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典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著所闻.写成.“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同类事还有刘安聘天下辩通人士著书成亦布于都市,悬千金以示众士.见.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妇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的.后人讲一字千金涉及书法的则指此事.[释义]:吕不韦将一书置于门,增损一字,赏予千金。后遂用"一字千金,金悬秦市,千金字",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程先贞:"连城片玉留声价,一字千金借品题".[金悬秦市]:卢照邻:"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千金字]:王维诗:"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典源]:《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谙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事于上相类。[释义] 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鸟三年不飞不鸣,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后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齐禽。”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一鸣]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政已标三尚,人今伫一鸣。”
黄庭坚《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诗:“三级定知鱼尾进,一鸣已作雁行连。” [一飞鸣] 苏轼《秦少游发殡而葬之者》:“时来聊复一飞鸣,进隐不须烦伍举。”
[冲天翼]贯休《遇叶进士》诗:“自愧龙钟人,见此冲天翼。” [三年翼]杨亿《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齐禽]司马光《送高陟归金陵》:“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 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 [典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后遂用“七擒七纵,七纵七擒,七纵擒,七擒略,纵擒,擒孟获”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七擒七纵]季子安《粉蝶儿*题情》:“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
[七纵七擒]贯休《送人征蛮》:“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七纵擒]陆游《东窗独坐书怀》:“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七擒略]李白《书怀赠南极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 [纵擒]黄辉《襄阳隆中》:“王略无偏正,天威有纵擒。”
[擒孟获]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斋前辈韵》:“早擒孟获趋滇水,急断卢循入广州。” 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 [典源]: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
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访,则门庭如故,人去室空。
因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到城南郊外散心,邂逅一美女,次年在访,物在人去,题诗感叹不已。
后遂用“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花面”形容美女。用”题诗崔护,崔护重来,谒浆崔护,乞浆见女。
“指有艳遇之人,又有表示未遇的惆怅。[人面桃花] 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桃花人面]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薄沙笼。”
[桃花面]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 [题诗崔护]白朴《清平乐》:“桃花帘外重重,一言半语想通,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崔护重来] 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粹》:“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也,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 [谒浆崔护]陈克明《粉碟儿*怨别》:“偷香韩寿,谒浆崔护。”
[乞浆见女] 苏轼《上已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应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 干将莫邪gān jiàng mò yé [典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阖闾]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一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侯天伺地,阴阳同光。干将曰:‘昔无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知成物。
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刀濡,遂以成剑。” 又晋干宝《搜神记。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典源]:《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使其客人著所闻.写成.“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同类事还有刘安聘天下辩通人士著书成亦布于都市,悬千金以示众士.见.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妇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的.后人讲一字千金涉及书法的则指此事.[释义]:吕不韦将一书置于门,增损一字,赏予千金。后遂用"一字千金,金悬秦市,千金字",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金];"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程先贞:"连城片玉留声价,一字千金借品题".[金悬秦市]:卢照邻:"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千金字]:王维诗:"市阅千金字,朝闻五色书".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典源]:《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谙然无声,此为何名。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事于上相类。[释义] 鸣: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鸟三年不飞不鸣,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后遂用“一鸣惊人,一鸣,一飞鸣,冲天翼,三年翼,齐禽。”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一鸣惊人]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一鸣]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政已标三尚,人今伫一鸣。”
黄庭坚《王圣美三子补中广文生》诗:“三级定知鱼尾进,一鸣已作雁行连。”[一飞鸣] 苏轼《秦少游发殡而葬之者》:“时来聊复一飞鸣,进隐不须烦伍举。”
[冲天翼]贯休《遇叶进士》诗:“自愧龙钟人,见此冲天翼。”[三年翼]杨亿《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折,三年翼自高。”
[齐禽]司马光《送高陟归金陵》:“卞玉已三献,齐禽会一冲。”七擒七纵qī qín qī zòng[典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释义]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后遂用“七擒七纵,七纵七擒,七纵擒,七擒略,纵擒,擒孟获”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七擒七纵]季子安《粉蝶儿*题情》:“俏冤家风流万种,他也待学七擒七纵。”
[七纵七擒]贯休《送人征蛮》:“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七纵擒]陆游《东窗独坐书怀》:“洁斋入静三熏沐,宴坐降魔七纵擒。”
[七擒略]李白《书怀赠南极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纵擒]黄辉《襄阳隆中》:“王略无偏正,天威有纵擒。”
[擒孟获]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斋前辈韵》:“早擒孟获趋滇水,急断卢循入广州。”人面桃花rén miàn táo huā[典源]: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唐崔护清明郊游,至村居求饮。
有女持水至,含情倚桃伫立。明年清明再访,则门庭如故,人去室空。
因题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释义];书生崔护,去长安应试,未中。到城南郊外散心,邂逅一美女,次年在访,物在人去,题诗感叹不已。
后遂用“人面桃花,桃花人面,桃花面”形容美女。用”题诗崔护,崔护重来,谒浆崔护,乞浆见女。
“指有艳遇之人,又有表示未遇的惆怅。[人面桃花] 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桃花人面]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鸦背斜阳闪闪红,桃花人面薄沙笼。”
[桃花面]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题诗崔护]白朴《清平乐》:“桃花帘外重重,一言半语想通,萦损题诗崔护,几回南陌春风。”
[崔护重来] 苏轼《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粹》:“年年岁岁何穷已,花似今年人老也,去年崔护若重来,前度刘郎在千里。”[谒浆崔护]陈克明《粉碟儿*怨别》:“偷香韩寿,谒浆崔护。”
[乞浆见女] 苏轼《上已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应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应门女。”干将莫邪gān jiàng mò yé[典源]: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
