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
学校属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经过近6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大幅提高,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大学。
办学规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设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各类实践教学基地 192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医大师 2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优秀教师 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37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79人。
教学条件:学校拥有湾里、阳明、抚生、望城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662.22亩,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校舍建筑面积47.98万平方米,总资产24.18亿元。
其中,教学、实验、行政用房面积22.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7.7万余册,各类文献数据库41个,电子图书97.6万种。 学科专业: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
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省级示范性硕士点2个。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中医学、中药学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获得省财政专项建设经费3.72亿元,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学被列为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省级特色专业 7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 个。2017年,学校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赢在终点”为核心的育人导向,坚持并践行“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有思想”的育人理念,培养符合国家要求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
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1项。2014年,“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江西省高等院校零的突破。
2013年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了“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7年,学校在第三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金奖1项,铜奖6项,国赛银奖1项,铜奖1项的优异成绩。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
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1个,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近5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近600项,年均科研经费6700余万元,有2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15年,“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该成果属原始创新,成为国家行业建设标准在上海世博会上向全球推广,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
国际交流: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留学生教育先进单位”,现有在校留学生1500余人,生源来自全球32个国家,涵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多个办学层次。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医疗、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牵头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相继在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国开办热敏灸分院。学校创办了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了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
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服务经济建设成效卓著。学校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病床1700余张,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
山东大学(威海)是985。
山东大学,简称山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扩展资料
精神理念:
1、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2、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3、校风:崇实求新。
4、校歌:《山东大学校歌》。
形象标识:
校徽。图案核心以汉字“山”、“大”为设计基本元素,运用现代变形手法进行变化,具有易于识别的特征。标志简洁、明快,便于制作和传播。校徽图形线条曲直结合,刚柔相济、稳中有动,向上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现代感和节奏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大学
不是,固原民族师范已经被固原一中合并了,而宁夏师范是以前的固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宁夏师范学院于06年2月升本成功,现有两个校区,老校区在文化巷,新校区在大明城.占地面积1500亩(其中新校区1300亩,老校区2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25万平方米。现在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即将完成,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500余人,专职教师4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4%,有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1%(含在读研究生);学院现有16个教学院系(部、中心),14个本科专业,35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区招生。目前在校生54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总人数的26%。学校建设有6个校级重点学科,8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校级研究室(所)13个,专业实验室8个,多功能语言室10个,多体电子演播教室43个,教学用计算机900余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50万元。建有闭路电视系统、校园英语广播电台、计算机校园网。图书馆建有中文图书数据库和期刊数据库,纸质图书60万册,纸质期刊700种,电子图书40万种,电子期刊5000种。自办学术刊物《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全国发行,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国外语教学行动研究实验中心”,开辟了我国外语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原三校均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历经60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管、哲、文、法、教育、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08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东、西、南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09.86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5.6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109.8万册,中外文期刊16万册,文献数据库26种。现有教职工2933人,其中专任教师1715人,副高职以上人员133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日制在校生33361人,留学生近200人。
学校设有18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1个教学实践中心;有60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和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4个国防特色学科。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10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1个,其中,“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过科技部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黑龙江省高效切削及刀具技术工程实验室”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协同创新中心”为首批黑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有6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医用生物力学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通过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首批备案。有4个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和1所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院;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973”、“863”项目和国家基金等国家计划项目232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57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11项;发表学术论文7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4600余篇;申报专利7533件、获授权专利3971件。
在教学研究方面,继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后,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7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2项,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77项。学生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8293人次,其中国际级195人次、国家级1815人次、省级及地区级6283人次;2011-2016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139项、省级立项183项。
学校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其中《电机与控制学报》为EI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收录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科技与管理》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2018)、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近60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建校60多年来,学校为全国制造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很多毕业生都已成为大中。
1、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
位于瑞丽市姐告边贸区内,结构面积1.92平方公里,是中国实行境内关外税收政策特殊监管地,姐告与缅甸木姐特区城市是仅仅相连,是国家面向西南开发桥头堡城市的最前沿。
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前身是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培训学校,于2008年报经瑞丽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后经过德宏州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报云南省教育厅备案,正式设立国家普通中职学校。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Gemmological Ins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缩写为(GIC)
珠宝学院是一所以珠宝教育为中心任务的教学和科研单位,是我国最早和最具规模的宝石学教育和研究专业机构。
多年来,学院植根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的沃土,逐渐发展成多层次、多种类型的珠宝教育、珠宝检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多功能的教学科研机构,先后为珠宝业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3000余名,被海内外珠宝界誉为“珠宝教育的摇篮”。
3、北京城市学院(Beijing City University)
位于北京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普通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研究生、本科学历学位资格,并举办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入选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河北地质大学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
学校土地面积2321.03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387.55万元,图书馆藏书130万册;开设15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一级学科、51个二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全日制在校生约18000人,专任教师900多人。
5、保定理工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在校本科生15000余人。
学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具有齐全的教学基础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和学生综合服务设施。图书馆藏书130万册,拥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多个电子期刊数据库。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瑞丽国际珠宝翡翠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市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北地质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定理工学院
截止2014年,学校建有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以及四川省重点(高校)实验室2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社科研究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
类 别 名 称 批准时间 批准部门 重点实验室 省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2005 教育部 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 2007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8 农业部 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2011 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011 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11 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4 四川省科技厅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2006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08 动物抗病营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010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作物生物工程实验室 1995 四川省教育厅 动物生物技术中心 1995 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 1999 生态林业工程实验室 1999 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 2001 草业工程实验室 2001 园艺植物种质改良实验室 2001 森林保护学实验室 2001 茶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2004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工程实验室 2004 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利用 2006 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 2006 四川省风景园林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6 农业环境工程实验室 2008 环境公害与动物疾病实验室 2008 果树栽培与生态实验室 2009 鱼类营养与安全生产 201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2013 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 2013 其它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2012 四川省环保厅 条件平台 国家实验猕猴种源基地 2005 科技部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 2006 教育部 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7 教育部 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 2007 农业部 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0 四川省科技厅 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2012 四川省环保厅 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2011协同创新中心 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川粮丰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2014四川省教育厅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4四川省教育厅社科研究基地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004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德国研究中心 2013 四川省教育厅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2 四川省科技厅 水稻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13 四川省科技厅科学观测实验站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四川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2011 农业部 “七五”共获奖82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69项(次);“八五”共获奖8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58项(次);“九五”共获奖67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8项(次);“十五”共获奖55项(次),其中部省级以上奖励42项(次)。78年以来,全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34项,获奖441项(次),国家和部省级奖励351项(次)。
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三等奖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部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36项(次)、二等奖71项(次)、三等奖152项(次)。经过32年努力,四川农业大学“育种攻关课题组”培育了一大批水稻、小麦、玉米和薯类等作物的创新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使四川省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的平均产量比攻关课题开始前的1979年分别增产了98%、82%和55%。
自1999年开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截止2013年该校共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5篇获得提名。该校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总数在全国农林类高校排位第5名,四川排名第三,仅次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馆藏资源截止2013年,全校文献资源总量达625余万册(件),其中纸质图书和纸质期刊的合订本185.3万余册,电子图书及学位论文全文349万余册,电子期刊累计量近90.7万册;文献类型日趋多样化,拥有中外文全文数据库40余个及150余个二次文献数据库,可提供读者直接利用的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25000余种。 学术期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
截止2015年7月,现有教职工3213人,其中:教授314人、副教授533人;博士生导师209人、硕士生导师50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0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9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1人,四。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1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