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周伯通与瑛姑的爱情信物中,有一条提着诗句的锦帕,诗云: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
此诗名为《九张机》,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无论是夜间织锦的女人,还是能听见机杼声声的女人,都是长夜不眠人。 幽深的天空,参差屋宇,夜分外静谧,此时正是初春,谁家窗下的寒梅一枝初绽,这枝梅与窗内织锦人为伴,那声声机杼的呕哑濡染在梅花香里,已不似在织锦,宛然就是在作画写字。
低眉抬首间,看见窗外浅春,有几点寒红相缀,不禁轻叹一声。心就如那锦上盘花,绾了个结。
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可是,问郎归期未有期,唯有苦恨春风。
机杼声与闺情早在《古诗十九首》里即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每每读来,便感叹河汉的清浅,只当是两人恋爱负气,并不觉得愁绝,因那河清清凉凉,水底有洁净的沙子和柔软的水草,可褰起裙子,涉水而过。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词中亦有《九张机》词牌,九张机"写掷梭之春怨。
章章寄恨,句句言情。"虽然机杼声听来苦寒,但它却是在高堂华宴上用来侑酒的,想象着庑宇宏深的庭院中,女子慢启朱唇,宛转音怜,窗外正暮春光景,柳絮一天漫飞,这九张机也如林中子规啼,声声催得良人归。
前秦女子苏若兰,每每在这样的夜里,茫然望着幽邃的天宇,也自是没有主张。怎样的满腹才情不过也是愁对宝奁空念远,女人的光彩,只为心中的那个人焕发。
她提起笔望着窗下幽草,心中的委曲如这梅树的冷香阵阵袭来。 丈夫那年被迁任去了敦煌,在那里他的心就属于一个叫赵阳台的歌姬了,这几年的日子她就是在忧愤与孤寂中度过的,她日复一日地跟他负着气。
可是像今夜这样她与窗下梅花,与房中机杼为伴时,她就会有一种幻觉,丈夫悄然回来,就站在她的身后,轻唤着她的小字:若兰。可是她惊起回头时,却什么也没有,唯有深房的风长而冷,摇着红烛,清透帘幕。
她于是一万遍地想象歌姬赵阳台此时此刻与自己的夫君,正在做什么。 本来他们是相爱的。
她十六岁那年与父亲去法门寺逛庙会,看到了那个温良蕴籍的少年窦滔,她是一见就爱上了,窦滔虽是习武之人,却有着那份安贞平和,正合着她的心思。 正如她无数闺梦中所想像的那样,佳时良夜,星月高照,几上花觚一枝春欲燃,廊下良禽伴着细碎的树影嘤嘤而鸣,她作诗织锦,他在房里伴着她,时时凝眸对她。
她人如桃花照水,他痴绝地不知道是对花还是对人,他心底的满足,她一眼即可看到。这人间的岁月,正随着月影一寸一寸地移过,她感到那份深厚与安详。
终于有日子不只是在掌心匆匆滑过,而是在心里深长地停留,如她手中的丝线一根一根有着心思,有着纹理,在机梭中来来回回地缠绕。 如果每一天是这样地过,她会不怕岁月老去,她会从容面对鬓边华发。
可是赵阳台还是出现了,她也清楚地知道了她只顾在他面前挥洒才情,却疏忽了男人的另一面,长夜寂寥,不只是有诗有琴,天长日久,他似乎倦怠。后来他宦途失意,更是心意落寞,楼外柳高,春情滟漾,赵阳台让他觉得更新鲜,更直接。
叶暗花深之时,他有一天,长夜不归。 若兰这样的女子,是先把爱人当作了知已,超乎情爱,近乎是一种佛缘的亲情,那是比知己比恋人更深的一种生命的皈依,最后他才是人夫。
他不可跟那个年代的官场显员、朱门浪子一样,时时流浪在外,由着性子,玉勒雕鞍,高车游冶,可探手攀折初绽新桃。 这一切,她以为他一开始就明白。
这样的夜不知有多少个。开始时,她自己就咬着牙狠狠地恼着,她以为两人不过是赌气,过些日子,他会终究发现她苏若兰与其她女子终究是不一样的。
于是她把郁结在心的惆怅和相思写成诗,想他突然回来时,走进她的房间,看到她案头上那枚光细如玉的绿石砚,依旧葱翠可爱,碧色深重,一如她的人一样谦默自守,他终会发现的,她的好。他也定会细细品她堆积在案头的诗笺,他会觉得她愈发婉媚,对他的爱亦如今夜无月,深沉如水。
他悄转朱阁,会寻到已躲在帘后的她,然后执着她的手低低地说:"我初心尚在,此生终不负卿卿。" 千般美好,不过是午夜一梦,梦醒时,窗前只有一树梅花相对。
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人与梅,日日相对,不知哪个更瘦一些。
