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常见故障类型 1.1 单相接地故障 1.2 短路故障 1.2.1 金属性短路和非金属性短路 不同电位的两个金属导体,直接相接或被金属导线短路,称为金属性短路。
金属性短路时,短路点电阻为零,因而短路电流很大;若不同电位的两点不是直接相接,而是经过一定的电阻相接,则称为非金属性短路。非金属性短路时,短路点电阻不为零,因而短路电流不及金属性短路大,但持续时间可能很长,在某些情况下,其危害性更大。
1.2.2 相间短路 两相相线相互短接,称为两相短路故障;三根相线相互短接,称为三相短路故障。 1.3 断路故障 断路是最常见的故障,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回路不通。
在某些情况下,断路还会引起过电压,断路点产生的电弧还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1.3.1 断路点电弧故障 断线,尤其是那些似断非断路点,在断开瞬间往往会产生电弧,或者在断路点产生高温,电力线路中的电弧和高温可能会酿成火灾。
1.3.2 三相电路中的断路故障 三相电路中,如果发生一相断路故障,一则可能使电动机因缺相运行而被烧坏;二则使三相电路不对称,各相电压发生变化,使其中的相电压升高,造成事故。 2 10 kV架空线路常见故障原因 2.1 单相接地故障原因 单相接地故障多发生在潮湿、多雨天气,是由于树障、配电线路上绝缘子单相击穿、导线接头处过负荷烧断或氧化腐蚀脱落、单相断线等诸多因素引起的。
2.2 短路故障原因 2.2.1 外力破坏 2.2.2 雷击 2.2.3 鸟害 鸟落到线路上、筑巢造成的相间短路,多发生在线路的T接杆、转角杆、隔离开关安装处,因为这些部位联络线密集,相间距离虽然能满足安全距离30 cm的要求,但是安全距离裕量不够,鸟类在下落或起飞时翅膀展开,很容易发生相间短路,而且联络线密集也是鸟类筑巢的良好场所,筑巢的树枝、铁丝等,往往会引起相间短路。 2.2.4 线路、设备本身原因 导线弧垂过大,遇刮大风导线摆动,易造成短路。
另外线路、设备运行时间较长,绝缘性能下降,也会造成短路故障的发生。 2.3 断路故障原因 2.3.1 外力破坏 车辆撞断电杆、超高车挂断导线、树木等异物砸断导线等造成断路。
2.3.2 雷击 空旷地带的绝缘线易被雷击而造成断线故障,从事故现场看,断线故障点大多发生在绝缘支持点500 mm以内,或者在耐张和支出搭接处。 2.3.3 线路、设备本身原因 导线接头处接触不良或过负荷烧断跌落式熔断器,郑州地区的配电变压器都是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作保护,有时由于负荷电流大或接触不良,而烧毁触头;也有制造质量的问题,操作人员拉合不当用力过猛,而造成跌落式熔断器瓷体折断。
3 10 kV架空线路常见故障防范措施 3.1 单相接地故障防范措施 及时修剪树线矛盾突出地方的树木。 采取防雷措施,以减少因雷击而造成的单相接地故障。
另外,为了减少由于绝缘子表面和瓷裙内积污秽,或者是制造质量不良在阴雨受潮后,而产生闪络放电,造成接地故障发生,在线路建设(改造)中必须选用合格的、质量好的绝缘子,并在安装前进行耐压试验,保证安装质量。 在负荷高峰期时,运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导线接头处的温度,一旦发现温度异常,立即进行处理,避免高温熔断导线。
3.2 短路故障防范措施 3.2.1 防止外力破坏措施 为减少车辆碰撞杆塔事故,尽量迁移杆塔,不能迁移的可以在杆塔上悬挂醒目的反光漆牌,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采取设置醒目的禁止警示牌、印发传单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以防止风筝、彩条等造成短路故障的发生。
加强和市政园林部门的联系,及时修剪影响运行安全的树木。 力求得到当地公安、治保部门的配合,制定有效的措施和具体防范方案,加强打击破坏盗窃10 kV线路塔材及金具等电力设施的力度。
运行部门定期巡视检查10 kV线路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和违章建筑物,对掏空的杆塔基础、拉线基础进行及时维修,对存在缺陷的设备及时处理和检修,对违章建筑物进行清理整顿。 3.2.2 防止雷击措施 在空旷的10 kV架空线路上,采取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防雷措施。
避雷器安装密度控制在200~360 m左右,具体应根据环境因素和运行经验掌握。另外,还可以在每基杆上选择一相、二相、三相、顶相、边相、或每相错杆安装避雷器。
由此来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1)巡线应派有线路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新工人不得单独巡线,特别是偏僻山区和夜间巡视必须由两人进行。
