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在孝感市区,葛店开发区在鄂州华容区葛店镇,武汉技术职业学院应该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吧?!该校在武汉市洪山区关山大道曙光村。应该不在葛店吧。
不过路线可以告诉你一下:
1乘长途车;在孝感客运中心乘坐 孝感---武昌 的客车,转577路等公交在武珞路大东门站下车,转乘 武昌--华容的 鄂101路车在葛店开发区下车:
2坐公交车:坐孝感4路--终点 东山头沦河大堤,前行在东山街转乘武汉公交H89/90/91路任意一车到 七雄路北段、东西湖大道临空港大道等站转乘武汉地铁1号线--循礼门站换乘2号线--终点光谷广场站--乘733、755、757、785、788、789、909、912等各路车--关山大道职业技术学院站 下车即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东区和西区分列关山大道两侧。另外在该公交站还可以乘坐武汉公交301路车到葛店开发区。
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比较不错的,是一家创业型的公司,主要做软件方面的业务。
优才创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研发、企业及人才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性互联网企业,目前在全国十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员工数百人,服务覆盖二十余个省份,致力于为全国范围的互联网企业与人才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成立至今已获得创新工场、创业公社等知名基金数千万投资,是北京市政府及中关村软件园重点扶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历程
1. 2012年11月,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 2013年3月,自主研发的SaaS平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为全国各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3. 2014年1月,获得李开复老师创办的创新工场战略投资;
4. 2014年9月起,公司开始全国战略布局,广州、成都、武汉、杭州、西安、长沙、哈尔滨、上海等分公司相继成立;
5. 2014年12月,优才创智管理团队受邀拜访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先生,对公司的运营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6. 2015年3月,优才创智正式入驻京西创投旗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公社,并陆续和创新工场、未来工场、优客工场达成合作,成为唯一和四大创业孵化器都有战略合作的企业;
7. 2015年9月,获上市公司产业基金千万级投资;
8. 2016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
9. 2016年12月,获创新工场、国泰创投千万级投资;
10. 2017年2月,顺利通过中关村高新技企业资质认定。
主营业务
1. 产品研发:深厚技术力量、丰富行业经验、高效行业流程、众多成功案例;
2. 人才服务:缩短招聘时间、减少招聘成本、增加招聘渠道、提高招聘质量;
3. 企业服务:集SaaS云平台、企业内训、猎头等众多服务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所获荣誉
1. 2013年3月,自主研发的SaaS平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2. 2016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
3. 2017年2月,顺利通过中关村高新技企业资质认定;
文化理念
使命:连接成功欢赢梦想
愿景:领先的互联网产品研发与人才生态服务提供商
价值观:专注、品质、责任、服务
创新研究院:创新创业
依托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我们的技术专家团队每年走进上百所中国大学校园,为数万名大学生提供“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职业规划辅导和创新创业机会,赢得了社会赞誉,我们乐意和企业进行开放性的合作,激发联合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服务流程及客户
1. 专业团队:近千名技术人员负责专业领域
2. 专业效率:唯快不破,7*24小时服务,比同行快11-15天
3. 专业服务:7X24小时响应,客户满意度98%以上
公司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服务于创新工场众多兄弟企业以及大型软件公司,其中包括用友,滴滴,美图,暴走漫画等……参与技术服务项目众多,业务涉及到的行业较为宽广,包括金融,电信,互联网,游戏等。
全国公司分布
北京优才创智: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东街11号朗诚大厦北楼2层
广州优才创智: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1035号盈富商务大楼4楼
成都优才创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339写字楼A座611
西安优才创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五路8号数字大厦1704
上海优才创智:上海市宝山区呼兰西路卓越时代广场(呼兰路地铁站旁智力产业园对面)
武汉优才创智: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武大园路徽商大厦A座303
长沙优才创智: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五一大道655号嘉顿新天地大厦1栋11楼1115室
杭州优才创智: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源街1158号文创大厦9楼901室
哈尔优才创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长江路130号乐业大厦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标:
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造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科研领域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支持其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造就世界级科技大师及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则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营造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突破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难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人才培养政策、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的人才特区。
我是大学生,他们公司跟我们学校有战略合作,看过他们董事长介绍集团主要有几点吧:有效整合新技术、新人才、新资本的国际协同创新平台,在全球拥有500多位全职的技术专家,这些专家都是来自谷歌,eBay微软啊,研究院有十多位核心技术合伙人具备20年以上的技术经验,曾成功完成过400多个软硬件研发项目,获取100多项专利他们的创新研究院,建立了好多创新实验室比如芯片技术实验室、存储应用实验室、工业4.0智能制造实验室啊,好多领域项目公司已经落地。
人才方面有双创基地啊什么的,还有多方面的基金支持,主要看你是想展开哪方面合作,他们人才中心有很多模块,我们学校就是有双创基地合作,希望能帮助你。
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成立于 2015 年 5 月 13 日,由著名的教育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任校长。学院秉承“立人己立,达人己达”的校训,以“落实两个第一,全面创新升级;政产学研携手,培养老板群体”为办学目的。依托盛隆 37 年发展形成的“群体老板”人才培养模式和创业文化,整合政府的政策优势、教育部门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从事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与创业研究。“创业学院”不属于学历教育,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学”。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提供创业培训和服务,为全省培养企业领军人才。
2016 年 6 月 18 日,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正式开学。作为政企共建的非学历类创业机构,盛创院专门设立 5000 万创业基金,用于扶持青年学员创新创业。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让学员能在真实场景和市场中,得到创业教育和实践。著名教育学家、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学习”为主题,欣然主讲第一课。他在致辞中表示,“盛创院的开学,象征着盛隆电气集团事业的新发展,象征着一所与众不同的新型教育机构的诞生,象征着一批有为的青年将有望在此成长为成功的企业家”。
成立背景:
2015 年 4 月 15 日,时任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光谷调研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会上,李鸿书记对盛隆独创的“群体老板”创新体制及创业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政府与盛隆合作,一年为武汉市培养 500 个大小老板。随后,李鸿忠书记、许克振副省长对盛隆电气递交的《关于政企共建“盛隆大学创业学院”的报告》予以批示。
