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大量的医疗活动中,医疗安全伴随其中,稍有不慎即可造成差错,甚至酿成事故。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和差错是我们长期以来不可忽视的永久性问题。我们要时刻把医疗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常抓不懈。
1.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渐渐成为医院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疗安全中起着主导地位,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也直接决定了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 1.1要加强责任心,对病人高度负责就是对生命高度负责的体现 责任心是做为一个医疗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医疗工作是一项神圣的救死扶伤的工作,是和人的生命直接相关的工作,除了优秀的医术,一位医务工作者还应具备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素质。
1.2 要认真学习,加强自身业务水平和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医学是一门知识不断更新的科目,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医学知识与时俱进。除了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不断的积累经验。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例如一些并发症或特异质反应。因此,医务工作者必须持终生学习的学习态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1.3要提高全面的为病人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 医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以美好的心灵、亲切的语言、优质的服务态度、准确而熟练的技术操作为病人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患者和家属往往以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语言来评价一个医院的好坏。医务人员要注重服务态度和语言的修养,诚恳对待每一位患者。
要使崇高的行为道德和过硬的业务技相结合,以人为本,处处为病人着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这样才能化解医患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的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 2.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2.1加强医院“三基”考试的管理,通过基础的考试手段来促进学习。
医院“三基”考试是督促医务人员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医院可以通过考试的严格程度和范围大小来帮助医务人员克服平时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的缺点。定期进行“三基”考试也可以为医务人员带来一种时刻紧张的学习气氛,使得医务人员更加意识到学习对医学专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2.2增加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各个医院的交流来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力 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除了自身的努力学习外,还受医院本身的医疗水平的限制。医院应该增加医务人员进修培训的机会,到更先进的医院学习,把先进的医学知识带到自己医院,来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和自身的操作能力。
同时,各个医院间应当定期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3鼓励科研创新,鼓励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撰写论文 鼓励医务人员在学术和科研领域勇于进取。
加强学术交流,可以促进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营造医院良好的学术氛围。医务工作者从临床工作中提出科研需求,继而在实验室中寻求答案,并将结果应用于临床的转化医学思维和实践的做法,可以积累有价值的科研思路,创新性的应用于自己的科研实践;同时,增强了医务人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气馁,踏踏实实的分析问题,兢兢业业的攻克难关的能力。
3.加强药品的管理 3.1加强药品的采购管理 搞好采购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购进药品时要以国家颁布的政策法规为准绳。必须从正规渠道组织货源,保证药品购迸有章可循。
要求供货单位提供加盖单位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及质保协议;营销人员的法人授权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 3.2把好药品的入库验收关 在保证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增强法制观念,药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入库验收时,应逐一检查、逐项登记,包括购人时间、品名、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数量、价格等,并且做到开箱验货,严格验收,进口药品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印章的进口药品检验合格报告书,有效防止假劣药品流入。 3.3加强药品的养护、储存及有效期的管理 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受内在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质量变化,所以药品的养护是药品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要严格掌握“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以防药品过期失效,建立效期药品专人负责。要密切注意药品的日常养护工作,如对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必须放在阴凉干燥、光线不会直接照射到的地方。
4.提升仪器设备先进水平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院的重要物质基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 ,同时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1掌握医疗器械及设备的发展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器械及设备也不断的更新,医院要关注医疗仪器和设备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及时了解最新的医疗器械对疾病的作用和用途。 4.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购进先进医疗设备 要根据医院的实际医疗水平和医疗情况购买先进医疗设备,在决定购买前要慎重,医疗器械是特殊的商品,属。
一、加强领导
医院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结合“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年”等活动抓紧抓实,常抓不懈。
二、强化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
在全院组织开展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三、强化环节质量管理
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质量控制,强化日常监管与检查考核,落实奖惩措施。
四、以沟通改善服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同意权,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告知意识,加强沟通技能培训,努力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以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加大医务人员“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培训,在全院医疗系统内营造对病人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氛围,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技能水平。
六、严肃责任追究
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院长是医疗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将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并加大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的查处力度,严防医疗纠纷和责任事故发生。
一、加强领导医院加强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医务人员对病人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程,结合“三好一满意”、“医院管理年”等活动抓紧抓实,常抓不懈。
二、强化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全院组织开展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三、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科室、重点人员、重点时段的质量控制,强化日常监管与检查考核,落实奖惩措施。
四、以沟通改善服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同意权,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告知意识,加强沟通技能培训,努力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五、以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加大医务人员“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培训,在全院医疗系统内营造对病人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氛围,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技能水平。
六、严肃责任追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院长是医疗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将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个人,并加大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的查处力度,严防医疗纠纷和责任事故发生。
规范诊疗行为,全面实施临床路径,加强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实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以抗菌药物为重点推进合理用药,加强处方监管,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国家、省级、地市级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医疗质量控制动态监测和反馈机制,健全医疗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持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护理在提升医疗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医师执业管理,健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
