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两位仁兄都在玉屏县当过知县~~~
段玉裁:字若膺(1735-1815),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省金坛人。清代著名文学训诂家、经学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乡试,入都会试,屡不中。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铨授贵州玉屏县知县,后又为四川富顺、南溪和巫山知县。经10年,称疾告归乡里。58岁时移居苏州阊门外之枝园。段玉裁在京时,得师事戴震,并结识了钱大昕、邵晋涵、姚鼐等学者。 返里后,又得与刘台拱、汪中、金榜等人相交。55岁时,二次入都,得识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商讨音韵、训诂,颇为契合。乾嘉时代汉学昌盛,段、王两家在音韵、训诂方面的贡献极大。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在小学范围内,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根基充实,深得体要。段玉裁笃嗜经术,喜训诂考订,穷微极博。段玉裁所著书,要推《说文解字注》为首屈一指。先生兼擅诗文,有《经韵楼集》十二卷、《六书音均表》、《诗经小学》、《古文尚书撰异》、《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汲古阁说文订》、《 说文解字注 》及《经韵楼集》等书,亦颇雅赡。段玉裁纪念馆建于1984年,位于金坛市城南风景区的愚池。
张澍(1776-1847),清代著名学者,字百瀹,又字寿谷、时霖等,号介侯、鸠民、介白,凉州府武威县(今武威市)人。
张澍年幼丧母,在秀才父亲的教导下读书,后来师从名师刘作垣,进步颇快。19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两年后出任贵州省玉屏县知县。其后先后代理遵义县知县,代理广顺州(今贵州长顺县)知州,四川省屏山县知县,代理兴文、大足、铜梁、南溪知县,江西省永新县知县,代理临江府(今江西省清江县西临江镇)通判,沪溪县(今江西省资溪县)知县。张澎性格刚直不阿,工作一丝不苟,在公文中与上级争辩是非,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级,在仕途中并不顺利。正如其好友所评论的,"以子之精心果力,著书当可传;以子之直气严情,筮仕实不合。"在小官任上,其治国、平天下的 远大抱负难以实现。1830年,张澍引疾辞职,结束了仕宦生涯,1832年回到西安,客居城内和乐巷,从此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后来患眼疾,最终失明。《清史稿·文苑列传》有传。
张澍一生著述甚丰,已刊印的有《姓氏寻源》、《姓氏辩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大足县志》、《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二酉堂丛书》、《诸葛忠武侯文集》、《凉州府志备考》等;未刊印的著作主要有《诗小序翼》、《元史姓氏录》、《帝王世纪》辑本、《续敦煌实录)、《鹊野诗微》、《文字指归》、《韵学一得》、《小学识别》、《叠字谱》、《天文管窥》、《消夏录》等。张谢的辑佚工作,所辑一般是后世佚失的古代关陇地区学者的有影响的著作。其《二酉堂丛书》,现在国内各大图书馆都有收藏,大半收录的是甘肃籍的作者。
其中所刻的《世本》、《三辅决录》、《三秦记》、《三辅旧事》、《三辅故事》、《五凉旧闻》等20余种,均是周、秦、汉、隋、唐等时期的著作,后世已经佚失,而经张澍辑录而成。张澍的这些工作,可以了解当初西北学者著述的盛况。张澍的辑佚工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对当时和后来产生过重大影响,鲁迅就是在辑佚方面深受张渤影响的学者之一。
张澍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在学术上的成就得到了学者们的充分肯定,如清代著名学者张之洞《书目答问》将其列入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情代初年,顾亭林开一代考据学风,学术思想为之一变。然而西北学者多抱残守缺,不能顺应学术潮流。清代嘉庆、道光之际,西北学者只有张澍精通经史,于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网罗散失,考证寻研,从事辑佚考据工作,与全国著名学者如孙星衍、任大春、俞曲园等并驾齐驱,为学术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玉屏--箫笛之乡,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