[阖闾]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一曰莫邪——莫邪,干将之妻也。
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侯天伺地,阴阳同光。干将曰:‘昔无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知成物。
今吾作剑不变化者,其若斯耶?’莫邪曰:‘师知烁身以成物,吾何难哉!’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刀濡,遂以成剑。” 又晋干宝《搜神记》,《列士传》。
1、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2、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3、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常见的历史典故歇后语20条:
楚河汉界 —— 一清二楚
袁世凯做皇帝 —— 短命
姜子牙卖面 —— 折了本
项庄舞剑 —— 意在沛公
周瑜谋荆州 —— 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幽王点烽火台 —— 千金难买一笑
罗成的回马枪 —— 往后看
林黛玉葬花 —— 自叹命薄
杨家将上阵 —— 全家出动
孙悟空翻筋斗 —— 十万八千里
许褚战马超 —— 赤膊上阵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
刘备请诸葛亮 —— 思贤心切
死诸葛吓退活仲达 —— 生不如死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 —— 假仁假义;没安好心
古诗词中14个常见的典故,你知道多少中国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能更好的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哀鸿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桑梓:代指家乡。《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
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采薇隐居避世。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鸡黍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指边境敌人。《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双鲤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劳歌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自谦说法。《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抱柱坚守信约。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1、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桑梓 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采薇 采薇,代指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
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三径 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扩展资料: 关于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
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参考资料:典故_百度百科。
外国文学典故浅释 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
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为了报复,就命令火神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使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了出来,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使人间从此充满了各种灾祸。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 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
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于迪奥尼修斯。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请他到王宫赴宴时,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
其用意是使达摩克利斯意识到虽然身在宝座,可利剑却随时都可能掉下来,以示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时刻刻存在着忧患。后来人们就常用“达摩克利斯剑”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特洛伊木马:古希腊传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围攻9年后,到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献了一计,就是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马腹内,放在城外后,佯作退兵。
特洛伊人以为敌兵已退,就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搬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中的勇士跳出来,打开了城门,希腊将士一拥而入攻下了城池。
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奥勃洛摩夫性格:亦称“多余的人”。
“奥勃洛摩夫”是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主人公”。此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任何需要费一点脑筋、动一点体力的事,他都害怕干,也不会干。
他从来没有自己穿过袜子、买过东西。他生活的最高理想就是“休息和安静”,对社会上任何事情都抱着极端冷漠的态度。
他“不习惯运动、生活、人多、事忙”,担心任何变动都会打破他的生活常规。像奥勃洛摩夫这样“既不愿意与统治阶级沆瀣一气,又远离人民、言行不一的知识分子”,还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中的皮却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等等。
后来,人们就常用“奥勃洛摩夫性格”或“多余的人”,来比喻腐朽的寄生虫的典型性格。 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
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要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
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弟子十二门徒之一。
“犹大的亲吻”是犹大出卖耶稣的一个暗号。据《新约全书》说,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但却引起了犹太教长老祭司们的仇恨。
他们为除掉耶稣,就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因一般人都不认识耶稣,犹大就同他们定下暗号:“我见面后亲吻的人便是耶稣。”
当耶稣带领自己的门徒从大尼出来在橄榄山麓客西马尼园停留时,犹大就带着犹太兵包抄了上去。见到耶稣后,他假装请安,走过去跟耶稣亲吻。
犹太兵随后一拥而上把耶稣捆绑起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犹大的亲吻”这一典故,来比喻可耻的叛徒。
夏洛克与一磅肉:夏洛克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既贪婪又凶残的犹太富商、高利贷者,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反对高利放贷,同夏洛克结下仇恨。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向鲍西霞求婚的朋友巴萨尼奥借钱,因一时困窘,只好向夏洛克去借。
夏洛克乘机报复,强迫对方签订了“逾期不还要在债务人胸前割下一磅肉”的借约。到期后,安东尼奥因故没及时还债,于是夏洛克就告到法庭,执意要按借约执行,非要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不可。
巴萨尼奥的新婚妻子鲍西霞扮成律师受理此案。她在法庭上宣布,依据法律只许割肉不允许流血,而且割下来的肉必须绝对是一磅重,即使相差一丝一毫或者哪怕流一滴血,夏洛克也得抵命。
因夏洛克无法办到,诉讼失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夏洛克与一磅肉”这一典故,用来讽刺揭露垄断资产阶级或霸权主义者的残忍贪婪。
橄榄枝与和平鸽:据《圣经》中的《创世纪》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诺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
诺亚为了探测洪水究竟是否已经退却,放出了一只乌鸦,但乌鸦却没有飞回来报信,于是就又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很快就飞回来报信。七天后再放出鸽子,飞回来的鸽子嘴里竟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
诺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这才从方舟里走了出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橄榄枝与鸽子当成了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
客里空:“客里空”是原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
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
结草衔环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至死不忘,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成语“结草衔环”的典故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成就这美德的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是一亘古不变的天理。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撕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原文』
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宣公十五年》)
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为蝼蚁所困。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汉书·杨震传》)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