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9]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摘自百度哈!
公元前562年,郑简公出兵攻打宋国。
与郑 联盟的楚国责怪郑简公不曾招呼便擅自行动;而 晋国则认为宋国是晋国的盟友,郑国进攻宋国是 没有将晋国放在眼中。于是,晋楚便组成联合大 军一齐来教训郑国的胆大妄为。
晋军的先头部队在上大夫魏绛的率领下,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只杀得郑军望风而逃。 郑国的 许多城池很快便在他的控制之下了。
郑简公一看大事不好,一面派人到魏绛营中 请求投降,一面派使者拜见晋悼公。郑国使者对 晋悼公说:“只要大王不再攻打郑国,我们愿臣服 晋国,每年为晋国贡献五百匹名马!” 晋悼公本无意吞掉郑国,只是想教训他们一 下,现在每年又有五百匹良马到手,立即答应了郑 国的请求。
为了感谢晋国的不灭之恩,郑简公给晋国送 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 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 之类的乐器。晋悼公认为魏绛对国家功劳很大, 便把礼物分出一半赐给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 出谋划策,事情都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 样地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
现在让咱俩一同来 享受吧!”。魏绛却推辞不收,他说:“这次胜利是 祖先的洪福和大王的英明,还有同僚们齐心协力, 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 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书经》上 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只望君王能在安乐的时候,想到国家还有危险的 存在,就算是给我的最高赏赐了。”
晋悼公听了魏 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很受感动,便 高兴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鲍叔牙奉杯而进曰: “使公(齐桓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 使管仲毋忘束缚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贩牛而居于车下也。”
醒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士大夫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此则成语的意思是叫人不忘前事,不要忘本,并树立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
遥想战国时代齐国几乎亡国,贵族田单据莒、即墨两地最终复国,使此成语有了新的意义, 中国国民党总裁蒋中正曾在金门题下“毋 忘 在 莒”四字,并发动所谓的“毋 忘 在 莒”运动, 就意在借田单复国之故事激励国民党人进行所谓的“光复大陆”准备,详见此文 故事讲到这里,我也想对此成语谈些自己的看法: “毋 忘 在 莒”的解释重点全在这“莒”字之上, 公子小白之莒意为其失魂落魄之所,其师重提旧事为的是给他泼泼冷水,要他居安思危。 田单之莒则更象征其否极泰来,复国事业之根基与转折之所,成语用此典故解释则彰现 危难中自信、困苦中雄健之气度,蒋中正题此四字,莒字重点是落在田单之莒上的。
然我以为,我们每个中国人,无论身处大陆还是台湾,倒都能从金门的这四字中 获得些许感悟: 近代以来的耻辱,国族先烈承受着、探索着、抗争着,各位自是知晓不少,我无须赘言。 如今终能摆脱外强的直接凌辱、两岸中国人日渐扬眉吐气,也是眼前的事实, 但恢复我中华历史上的灿烂辉煌则仍任重道远,我们切不可满足眼前现状、不可忘记四周强邻野兽,远方豪霸终不绝亡我之意,若是陷入内争内耗, 则难免重回当年之“莒”——60年前的苦难就在眼前,国人当警醒。
我中华民族吃得苦、忍得气、也有古来千年圣训之精髓、现世亿万头颅的亿万智慧, 民族复兴、重屹立于五洲四海之道路,虽坎坷、却可望、火牛故事犹在耳! 以两岸中国土地为我13亿国人之莒,复我中华盛势, 归根结底,要的是我两岸国人的团结。 两岸若分若争若战,则莒为小白之莒, 两岸若联若助若和,则莒为田单之莒。
当年的蒋中正或也想到这些, 若没有,他的气度、胸襟未免就小了些了。 这同一成语中的相隔400余年的同一地也常存于我们每人心中, 得意时,莫忘了小白之莒,未雨绸缪、勤加检视自己的不足、方可成齐桓般的霸业! 失意时,寻找到田单之莒,卧薪尝胆、坚韧不屈、田单复国的火牛此时就在自己手中。
居安思危的故事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打消攻打的念头。其它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作为贺礼。收到这份礼物之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这件事的大功臣魏绛。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而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先做准备,以避免失败和灾祸的发生。”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之后,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唐太宗
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们说:“治国就像治病一样,即使病好了,也应当休养护理,倘若马上就自我放开纵欲,一旦旧病复发,就没有办法解救了。
现在国家很幸运地得到和平安宁,四方的少数民族都服从,这真是自古以来所罕有的,但是我一天比一天小心,只害怕这种情况不能维护久远,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啊。”
魏征回答说:“国内国外得到治理安宁,臣不认为这是值得喜庆的,只对陛下居安思危感到喜悦。”
原文节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3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白话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
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出处:出自唐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谏太宗十思疏
越王卧薪尝胆就是典型例子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孙叔敖作楚国的令尹,一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
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制的丧衣,戴着白色的丧帽,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来吊丧,莫不是有什么话要指教吧?”老人说:“是有话说。
当了大官,对人骄傲,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又大权独揽,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却不满足,祸患就可能加到他身上。”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指教,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意见。”
老人说:“地位越高,态度越谦虚;官职越大,处事越小心谨慎;俸禄已很丰厚,就不应索取分外财物。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能够把楚国治理好。”
居安思危的历史故事:春秋时,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围攻郑国。
郑国慌了,就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晋国表示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感谢晋国,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总共有著名的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和其他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好多钟磬之类的乐器。
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礼物,非常高兴,并且把女的半数即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好比音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趁机向晋悼公进行了一番劝告。
魏绛的这番话,载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大意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出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谨以这句话奉献给您!”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危中求安延安保卫战,于1947年3月13日开始。
战争是由国民党为了攻占延安,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的目的,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25万多人的兵力而起。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的山区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
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其重点进攻方向之一就是陕甘宁边区,而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6个整编师15个旅共约l4万人,分别从洛川、宜川出动,指向延安。
彭德怀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身份部署延安保卫战,掩护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转移。西北野战军教导旅、警备第3旅、第l纵队等部在延安以南的临真镇、金盆湾、牛武、茶坊等地构筑纵深阵地,依托有利地形,进行抵抗。
国民党军以近百架飞机、大量火炮掩护进攻,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西北野战军在极端困难情况下英勇作战,节节抗击。1947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由彭德怀出任西北野战兵团统帅,担负起直接指挥西北战场作战的任务。
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已兵临延安城下,直到傍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领导人才离开延安。延安保卫战进行了七天七夜在延安保卫战中,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及群众转移的任务。
扩展内容:中文名:居安思危拼音:jū ān sī wēi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褒贬:褒义意义: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反义词: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麻痹大意、出其不意、亡羊补牢。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成语正音】 居,不能读作“jù”。成语辨形:居,不能写作“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安思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延安保卫战。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