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桃李: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铜臭:古时有个做官的人,整天花天酒地在妓院里无所事事。
一次他拿起一枚铜钱放在鼻边,说道“铜钱的味道好香啊!”旁边的徐娘看不惯便说“铜乳之臭,不屑一顾。”那个人听见便让人将徐娘打死。
这就是铜臭的来由。泰山:唐明皇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官。
按照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只有郑镒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赐绯服。
唐明皇看到郑镒一下子升了几级,感到很奇怪,就询问原因,郑镒一时无话可答。这时黄幡绰又来调侃,他说:“这是因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一语双关,既指封禅一事,又指岳父,因为中国向来有称岳父为“泰山”的,又代表长寿的意思。替罪羊:“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
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 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古犹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犹太新年过后第十天)定为“赎罪日”,并在这一天举行赎罪祭。
仪式是这样的:通过拈阄决定两只公羊的命运,一只杀了作祭典,另一只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头替罪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
最后,再把那赎罪的羊烧死。“替罪羊”一说由此传开。
三不知:“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
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乔迁:乔迁一词,出自: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见成语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用语,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雷同:我国古时有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
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不要取他人之说以为己语,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
后来,雷同被人引入文学中来,便有了今天的意思。敲竹杠: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走私贩子为躲避关卡检查,挖空心思藏匿鸦片。
水上走私的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随船从水路运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驶至浙江绍兴码头,缉私官带人上船检查,查遍了船舱的每个角落也没发现鸦片。
这时,一个师爷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船艄,信手在撑船的竹篙上敲烟灰,敲得竹篙“嘟嘟”直响,别人没有反应,船主却吓得面色大变,知道师爷已看透了秘密,慌忙把这位师爷请到后舱,掏出大把的银子悄悄塞给他,请他关照,不要再敲竹篙了。师爷得到银子便没说什么,随缉私人员下船去了。
此后,“敲竹杠”便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下来。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
1、推敲 出自典故:贾岛当初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自言自语人家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为了朋友。
2、问鼎 出自典故: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
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3、闭门羹 出自典故:古代宣城妓女史风长盗标致风流,能歌善舞,十分闻名,那些浪荡公子和好色之徒纷纷登门拜访,把妓院经常围得水泄不通。史风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等级,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还做羹款待,下等客人来她不愿同他们见面,关起门来让他吃羹。
4、挂冠 出自典故:南朝 梁 陶弘景 ,于 齐高帝 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他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 ,上表辞禄。
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5、折腰 出自典故:“折腰”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时代,年轻时生活清贫,可为人乐观,又善于诗文。
曾出任江州祭酒,由于他性情直爽,不满意官场丑恶,最后辞职归家。40岁时,他被荐举为彭泽县令,到任后秉公办事,从不肯屈从于权势。
有一次,郡府派了一个督邮前来彭泽检查公务。陶渊明既不亲自迎接,也不张罗宴席。
下级官吏告诉他说:“督邮是上司,你应该恭恭敬敬地迎接才对。”陶渊明听后,感慨地说:“我不能为五米的薪俸,而向这种乡里小儿折腰。”
于是弃官回乡。从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这个典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6、登龙门 出自典故::《后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李贤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
7、想当然 出自典故:公元203年,曹操同儿子曹丕率军攻占袁绍的老巢邺城,18岁的曹丕见23岁的袁尚妻子甄氏十分漂亮,就强占为夫人。孔融知道后就写信给曹操,编造出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的宠妃妲己赏给周公的典故。
曹操不解,孔融说他根据现在推想过去的。