完善医疗机构登记和医师注册制度,采用电子证照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执业活动动态、全过程管理。建立以控制不合理费用为重点的内审制度,规范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行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负责)。
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科室护士长和病区护理安全小组网络协管护士四级护理管理体系,是现代护理管理体系的重要形式。重视寻找护理缺陷是防范护理隐患的根本。
充分认识医疗风险,加强风险识别,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规避风险的前提,做到全院、全员、全面、全程安全护理,避免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关键词】 医院安全;缺陷;隐患;护理管理; 对策 医疗工作的复杂性、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使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1]。
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不明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病人死亡和伤残后果的可能性[2]。 由于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制度执行的情况下仍有一些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3]。医院安全是病人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和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中不受到任何意外的伤害。
这一概念至少包涵以下内容:(1)病人在接受各种医疗服务期间不会因为医务人员的过失而发生各种缺陷、差错、事故和医院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安全;(2)病人不会因住院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病人摔倒、坠床、失窃;(3)不会因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病人的标本、病人已付款的药品及其他财物丢失;(4)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4],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不安全的隐患。
充分认识护理风险和所获利益的关系,如果预期的效益较风险为大,则建议病人接纳风险,实施相关治疗。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是人民群众祛病复康的生命之光,是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生命方舟,是科室不断前行的生命动力;神经外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手术风险大,疑难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作为科主任,深感责任重大,必须绷紧医疗质量与安全这根弦。
工作中,科主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关键,必须抓住科内高危手术病人、疑难危重病人不放,不仅要保证病人从手术台上顺利下来,还要高度关注术后变化,直到病人彻底康复,痊愈出院。科主任面对病情严重、变化快和情况紧急的患者,不仅要具有迅速了解病因、分析病情,利用精湛的技术做出准确判断的业务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站在病人及家属的角度,换位思考,使病人和家属在被动接受治疗的情况下变为主动配合治疗的能力。医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医疗纠纷的风险,科主任不要惧怕医疗纠纷,一旦出现纠纷时,要勇于面对,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医患矛盾。同时结合本科的实际,举一反三,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质量意识教育、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重要性的认识。科主任仅仅具有医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高尚的医德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病人为中心,给患者提供最科学的治疗方案,严肃处理科内医务人员因个人的私心和利益的驱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身心痛苦。
科主任必须清醒认识到:年轻医生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关系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科主任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上进心,上级医生要给他们做出表率,让他们从内心敬佩和信服,同时还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多指教、多批评。医疗技术是医疗质量的基础,只有科室医务人员基本功扎实,技术高超,才能有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
在制度的落实上,科主任要抓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对疑难疾病要及时组织会诊,尽早明确诊断,实施有效治疗。在节假日、夜间、交接班之际要合理安排人员,保证医疗业务正常开展,严格交接班制度,以应对突发事件,避免出现脱空断档。病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直接反映,要强化举证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医护人员书写的门诊、急诊、住院病历以及各种检查报告单,既是临床诊疗的基本依据,更是重要的法律证据。因此,要把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作为狠抓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并建立奖罚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科主任必须抓医患沟通和告知制度的落实。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知情同意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和告知意识。
科主任必须努力建立健康的科室文化,医术是基础,医德是根本,医风是关键。质量是品牌形象赖以建立的基础,是良好形象的源泉。医院文化建设能促进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及爱岗敬业的精神风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医院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医务工作者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大力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文化建设还可以促进医务工作者整体医学观念的提高,使其学习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知识,从而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分析患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心理因素等,以便于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变化的系统工程。科主任及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要全力以赴,共同参与。要杜绝隐患,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我们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需要我们发扬实事求是、坚韧顽强的工作作风。
1、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组织保证 医务科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负责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及向其提供咨询服务,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好二年一次的医疗安全责任书签订工作。
党、团组织负责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承担防范医疗事故的工作。 2、加强培训、知法守法,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法律支持 医院为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每半年开展一次医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并每年举行二次全院性安全教育会议,每季召开安全医疗例会,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卫生管理知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懂得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3、加强学习,规范服务,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制度保证 为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诊治技能。
医院将定期举行三基训练及考核,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医疗服务中,要做到规范服务,严格执行医院绿色通道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并按规定妥善保管病历资料,落实医疗安全制度和缺陷、事故、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发生医疗争议时应按规定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
从而达到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减轻医疗事故的损害。 4、健全组织、督促检查,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 为把提高医疗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医院调整和完善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医技质量管理小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安全医疗小组、医疗仪器管理小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科学技术管理委员会、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等各种质控组织及各种抢救组织。
各小组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及检查,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发现好的经验及时推广,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和整改,为各项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信息,为防范医疗事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