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包时应该注意事项如下: 1。
揉面一定要到位一定要选择3个面团,面团时间差不多一个小时,直到薄膜薄,最好,面包柔软,味道好。 2。
掌握发酵过程中的温度面团的第一发酵温度为28℃-29℃。如果室温较低,建议将其置于温暖的地方。
在面团成形之后,可以选择面包机的酸奶程序用于第二次发酵。 面团的发酵时间不固定。
根据发酵条件,在面包桶中撒一些水以增加湿度是合适的。 3。
烘烤必须掌握热量面包的烘烤时间非常重要。必须加以控制。
一般时间是35分钟。颜色可以根据您自己的喜好来确定。
您可以享受烘焙时间,延长烘焙时间并选择颜色。 4。
面包的储存和消费当面包刚刚烘烤时,它处于高温状态,并且酵母没有完全消失。这时,吃面包会产生致癌物质。
建议将面包保持在21°C - 35°C的温度。太低和太高都会加速面包的老化。
5。原料的选择和面粉与液体的比例用于制作面包面包的面粉必须使用高筋面粉。
酵母必须使用速溶酵母。加入水果时,糖应该融化。
食材 食谱热量:1469.6(大卡)主料面包粉200克牛奶100毫升方法/步骤1先用少量温水把酵母粉融化,然后放入面包粉、鸡蛋、白糖、食盐、黄油拌匀,然后边加牛奶边和面,和成柔软的团。
牛奶的量适当把握,以面的软硬程度合适为准。2面团应和的稍软一些,这样烤出的面包才松软。
然后揉面,揉到能拉出膜来为止。3然后盖上保鲜膜发面,我是习惯头天晚上和好面第二天早上做面食,刚做好的面食好吃。
大家可以自己把握时间,面团变成两倍大为准,时间长点没关系。4把发好的面团再揉一下,排出里面的气体。
揉到表面光滑就差不多了。5然后把面团分成大小合适的小面团,弄成自己需要的形状,烤盘里抹上色拉油,摆到烤盘里面。
电烤箱打到发酵档,发酵十五分钟。6发酵时间以面团变成两倍大为准,如果没有发酵功能也可以自然发酵。
发酵好了刷上一层蛋液。7电烤箱上下火160-180度预热3分钟,然后放入烤箱中层,定时15分钟。
8烤10分钟后观察面包表面,如果颜色没变黄就适当调高上火的温度,并注意观察,直到烤出自己感到满意的颜色然后出炉。END注意事项电烤箱的温度可能存在差异,大家可以自己把握。
一、制作前准备 制作面包前,要先准备好必要的材料与制作的器具。
还有就是揉面团所需的工作台。但要谨记避免在不稳定的地方进行,因为在揉面团过程中会有摔打或推压。
然后就是准备与计量材料。注意:一定要使用电子称,按照材料表里的份量来测量。
二、搅拌(手拌)的几个阶段 1、先将材料堆成粉强和匀 2、(拿起阶段)搓拌至可以用手拿起时揉拌速度快些。 3、(卷起阶段)继续搅拌至卷起阶段,此时水分全部被面粉均匀吸收,面筋开始形成。
以双手拉面团时易断裂,且无良好的延展性。 4、(扩展阶段)揉拌至扩展阶段,加入油脂。
此时的面团比较光滑有弹性,但用手拉面团仍易断裂。 5、(完成阶段)此阶段的面团因面筋已充分扩展,具有良好的伸展性及弹性,用手拉面团呈光滑的薄膜状(把面团缓慢地从中间向四周慢慢抻开),且断裂时为光滑的圆洞,非锯齿状,此阶段为最佳的程度。
吐司类的产品需搅拌至此阶段。 6、(测量面团温度)在尺寸比面团大一圈的缸盆里涂上一层油,将面团移出搅拌缸,稍滚圆置于缸盆,要立即测试下面团的温度,以26℃~28℃为最佳温度。
三、发酵1.用一个比面团本身大2-3倍的面盆来发酵面团,在面盆内侧涂上油脂类材料,使面团不至于粘黏在面盆上,当面团膨胀至原来体积的2倍大时,即表示发酵作用完成。 2.所谓发酵就是指酵母菌在繁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麸质的网状结构里,使面团膨胀的过程。
温度在30℃~40℃,湿度在80%是最为理想的环境,这样的温度与湿度下酵母菌会特别活跃,会将面团里的蔗糖或淀粉分解成果糖或葡萄糖,以制作养分。而在这样的分解过程中,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香味成分。
