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成语都与历史上的那些人
纸上谈兵---(战国时的赵括) 说的是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善谈兵法。后来当上赵国主帅与秦国军队在长平打仗,由于他只知讲兵书,不会灵活应用,四十万部队全部覆没,自己也被射死。后用“纸上谈兵”比喻只会夸夸其谈,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三顾茅庐---(三国时的诸葛亮、刘备) 说的是三国时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刘备为了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曾经三次到茅庐里去拜访诸葛亮,最后一次才见到诸葛亮同意出来。后用“三顾茅庐”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人家。
叶公好龙---(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因其被楚昭王封到古叶邑(今叶县旧县乡)为尹,故史称叶公) 传说叶公很爱好龙,用的器物上画着龙,屋室里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从窗口探头进来,在堂里拖着尾巴,叶公见了连忙逃走,吓得失魂落魄。
后用“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些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 班门弄斧---(鲁班,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著名的木匠建筑业的鼻祖。
指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内行面前卖弄本领。 望梅止渴---(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操带兵行军,走到一个没水的地方,为了缓解兵士的口渴,曹操说“前面有梅树林,结的果子又甜又酸,摘下来吃,可以解渴。”
兵士们听了,嘴里立刻生出口水来,就不那么渴了。后用“望梅止渴”比喻用想象的东西来安慰自己。 逼上梁山---(《水浒传》里的人物林冲) 林冲被高俅逼得走投无路,就造反上了梁山。后用“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起来反抗,或指被迫不得不办的事情。
名落孙山---(宋代 孙山) 孙山带了同乡的儿子一同赶考,发榜时那位同乡的儿子没考上,孙山是榜上最后一名。回家后,同乡问孙山,孙山答“解名尽处是了孙山,贤郞更在孙山外。”后用“名落孙山”比喻没考上或选拔示被录取。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的越王 勾践) 越王勾践不忘国耻(被吴国打败,自己在吴国为了报仇而忍辱负重),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
后用“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奋发图强的精神。收起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