位后,派陆贾出使南越,两国重归于好。
给刘恒的信当由陆贾转交。 “文帝二年六月,淮南王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人。
刘向以为,是岁南越反,攻淮南边,淮南王长破之……”(见《汉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下之上》) 这条记载告诉我们,信不可能写于汉文帝元年。 因此,信写于汉文帝二年是合乎情理的。
刘恒的主动修好,再加上己方在军事上的失利,使赵佗选择了和平。 必须强调,信中“处粤四十九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认为“四十九”是“三十九”之讹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 我认为,这条记载中有错简,订正如下: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
佗与越杂处十三岁,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公元前214年,赵佗已经在越地生活了十三年,那么他在公元前178年怎么可能说自己“处粤三十九年”呢?只能说“处粤四十九年”! 岭南,又称“杨越”、“陆梁地”。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便有许多中国人来此定居,赵佗便是其中之一。我认为,他们主要生活在未来的南海郡,番禺应该是最大的聚居地。
有一种观点认为,“与越杂处”的人不是指赵佗,而是指那些在公元前214年进入岭南的移民,“十三岁”是指从岭南置郡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到刘邦称帝的汉五年(公元前202年)。 我想,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认定赵佗是“南下干部”,这也是他们要把“处粤四十九年”改为“处粤三十九年”的原因。
关于秦征百越,我将另文论述。 目前流行的观点是这样的:秦始皇先派屠睢去打,屠睢因为滥杀无辜,被当地人杀死。
秦始皇再派任嚣和赵佗去打,任嚣是主将,赵佗是副将,他们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所谓的“两征岭南”。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一次南征,赵佗也参加了,屠睢是主将,他是副将。 两种观点虽然有分歧,但是都认为赵佗是领兵南下的秦将。
屠睢(自注:应该是“徒唯”,“屠”和“徒”音同,“睢”和“唯”形近,很容易出错,我将另文论述)领兵南征,《淮南子》、《史记》和《汉书》都有明确记载,这是没有问题的。 任嚣领兵南征的结论,我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得出的,因为在目前的资料中根本就没有记载,史书中只提到他是南海尉,仅此而已!我想,他们大概是这样得出结论的:先认定赵佗是领兵南下的秦将,由于岭南置郡后,赵佗的上司是任嚣,所以赵佗是副将,任嚣是主将。
如果他们是这样得出结论的,那么他们太想当然了!而且这种想当然也是有失公允的,岭南有三个郡啊,凭什么把桂林郡和象郡的最高军政长官排除在外?这两个人也有可能是秦征百越时的主将啊,岭南置郡后,他们的官职都比赵佗高,难道不是吗?如果仅仅是因为史书中没有留下这两个人的姓名,就把他们排除在外,那也太可笑了! 所以,研究历史不能想当然! 下面,请大家看两条记载。我想,认为赵佗南征百越的人,应该是以此为据。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主父列传》:“又使尉佗(自注:‘佗’字是衍文,《汉书》中无‘佗’字,。
南越王-赵佗 2004-11-19 阅读次数:245 秦汉时期,正定出了一位名人——赵佗。
秦时,赵佗一家封于真定。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将屠雎率五十万大军开始统一岭南的行动。
第四年派任嚣、赵佗率领船队攻打百越。于公元前214年完成了平略岭南的大业,设立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命任嚣和赵佗留守百越之地。
任嚣为南海郡尉(岭南三郡的设置比较特殊,郡级只设尉,不设郡守,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乃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赵伦为龙川县令。
秦二世时,人民不堪秦王朝的强暴统治,纷纷揭竿起义,一时间群雄并起,形成了纷争天下的局面。任嚣也想起兵响应。
无奈自己身患重病,力不从心。病危中将南海尉职交给赵伦,不久死去。
赵佗接任南海尉后,征调民夫军役,在各要害处增设关卡,建筑关城。就在中原楚汉相争,无暇南顾的时候,他以南海自立,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南越武王。
接着,于公元前205年亲率大军击并桂林、象郡,形成了“东南西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的强大诸侯势力,南越国的疆土,北至五岭(今广东北、广西北、江西南),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大部),南至海(包括今越南中、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他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岭南,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尊重越人的习俗,让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并鼓励汉人与越人通婚,从而开辟了岭南文明,推动了岭南的经济、文化的较快发展,促进了岭南的社会进步。
秦亡汉兴,高祖刘邦对南越采取和柔政策,于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五月派使臣陆贾出使南越,授赵佗玺绶制书,接纳他为汉王朝的诸侯王。此后,赵佗年年修职进贡,与内地频繁通使、贸易,既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又进一步促进了南越国的发展。
特别是内地牛马、铁器通过贸易进入南越,加快了南越国的社会进步。 到吕后称制时,形势发生逆转。
汉朝廷把本来已经承认赵佗所有的南越国地又封给了长沙王。还禁绝了和南越国的边贸活动。
赵佗几次派人入朝交涉,结果连使者也被扣留;又风闻在真定的先人墓被掘烧,兄弟宗亲被捕杀。于是他宣布和汉朝分庭抗礼。
接着就发兵攻打长沙国,一连攻下数县。公元前181年,吕后削去赵佗封号,派隆虑侯周灶、博阳侯陈濞率兵讨伐,赵佗据险筑城,对峙不让。
适逢吕后死去,文帝登位,派人到真定寻访赵佗兄弟宗亲,赐以官爵,并修缮了赵佗先人墓,指定专人守墓,恢复赵佗封号,和赵佗讲和。赵佗对汉文帝的要求欣然应允,立即罢了军兵,撤了帝号,面北称臣。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联络七王发动叛乱,想约越佗一同起事,被赵佗严辞拒绝。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死去,时年已逾百岁。
南越国传五代,至婴齐而亡,共九十多年,而赵佗执政长达六十七年。 /whither/sight_history_show.asp?areaid=128&articleid=1175。
落在越秀山公园西面的象岗,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共7室,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被发现,是近年来我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该墓主人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佗的孙子——第二代南越王赵昧,其尸身穿丝缕玉衣。陵墓的建造距今已有2100多年。陵墓中有15名殉葬人和1000多件珍贵的随葬品,主要是玉器和青铜器。南越王墓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以及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问题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发掘后,墓室就地保护,并在其旁边辟建了占地1.4万平方米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南越王墓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因基建被发现。墓主身穿丝缕玉衣,用一棺一椁。从贴身随葬的龙钮“文帝行玺”金印和一枚“赵昧”玉印,确认了墓主是南越开国之君赵佗的孙子,即第二代南越王赵昧。
公园前214年象郡3郡,任命任嚣为南海尉,设郡治于番禺,并建城。秦末汉初,赵佗继任南海尉,他乘中原战乱,据地自立,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第二代南越王的陵墓距今已有2100多年。陵墓中有殉人15具和1000多件(套)珍贵的随葬品,尤其是雕镂精美的各种玉器,堪称汉代玉器之大观,具有汉、楚、越文化特色的青铜器也属珍稀罕见。
南越王墓是岭南地区汉墓中出土文物最多、考古收获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为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开发、物质文化的发展、南越历史,以及广州早期城市的历史发展、汉越民族文化的融汇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发掘后,墓室就地保护,并在其旁边辟建了占地1.4万平方米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不少在南越王墓出土文物,被世人誉为“岭南文化之光”和“国宝”。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