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干 行 李白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为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是他向六朝民歌学习的又一成功之作。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江东称山冈之间空 地为干。
建邺(今南京)之南有山,山间平地,吏民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之称 。全诗使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并运用年龄记叙和四季相思的民歌手法,巧妙地把女 主人公的生活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诗歌的前六句写的是女主人公幸福的童年,也是全诗最为动人的段落之一,她 怀着无限深情回忆起她与丈夫共同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光。这段回 忆是从孩提时候一段青梅竹马的动人故事开始的:“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 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剧,游戏。床,古代坐具,不是 现在睡觉用的床。
诗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与如今的郎君比邻而居,当她还是一个 可爱的小姑娘,头发刚刚能够在前额留出漂亮的刘海,热衷在家门口摆弄花花草草 的时候,邻居的小男孩就一天到晚跨着一根用竹竿做成的马,围小姑娘坐着的小板 凳,没完没了地绕来绕去地玩耍,这一段有着青青梅树作为背景的美好经历,长大 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是那样的纯洁无邪,使他们成就了后来的秦晋之好。这比起当 时那些完全由家长指定、而毫无感情基础的包办婚姻来说,无疑是幸运得多了。
接下来诗歌用极为细腻的表现手法、传神的笔触描写初婚的情景:“十四为君妇 ,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虽然丈夫是儿时的玩伴,但在结婚的头 一年里,十四岁的小姑娘就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变成了人家的新嫁 娘,自然难免感到羞涩,对于自己身份的突然转换,她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那位 当初只知骑竹马、弄青梅的小男孩突然之间成了新郎官,却对这桩婚事感到心满意 足。可惜的是,尽管他对新婚的妻子一再热情呼唤,但是新娘子却只是面对墙壁, 娇羞不语,这一极富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是那样的出乎意料,却又是非常合乎情理 ,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女人公那难忘的新婚之夜。
紧接着诗歌用非常甜蜜的口吻抒发了小两口由于共同的婚后生活所发展起来的 热烈的爱情。“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经过一年婚 后生活的磨合,她已经不是那个羞涩的、不谙世故的小姑娘了,而当初的娇羞与局 促也早已灰飞烟灭了。
女主人公已经完全进入了妻子的角色,与丈夫一起过上了和 美的夫妻生活,日子过得顺心,心情舒畅,不但成天脸上都是笑盈盈的,而且在心 中暗暗发下誓言,要与丈夫白头到老。在这里,尘与灰比喻她对丈夫的坚贞爱情和 同甘苦共患难的决心。
诗人仔细挑选了两个典故,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沉浸在爱情的 甜蜜中的小夫妻的幸福心态。抱柱,典出《庄子·盗跖篇》:古时有一男子名尾生, 曾与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至,大水已到,尾生不肯失信,遂抱桥柱不肯离开, 结果活活被大水淹死。
望夫石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是非常普遍的,一般都是丈夫出门 在外,长年不归,妻子经常站在山上,望穿秋水,盼望丈夫早日回转,久而久之, 化作山石。可是一年来,这小两口儿,如胶似漆,丈夫对她无比关爱,简直就像是古代最痴情的男子尾生一样,忠贞不二,这使得她对未来生活和爱情充满了幻想与 希望,有这样丈夫与自己厮守相伴,不用像身边那些不幸的姐妹一样,会因为丈夫 的远行而经常一个人苦撑岁月,独守空房,到头来化作一块冰冷的望夫石。
看到这 里,我们可能会为女主人公感到由衷的高兴,再次发出善意的感叹,多幸运的女人 呀。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
可是万万没想到,幸福的日子只过了一年,十六 岁的时候,丈夫就为生计所迫,远离家乡,沿江直上,去了天下最危险的长江天险 , “瞿塘滟?堆”!滟?堆,是长江中的巨大的礁石,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五公里处 ,正好位于瞿塘峡口,水小时,滟?堆突出江面,水面变窄,水大时,没入江底, 不见踪影。总之不论何时通过,都极为凶险。
解放初期被炸掉。有民谣说:“滟?大 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大如鳖,瞿塘行舟绝。滟?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丈夫刚 离家时,妻子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就在去年,她还庆幸自己“岂上望夫台”,但 是没想到,现在她也加入了这一不幸的行列。
