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辣”有个怎么样的典故? 答:连载:话说“《红楼梦》中人” 作者:中国《红楼梦》学会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凤姐害死尤二姐的全过程,施行了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归纳起来有十条:一是迎骗入园,二是清除“君侧”,三是操纵官司,四是大闹宁府,五是沽名钓誉,六是剪草除根,七是造谣装病,八是借刀杀人,九是烧香拜佛,十是猫哭老鼠。
1.迎骗入园 王熙凤听说贾琏在外面偷娶了尤二姐,“越想越气”,“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王熙凤审家童,问知尤二姐的住处,趁贾琏不在,亲自出场要尤二姐搬到园子里住,也是为了成全她的名声。
王熙凤用“推心置腹”的言辞乃至“呜呜咽咽”的哭声,骗得尤二姐认为她是个“好人”,“认为知己”。仔细品味王熙凤的言辞,会发现尤二姐已经到了不得不搬的境地。
“皆因奴家妇人之见,一味劝夫慎重,不可在外眠花卧柳,恐惹父母担忧。此皆是你我之痴心,怎奈二爷错会奴意。
眠花宿柳之事瞒奴或可,今娶姐姐二房之大事亦人家大礼,亦不曾对奴说。奴亦曾劝二爷早行此礼,以备生育。
不想二爷反以奴为那等嫉妒之妇,私自行此大事,并不说知,使奴有冤难诉,惟天地可表。前于十日之先奴已风闻,恐二爷不乐,遂不敢先说。
今可巧远行在外,故奴家亲自拜见过,还求姐姐下体奴心,起动大驾,挪至家中。你我姊妹同居同处,彼此合心谏劝二爷,慎重世务,保养身体,方是大礼。
若姐姐在外,奴在内,虽愚贱不堪相伴,奴心又何安。再者,使外人闻知,亦甚不雅观。
二爷之名也要紧,倒是谈论奴家,奴亦不怨。所以今生今世奴之名节全在姐姐身上。
那起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见我素日持家太严,背后加减些言语,自是常情。姐姐乃何等样人物,岂可信真。
若我实有不好之处,上头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姊妹妯娌,况贾府世代名家,岂容我到今日。今日二爷私娶姐姐在外,若别人则怒,我则以为幸。
正是天地神佛不忍我被小人们诽谤,故生此事。我今来求姐姐进去和我一样同居同处,同分同例,同侍公婆,同谏丈夫。
喜则同喜,悲则同悲,情似亲妹,和比骨肉。不但那起小人见了,自悔从前错认了我,就是二爷来家一见,他作丈夫之人,心中也未免暗悔。
所以姐姐竟是我的大恩人,使我从前之名一洗无余了。若姐姐不随奴去,奴亦情愿在此相陪。
奴愿作妹子,每日伏侍姐姐梳头洗面。只求姐姐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容我一席之地安身,奴死也愿意。”
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 尤二姐不进去也不行,不进去就是故意坏王熙凤的名声。
进去了不仅不坏,反而是王熙凤一扫恶名的救星。既然尤二姐不是坏人,反而是恩人,此话当真,尤二姐马上就将自己交给了王熙凤: “今日既遇见姐姐,这一进去,凡事只凭姐姐料理。
我也来的日子浅,也不曾当过家,世事不明白,如何敢作主。这几件箱笼拿进去罢。
我也没有什么东西,那也不过是二爷的。” 2.清除“君侧” 把尤二姐身边的丫头调开,换来自己的人“善姐”。
善姐不善,正是为实施王熙凤的害人诡计而来。她三天后就不肯替三姐去取头油,后来索性连饭食也不肯按时供应。
3.操纵官司 凤姐一方面指使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出来到官府告贾琏,虚张声势将事情闹大,另一方面又派人带三百两银子去都察院打点,将张华判为“枉捏虚词,诬赖良人”,赶出官府。王熙凤玩王法于股掌之上,已是无法无天。
4.大闹宁府 官司一起,她就以此为由兴师问罪,大闹宁府,对尤氏、贾蓉母子尽情辱骂,恐吓,哭哭闹闹之际趁机撒谎,向尤氏敲诈勒索。 明明是凤姐大闹宁国府,敲诈贾珍,诬赖尤氏,最后,贾蓉等还得说:“到底是婶子宽宏大量,足智多谋。”
风驰电掣,一日千里 成语之最
(一日三秋)最短的季节。 (一落千丈)落差最大的瀑布。
(一字千金)最贵的稿酬。 (一本万利)最赚钱的生意。
(一手遮天)最大的手。 (一毛不拔)最吝啬的人。
(一步登天)最长的脚。 (一日千里)跑得最快的马。
(一尘不染)最干净的地方。 (一掷千金)最浪费的行为。
(一文不值)最便宜的东西。 (一身是胆)胆最大的人。
(千钧一发)最危险的时候。 (羊肠小道)最狭窄的路。
(一目十行)最快的阅读。 (天涯海角)最远的地方。
(无米之炊)最难做的饭。 (顶天立地)最高的个子。
(十全十美)最完美的东西。 (无可救药)最重的疾病。
12个典故没找全。
先说我找到的吧,希望对能你有点帮助1、江山亡落故国改,愁似湘江水东流。 这应该是李煜《虞美人》2、秋窗悠镜悲白发 化用是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
3、空遗孤梦回连营 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4、栏杆拍遍泣吴钩 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5、虚拥莫邪伴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6、拔剑四顾心惘然 李白“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7、举杯独倾醉添愁 这个不确定,应该是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8、秋风殇曲破葬歌,南浦新雨洗旧萍。
这句真看不出什么典故9、壮士凄歌渡易水,风飘萧萧尸骨寒。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0、沥血横刀饮长恨,两片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1、玉泉未断身先死,马革裹尸国难复。 后一句是马援的马革裹尸,前一句是化用出师未捷身先死?。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程门立雪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
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很有礼貌地施礼并问路,这位老大爷见岳飞很有礼貌,便给他指路。
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看见了,小学生连忙抬脚,向女青年道歉,女青年并没和他计较,反而说了声“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
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还安慰他。
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谈礼貌》这篇课文里的,它告诉我们:礼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矛盾。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修养。正如俗话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