A爱屋及乌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居乐业 安步当车 矮子看戏 暗渡陈仓 暗箭伤人 按部就班 按图索骥 B 百发百中 百无聊赖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败军之将 抱瓮灌畦 抱薪救火 伯乐相马 杯水车薪 杯弓蛇影 别无长物 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筚路蓝缕 闭门造车 拔山举鼎 包藏祸心 拔苗助长 博士买驴 背水一战 半途而废 补天浴日 宾至如归 敝帚自珍 鞭长莫及 兵不厌诈 兵不血刃 比肩接踵 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 不可同日而语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求甚解 不觉技痒 不耻下问 不寒而栗 不速之客 不稂不莠 不刊之论 不苟言笑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学无术 不自量力 不可多得 不甚了了 不屈不挠 班门弄斧 别开生面 病入膏肓 步履蹒跚 并行不悖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不遗余力 不可救药 C 差强人意 沧海桑田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乘风破浪 草木皆兵 垂 头 丧 气 巢毁卵破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赤膊上阵 出尔反尔 初出茅庐 才高八斗 朝中有人好当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唇亡齿寒 痴人说梦 从善如流 D 独当一面 多多益善 呆若木鸡 弟子掩目 东施效颦 打草惊蛇 道听途说 洞见症结 东食西宿 登 徒 子 得其所哉 倒履相迎 倒行逆施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大势已去 短兵相接 对牛弹琴 东山再起 对症下药 当局者迷 董狐之笔 顶天立地 单者易折 大义灭亲 得过且过 E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F 方寸之地 飞鸟惊蛇 非驴非马 吠形吠声 佛头着粪 防微杜渐 冯唐易老 风马牛不相及 废学如断织 斧 正 覆水难收 奉公守法 扶桑 分庭抗礼 负重致远 负荆请罪 腹 稿 G 高枕无忧 高山流水 贾人渡河 割席分座 孤注一掷 耕前锄后 功亏一篑 狗尾续貂 刮目相看 瓜田李下 顾曲周郎 归马放牛 过河拆桥 过门不入 狗肉朋友 管中窥豹 刚愎自用 攻难守易 管窥锥指 管鲍之交 挂 羊 头 卖 狗 肉 各自为政 瓜代有期 解铃还需系铃人 改过自新 H 含沙射影 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 邯郸学步 汗牛充栋 害群之马 合浦还珠 胡服骑射 黄梁美梦 火树银花 虎口余生 侯门如海 后生可畏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涸辙之鲋 狐假虎威 狐疑不决 鹤立鸡群 华而不实 画虎类犬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画饼充饥 顽石点头 好逸恶劳 画荻教子 囫囵吞枣 沆瀣一气 J 机不可失 鸡口牛后 鸡鸣狗盗 鸡犬升天 鸡口牛后 疾风知劲草 家徒四壁 渐入佳境 竭泽而渔 居心叵测 见钱眼开 见卵求鸡 坚壁清野 家喻户晓 江郎才尽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嗟来之食 捷足先得 九牛一毛 锦囊妙句 居安思危 蕉鹿自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锦上添花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锦绣前程 尽善尽美 近水楼台 见怪不怪 积羽沉舟 K 旷日持久 开卷有益 空穴来风 刻舟求剑 困兽犹斗 快刀斩乱麻 看人下菜碟 空 城 计 口不二价 口蜜腹剑 脍炙人口 口若悬河 L 狼狈为奸 滥竽充数 乐不思蜀 老马识途 劳思逸淫 临时抱佛脚 乐此不疲 鹿死谁手 利令智昏 鲁侯养鸟 乐极生悲 厉兵秣马 梁上君子 两袖清风 马革裹尸 螺蛳壳里做道场 捋 虎 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洛阳纸贵 浪子回头金不换 量体裁衣 临渴掘井 弄 巧 成 拙 路不拾遗 两儿辩日 柳暗花明 M 毛遂自荐 毛将焉附 梦笔生花 目不见睫 模棱两可 盲人摸象 盲人瞎马 名缰利锁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名落孙山 梅开二度 门庭若市 门可罗雀 木人石心 目无全牛 沐猴而冠 莫 须 有 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磨穿铁砚 磨杵成针 明目张胆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买椟还珠 满城风雨 马首是瞻 目不识丁 N 南山可移 南辕北辙 南柯一梦 内助之贤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怒发冲冠 难兄难弟 难至节见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O 呕心沥血 P 皮之不存 破甑不顾 破镜重圆 破釜沉舟 破鼓众人敲 匹夫之勇 抛砖引玉 蓬莱仙境 牝牡鹂黄 平漫屠龙 扑朔迷离 赔了夫人又折兵 鹏程万里 披荆斩棘 贫贱之交.知人不易 剖腹藏珠 片言折狱 Q 窃符救赵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鹤上扬州 骑虎难下 千虑一得 千变万化 千金买骨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齐大非偶 齐眉举案 杞人忧天 取而代之 黔驴技穷 欺世盗名 请君入瓮 钱可通神 巧取豪夺 强弩之末 罄竹难书 七擒七纵 七步之才 曲高和寡 曲突徙薪 秦镜高悬 青出于蓝 千里送鹅毛 起死回生 R 人浮于事 人面桃花 人人自危 人琴俱亡 人给家足 人心如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言可畏 人自为战 人弃我取 入木三分 入吾彀中 如椽之笔 如火如荼 如嚼鸡肋 如坐针毡 绕梁三日 让枣推梨 如鱼得水 人不要脸鬼都害怕 人杰地灵 S 三寸之舌 三人成虎 三纸无驴 三令五申 三生有幸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折其肱 三句不离本行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山鸡舞镜 杀鸡吓猴 杀鸡焉用牛刀 杀彘教子 塞翁失马 桑榆 桑梓 桑中之约 桑林祷雨 视死如归 始作俑者 市道之交 势如破竹 实事求是 十行俱下 食言而肥世外桃源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司空见惯 尸位素餐 四面楚歌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死有余辜 水深火热 死不瞑目 死无葬身之地 死诸葛逼走活仲达 盛气凌人 赏罚分明 上下其手 生灵涂炭 水滴石穿 少见多怪 舍本逐末 束之高阁 失斧疑邻 什袭而藏 受宠若惊 守株待兔 熟能生巧 身无可击 树倒猢狲散 神机妙算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三顾茅庐 三思而行 生死存亡 始终不渝 士别三日 四分五裂 死灰复燃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上行下效 舍得一身剐 ,敢把皇帝拉下马 T 天下无双 。