然而丈夫出门是为了一家的生计,没 有办法,她担心的是丈夫此行的安危,而丈夫身边,再也没有自己尽心的照顾与服 侍,有的只是生活的艰辛与险恶的滟?堆。想起这些不由得让人心惊肉跳。
诗歌接 下来的节奏明显加快了,从五月说到八月,显示了女主人公在家里度日如年的不安 心情。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旧行迹。
好多的,各朝各代都有,给我白大表个白~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忆李白》)
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贺知章:“谪仙”(《本事诗》)。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苏轼:“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亦少衰矣。”(《书黄子思诗集后》)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
白居易:“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杨升庵:李太白为古今诗圣。(《周受庵诗选序》)
严羽: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车行》《垂老别》等,太白不能作。论诗以李、杜为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沧浪诗话》)
王世贞:五七言绝句,李青莲、王龙标最称擅场,为有唐绝唱。少陵虽工力悉敌,风韵殊不逮也。(《艺苑卮言》)
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诗自为一体。子美学优才赡,故其诗兼备众体,而植纲常系风化为多,三百篇以后之诗,子美其集大成也。(《清江集》)
高棅: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或谓其始以《蜀道难》一篇见赏于知音,为明主所爱重,此岂浅材者徼幸际其时而驰骋哉!不然也。白之所蕴,非止是。今观其《远别离》、《长相思》、《乌栖曲》、《鸣皋歌》、《梁园吟》、《天姥吟》、《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虽少陵犹有让焉,余子琐琐矣。(《唐诗品汇》)
吕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江西宗派图序》)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
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年少有为唐朝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
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禁参科举唐朝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因此祖先是经商的或祖先做过生意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而李白正好犯了这两条,所以他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
辞亲远游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李白在江陵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李白见到这个倍受恩宠的道士,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气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相同,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啕大哭,“泣尽继之以血”。
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
他认为往日之都,已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平景象。金陵的霸气虽已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
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
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唯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越州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李白仰慕大都市山阴会稽的贵族风流遗迹,写了大量的诗歌颂绍兴。
李白由越州归,回到了荆门。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
然而,隐居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
李白故居李白庄 李白故居山东泗水李白庄,源自诗仙李白《寄东鲁二稚子》一诗。
李白在《寄东鲁二稚子》诗中直接表白:“我家寄东鲁”,“因之汶阳川。”诗中,李白明确交待了自己家寄东鲁汶阳。
东鲁在哪里?东鲁在泗水,指曲阜东部。汶阳在何处?汶阳在泗城西北。
泗水汶阳乡,即今中册镇。明代知县尤应鲁《汶阳乡考》:“汶阳于隋前为县,迨隋置泗水县,以汶阳地益焉。”
“本县原有汶阳乡,余考军册坊廊,中册……柘沟俱属汶阳乡。”东鲁汶阳共有两处李白庄,都在泗水县中册镇境内,西为李白庄,东是小李白庄,相距三里。
