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与当地名优企业共建众创空间。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发挥校企创新资源和高端人才优势,为学生把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产品提供场所及多元化指导和服务。 二是开放共享校内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依托校内专业实训室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基地,开发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内容,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训练,扶持学生组建创业工作室,开展创业训练和实践。 三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技术创新资源。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研发、生产工艺改进和实用技术攻关,通过借智转型、借力升级,校企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师生组建创新团队,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提供支持。 四、突出专业特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创业潜能和就业激情的重要途径。
具体如下:(1) 必不可少的创业计划书。
创业不是仅凭热情和梦想就能实现的,在创业前期制定一份完整的、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书应该是每位创业者必做的功课。通过调查和资料参考,要规划出项目的短期及长期经营模式,预测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何时赚钱、如何赚钱以及所需条件等。
(2) 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是保证“有粮吃”的重要步骤。
在项目刚启动时,一定要做好3个月以上或至预测盈利期之前的资金准备。但启动项目后遇到不可避免的变化,则需适时调整资金运作计划。
(3) 不断强化创业能力与知识。除了合理的资金分配,创业者还必须懂得营销之道,比如如何进货、如何打开产品的销路、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对于这些都要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
获取这些知识的渠道可以是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也可以是书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和各类人士打交道,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等,这些部门都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要善于同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朋友,从而建立和谐的人脉关系。
(4) 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商业经验,大学生创业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如给自己营造一个小的商业氛围,比如加人行业协会,就可以借此了解行业信息,学会借助各种资源结识行业伙伴,建立广泛合作,提升自己的行业能力。(5) 学会从“走”到“跑”。
在创业的初期,受资金的限制,或许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本人亲自去做,不要认为这是“跌份”,或因此叫苦不迭,因为不管任何一个企业,从“走”到“跑”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只有明确目标不断行动,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6) 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如果创业失败了,你又应该怎样面对失败?充分的准备和不断地学习,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失败对你的影响。与此同时调整方案,换个方式和方法继续前进,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
只有经历过一个“死而复生”的过程,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脚步更加坚定。 永远要记住一点:信心是企业迈向成功的阶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