总面积517平方公里,辖四镇两乡,人口14.2万,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89%。录属西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为贵州省的东大门,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是中南与西南的交通结合部。
境内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高速公路)、201省道(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与纵横交错的县、乡、村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玉屏火车站是成都铁路局与广州铁路局的折返段,大龙货站是湘黔线贵州段三大货站之一,玉屏、大龙两站承担着毗邻三省市五地(州)十七县(市)的人流、物资集散中转。
气候温和:县域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渡地带,低山多丘陵间有平地,海拔多在400--6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宜发展种、养殖业。民族风情浓厚、迷人。
有迷人的侗族大歌、舞蹈、对歌、斗画嵋等民间文艺活动。 水利资源:有包括舞阳河在内的大小河流36条,总长274公里,水能蕴藏量4.9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3.99万千瓦,现仅开发40%。
矿产资源:有藏量丰富的重晶石、石灰石、方解石、硫铁矿、大理石、铅、锌、锰等30余种。 山地资源:有可供开发的宜林宜牧荒山20多万亩。
大板栗、箫笛、牛角拐杖、无核糯柿、柿饼、茶叶等名优特产品享誉省内外。 国土资源:全县土地面积为5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81亩。
土地肥沃,有黄壤、红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6个土类,全县尚有20多万亩宜林荒地和宜牧草地可供开发。气候资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年平均相对温度79%,年降水量1174.1毫米,年照时数1206.7小时。 旅游资源:有古城墙、钟鼓楼、印山书院、七星桥、侗族风雨桥等县级文物及八仙岩、万卷书崖、白水洞瀑布、贺家滩电站等风景点,舞阳河旅游开发项目已通过省级论证,有独特的侗族风情。
全县有大小水库20多个,县城有2个水厂,其中1个是万吨水厂,城市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充足。全县有小型水电站7座,火电厂1个(该厂正在进行2*30万KW扩容改造),目前装机容量达4.7万KW。
有500、220、110、35千伏变电站各1座。实现了与省网、国家网联网运行,全县通电率达100%,已完成农电网改造。
玉屏是实施西大开发贵州西电东送的主要出口和支撑点,是全国的农村电气化县之一。与沿海地区相比,供水供电都具有价格低的优势。
几项主要经济指标进入铜仁地区先进行列,率先在铜仁地区初步跨入工业化阶段,有的指标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为24.6∶47.2∶28.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铜仁地区的二分之一,农业已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迈进,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杂交稻制种、瘦肉型猪、柑桔、大板栗、柿子、茶叶、油茶、苗圃基地。工业方面,已形成了电力、建材、化工、冶炼、机械、机修、五金、服装、酿造、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所交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40%左右。
玉屏箫笛也称"平箫玉笛",因箫笛上多有雕刻精美的龙凤图案,又称"龙箫凤笛"。
据记载,其中的平箫系由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的郑维藩所创,玉笛则始创于清代雍正五年(1727)。平箫玉笛往往被人们当作礼品赠送或收藏,与茅台酒等一道被列为"贵州三宝"。
