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释 义】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典 故】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
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
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
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顿时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便会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那两条龙果然不见了!人们惊叹不已……卧薪尝胆【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
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一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三顾茅庐【释 义】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典 故】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东施效颦【释 义】效:仿效;颦:同矉,蹙眉。原比喻不根据具体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现泛指模仿者的愚蠢可笑。【典 故】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好美的女子!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班门弄斧【释 义】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典 故】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门前。
A爱屋及乌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居乐业 安步当车 矮子看戏 暗渡陈仓 暗箭伤人 按部就班 按图索骥 B 百发百中 百无聊赖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败军之将 抱瓮灌畦 抱薪救火 伯乐相马 杯水车薪 杯弓蛇影 别无长物 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筚路蓝缕 闭门造车 拔山举鼎 包藏祸心 拔苗助长 博士买驴 背水一战 半途而废 补天浴日 宾至如归 敝帚自珍 鞭长莫及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比肩接踵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不可同日而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求甚解 不觉技痒 不耻下问 不寒而栗 不速之客 不稂不莠 不刊之论 不苟言笑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不可多得 不甚了了 不屈不挠 班门弄斧 别开生面 病入膏肓 步履蹒跚 并行不悖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不遗余力 不可救药 C 差强人意 沧海桑田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乘风破浪 草木皆兵 垂 头 丧 气 巢毁卵破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赤膊上阵 出尔反尔 初出茅庐 才高八斗 朝中有人好当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唇亡齿寒 痴人说梦 从善如流 D 独当一面 多多益善 呆若木鸡 弟子掩目 东施效颦 打草惊蛇 道听途说 洞见症结 东食西宿 登 徒 子 得其所哉 倒履相迎 倒行逆施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大势已去 短兵相接 对牛弹琴 东山再起 对症下药 当局者迷 董狐之笔 顶天立地 单者易折 大义灭亲 得过且过 E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F 方寸之地 飞鸟惊蛇 非驴非马 吠形吠声 佛头着粪 防微杜渐 冯唐易老 风马牛不相及 废学如断织 斧 正 覆水难收 奉公守法 扶桑 分庭抗礼 负重致远 负荆请罪 腹 稿 G 高枕无忧 高山流水 贾人渡河 割席分座 孤注一掷 耕前锄后 功亏一篑 狗尾续貂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顾曲周郎 归马放牛 过河拆桥 过门不入 狗肉朋友 管中窥豹 刚愎自用 攻难守易 管窥锥指 管鲍之交 挂 羊 头 卖 狗 肉 各自为政 瓜代有期 解铃还需系铃人 改过自新 H 含沙射影 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 邯郸学步 汗牛充栋 害群之马 合浦还珠 胡服骑射 黄梁美梦 火树银花 虎口余生 侯门如海 后生可畏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涸辙之鲋 狐假虎威 狐疑不决 鹤立鸡群 华而不实 画虎类犬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画饼充饥 顽石点头 好逸恶劳 画荻教子 囫囵吞枣 沆瀣一气 J 机不可失 鸡口牛后 鸡鸣狗盗 鸡犬升天 鸡口牛后 疾风知劲草 家徒四壁 渐入佳境 竭泽而渔 居心叵测 见钱眼开 见卵求鸡 坚壁清野 家喻户晓 江郎才尽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嗟来之食 捷足先得 九牛一毛 锦囊妙句 居安思危 蕉鹿自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锦上添花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锦绣前程 尽善尽美 