发酵的过程会持续进行到面团进行焙烤时,只有温度升高到淀粉会固化的60℃以上,才会停止膨胀。四、面团分割 1)面团发酵完成后,需要依面包种类的不同从而分割成大小不一的面团。
分割时,要使用切面刀或刮板等器具,迅速而连贯地切开。如果把面团拉扯或是弄的支离破碎就会破坏形成的麸质网状结构。
2)分割的面团要经过称重,那样烘焙出面包的大小才会一致。但在称量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在烘烤过程中因水分蒸发所导致的重量减轻现象,减少之量约为面团10~13%的重量,因此在一磅重的面团中,应额外地或是每500克面团中,多增加50~60克的量,以弥补烘焙过程中所流失的分量。
准确的烘焙流失量,需视烘焙的时间、面团的大小以及面团是否置于烤盘中等状况而定。 3)称重应快速地完成,以避免面团过度发酵。
正常面团之分割损耗应少于1%,最多为2%,当然面团分割越久损耗越多。五、滚圆 1)分割后的面团,用手滚圆。
将面团塑成圆形,是一个重要的步骤,主要是为了让面团的表面挺立,以强化麸质的网状结构,让面包的质地变得更佳。 2)滚圆后的面团,将收口处朝下,放置在工作台15~20分钟,进行中间发酵。
这样的静置过程,是为了让面团变得更容易塑形。此时,请盖上塑胶袋,以防止面团变干燥。
比较小的面团搓圆姿势:将手指蜷曲成猫爪般的姿势,把面团紧紧按在揉面台上同时逆时针滚动。重复这个动作3-4次,注意面团搓圆时会有黏手的现象。
比较大的面团搓圆动作:双手拿住面团,手指尖和揉面台中央夹住一部分面团。然后从对面把面团滚拉到自己一边。
每次滚拉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就变换一次角度然后放回到对面。再重复上述的动作这个步骤重复3-4次即可。
六、中间发酵(松驰) 中间发酵和发酵有所区别,中间发酵就是短时间内在某种程度上使面团变软一点,刚完成滚圆的面团若立即进行动作,面团的筋性会非常强韧,且易引起面筋之收缩,形状不齐,因此,需要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团膨胀松弛,以利。在室内进行的话,需15~20分钟的时间,需要塑胶袋等覆盖,以防干燥。
理想的温度是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大概在26℃~28℃较为合适。 七、的重要性:面团经过适当的松弛之后,将其出理想的形状,如圆形、长条形、橄榄形、及吐司标准法等,再放入烤模中或平烤盘上。
过程步骤是否准确,面团与面团之间距离是否妥当,都关系着面包内部组织及外表形状,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不可疏忽。 正确的是烘焙前最重要的步骤,所有面团中的气泡在装模时应被挤出,留在面团中的气囊由而排出。
面团内部组织较均匀时,则烤焙出来的面包内部组织也会均匀细致,否则留在面团中的气泡,将会在烘焙过程中使产品产生过大的气洞。 步骤:1、滚圆;2、搓;3、擀;4、包;5、绕。
八、最后发酵 最后发酵要求的环境是,温度在32-38°C,湿度在75%--80%。把好的面团放在铺有烤盘纸的烤盘上,用塑料保鲜膜覆盖在上面防止干燥。
在已经发酵过的基础上面团又有1.5-2倍的发酵膨胀之后(如果肉眼看不出这个倍数时,就用双手轻轻拿起面团,当有向下沉的感觉时,即为醒发到位),醒发结束。 最后发酵注意事项:①不要醒发过度因为酵母的发酵能力达到最大的时候面团本身也不会再膨胀了,所以,醒发过度的话反而会使面团本身缩小,烘烤后就不会有圆鼓鼓的丰满感。
而对于硬质的面包来说也很难在表面刮出纹路。②经过最后发酵的面得会变得脆弱,在割纹路或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88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