2015 年 4 月 29 日,省经信委组织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到盛隆调研,专题研究盛隆大学创业学院有关规划及诉求,并予以指导。2015 年 5 月 13 日,“盛隆大学武汉创业学院”正式成立。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任校长。2015 年 7 月 2 日,《省经信委关于政企共建盛隆大学创业学院有关具体事项办理情况的复函》中表示,将在资质认定及校名批准、助推盛隆与华科大校企合作、学院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洪山科技创业中心
武汉市武昌珞喻路424号,
电话 027-87390464
公交: 卓刀泉 (288 米) 15路, 18路, 25路, 59路, 66路, 308路, 312路, 318路, 401路空调, 510路
周怀北 , 留美归国博士,博导, 教授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
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学院 教授
湖北省留学人员创业圆管理办公室主任
1964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1984年7月,1987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及无线电物理专业,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7年9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1990年9月获得美方奖学金去美国留学,1994年5月获得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无线电物 理博士学位。 同年5月到1996年 1月在 美国 国家标准局 (National Institutes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做博士后,研究生物信息工程. 工作期间,1996年到 1999 年还在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学习工商行政管理(MBA). 1996年1月到1999年 5月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任高级工程师从事卫星通讯技术的研 发。1998年5月至2002年4月受聘于美国 Motorola/Nextel移动通信公司,任高级经理,从事移动通讯网络的研究与开发。现任中国旅美科学家协会理事,北美国际交流中心执行理事,曾任武汉大学华盛顿地区校友会会长。
主要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国际上首次计算出运动卫星天线在磁化三维空间等离子体中的辐射场并将结果应用于航天与地面电磁辐射试验室。首次发现蛋白质大分子运动的混沌行为,此发现对蛋白质的结构预测有重要意义,其论文被美英德法等国科学家大量引用。不仅在大学和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还在通用电气(GE)公司卫星通讯部和NEXTEL移动通讯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共写出内部技术报告12篇并有美国专利申请,内容覆盖卫星通讯和移动通讯等领域,包括通讯网络 设计,监测和优化。200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人才基金(又称”百人计划”).
研究领域:1)无线通讯工程,包括移动通讯和卫星通讯,网络设计,监测与优化,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开 发;2)生物信息工程,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大分子的动力学与混沌行为,计算机模拟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代表性著作 : 代表性论文 :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朗缪尔探针应用中的问题、GPRS 数据传输技术及实时数据采集应用、电离层离子丰度对哨声传播经度效应的影响、哨声谱与出口点的关系
N年前就改名叫武汉科技大学了。
简介自己看吧
------------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涵盖了理、工、医、哲、经、法、文、管等学科门类。现设置有20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在2006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全国高校学科排名中,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高校前1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公共管理、机械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一级学科排名跻身全国高校前50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材料学、钢铁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化学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6个博士点及52个硕士学位点、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现已形成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市、区)招收普通文理科、国防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及美术类考生。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23人,其中,“双聘”院士3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8人,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677人,研究生指导教师247人,任职国际学术组织的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6人。
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装配有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校园面积2722亩;校舍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0万册;现代化校园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精良,总值1.6亿元;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等12个,建有30个研究所和一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05、06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校区,07级新生也将全部入住。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在钢铁、材料、化工、机械等行业具有较为突出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先后与武钢、攀钢、柳钢、邯钢、海鑫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学校共完成科研项目1023项,其中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等纵向项目300余项,取得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励132项;共发表论文9000余篇,被四大检索收录论文520篇;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1.26亿元。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了弹性学制、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建立了完整的课堂教学、科学试验、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教育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奖励。学校“攀登者”机器人足球代表队先后荣获世界冠军一项、全国冠军六项。学校女子篮球队多次获得CUBA以及全国大运会冠军。
百余年来,武汉科技大学秉承优良传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8万多人,他们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里的骨干和栋梁,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委员、省市党政领导、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学校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同美、日、德、法、加、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学术交流关系。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作学校的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邀请一大批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科研合作,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百余年的风雨与磨砺,百余年的成就与辉煌,武汉科技大学始终与祖国的荣辱盛衰息息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优良传统,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努力建成以工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钢铁冶金行业的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7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