唐《通典》、宋《太平寰宇记》及清《山东续考古录》均称:“汶阳城在泗水县。”据《泗水县志》、《地名志》对照中册镇古碑铭考证,汶阳城,即今泗水中册镇故县北城子顶,距李白庄十二里。
李白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就居住在小李白庄。 《泗水县志》收录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甫》一诗,(石门,即龙门山,位于李白庄北八里)该诗写于天宝四年深秋,这是李白与杜甫在东鲁汶阳李白家中第三次会见。
李杜情同手足,游遍了泗河两岸的山川古寺,亭台楼池,在龙门山石门,李白送别杜甫好友,留下了“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绝唱佳句,传诵千古。
李白送别杜甫后,在泗水家中住过一段时间,他决定南游天台,行前作了《别东鲁诸公》,又题《梦游天姥吟留别》。 《寄东鲁二稚子》作于天宝七年。
李白与宗氏夫人结婚后,在梁园有家。这时,许氏夫人已去世,远在东鲁汶阳的子女常牵引李白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酒楼、桃树、龟阴田等,在今李白庄均有遗迹。李白庄青莲街在唐代就有酒楼,后来酒楼坍塌,在原址建了太白祠,并立了根旗杆,至今旗杆窝仍在。
李白庄北山有龟阴田,至今仍属李白庄集体所有,且村南河上有李白舍金架设的石桥;李白河西有其捐银修建的碧波池,池旁碑碣刻有李白手书“天连地井碧波泉。”庄东三里小李白庄建有李氏家庙,石碑林立。
当地至今流传着好多李白的故事传说。 据史志古籍考,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北),出生在西域碎叶(今哈萨克托克马克附近),五岁时迁居绵州隆昌(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出川漫游,在湖北安陆娶原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李白携发妻许氏和娇女平阳移居东鲁汶阳(今山东泗水)李白庄。其子伯禽生于此,娇女平阳长于此,后来,许氏夫人卒于此,舍下稚儿娇女无人抚养,多亏李白的剑师白云师太收留,后迁居李白庄东三里处(今小李白庄)。
至天宝十四年(公元756年),是李白最后一次别亲南行。李白在此生活了二十三年,留下诗文百余篇。
李白故居便以诗仙命名,名曰李白庄。 李白学剑来山东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据说李白移居东鲁汶阳(今山东泗水县)李白庄后,在龙门山与白云师太比试剑法,拜师学艺,曾引发了一连串动人的故事。 唐代诗仙李白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碎叶,五岁迁居绵州隆昌青莲乡。
李白从小就爱好舞剑,十五岁拜左邻击剑老人学练剑术,二十岁常骑马佩剑出入于通都大邑。在《结客少年场行》诗中写到:“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掐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英雄风”。
好一派侠客风度。出蜀后,他南游洞庭,车览吴越,寓居安陆,后又移居东鲁汶阳,(今山东泗水李白庄)。
在漫游各地期间,他随身佩剑,勤学苦练,在他很多诗中,都捉到过他的宝剑。如“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
“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等。李白迷爱宝剑,简直形影不离。
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从湖北安陆移居东鲁汶阳后,听说白云庵有位尼姑剑术很高,名冠东鲁无敌手,很想与她比试比试,论个高低。可是,他几次登门寻访,均未见到白云师太的踪影。
心中不免有些淡性。 这天,“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佩剑携酒,又去登游龙门山,从赤龙潭、灵光寺、到秀灵台、未来香,只见山清水秀,云蒙雾罩,如同仙境。
刚登上龙门山顶,只觉得眼前一亮,山顶上正有一位尼姑,手舞宝剑,疾如闪电,击刺挑格,动作敏捷。李白喜出望外,高兴万分,不由喊道:“白云师太吗?你让我好找!”白云师太见有人找,赶紧收剑,站定:“请问施主,找我何事?”李白施礼抚剑:“青莲居士,特来讨教。”
白云仙姑有意推辞:“佛道两家,师不同门,互不相扰,请道长自重。”说罢转身欲走。
李白上前拦住:“李白云游八方,均为以剑会友,请师太莫要推辞。”白云仍然冷若冰霜:“道长素不相识,更无怨仇,何必争斗?”李白执意比剑:“久闻师太大名,难得一见,常言道不打不成交,请师太出招。”
说罢先自抽出宝剑,摆出架势。白云师太万般无奈,只得抽剑应战,但并不急于出招。
李白素来好胜,率先出手,击刺挑格豪气纵横,削劈点撩、剑法刚硬。白云则剑法典雅飘忽,变化多端、虚中藏实,柔中带刚。
两人交战三个时辰,未见输赢。 后来,李白求胜心切,出剑险重,白云心气太平,只守不攻。
李白越战越猛,白云身软手轻,好像是体力不支,猛然打了个趔趄,露出了破绽,李白瞅准时机,快速出手,直朝。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飘逸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再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他的想象,极其丰富,几乎篇篇有想象,有的甚至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七言歌行篇幅长、容量大,形式自由,宜于表达诗人矛盾复杂的思想,抒发奔放恣肆的才情,而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陈子昂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