他不回来,她的情思诗思如泉涌,永夜不歇。 那天家人告诉她,说他欲被调任襄阳,官拜安南将军。
傍晚他真的回来了,若兰依旧负着气,她只想让他走过来,哪怕是轻轻唤她一声,她也会即刻回转身来,一腔刚硬化成绕指柔。但他只是对着她淡淡地说,他即速速赴任襄阳,可携妻同行。
这话也不过是例行公事,她是何等样人,他听得出那淡中的生分,他在人前人后依旧没给她个台阶下,于是她忿然断然地拒绝。然后回到她的寝室,寝室依旧空空,她突然后悔得痛断了肠子,此刻他坐在堂前,她回来做什么,难道她还没有看足这锦帐空空? 人在眼前,相对一刻也是好的,相对一刻便心安一刻。
她复又折回堂前时,他人已走了,只听见了墙外一声马。
九张机(六首) 无名氏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昏汗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第四首,用“鸳鸯织就欲双飞”象征相亲相爱永结合欢的美好愿望。“可怜”一句转折,痛惜时光流逝,在忧思煎熬中红颜渐老, 白发 先生。用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借成双成对的鸳鸯之对浴,反衬思妇的孤栖寂寞。词彩华美,风调俊逸。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相对浴红衣。”
这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故事。 那时侯杭州还不是大都。
却也依旧繁华。 但阳春三月,依旧柳絮飘飘。
直飘到深宅大院里去。 愁刹深闺梦里人。
素眉倚在阑干上看天,拈起柳絮,暗自叹息。 为何总出不了这门?就算是能出门,能走多远? 她看自己缠的脚,先诅咒那可恶的程朱理学。
她学了小厮的口气:妈的不知道是不是第八个老婆跑了,这么憎恨女人。 偏生那么多人喜欢三寸金莲。
真是血泪造就,勒,缠,血,疼,最后脚趾都变形。 据说来源于赵飞燕。
她能在盘子上跳舞,那脚多小。 男人都是变态,喜欢看别人痛苦。
还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女人,怎么能为男人牺牲?她不懂。
但《烈女传》还是看的心惊。 为一个陌生男人要死?让自己儿子管理?又不是没有自制能力。
父亲还好,吃住他,听话是应该的。 她不知道,男与女,到底是怎么回事情。
唯一能见到的男人,是爹。 大概男人都是长胡须说话低沉有威严的人。
而且胖壮。 跟女人没什么不一样,大家都是人。
至于小厮,或者其他男人,也是偶尔远远的望一下。 男人有什么不同?凭什么他们就能在大街上走? 她连大街都没上过,至多是到花园。
一直想穿小厮衣服偷溜出去。 满园春色,也得父母允许才能出去。
扑蝶采花做指甲油。 捣烂了的花汁缠在手上,一股异香,留下一道痕迹。
然后看见表哥。他并没有认出她来。
她也是。 花丛中两人目瞪口呆。
男女七岁不同席。他们再没见过。
再见面她已经是大姑娘,他已经弱冠。 原来年轻男人是如此的。
她低头。闻见一种味道。
来自他身上。 那感觉十分新鲜。
而且,他的脚很大。 男儿脚大走四方。
她从眼角偷瞄,他咧嘴在笑。他的嘴也很大,能吃四方。
若不是母亲介绍,怎么能认出来? 他的声音也分外好听。怎么那么低沉有力?她只是微笑。
看他那微胖的身躯,大大的脑壳和耳朵,有点恍惚。 只匆匆一面,就念念不忘。
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接触人太少? 突然觉得心情躁动,想出去找他。
看书绣花都觉得不安分。 夏日的蝉叫的烦人。
花园也没多大意思。怎么会这样? 那碎嘴的老妈子和丫鬟在议论:小姐思春了。
她失笑。她都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傻傻的问:我干吗想春天啊。
话传到父母耳朵里,决定把她嫁出去。 那一阵子十分恍惚。
嫁人?多么遥远的事情啊。他,是什么样子?是否大脑壳大耳朵?……是否就是表哥?她什么都不知道。
到底是个什么所在?她看书看的心惊。从此和做女儿一天一地。
伺候公婆男人孩子小叔小姑……陌生家庭不同性格,从此没人宠爱。 她很害怕。
但,终于,她被盖上凤冠霞帔,上了花轿。 感觉象是被卖出去,虽然热闹,但十分悲哀。
热闹后看见一对红烛泪。看到他。
不是表哥,但也眉清目秀。一晚上都没听到他声音,只是粗暴的动作,和满意的神态。
她看着他熟睡的样子落泪。原来是这样的。
