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因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江门市是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江门市是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舞蹈之城、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亚太经合组织中国RISE计划试点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
江门市区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汇合处,蓬江北面的蓬莱山与江南的烟墩山对峙似门,故名“江门”。江门历史上属于新会县管辖,明朝初时,已成西江流域商业重镇。
1904年,江门设立海关,成为中国沿海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1925年、1951年曾两次设为省辖市。
1983年,设立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大江门户,南海明珠——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
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4.4万。江门市设立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下辖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五邑”是江门地区的俗称。
蓬江区 地处江门市区蓬江河以北,面积321.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4.30万。江海区 地处江门市区东南部,面积109.1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46万。
新会区 地处江门市区西南部,隋唐时期称冈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面积1354.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6.74万。
台山市 原称新宁县,始建于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1914年改名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面积3284.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5.07万。
开平市 1649年(清顺治六年)建县,1993年撤县设市。面积1656.9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99万。
鹤山市 1731年(清雍正九年)设置鹤山县,1958年曾与高明县合称高鹤县,1981年恢复鹤山县,1993年撤县设市。面积l082.7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53万。
恩平市 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建县,1994年撤县设市。面积1693.6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31万。
参考资料中国江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财政支持政策,通过打造支撑小微企业的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新型载体,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基本原则。
一是地方为主,中央引导。以城市为单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处理复杂信息的优势,突出地方在组织实施中的责任主体地位,中央主要给予资金支持与工作指导。
二是营造环境,公平竞争。财政支持立足于弥补市场失灵,不干预市场正常运行,主要通过新型载体等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公平竞争,激发内生动力。
三是创新机,探索经验。鼓励示范城市先行先试,探索以新型载体支撑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放大政策效果。
(三)示范工作内容。 中央财政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示范城市奖励支持,由示范城市统筹使用。
示范城市不得将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安排用于基地楼堂馆所等基建工程支出,要重点强化对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小企业创业基地、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集聚区等)服务能力的支持,并以创业创新基地为载体,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支持应聚焦小微企业发展必需的内容:对入驻基地的小微企业适当减免经营场地、生产厂房费用等;改进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形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协调落实支持创业就业以及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等。 示范城市应推广创业创新基地的成功做法与成熟经验,完善对基地外其他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扩大政策惠及范围。
“大湖”指的是生态之湖、人文之湖、融合之湖。
“名城”指的是“六个城”;分别是经济繁荣的实力之城、人才集聚的智慧之城、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城、全民参与的创业之城、文化浓郁的魅力之城、和谐美好的幸福之城。“创新”指的合肥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和创新资源,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高地”指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就是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吸引更多战略资源、营造更优发展环境、拥有更新体制机制、赢得更好发展先机的“集聚地”。合肥,安徽省省会,居皖之中,地处江淮之间,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是正在建设中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是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
现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和县级巢湖市(代管),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4大开发区。全市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9万;城市建成区面积416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409万。
扩展资料:合肥历史文化悠久:巢湖流域是古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约4000多年。合肥这座城市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三国时为扬州治所。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故又别称为“庐州”。
人文底蕴深厚,楚汉相争时期政治家范增、三国名将周瑜、宋代名臣包拯、晚清重臣李鸿章、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平将军”张治中、人民解放军上将李克农、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都是合肥人。合肥区位条件优越: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靠山抱湖、临江近海。
以合肥为圆心、500公里为半径,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近5亿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交通便捷,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内河航运等多式运输于一体,是建设中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高铁南站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和杭州东站组成“华东四大铁路枢纽站”,随着该站的开通,合肥逐步形成“一横两纵四射”“米”字形的高铁路网布局,3小时内可通达国内诸多重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合肥迈入地铁时代。
4E级新桥国际机场设计年吞吐能力1200万人次,1500吨级货轮可从合肥新港通江达海,开通了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列。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微型电子计算机及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冰箱等均诞生于合肥。现有中科大等高校60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电科38所等中央驻肥科研机构13家,各类研发机构959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试验室150个、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225人,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86名,各类科技人员70多万。
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评价,合肥基础科研实力位居中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2017年1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
现在,合肥正在大力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中国农科院食品创新研究院、安大绿色发展研究院、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热物理所合肥先进能源装备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中央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迈进。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国家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试点、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等。
合肥产业特色鲜明:现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拥有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一大批重点产业,是全国最大的家电城,全国最大的挖掘机、叉车、轮胎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全系列汽车生产基地,拥有江淮、安凯、长安等知名自主汽车品牌。近年来,新型平板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确立在全国先发优势,集成电路、燃气轮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与装备、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推进,正在形成新的突破。
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685亿元、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增长1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86家,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合肥充满开放活力:大。
截至2018年10月,石嘴山市辖2个区、1个县。
1、2个区:大武口区、惠农区。2、1个县:平罗县。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临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东西宽约88.8千米,南北长119.5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
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扩展资料: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
1960年设市,下辖大武口区、惠农区和平罗县,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80.44万,其中城镇人口占75.25%,回族人口占22.64%。近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政府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民生生态“三大转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稳步发展,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5.92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民生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从典型的煤炭工业城市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效果好,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先后被列为首批12个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为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嘴山市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石嘴山市情简介。
(一)中央财政给予示范城市奖励支持。
示范期内,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奖励总额为9亿元,一般城市(含直辖市所属区、县)奖励总额为6亿元。示范期为3年,奖励资金分年拨付。
(二)对示范城市实行绩效考核,建立退出机制。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对示范城市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对不能按期保质完成示范工作的城市,扣回奖励资金并责其退出示范;对示范工作完成好、成绩突出的城市,按奖励资金规模10%加大奖励。 (三)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择示范城市。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将联合对申请示范的城市进行资格审核,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城市,组织现场公开答辩。 各地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工商部门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谋划、组织有关城市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切实抓好相关组织实施工作。
申报指南另行发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近年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减轻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极大地释放了小微企业发展活力。
地方各级财政、工信、科技、商务、工商等部门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业务指导与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但当前,财政资金使用较为分散,仍以项目管理为主,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政策平台,支持政策传递距离长、“最后一公里”问题仍较为突出。
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有利于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整合政策资源聚集服务要素,缩短政策流程提高效率,创新支持政策,探索建立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机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