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不得玩火,不可以随身带火种:1、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2、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3、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二、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地逃离:1、如果有避难层或疏散楼梯,可先进入避难层或由疏散楼梯撤到安全地点。2、如果楼层已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3、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当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逃生。4、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5、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子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子或布条滑下。6、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重,*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7、要发扬互助精神,帮助老人、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行动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子布条等吊下。
三、学生宿舍内火灾预防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应做到十不准(1)不准私拉乱接电线;(2)不准卧床吸烟和乱扔烟头;(3)不准占用、堵塞疏散通道;(4)不准在楼内焚烧杂物(5)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舍;(6)不准使用“热得快”等电热设备(7)不准使用酒精炉等明火器具;(8)不准擅自变动电源设备(9)不准离开宿舍不关电源;(10)不准损坏灭火器和消防设施。
四、发现火灾第一时间该怎么办?
发现着火要大声呼喊,或敲打面盆、铝锅等能发出响声的东西,召唤更多的人参与灭火,并迅速拨打电话“119”向消防部门报警。拨打“119”时要注意以下细节:
1、“119”火警电话(用固定电话),要沉着镇静,听见拨号音后,再拨119号码。
2、电话接通后,应清楚地讲清着火的地址(包括路名、街道、巷名、门牌号)。
3、尽可能讲清是什么物质着火及火灾的范围,以及被困人数。
4、冷静地回答“ll9”总机台通信人员的提问。
5、电话挂断后,应派人在路口迎接消防车。
五、灭火三要素
1、顺风灭火,以防被火烧伤。
2、根部灭火,效果最彻底。
3、距离根部2——3米处灭火,距离。灭火器的有效距离只有4.5米。
六、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把灭火器放在地上,左手扶瓶颈,用右手食指勾住安全销,轻轻一拉。左手不可以用力握把手。
2、拿起钢瓶,左手托住瓶底,右手用力挤压把手。
3、灭火时钢瓶应向下倾斜45度。
4、钢瓶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区域,说明灭火器失效,指向*、绿色区域的可以正常使用。
七、水不能扑救哪些物质火灾?
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余属、氢化碱会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町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险。
5、三酸(硫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八、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的“三救”原则
1、防烟。用湿毛巾3——8层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钟),没有条件可以在衣服上洒上小便进行防烟。
2、把握方向逃生。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或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赶紧从地上爬着找墙,顺墙来找门(顺、逆时针方向均可),从门逃生。
3、借助工具逃生,三层以下的火灾应及时利用绳子(或把窗市、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牢牢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上,然后沿绳子下滑,逃离火场。4——6层发生的火灾可以借助用消防栓来逃生。
交通安全六保证为:1、保证所有乘车人员均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制度。
2、保证在部署、检查施工安全时同步部署、检查交通安全。3、保证所有驾驶人员证件齐全、技能合格。
4、保证在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均受到交通安全有效培训。5、保证施工现场所有参建单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到人。
6、保证交通工具制动、转向、承载件合格,应急救生器材完好。交通安全六不准为:1、不准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2、不准不文明乘坐交通工具。3、不准超速、超载、超员进行运输。
4、不准人员与设备、材料混装,不乘坐非载人车辆和器具。5、不准在气象、路况(航道)、视线不佳情况下强行运输。
6、不准使用未检验、不合格的交通工具载人载物。扩展资料:交通安全(The traffic safety),是指人们在道路上进行活动、玩耍时,要按照交通法规的规定,安全地行车、走路,避免发生人身伤亡或财物损失。
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公司交通机动车辆、厂内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车辆伤害和交通事故。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所有交通车辆、厂内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驾驶员。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记牢。从小习惯要养好,不在路上疯打闹。
(2)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
(4)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交通安全百度百科-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安全六保证内容如下。
1. 保证施工现场所有参建单位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到人。
2. 保证在部署、检查施工安全时同步部署、检查交通安全。
3. 保证在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均受到交通安全有效培训。
4. 保证所有驾驶人员证件齐全、技能合格。
5. 保证所有乘车人员均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制度。
6. 保证交通工具制动、转向、承载件合格,应急救生器材完好。
交通安全六不准内容如下。
1. 不准使用未检验、不合格的交通工具载人载物。
2. 不准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驾驶、疲劳驾驶。
3. 不准超速、超载、超员进行运输。
4. 不准人员与设备、材料混装,不乘坐非载人车辆和器具。
5. 不准不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6. 不准在气象、路况(航道)、视线不佳情况下强行运输。
教育能提高人的意识,意识能改变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了后果。交通安全教育是解决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只有有了很好的交通安全知识和自我防卫意识,才能确保交通的安全。学习交通安全“六不准”与“六保证”,能够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以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内容: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溺水
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挛(干淹溺10%)所至窒息。
如为淡水淹溺,低渗水可从肺泡渗入血管中引起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和溶血,血钾增高,使钠、氮化物及血浆蛋白下降,可使心脏骤停。
如为海水淹溺则高渗海水可通过肺泡将水吸出,引起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电解质扩散到肺毛细血管内导致血钾及钠增高,肺水肿。
淹溺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肺部进入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在病程演变过程中可发生呼吸急速,低氧血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此外还有化学物引起的中毒作用。
防溺水六不准: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扩展资料: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江、河、湖、海、小溪和池塘给人游泳带来欢乐和享受,也潜伏着安全危机,学生游泳前多一专分准备和清醒,就多一份安全和欢乐,更可避免溺水带来的后悔、遗憾和悲痛。 为了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增强广大学生预防溺水自我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正确处理各种溺水危险事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溺水。
1、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
2、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
3、打更、值宿人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
4、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
5、教育小孩不准玩火;
6、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扩展资料:
逃生自救常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8、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教育部致信全国中小学生家长 严防溺水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扩展资料
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或学校要普及游泳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要向所有学生家长通报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告知家长务必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安全监管职责,在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教育。
要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切实建立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重点水域和危险路段安全管理,做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发现险情、隐患要及时消除。
要在学生上下学途经的所有重点水域和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教育部致信全国中小学生家长 严防溺水做到六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不
防溺水安全“六不准”的内容是: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扩展资料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六不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3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