画龙点睛【释 义】原形容南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典 故】梁朝张僧繇是吴地人。
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
游人们觉得很奇怪,认为应该画上眼睛,就坚持让张僧繇画上龙的眼睛。张僧繇无奈,只好给其中一条龙画上了眼睛。
只见他在眼白上轻轻一点,顿时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那一条龙飞上了天!……等天气便会原样后,人们发现被点上眼睛的那两条龙果然不见了!人们惊叹不已……卧薪尝胆【释 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典 故】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
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侮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一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三顾茅庐【释 义】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典 故】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
东施效颦【释 义】效:仿效;颦:同矉,蹙眉。原比喻不根据具体条件,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现泛指模仿者的愚蠢可笑。【典 故】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
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流露出一种娇媚柔弱的女性美。当她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
好美的女子! 乡下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相貌一般,没有修养。她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
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 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因此回去以后,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
哪知这丑女的矫揉造作使她样子更难看了。结果,乡间的富人看见丑女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乡间的穷人看见丑女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
人们见了这个怪模怪样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来走去的丑女人,简直像见了瘟神一般。班门弄斧【释 义】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典 故】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门前。
知音: 高山流水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以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你真是我的知音。
桃李: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铜臭:古时有个做官的人,整天花天酒地在妓院里无所事事。
一次他拿起一枚铜钱放在鼻边,说道“铜钱的味道好香啊!”旁边的徐娘看不惯便说“铜乳之臭,不屑一顾。”那个人听见便让人将徐娘打死。
这就是铜臭的来由。泰山:唐明皇要封禅泰山,命张说为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官。
按照老规矩,封禅以后,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只有郑镒靠了丈人,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赐绯服。
唐明皇看到郑镒一下子升了几级,感到很奇怪,就询问原因,郑镒一时无话可答。这时黄幡绰又来调侃,他说:“这是因为靠了泰山之力”。
“泰山”一语双关,既指封禅一事,又指岳父,因为中国向来有称岳父为“泰山”的,又代表长寿的意思。替罪羊:“替罪羊”一词是舶来品。
对应英文有scapegoat、whipping boy。世界各地都习惯于用“替罪羊”一词,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献祭上帝的牺牲,还承担了一项任务,就是给人类“替罪”。
用羊替罪来自古犹太教。古犹太人把每年的七月十日(即:犹太新年过后第十天)定为“赎罪日”,并在这一天举行赎罪祭。
仪式是这样的:通过拈阄决定两只公羊的命运,一只杀了作祭典,另一只由大祭司将双手按在羊头上宣称,犹太民族在一年中所犯下的罪过,已经转嫁到这头羊身上了。接着,便把这头替罪羊放逐到旷野上去,即将人的罪过带入无人之境。
最后,再把那赎罪的羊烧死。“替罪羊”一说由此传开。
三不知:“三不知”出自《左传》。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苟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为防止晋国坐大,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
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骂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
’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苟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此话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难怪拍马屁拍到蹄子上。
乔迁:乔迁一词,出自: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见成语乔迁之喜,乔迁: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用语,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
