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3个典故,并说明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
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1.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泛指敌方要塞。
2.投笔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投笔”即弃文从武。
3.折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官定后戏赠(时免河西尉,为右卫率府兵曹)》:“
“举案齐眉”就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
夫妇婚后第七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希望能帮助到你
《如梦令》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作者:严蕊(生卒不详),女,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
【译文】 说是梨花,但不是;说是杏花,也不是; 颜色红白相间,此花的风韵别具一格,超凡脱俗! 还记得吗?在武陵的那一醉?(这就是《桃花源记》武陵源的桃花阿!) 【鉴赏】 对这首小令,先且不谈背景,直单微欣赏之,别有逸趣。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发端二句飘然而至,虽明白如话,但决非一览无味,须细加玩味。词人连用梨花、杏花比拟,可知所咏之物为花。道是梨花 ——却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则此花乍一看去,极易被误认为梨花,又极易被误认为杏花。仔细一看,却并非梨花,也并非杏花。因此可知此花之色,有如梨花之白,又有如杏花之红。 白白与红红“紧承发端二句,点明此花之为红、白二色。连下两组状色的叠字,极简炼、极传神地写出繁花似锦、二色并妍的风采。一树花分二色,确非常见,此花实在别致啊! “别是东风情味”上句才略从正面点明花色,此句词笔却又轻灵地宕开,不再从正面著笔,而从唱叹之音赞美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实在少此一笔不得。可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花呢?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结笔仍是空际著笔,不过,虽未直接点出花名,却已作了不管之答。“曾记。曾记”,二语甚妙,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呼唤起读者的记忆,且暗将词境推远。 “人在武陵微醉”,武陵二字,暗示出此花之名。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渔人曾“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终于来到世外桃源。原来,此花属桃源之花,花名就是桃花。句中“醉”之一字,写出此花之为人所迷恋的感受。词境以桃花源结穴,馀味颇为深长。它可能意味着女词人的身份(宋词习以桃溪、桃源指妓女居处),也可能有取于桃花源凌越世俗之意。 此词所咏为红白桃花,这是桃花的一种,“桃品甚多……其花有红、紫、白、千叶、二色之殊。”(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红白桃花,就是同树花分二色的桃花。北宋邵雍有《二色桃》诗:“施朱施粉色俱好,倾城倾国艳不同。疑是蕊宫双姊妹,一时携手嫁东风。”诗虽不及严蕊此词含蕴,但可借作为此词的一个极好注脚。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曾记严蕊其人及此词:“天台营妓严蕊,字幼芳,善琴弈歌舞,丝竹书画,色艺冠一时。间作诗词,有新语,颇通古今,善逢迎。四方闻其名,有不远千里而登门者。唐与正守台日,酒边尝命赋红白桃花,即成《如梦令》。与正赏之双缣。”依据这段记载来体味此词,不难体会到这位女词人作这首咏物词的一番蕴意。词显然体现了作者的情感。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不正是这位色艺冠绝一时的女性自己的写照吗?而含蓄地点明此花乃属桃源之花,不正是她身陷风尘而心自高洁的象征吗?她的《卜算子》词,有“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之句,正可诠释此意。孙麟趾《词迳》云:“人之品格高者,出笔必清。”此词有清气,有新意,正是词人品格的自然流露。尤其这首咏物词中,能巧妙地借助于典故的文化意义,表现词人自己的高洁怀抱,似无寄托,而有寄托,就境界言,可以说是词中的上品。 此词绝不同于一般滞于物象的咏物词,它纯然从空际著笔,空灵荡漾,不即不离,写出红白桃花之高标逸韵,境界愈推愈高远,令人玩味无极而神为之一旺。就艺术而言,可以说是词中之逸品。
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怅然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 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怅然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 旧楹联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你不在 灯火阑珊处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你不在 灯火阑珊处关外①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②未得好歇 怅然③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④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⑤清怨⑥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⑦ 旧楹联⑧红褪墨残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⑨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⑩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①关外: 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一带地区。
②瘦马: 【出处】元·马致远《秋思》:“古道西风瘦马”。 ③怅然: 【解释】1.不愉快的样子 2.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 【出处】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猫》 我细看,眸子中飞扬的神采,隐隐有了些怅然。
——《清晰的面孔》 【近义词】惆怅、怅怅不乐 ④凄艳: 【解释】哀伤绮丽。 【出处】唐·沈亚之《序诗送李胶秀才》:“余故友李贺善撰南北朝乐府故词,其所赋尤多怨郁凄艳之句。”
唐·司空图《注后述》:“愚前述虽已恣道其遒壮凄艳矣,而终不能研其才外之致。” ⑤鹧鸪: 【解释】鹧鸪是鸟类的一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部各省,一般为中华鹧鸪,属省级保护动物。
此外,鹧鸪也为词牌名和乐器名。在诗歌中,鹧鸪声是哀怨、凄清的化身。
【出处】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⑥清怨: 【解释】凄清幽怨。
【出处】南朝梁·锺嵘 《诗品》:“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 鲍明远 也。所以不闲於经纶,而长于清怨。”
清·纳兰性德《虞美人》词之二:“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丁玲《杜晚香》:“她只是对自己的无能,悄悄地怀着一种清怨。”
⑦飞不回堂前: 【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⑧楹联: 即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⑨我寻你千百度;灯火阑珊处: 【出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层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二层意思:我寻你千百度,你却不在灯火阑珊处!是一种凄凉的意境。
意思是说:心上的人儿,已经不在灯火稀少的地方了。 第三层意思:它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哲理,这种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
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 ⑩一岁荣枯: 【解释】一年时光已过。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