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较难~我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你~
这句话出自全唐诗中的《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一篇,是说太子李承乾的,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魏王李泰跟他争夺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结果被废为庶人。
这首诗就是说李承乾的,“苍震”指的宫门,苍震有位,借指李承乾本来有着东宫太子的崇高地位。黄离,借指太子,黄离蔽明,指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却最终被废。
“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这句话是个典故,“戾据”是指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江充,是个奸臣,利用巫蛊案(就是诅咒别人的歪门邪道)陷害刘据,结果刘据被废,死后被谥为“戾”,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因此,诗中的“戾据”就是戾太子刘据,就是说正是由于奸臣江充的陷害,太子刘据遭到了灾难,太子地位被废。刘据的被废和李承乾是一样的,因此就以刘据的被废来指代李承乾的被废
明白了吗?
字面意思是,对你来说这是一块蜜糖,但对别人来说它确实砒霜。
原意出自亦舒的《曼陀罗》,即: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你自己看来一些如蜜糖般甜蜜美好的事物,在别人那里确实像砒霜一般恶毒的毒物了。相同的事物、价值在不同的对象面前它表现出来的意义是不同的。
扩展资料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看不惯。看不惯别人吃饭发出声音;看不惯别人说话的方式;看不惯别人大笑的样子;看不惯别人走路的姿势;看不惯别人的审美等等。
庄子的《齐物论》中写道: 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酿成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最懂得居处的标准呢?
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猿猴把猵狙当作配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
毛嫱和丽姬,是人们称道的美人了,可是鱼儿见了她们深深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撤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四者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曼陀罗
《全唐诗》由清朝康熙年间的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从律、徐树本、车鼎 晋、汪绎、查嗣瑰、俞梅10人奉敕编纂,最 后由曹寅具体负责刊刻事宜。
全书共900余 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8900余首。 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 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 杂书所载,拾遗补阙,汇聚而成的诗歌总 集,既包括已结集者,又含有散逸者。
书中 把帝王后妃作品罗列于前;其次为乐章、乐 府;接着是历朝作者,按时代先后编排,附 以作者小传;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墟、判、歌、谶记、语、古谚、民谣、酒令、占 辞、蒙求,而以补遗、词缀于末。它不仅收 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包含一般作 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 荣景象,不失为一部资料丰富和比较完整的唐代诗歌总集。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1]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接着。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1]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杨中讷等奉敕编纂,成书于次年十月。
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
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卷001李世民卷002李治卷003李隆基卷004李亨卷005武则天卷006李贤卷007鲍君徽卷008南唐诸人卷009徐氏卷010郊庙歌辞卷011郊庙歌辞卷012郊庙歌辞卷013郊庙歌辞卷014郊庙歌辞卷015郊庙歌辞卷016郊庙歌辞卷017乐府杂曲卷018横吹曲辞卷019相和歌辞卷020相和歌辞卷021相和歌辞卷022舞曲歌辞卷023琴曲歌辞卷024杂曲歌辞卷025杂曲歌辞卷026杂曲歌辞卷027杂曲歌辞卷028杂曲歌辞卷029杂歌谣辞卷030王珪卷031魏徵卷032褚亮卷033刘孝孙卷034杨师道卷035许敬宗卷036虞世南卷037王绩卷038郑世翼卷039陈子良卷040上官仪卷041卢照邻卷042卢照邻卷043李百药卷044刘祎之卷045陈元光卷046韦承庆卷047张九龄卷048张九龄卷049张九龄卷050杨炯卷051宋之问 卷052宋之问 卷053宋之问 卷054崔湜 卷055王勃 卷056王勃 卷057李峤 卷058李峤 卷059李峤 卷060李峤 卷061李峤 卷062杜审言 卷063董思恭 卷064姚崇 卷065苏味道 卷066郭震 卷067王无竞 卷068崔融 卷069阎朝隐 卷070李适 卷071刘宪 卷072高正臣 卷073苏颋 卷074苏颋 卷075蔡孚 卷076徐彦伯 卷077骆宾王 卷078骆宾王 卷079骆宾王 卷080武三思 卷081乔知之 卷082刘希夷 卷083陈子昂 卷084陈子昂 卷085张说 卷086张说 卷087张说 卷088张说 卷089张说 卷090张均 卷091韦嗣立 卷092李乂 卷093卢藏用 卷094吴少微 卷095沈佺期 卷096沈佺期 卷097沈佺期 卷098赵冬曦 卷099张循之 卷100司马逸客 卷101宋务光 卷102武平一 卷103赵彦昭 卷104萧至忠 卷105辛替否 卷106郑愔 卷107源乾曜 卷108李元纮 卷109李适之 卷110张谔 卷111韩休 卷112贺知章 卷113裴耀卿 卷114包融 卷115李憕 卷116张子容 卷117张旭 卷118孙逖 卷119崔国辅 卷120崔珪 卷121李林甫 卷122卢象 卷123卢鸿一 卷124徐安贞 卷125王维 卷126王维 卷127王维 卷128王维 卷129王缙 卷130崔颢 卷131祖咏 卷132李颀 卷133李颀 卷134李颀 卷135綦毋潜 卷136储光羲 卷137储光羲 卷138储光羲 卷139储光羲 卷140王昌龄 卷141王昌龄 卷142王昌龄 卷143王昌龄 卷144常建 卷145杜頠 卷146陶翰 卷147刘长卿 卷148刘长卿 卷149刘长卿 卷150刘长卿 卷151刘长卿 卷152颜真卿 卷153李华 卷154萧颖士 卷155崔曙 卷156王翰 卷157孟云卿 卷158张巡 卷159孟浩然 卷160孟浩然 卷161李白 卷162李白 卷163李白 卷164李白 卷165李白 卷166李白 卷167李白 卷168李白 卷169李白 卷170李白 卷171李白 卷172李白 卷173李白 卷174李白 卷175李白 卷176李白 卷177李白 卷178李白 卷179李白 卷180李白 卷181李白 卷182李白 卷183李白 卷184李白 卷185李白 卷186韦应物 卷187韦应物 卷188韦应物 卷189韦应物 卷190韦应物 卷191韦应物 卷192韦应物 卷193韦应物 卷194韦应物 卷195韦应物 卷196刘湾 卷197张谓 卷198岑参 卷199岑参 卷200岑参 卷201岑参 卷202沈宇 卷203杜俨 卷204杨贲 卷205包佶 卷206李嘉祐 卷207李嘉祐 卷208包何 卷209贾邕 卷210皇甫曾 卷211高适 卷212高适 卷213高适 卷214高适 卷215李栖筠 卷216杜甫 卷217杜甫 卷218杜甫 卷219杜甫 卷220杜甫 卷221杜甫 卷222杜甫 卷223杜甫 卷224杜甫 卷225杜甫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