有关玉屏箫的记载,首见于清乾隆《玉屏县志》:"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
"关于玉箫笛的由来,在玉屏侗族群众中流传着这么两句话:"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据传,300年前,古时有位自称"鹿皮大仙"的道人,远路云游到玉屏,爱此水秀山青,竹茂林丰,遂停留下来,并与当地一位姓郑的侗族才子结成莫逆之交。
道人善音律,每有感怀,便寄兴丝竹。可是当地佳竹虽多,却无箫管。
有一天他从山上采来一根竹子,将它制成箫吹奏起来,引起知交的共鸣。不久道人要远游他乡,便把制作箫的技艺传给了这位姓郑的朋友。
从那以后,郑家就开始自制自销箫。从那以后,玉屏便有了箫的生产。
玉屏笛,民间无轶事流传。但据世守其业的郑家及箫业同行述:郑家以本地水竹制笛子,不缠丝,不上漆,只打白腊,保留竹子本色。
式样新颖别致,音色远胜南北各地所产竹笛,遂以家乡玉屏之"玉"为名,称"玉笛"。并依其父所著《和声鸣盛》中的"音律图说"理论,将箫笛配对,合称"平箫玉笛"。
爱好音律的郑氏将制作箫笛的技艺视为传家宝,代代坚守其业,故郑氏箫笛在明万历年间便已名声在外,明清两代,玉屏箫笛都被皇室点为贡物,上奉朝庭。清代咸丰年间,郑氏传人因家境萧条而被迫卖箫糊口,由此开始专制平箫,挂牌出售。
后因产品供不应求,始打破嫡传规训,向外招徒传艺,扩大生产规模。至抗日战争时期,玉屏箫笛的生产有了大的发展,仅城区就有箫笛店铺三十余家,从业者八十余人。
明、清两朝,玉屏箫笛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室垂青。在民间,人们往往以之寄托纯洁的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知音、朋友之间往往将它作为珍品互赠,而恋人、新婚夫妇之间,则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和美好姻缘的象征。
玉屏箫笛上雕刻的龙凤图案,据说就是取材于萧史弄玉吹箫引友凤的爱情神话故事。玉屏箫笛多以雌雄配对,吹奏起来,含蓄而隽委。
雌雄并吹,恰似情人对唱,情趣盎然,故又有“神箫仙笛”之美称。
在玉屏比较流行的有这样一个传说。
由山东省迁来平溪(今玉屏)安家的郑氏,号“不其山人”,曾经到镇远行亲访友。一天,偶遇一鹤发童颜的老道,顿生敬意,与之交谈,言语投机,便结为知心朋友。
老道自称从小饱读诗书,因看破尘,挽髻出家,隐姓埋名,云游四方。郑对他非常尊敬,邀老道同回平溪家中做客。
老道见郑为人忠厚慨然应诺。老道来到郑家没多入,生了一场大病,郑家待他如亲人一般,煎汤送药,殷勤照料。
老道病愈后,两人常出城游览。一日,游城北玉屏峰,看见韩湘子,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从东边天际乘祥云飘然而至,坐在石莲峰上吹拉弹唱。
两人急忙赶往石莲峰,只见郡仙吹奏乐曲,驾云而去。二人寻找八仙足迹,拾到神箫一支,是韩湘子的,直等到日影西斜,不见仙人归,只好将神箫带回家。
次日,到城西南飞凤山游玩,见翠竹满山,青郁喜人。老道选取两根凤尾水竹携回,制成箫笛一对,雌雄相配,声调婉转清幽。
道人为感谢郑家盛情,便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了郑家。雅好音律的郑氏,喜出望外,视为传家宝,因而代代相传,世守其业。
道人将制作箫笛的技艺传授给郑家后,就辞别郑家云游去了。老道云游到京城,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坐城楼上吹奏起在平溪制作的箫。
箫声随风送入皇宫,正在御花园赏月的皇帝,被飘飘忽忽、如丝如缕的箫声所陶醉了,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皇帝忙唤侍卫出宫寻找吹箫之人,人已渺无踪迹,不知去向了。
后探听出所吹箫是黔楚交界之地平溪卫郑家制作的,皇帝派人到平溪,令郑家年年进贡箫笛。进贡箫笛中,尤以按照神箫式样制作的平箫,最珍贵。
后世的箫笛传人,尊八仙和老道为仙师。箫笛上常刻有这样的赞诗: “仙到玉屏留古调,客从海外访知音。”
玉屏箫笛典出民间故事。
玉屏县在贵州东南,是个山青水秀、人口不多的边远小城,但出产的箫笛却是天下 第一。据说,玉屏箫笛最盛的时候,满街都是做箫笛卖箫笛的。
这里流传着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那还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郑芝山的先人去黔东南 古镇镇远游玩,其间结识了一个云游道人。 后来,那个道人到玉屏县游玩,住在郑家, 不想老道病倒了,郑氏夫妇端汤送药,关怀备至。
