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释义: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释义: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释义: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5、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释义: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尺素:书信 投笔:弃文从军 班超 典 楼兰:西域 古国名借代 化碧:喻忠心 苌宏典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柳枝:送别 古诗〈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柳,留也。
长城:中国或中原、关内 折腰:效力 鸿雁:书信 古人传书多用鸿雁 青鸾:喻爱情 神话中仅次于凤凰的鸟,为爱情而生 长亭:送别之地 雕虫:小技 李贺诗“寻章摘句老雕虫。” 杜鹃: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哀鸣,喻亡国之恨。
黍离:诗经〈黍离〉 桑榆:日落之地,喻老年。 杜康:酒 红豆:相思 鸡黍:饭菜。
李商隐的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到以下典故:
1、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2、望帝传说——《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本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的李商隐《锦瑟》
具体全文如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朝闻”语出《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动, 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谢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出自王昌龄诗句:“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鲁迅: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薄至清:“至清”取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傅楚:语出《孟子· 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善与?欲其子之齐语也, 则使齐语也,则使齐傅诸?使楚人傅诺? 马千里:又名马良骥,四川书法家,语出唐韩愈《杂说·马说》:“左之有千里马。” 易家言:“家言”出自《史记·大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为《太史公书》序路,以拾遗补缺,成一家言。”
孔学思:“学思”语出《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雨殆。” 孙三省:“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徐竹心:“竹心”出自郑板桥诗句,取虚心节高之意。“徐”与“虚”谐音,徐竹心即虚竹心。
张驰:语出《孔记·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弛雨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斐冲天:“冲天”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则惊人。”
韩三友:语出左诗“推李杏疾风一家,松竹梅岁寒三夜。” 李宗仁: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肖春晖:“春晖”出自唐代孟效《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温知新:出自《论语》“温故而知新”。
诗词的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借用历史故事或神仙故事来抒情。
还有一种说法,借用或点化前人的诗文佳句来抒情,也叫用典。因此,有的诗人就大量使用典故,堆砌典故。
于是形成了一种堆典体。堆砌典故很使人费解,有人就说这是不太好的做法,是故意卖弄渊博。
其实也不尽然。 辛弃疾的词,用典是最多的。
贺新郎----绿树听鹈鴃,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撵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常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常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一共用了七个典故。
1、“马上琵琶关塞黑”-----王昭君嫁匈奴和亲典故。《王明君辞序》 2、“更长门翠撵辞金阙-”------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被打入长门宫典故。
3、“看燕燕,送归妾”--------卫国皇后庄姜的典故。《诗经。
燕燕》 4、“将军百战----故人常绝”-----西汉将军李陵与苏武的典故。 5、“易水萧萧----悲歌未彻”------荆轲刺秦典故。
《史记》 6、“啼鸟还-----常啼血”------蜀帝杜宇死后化作杜鹃啼血的典故。 7、“谁共我,共明月”-----用李白《春夜晏桃李园序》、《赠孟浩然》诗句意。
古代诗人写诗用典的人不少,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在词中,辛弃疾用典是最多的。
你可以查一查辛词。 另外,元散曲用典也很常见。
「四皓庙」李商隐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人日即事」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 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燕台四首。冬」李商隐
天东日出天西下,雌凤孤飞女龙寡。
青溪白石不相望,堂中远甚苍梧野。
冻壁霜华交隐起,芳根中断香心死。
浪乘画舸忆蟾蜍,月娥未必婵娟子。
楚管蛮弦愁一概,空城舞罢腰支在。
当时欢向掌中销,桃叶桃根双姊妹。
破鬟矮堕凌朝寒,白玉燕钗黄金蝉。
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1、庄周梦蝶 《庄子·内篇·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关键句)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2、望帝啼鹃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
很显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动让位给臣子的,那么他死后凭什么要化鹃悲鸣呢?也就是说,他没受任何冤屈,死后化鹃鸣屈是毫无道理的。如此看来,就值得深究了:究竟是关汉卿表意错了?还是教材的编者解释错了。
让我们就手边的工具书来看看吧。 1.望帝啼鹃: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
“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常用典故词典》第463页,于石、王光汉、徐成志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2.杜宇:传说中的古代蜀国国王。
周代末年,在蜀称帝,号曰望帝,后归隐,让位其相开明;时适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怀之,因呼鹃为杜鹃。一说,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为鹃。
见《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相》,后因亦称杜鹃鸟为“杜宇”。 (《辞海》(中)第286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望帝:古代传说中的蜀国国王。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七国称王,杜宇称帝,更名蒲卑。”