问津:询问渡口;问路。《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雷同:我国古时有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
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
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不要取他人之说以为己语,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
后来,雷同被人引入文学中来,便有了今天的意思。敲竹杠: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走私贩子为躲避关卡检查,挖空心思藏匿鸦片。
水上走私的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随船从水路运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驶至浙江绍兴码头,缉私官带人上船检查,查遍了船舱的每个角落也没发现鸦片。
这时,一个师爷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船艄,信手在撑船的竹篙上敲烟灰,敲得竹篙“嘟嘟”直响,别人没有反应,船主却吓得面色大变,知道师爷已看透了秘密,慌忙把这位师爷请到后舱,掏出大把的银子悄悄塞给他,请他关照,不要再敲竹篙了。师爷得到银子便没说什么,随缉私人员下船去了。
此后,“敲竹杠”便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下来。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旧时文人常用“破天荒”来表示突然得志扬名。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
[望梅止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有一次曹操带兵在外行军,一时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渴极了,曹操就骗他们说:“前面有个大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一个个都流出了口水,暂时止住了口渴。 [爱鹤失众]---- 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百姓怨声载道。
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 [江郎才尽]—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
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
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胸有成竹]— 北宋时有一位学问好、品格高尚的人叫文同,他很喜欢竹子,经常在竹林中散步,仔细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枝叶伸展的姿态、竹笋成长的细节以及在四季中的变化。他对竹子非常熟悉,闭上眼都能想出竹子的样子,一有时间就在家里画竹。
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远近闻名,许多人千里迢迢地赶来请他画竹。 晁补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赏竹,最爱看他画竹。
有一位年轻人想向文同学习画竹,先向晁补之请教文同画竹的秘诀,晁补之说:当他画竹时,已经心里面有竹的影子了,这就是他独到的地方。 [志在四方]— 战国时,鲁国的孔穿(孔子第5代孙)去赵国游历,跟平原君门下的宾客邹文和季节结成好友。
孔穿回国时,邹文、季节送了3天行程,临别时,两人泪流满面,对孔穿依依不舍。但孔穿只对他们作了个揖便上路了。
孔穿的学生认为他太不近情理。孔穿却不为然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是大丈夫,现在才知道他们像女人一样。
人立于天地间,应有'四方之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应四海为家,怎么能像动物一样整天聚在一起?孔穿的学生不住点头称是,对老师更加敬重。后来人们将“四方之志”引申为“志在四方”。
[曾参杀人]—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曾参是个非常用功念书、孝顺父母的人!有一天,有人跑去对曾参的妈妈说:“伯母!曾参杀人了!”曾妈妈马上说:“不可能的!我们家曾参是个乖孩子,他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跑去对曾妈妈说:“伯母!曾参杀人了!”曾妈妈还是说:“不可能的!我们家曾参是个乖孩子,他不会杀人的!”,可是,当第三个、第四个人跑来对曾妈妈说:“伯母!曾参杀人了!已经被官兵抓起来了!” 曾妈妈开始相信曾参杀了人,难过地哭了起来:“参儿呀!妈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可是大家都说你杀人了,这些人跟你无冤无仇的,他们干嘛要骗我呢?参儿呀!你真的杀人了吗?呜~参儿呀,你为什么还不回来,你一定是被官兵抓起来了!”大家都劝曾妈妈赶快逃走,免得被官兵一起抓起来,曾妈妈擦干眼泪说:“不行,如果我逃走,那谁来照顾全家大小呢?”这个时候,曾参回来了,大家都吓了一跳:“曾参,你不是杀了人被官兵抓起来了吗?”曾参说:“那个曾参不是我,是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曾妈妈才放心地笑起来:“我真是的,因为大家都说曾参杀人了,让我也怀疑自己的乖儿子杀了人。” 后来,大家把曾参杀人的事变成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件乱造谣的事情,如果经过很多人说,就连本来不相信谣言的人也会以为是真的! [入木三分]—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被后人称为“书圣”。
他写的字既秀丽,又很苍劲,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想想看,一般秀丽的字会显得柔软,而苍劲的字则显得粗硬,但是他竟能脱尘出俗,二者兼善,可见得他书法的功力之深,这恐怕不是天生具备,而是靠后天勤学苦练而得来的. 有一天,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个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笔迹竟然透进木板里有三分深度,这件事情可是轰动了整个京城,“入木三分”也就成了人人皆知的成语了。