近水楼台 见怪不怪 积羽沉舟 K 旷日持久 开卷有益 空穴来风 刻舟求剑 困兽犹斗 快刀斩乱麻 看人下菜碟 空 城 计 口不二价 口蜜腹剑 脍炙人口 口若悬河 L 狼狈为奸 滥竽充数 乐不思蜀 老马识途 劳思逸淫 临时抱佛脚 乐此不疲 鹿死谁手 利令智昏 鲁侯养鸟 乐极生悲 厉兵秣马 梁上君子 两袖清风 马革裹尸 螺蛳壳里做道场 捋 虎 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洛阳纸贵 浪子回头金不换 量体裁衣 临渴掘井 弄 巧 成 拙 路不拾遗 两儿辩日 柳暗花明 M 毛遂自荐 毛将焉附 梦笔生花 目不见睫 模棱两可 盲人摸象 盲人瞎马 名缰利锁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名落孙山 梅开二度 门庭若市 门可罗雀 木人石心 目无全牛 沐猴而冠 莫 须 有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磨穿铁砚 磨杵成针 明目张胆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买椟还珠 满城风雨 马首是瞻 目不识丁 N 南山可移 南辕北辙 南柯一梦 内助之贤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怒发冲冠 难兄难弟 难至节见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O 呕心沥血 P 皮之不存 破甑不顾 破镜重圆 破釜沉舟 破鼓众人敲 匹夫之勇 抛砖引玉 蓬莱仙境 牝牡鹂黄 平漫屠龙 扑朔迷离 赔了夫人又折兵 鹏程万里 披荆斩棘 贫贱之交.知人不易 剖腹藏珠 片言折狱 Q 窃符救赵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鹤上扬州 骑虎难下 千虑一得 千变万化 千金买骨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齐大非偶 齐眉举案 杞人忧天 取而代之 黔驴技穷 欺世盗名 请君入瓮 钱可通神 巧取豪夺 强弩之末 罄竹难书 七擒七纵 七步之才 曲高和寡 曲突徙薪 秦镜高悬 青出于蓝 千里送鹅毛 起死回生 R 人浮于事 人面桃花 人人自危 人琴俱亡 人给家足 人心如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言可畏 人自为战 人弃我取 入木三分 入吾彀中 如椽之笔 如火如荼 如嚼鸡肋 如坐针毡 绕梁三日 让枣推梨 如鱼得水 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人杰地灵 S 三寸之舌 三人成虎 三纸无驴 三令五申 三生有幸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折其肱 三句不离本行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山鸡舞镜 杀鸡吓猴 杀鸡焉用牛刀 杀彘教子 塞翁失马 桑榆 桑梓 桑中之约 桑林祷雨 视死如归 始作俑者 市道之交 势如破竹 实事求是 十行俱下 食言而肥世外桃源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司空见惯 尸位素餐 四面楚歌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死有余辜 水深火热 死不瞑目 死无葬身之地 死诸葛逼走活仲达 盛气凌人 赏罚分明 上下其手 生灵涂炭 水滴石穿 少见多怪 舍本逐末 束之高阁 失斧疑邻 什袭而藏 受宠若惊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身无可击 树倒猢狲散 神机妙算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三顾茅庐 三思而行 生死存亡 始终不渝 士别三日 四分五裂 死灰复燃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上行下效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 T 天下无双 。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宗庙社稷 自作自受 自作解人 自作聪明 自知之明 自怨自艾 自圆其说 自由自在 自由放任 自由泛滥 自用则小 自贻伊戚 自以为是 自业自得 自言自语 自崖而反 自行其是 自信不疑 自相鱼肉 自相矛盾 自相惊忧 自相残杀 自我作故 自我作古 自我陶醉 自我解嘲 自我表现 自投罗网 自讨苦吃 自私自利 自视甚高 自始自终 自始至终 自食其言 自食其力 自食其果 做小伏低 作作有芒 作贼心虚 作育人材 作威作福 作舍道边 作善降祥 作如是观 作金石声 作茧自缚 作奸犯科 作嫁衣裳 作好作歹 作法自毙 作恶多端 作壁上观 座无虚席 坐于涂炭 坐拥百城 坐以待旦 坐以待毙 坐言起行 坐薪悬胆 坐享其成 坐卧不安 坐收渔利 坐视不救 坐失良机 坐立不安 坐冷板凳 坐井观天 坐怀不乱 坐观成败 坐而论道 坐吃山空 坐吃山崩 坐不窥堂 坐不垂堂 坐不重席 坐不安席 佐雍得尝 左支右绌 左右为难 左右两难 左右开弓 左右逢源 左右采获 左拥右抱 左萦右拂 左宜右有 左图右史 左提右挈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辅右弼 左道旁门 遵养时晦 遵时养晦 尊师重道 尊古卑今 罪有应得 罪孽深重 罪魁祸首 罪加一等 罪该万死 罪恶昭著 罪大恶极 罪不容诛 罪不可逭 醉生梦死 醉酒饱德 嘴直心快 嘴甜心苦 钻穴逾墙 钻头觅缝 钻天打洞 钻皮出羽 钻牛角尖 钻火得冰 钻冰求酥 足智多谋 足音跫然 足食足兵 足不出户 走为上计 走投无路 走南闯北 走马章台 走马上任 走马看花 走马观花 走马赴任 走花溜水 走伏无地 邹缨齐紫 纵虎归山 纵横交错 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总角之交 总而言之 综核名实。
.biz/Idiom/Story/
有253个成语典故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便笑着对赵高说:“你搞错了,这是鹿,不是马!”赵高说:“陛下,这的确是一匹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啊。” 大臣们见了,私下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有些正直的人,认为是鹿而不是马。奸臣立刻拥护赵高的说法,说,“这是一匹好马!”