又晋代张华《禽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因以为杜鹃的别名。
(《古书典故辞典》第430页,杭州大学中文系编写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 4.杜宇:秦时蜀主,蜀地曾发大水,他率领居民避长平山。
后鳖灵开峡治水,居民得归陆地。他即传位于鳖灵,自居西山。
据神话传说,他后来得道升天,为蜀人怀念。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第63页,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
5.望帝杜鹃:见《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望帝,传说中的古代蜀国的一个君王,名杜宇,在周朝末季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凄哀。
后遂用“望帝杜鹃”寓理想抱负的不能实现。 (《古诗词典故辞典》第491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
6.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为望帝;后退西山,化为杜鹃鸟。《窦娥冤》:“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新编中学文言文常用词典》第291页,蒋传一、庄文中编著,王泗厚审订,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显而易见,上述六书的解释,都只说明他称帝、归隐、化鸟、悲啼,没有说明杜宇是冤屈的。
至于《辞海》中说他“通于其相之妻”,也只是“惭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么究竟有没有表其冤屈的说法呢?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确写道: 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
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中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辑《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
略透出此中消息。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位”也。
杜宇神话,民间亦有流传,面目与古籍记载颇异,略云: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
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
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
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
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
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
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抒情诗多是缘情之作,而留下的文字资料,叙其本事者极为罕见。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则是一个例外。在唐人孟棨的《本事诗。
情感第一》中,详细描述了《题都城南庄》的传奇故事。 诗人崔护,进士不第。
清明日,去城南散心。来到一处花木掩映的庄院。
崔护“酒渴求饮”,有一女子赠以杯水,“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第二年,崔护旧地重游,门墙如故,大门紧锁。
崔护非常失望,在门上题下了这首诗。本来,故事讲到这里就行了:桃花人面,魂牵梦绕,充满了悬念。
可好事之徒却偏要把故事续下去----过了一些日子后,崔护又到城南,闻屋内哭声。崔护探问,有老父答道,他的女儿自去年以来,“经常恍惚若有所失”,近日读了门上的题诗,“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
崔护入室,抚尸痛哭,祝告道:“某在斯,某在斯!”这女子竟“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我想,这最后的一幕喜剧有点俗气,且与本诗感情基调不符,我们还是不管它为好。 这首诗的语言如清泉流泻,洁净浅白,似可不必再深思遐想,其实不然。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因人面倍增艳丽;人面因桃花益添妩媚。人面因桃花红了,是映衬;桃花因人面红了,是移情。
这是春色的美,这是青春的美,这是情爱初萌的美,这是生命勃发的美。“人面桃花”,为少女的美丽,创造了灿烂不朽的形象。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去景在,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了难言的惆怅、失落乃至悲凉;可桃花却浑然不察,依旧笑对春风!喜滋滋、乐呵呵,多少不合时宜的笑,多么不解人意的笑!正是这喜气洋洋的欢声鼎沸恶毒笑,视听通感,营造起一片欢快,把情景落差的感情冲突推到了顶峰。
崔护有幸,就一个“笑”字,足以使他的诗名流千古。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于开封。到此时(熙宁八年)为止,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这说明,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将生死并提,除阐明题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还在于强调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现“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词句。“不思量”,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恰好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这种感情的深度。
“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二句,马上对此进行补充。阐明“自难忘”的实际内容。
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
“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
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上片末三句笔锋顿转,以进为退,设想出纵使相逢却不相识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
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进了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揉进了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揉进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设想;即使突破了时、空与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时恐怕对方也难以“相识”了。
因为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这三句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对新法而乞求外调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内)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下片写梦境的突然出现:“夜来幽梦忽还乡”。就全词来讲。
本篇的确是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则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仿佛新婚时,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
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