老道病好后,为表谢意,到玉屏的飞 凤山中砍来几根青毛竹,制成几根箫笛,并把制箫笛的技艺传给了郑家。后来,老道带玉屏箫笛云游到北京,住在紫禁城边的一个道观里,每到晚上就对月 吹箫。
一天,万历皇帝在御花园散步,听到这悠雅的箫声,不由自主地驻足品味,叹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第二天晚上,万历皇帝又来听箫,但没有听到, 急命太监前去打探。
道观中的道士说,那是从贵州玉屏来的一个云游道士,已不知何往。 万历下令让太监去玉屏找,一定要找到吹箫之人。
钦差千里迢迢到玉屏寻找道士,未寻见老道,却发现了玉屏出产的箫笛,它的音质 浑厚,音色圆润,尤其是那种椭圆形的扁箫更是声音奇绝。从此,这种扁箫被指为贡箫, 玉屏箫笛也就出名了。
玉屏峰位于天都、莲花两峰间,峰壁如玉雕屏障而名峰顶巨石形成仰卧巨佛,天工仙 境。
峰前有高山平台,约200。平方米,名文殊台。
台至峰顶30米。台左耸立着“天上都 会”天都峰,拔地参天,气势磅礴。
台右为“紫云芙蓉”莲花峰,初绽新莲,千姿秀色。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手可揽。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 山绝胜处”。难怪明代徐霞客如此赞叹,并以“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而欣慰!特别是 文殊台,背依玉屏,面临南海、奇松、怪石,星罗棋布;烟云气象,变幻万千;摩崖石 刻,琳琅满目,人间仙境。
难怪,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普门和尚在代州坐禅,禅定中 忽至一奇山,风景绝胜,恍若仙境,心有灵感,马上起身,走出庙门,寻访梦中奇山。 他 经历了少林、五台、太行、伏牛、普陀等佛山道场后,来到黄山,登至玉屏,恍然惊觉眼 前之景,正是人定时所见仙境。
他站在立雪台上,侧身一转,忽见一头石象趴卧地上,长 长的鼻子向上舒卷,其右侧还有巨狮蹲伏。于是他结茅玉屏,创建了文殊禅院。
日月流 逝,禅院早毁于火,已改建成玉屏宾馆;昔日盘道依存,现代化索道已开通。 传说已是过 去,奇景依然如此,更多了些文人墨客、社会名流遗迹石刻,仅玉屏峰壁就镌刻有“天上 玉屏”、“大千世界”、“妙”、“奇观”、“造化独种”、“云海奇观”、“宇宙大观”、“此山尊”、“不险不奇”、“刻削千仞”、“一览众山小”、“群峭摩天”、“岱宗逊色”、“如何”、“果然” 和“江山如此多娇”、“黄山如画”等30多条,真为琳琅满目。
玉屏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铜仁市下辖县,县域地处东经108°34′—109°09′,北纬27°28′—27°31′之间。县域东南依湖南新晃,西带镇远、岑巩,北边与碧江区、万山区,东西直径距离36公里,南北直径距离42公里,总面积516.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皂角坪街道。原为玉屏县,始建于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1984年1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玉屏县,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
沧桑铜仁中南门杨宾莲 在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前,铜仁城的城门中,原是没有中南门这个城门的。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靠夺取侄子建文帝的江山,自立为永乐皇帝的燕王朱棣,已经稳稳当当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了。这十一年中,他把那些不肯臣服的大臣们收拾得差不多了,完全有能力来对付西南地区那些经常闹事、不肯听话的土司,于是,便将长期闹内部分裂的思州宣慰司和思南宣慰司彻底废除,用这两个宣慰司原管辖的三十九个长官司建立了铜仁等八个府,同时,还建立了一个贵州省,当时叫做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来管理这新成立的八个府。
所以,铜仁的老人们常说:先有铜仁府,后有贵州省。 朱棣派来铜仁担任首任知府的田载,是他当燕王时的老部下。
这个北平人刚到铜仁时,一切事情都要从头开始,自然就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修筑城墙。好在铜仁山青水秀,周围山上长满了树木,于是便命人砍下很多树木,在周围围起了一道栅栏,用作府城的保障。