1 一鸣惊人
楚庄公继位后三年不上朝,终日饮乐,大臣终于看不下去了,冒死进谏,庄公说:“有一大鸟,羽色艳丽,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果然,不久庄公就重临朝庭,把这三年中他暗中观察发现的弊病全部修正。
2 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攻打韩国,他故意将军营安扎在河边,背水为阵,意在断绝退路,逼迫军队拼死进攻,最后大获全胜,故有“背水一战”的说法
3 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时,韩信在垓下布下十面埋伏,围困楚霸王项羽,韩信让军队在夜间吟唱项羽故乡的楚歌,涣散项羽的军心,大收其效。
4 揭竿而起
秦末时,民怨四起,陈胜吴广不堪忍受,终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时没有旗帜,就用竹竿代替,就有了“揭竿而起”的说法。
5 .退避三舍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落难,逃亡楚国,应承楚王说:“我若为晋国国君,若与楚国敌对,必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后楚晋果然发生战争,重耳信守诺言,果然退兵九十里
6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有一子名赵括,幼读兵书,谈起用兵之道,如数家珍,但他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国惨败,留下了纸上谈兵的说法
7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几乎亡国,但勾践并不死心,终日以柴草不床,每天吃饭时都要舔一下苦胆,激励自己不忘国耻
8 .破釜沉舟
秦末,项羽进攻汉中,过河后,项羽下令凿沉渡船,砸碎锅灶,表示不留退路,果然一战成功
9 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秦昭王欺骗赵国说,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惠文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秦国的当,这时舍人蔺相如自愿请命带宝玉到秦国 完成换城任务。临行时他对赵王说:“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归赵 ”。随后蔺相如到秦国献了璧,但见秦王没有换城之意,就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把和氏璧从秦王手里要回,派人送往赵国,秦王得知和氏璧已经回到赵国,无可奈何,只好送蔺相如回国。
10 锦囊妙计
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词语还是成语??
1、推敲
出自典故:贾岛当初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自言自语人家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朋友。
2、问鼎
出自典故: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3、闭门羹
出自典故:古代宣城妓女史风长盗标致风流,能歌善舞,十分闻名,那些浪荡公子和好色之徒纷纷登门拜访,把妓院经常围得水泄不通。史风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还做羹款待,下等客人来她不愿同他们见面,关起门来让他吃羹。
4、挂冠
出自典故:南朝 梁 陶弘景 ,于 齐高帝 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他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5、折腰
出自典故:“折腰”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代,年轻时生活清贫,可为人乐观,又善于诗文。曾出任江州祭酒,由于他性情直爽,不满意官场丑恶,最后辞职归家。40岁时,他被荐举为彭泽县令,到任后秉公办事,从不肯屈从于权势。有一次,郡府派了一个督邮前来彭泽检查公务。陶渊明既不亲自迎接,也不张罗宴席。下级官吏告诉他说:“督邮是上司,你应该恭恭敬敬地迎接才对。”陶渊明听后,感慨地说:“我不能为五米的薪俸,而向这种乡里小儿折腰。”于是弃官回乡。从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这个典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登龙门
出自典故::《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
7、想当然
出自典故: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18岁的曹丕见23岁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编造出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的典故。曹操不解,孔融说他根据现在推想过去的。
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成语故事】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
盟:盟约,盟誓。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
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兵车之会】:春秋时齐桓公争霸,屡次与诸侯会盟,其中在鲁僖公年间的四次,齐国带有军队,你为“兵车之会”。 【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
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伯玉知非】: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
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吹箫乞食】: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
后指沿街乞讨。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
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匪夷匪惠: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
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割臂之盟】: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盟誓。
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
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季孟之间】: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
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九原可作】: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
设想死者再生。 【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
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
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轮扁斫轮】: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
指精湛的技艺。 【暮虢朝虞】: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
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
后作美男子的代称。 【管鲍分金】:管:管仲。
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
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
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先自隗始】: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
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
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