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同“跳踉”,指乱蹦乱跳;小丑,意指小小的恶人。
“跳梁小丑”由庄周与惠施谈的野猫捕鼠触网而死的故事演变而来,出自《庄子·逍遥游》。 战国时魏国相国惠施,在和庄子的一次谈话中,举自家一株大樗(chū)树为例,说树的主干臃肿,小枝多卷曲,不成材,木匠师傅对它连看都不看一眼,以此讥讽庄子所说的“大而无用,众所同去”。
对此,庄子这样回答道:“子独不见狸狌(shēng)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gǔ)。今夫斄(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例,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这段话的大意是:你难道没看见过野猫吗?它们隐伏起来,伺机猎取出来活动的小动物,东窜西跳,不避高低;往往触到机关,死于网罗之中。还有牦牛,庞大的躯体像天边的云。
它能使自己很大,却不能抓老鼠。现在你有大树,担心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植在虚无的乡土上,广阔无垠的旷野里,它可以生长得更加枝叶繁茂,来往行人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它下面乘凉歇荫。
因此,它并不因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有什么困苦。庄子在这里要说的是,“无为虚谈,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以此驳斥惠施的“大而无用”的讥讽。
后人从这段故事引申出成语“跳梁小丑”,比喻那些品格低下或并无什么真才实学者,为了达到个人私利或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极尽捣乱、破坏之能事,但终究没有什么了不得,只不过是真正地暴露了他自己的丑恶嘴脸罢了。
【注音】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户部副史张景宪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他不畏权势坚持将为非作歹的郑昉流放。元丰初年,他成为河阳地区最高长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入侵,张景宪向皇帝进言:“那些骚扰边关的人都是些跳梁小丑,占据有利地形,易守难攻。”
【典故】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庄子·逍遥游》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国语·周语上》
【解释】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小人
【近义词】害群之马、势利小人
【反义词】正人君子、志士仁人
【成语举例】这些跳梁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陈白尘、贾霁《宋景诗》第三章
跳梁小丑,汉语成语,拼音是tiào liáng xiǎo chǒu,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白话释义
《庄子《逍遥游》:“你难道没有看见狐狸牺牲吗,低着身子伏,以候敖的,东西跳桥,不避高下。”《国语周语上》:“你还不能,何况你小丑吗?”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害群之马,汉语成语,拼音是hài qún zhī mǎ,意思原指危害马群的劣马。现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成语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白话释义
《庄子.徐无鬼》:“为天下的人,也又有什么不同呢牧马人吗?也离开了他的害马的人罢了。”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