按照明朝的规定,每位知府的任期都只有两三年,所以大家对修筑城墙都不大热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得过且过地一晃便过去了三十六年。 用树木围起来的栅栏,防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更防不了手执武器的起义军。
明朝正统十四年(1451),洪江的苗民起义,一把火把铜仁围城的栅栏和知府署的衙门烧得精打光,这才让后任的知府们对修筑城墙的事重视起来。 两年后的景泰二年(1451),四川巴县进士朱鉴来铜仁府任知府,开始夯土筑城。
新筑的铜仁城的西面和南面以天然的屏障小江和锦江为界,东面和北面则沿着东山、道坳上,依山就势,蜿蜒起伏,夯筑城墙,并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面开启了四个城门,城门上同时还修建了城楼。城周758丈,大约三里左右,面积为0.24平方千米。
古代习惯上把这次修筑的围城称之为“老城”,把后来扩大的围城面积、包括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于府城之北增筑的铜仁县城(万历二十六年,废除铜仁长官司,改设铜仁县)在内,称之为“新城”。 土筑的城墙一直维持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
这一年,云南昆阳的举人李资坤来到铜仁府任知府。第二年,李资坤为了解决治下“城狭民稠”、“民多居郭外”的现状,勘探了东北城外地势宽广平坦的地方,决定废掉旧城增扩新城,扩大铜仁城的规模,同时,鉴于以前土筑的城墙容易被雨水特别是洪水毁坏,李资坤决定这次重筑的城墙改用砖石砌成。
新城规模的扩大和筑城材质的改变,庞大的费用成了李资坤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这位聪明的知府,采用了一个用新开拓的地盘换取增筑新城资金的办法。
这一次的扩建,由城东一带向西增筑350丈,并将东面的城墙东移到了傅家山一带,城市面积扩大到0.6平方千米,虽然规模和质量都和以前都大不相同,但由于采取了用土地置换资金的办法(这个办法现在被大量效仿),却收到了“官不苦费、民不知劳”、“兴大役而事不烦、民不扰”的效果。古人评价:“自来筑城,成功易而诸费约,未有如斯者。”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分守思仁道的参议刘望之,命令铜仁守备张大儒,经历刘仲芳等再次修筑铜仁城墙。这次还开启了七个城门,除东门、北门、西门外,西面还为方便百姓挑水,加了一个便水门,而南面,由于修筑了三个城门,便从上而下依次叫做正南(又叫做江宗)门、中南门和下南门。
现在的环西路那时叫做边街,一直叫到解放后,在解放前一直都很荒凉;现在的双江路那时叫做府前街,民国时称县府路;现在的逸群小学门前称府后街,亦叫皇殿街、后水门街,而中南门这一段街道,明朝时叫做中南门街,清朝时叫做太平街、民国时叫做金华街,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改名为中山路。在广东省中山县新编的《孙中山志》中,它还是贵州省惟一保留下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路名。
1943年,铜仁县县长孟兆麟在中南门城门两旁各建一座碉楼,为了与中山路相对应,把中南门城门改名为“中山门”,但铜仁的老百姓还是热衷于把中山路叫做中南门街,把中山门叫做中南门,因为它的历史渊源太久了,而且指向性强,又好记。 中南门街东依东山,西接府台衙门,南临锦江,过去它占有很大的地理优势。
因为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的大宗货物的运输,都是依靠水路运输来完成的。中南门街紧靠中南门码头和渡口,水运的货物进出方便,人流量大,成了商家的首选之地。
民国期间,铜仁城的老八大号和新八大号,大多聚集在中南门一带,因此,中南门在过去最为繁华,成了铜仁城三街六巷之首。 随便说一句,明朝嘉靖二十九年开启的七个城门的格局,一直延续到了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这一年,增修了新东门、后水门两处水门以方便百姓取水。
但新修的新东门面向北方(今地区养护段处),老东门又随之封闭了,如按面向北方取名,铜仁城便没有了东门。于是,修城门时便不同城墙平行,而是有意向东斜了一点,使城门面朝东面。
后来,据说因为封闭了老东门,对全城的风水特别是对学子们考取功名有很大的影响,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铜仁府知府冯翥鹏采纳了城内父老的建议,于第二。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