用毛笔写字在木板上,而笔迹还能透进三分的深度,除了身怀绝技的人还有谁会有这种能力呢?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见这位“书圣”所写的字,笔力非常雄厚,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于是,后来的人便根据这段故事的情节,直接把“入木三分”,用来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者是说话的内容非常深刻。
以后只要说故事的人,把故事的情节说得生动逼真,我们也可以夸赞他说故事说得“入木三分”. [怒发冲冠]—战国时,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很珍贵的国宝一一和氏璧,就写信给赵惠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与之交换。赵王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把璧献给秦王后,发现秦王根本就没有交付十五座城池的意思,于是就假说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趁机从秦王手中收回璧。这时蔺相如靠近殿柱,愤怒得头发都竖直了,把帽子都顶起来。
最是求贤若渴的人和最气息认可的诗。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典故: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向袁绍献偷袭许都之计不成,且在河北的家眷犯法被抓,心生悔恨,而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跣足出迎,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军队人衔枚,马勒口,换袁军军装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纸上谈兵(赵括) 指鹿为马(赵高)
三顾茅庐(刘备) 东窗事发(秦桧) 如鱼得水(刘备)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庐(诸葛亮) 图穷匕见(荆柯)
草木皆兵(苻坚)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杀妻求将(吴起) 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鞠躬尽瘁(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 宝刀不老(黄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 单刀赴会(关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闻鸡起舞(祖逖) 东山再起(谢安)
洛阳纸贵(左思) 凿壁偷光(匡衡) 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 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
胸有成竹(文与可)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俄罗斯)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黎巴嫩)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
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1.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
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
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2.宽容就是忘却。
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
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3. 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
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
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4. 宽容就是潇洒。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
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5. 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6.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从心理学角度,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
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提出的方案也更能够契合对方的心理而得到接受。
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法。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知识和体验,积极吸取之间的精华,做好扬弃。
7. 宽容就是忍耐。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
相信这句名言:“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能退一步,天地自然宽。
8. 宽容也需要技巧。给一次机会并不是纵容,不是免除对方应该承担的责任。
任何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负责;任何人都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后果。否则,对方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禁(错),显示出软弱。
9. 有关宽容的格言: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
——马克吐温 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商人》中一段台词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宠是害,严是爱 ●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教不严,师之隋 ●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1.1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