她觉得很肮脏。 若是表哥,一定细声细语,温柔体贴。
以后的日子很忙碌。丈夫经常不在家。
在家也只知道睡觉。小姑子很厉害,婆婆精明,小叔子还想捞个便宜,公公很威严……一切变得沉闷。
三年没有生育,便遭受冷眼。丈夫耳根软,在外面有了个人,带回来,顺便休了她。
回娘家弟弟也不正眼看她。枉费她对他那么好。
母亲也垂泪。弟妇也指桑骂槐。
日子怎么如此难过?支撑他的,是表哥的影子。 他,终于来了。
他很懊悔没有提亲。她很感动,于是,她想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原来男人都是一样的。她叹息。
他们就知道那样,都很粗暴。 然后他说带她走。
半夜私奔。或许会有好日子。
她想,抓住个男人或许会好些。 但她没想到,他,卖了她。
她苦笑,终于认命。原来世间险恶如此。
连他离去她都没看见。 她的拿手曲目是《四张机》,吸引很多客人。
一天遇见她丈夫,他点名要她。然后嘲笑,使用,他把气发到她身上。
但,奇怪的是,他总来,比以前在家见的多。 原来真是不如偷欢。
她紧紧闭嘴不说话。不管他多野蛮。
她的脑子都是表哥的影子。为什么没有恨?她问自己。
然后十分主动的配合他。他也很吃惊。
吃惊她怎么不那么死气沉沉了。 他提出赎回她。
但她拒绝了。回去做小?她不能吃回头草。
或许她还在等他。等了很多年。
她落魄在一间草屋。最后她还是买回自己。
隐居在这里。 人们说一个大富甲走过。
她也去看。 是他。
表哥没有变,依旧那么健壮。但,他招手的时候,眼睛里没有她。
她回家仔细看镜子,原来自己容颜改变。苍老不堪。
她尖叫。嗓门也粗糙,手也是。
最后她很平静的惨笑。 她开始唱《四张机》,但,谁会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相对浴红衣? 她看见前夫的身影。
他也落魄了。没人照顾他。
他看她笑。她是他最初的爱。
但因为不新鲜,就放弃,如今,他跟她的歌声而来。 她也笑。
如果这么忍受,也能过下去吧。 但,怎么走到今天的地步? 第三天,前夫被处死。
因为他袭击了大富甲。 她为他送行,像真正的妻子。
她没有哭。只是看见他冷酷的身影。
她过去狠狠的啐了他一口,但很温柔的喊:表哥。 他的表情惊讶。
但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指挥放。
福建福州的汉族风味小吃中,能够和锅边糊并列举国无双的,只有“太平燕”了,也称“小长春”。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太平燕这东西,别说是外地人,就是对一些福州人,不做一点诠释,也是搞不清楚的。要说“太平燕”,那就要先说“燕皮”的来历,没有“燕皮”,谈何“太平燕”?
据传,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与江西接壤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他家居山区,虽有山珍可享,但吃多了,便流于平淡。于是,那家中的厨师便出了一个新花样,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肉(馄饨),煮熟配以高汤,弄了一碗点心端给主人。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得滑嫩清脆,淳香泌人,连呼“太妙”,忙问:“这叫什么点心?”那厨师做点心本来是想讨主人的欢心,哪来的名字?好在厨师脑筋能够急转弯,见碗中的扁肉形同飞燕,便信口说叫“扁肉燕”。由此推演,才有了“燕皮”一说。原先,这“燕皮”本为大户人家独享,后来,这打燕皮的手艺逐渐传开流入福州,燕皮成为商品,食者日众,反倒成了福州家喻户晓,最负盛名的闽味名吃。
太平燕也叫“小长春”,那是因为扁肉形似长春花的缘故,“燕”、“宴”谐音,太平燕又叫“太平宴”。那么,“太平”二字因何而起?原来太平燕里有完整的鸭蛋,在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乱”被压下去了,福州人去海外谋生众多,行舟之时“浪”也被压下去了,当然也就“太平”了。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要取一个“太平”、“平安”, 这太平宴是必吃的。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