特殊天气如暑天、大雪天等,也应由两人进行。 (2)单人巡线,禁止登杆上塔。
两人巡线如需登杆,应持有该线路的工作票,一人登杆,需绑好安全带,与带电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另一人在杆下监护。 (3)夜间巡线时应沿线路外侧,大风巡线时应沿上风侧前进,防止误碰断落导线。
(4)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经停电,也应认为随时有送电的可能。 (5)导线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点8m以内,并迅速报告领导,等候处理。
(6)对于线路通过的一些特殊地带,应作特殊防范。
巡视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线路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情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消除故障,保证安全运行。
线路运行巡视种类如下:
(1) 定期巡视。市区一般一月一次,郊区及农村至少一季一次,认真查看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沿线路环境变化情况。
(2) 特殊巡视。在气候异常变化时或某些特殊情况下,应对线路的全线或某些地段或某些保护装置进行巡视。
(3) 夜间巡视。检查线路接点有无发热打火,绝缘子是否放电等现象。一般每年至少一次,选择无月光时进行。
(4) 故障巡视。线路发生故障,应立即查明发生故障的地点原因,消除故障,尽快恢复供电。
巡视的内容一般有:
(1) 杆塔基础有无下沉和倾斜,混凝土杆有无裂纹、疏松、断裂;防护设施是否有损坏,坍塌;有无树枝或蔓藤等植物危害线路安全。
(2) 横担及金具有无锈蚀、歪斜、变形,螺栓是否紧固,螺母、开口销有无脱落。
(3) 绝缘子有无闪络痕迹或损坏。
(4) 导线有无断股;有无过紧过松,三相弛度是否平衡;导线上有无杂物,导线接头有无烧损现象;导线与绝缘子的绑线是否松开、脱落。
(5) 拉线是否松弛、断股、锈蚀。
(6) 接地线是否脱落或过热烧伤;接地体有无外露、严重腐蚀等。
(7) 避雷器固定是否牢固,表面是否污秽;表面有无裂纹、损伤、闪络痕迹;保护间隙有无锈蚀,被其他物短接,间隙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1、当电控设备和部件的使用环境相对湿度超过95%(+25℃)时,应对电气设备和元件进行特殊处理,如加外箱隔离潮湿,并在箱内放置足够量的干燥剂,以使电控装置使用环境内的相对湿度不超过95%,做到一周至少更换一次干燥剂;用户对巷道进行降尘处理时,请勿直接对电气设备喷水或洒水。
2、每天检修时,动作各种保护开关,查看监控显示屏上是否有相应的故障显示,语音、声光信号是否正常,操作台的操作按钮动作是否有效,检查系统工作电压是否在AC127V (75%~110%)的范围。
3、月度维护时,检查易损件是否需要更换,电控系统的接地、防潮、防尘处理是否有效,各种电缆线路是否有破损。
4、严禁带电开启电控装置或维修电控装置,且进行装置维修的人员必须是专业电气维修人员,否则,将会造成乘人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
5、操作人员须离开岗位查找故障时,必须按下操作台上的“急停、禁启”按钮,挂上“故障检修,禁止启动”的警示牌,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6、当对系统进行全面检修时,必须断开总电源开关,挂上“设备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派专人监护。
7、严禁对电控装置的零部件、程序及参数进行修改或使用其他公司直供的电气设备配件,否则,将会造成设备损坏,影响设备运行。
8、电控装置的“检修”档仅限在专业电气操控人员配合乘人装置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检修时使用(不能少于2人),严禁在“检修”档时运送非检修人员和非检修物资,否则,将会造成乘人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
9、当发生安全保护项目的故障未排除时,严禁按下“故障复位”按钮,否则,将会造成电控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
10、当PLC程序控制失效时,禁止使用磁力启动器直接控制设备启停,否则,将会造成电控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
11、当安全保护不齐全时,禁止启动架空乘人装置,否则,将会造成电控装置损坏和人身安全伤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