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明确病人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病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病人达到知、信、行。知:让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护理要点。信:护士用丰富的知识帮助指导病人,让病人感到护士可信,并形成一种实行的信念,知识一旦变成信念,就支配着人的行动。行:利用护士的影响力指导病人,病人将护士交给的知识付诸于行动。
病人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状态,病人住院都有陌生紧张的心理,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病人,护士应根据病人治疗不同阶段进行教育,讲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让病人做到心中数,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人在住院期间许多护理活动是需要护士与病人共同完成的。如术前的体位练习,术后的功能锻炼,有效的咳痰方法等都需要病人在护指导下来完成。因此,护理活动中护士与病人应形成指导、参与、合作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而不是单纯地、帮病人去做,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很多病人患病后由于不认识疾病的危险性,一旦病情好转就不按医嘱服药,不注意休息,造成疾病复发,甚至发生其它合并症。因此,护士要针对疾病特点,讲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及各种注意事项,以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2 合理采用病人教育形式
我院采取了以下三种形式 一对一教育:主管护士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护士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评估病人健康知识问题,对其健康知识不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指导,体现个体化教育的优越性。小组式教育:适用专科病房。将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组织病人进行讨论,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电化教育:直观性强,能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病人接受和理解,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适用于慢性疾病。
3 灵活应用病人教育的方法
3.1 语言教育 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语言教育较少受文化的影响,对文化层次低的病人更适合语言教育。因此,护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随机进行教育。运用语言教育时应重点突出、形象生动、简单明了并鼓励病人提问。
3.2 书面教育(宜传材料) 各试点病房根据病种的特点编写、绘制一些宜传卡、手册、板报等便于病人随时了解相关知识。①宜传卡:为一病一议。比较详细的叙述某种疾病防治措施、检查的一般知识、饮食与热量、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如“冠心病的预防”从什么是冠心病;危险性;可预防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减少进食含胆固醇多的食物;经常运动;冠心病出现的警告讯号等。②宣传手册:内容系统,知识丰富,图文并存,把深奥的医学护
理知识通俗化、专用术语具体化、护理技术简明化。③宣传板报:试点病房根据病种特点定期更换扳报。
3.3 实物教育 应用一种模型真实地向病人展示、讲解、教会疾病预防方法及自我护理的措施。
3.4 示范教育 护士通过为病人演示一些手术体位的训练方法,功能训练的重点进行教育。
4 进行病人教育时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注意事项
4.1 护士要有对病人进行教育的意识 学会实施病人教育的方法,掌握病人教育的内容,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展病人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同时护士要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4.2 护士应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治疗性的护理技术,是实施病人教育并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4.3 病人教育做到持之以恒 要根据病人住院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实施护理操作时与病人教育相结合,将躯体护理与教育融为一体。
实施健康教育阶段是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
在实施教学 中,护士应不断评估学习策略、学习内容是否适合教学对象, 以便及时修正计划。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保持学习环境安静,心情轻松愉快;②对病人始终保持热情和 尊重的态度;③尽可能调动病人参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④充 分利用病人以往的学习经历;⑤强调所学知识应用到病人的 生活中去,并能立即解决问题;⑥注意随时帮助那些不善于学 习或态度消极的病人;⑦根据病人的需要安排学习时间;⑧依 据病人学习需要安排学习内容;⑨实施教学计划要兼顾学习 者的个人特点;⑩强调帮助病人学习而不是单纯教给知识;⑪ 允许病人根据自己的速度学习。
⑫所教内容与病人需求和教 学目标相关。
注意的事项:1。
一忌清晨吸烟。理由:早上醒来,身体新陈代谢还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频率慢,二氧化碳沉积较多。
如果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导致痉挛,使二氧化碳排 出受阻,从而产生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2。
二忌空腹喝牛奶。理由:牛奶中的蛋白质经过胃和小肠消化成氨基酸才能在小肠被吸收,而空腹喝牛奶使胃排空很快,蛋白质还来不及被吸收,造成营养浪费,而且蛋白 质在大肠内还会腐败成有毒物质。
3。 三忌如厕看报。
理由:许多人喜欢如厕看报,一蹲就是大半天。如厕看报不但会使排便意识受到抑止,而且会使直肠失去对排便刺激的敏感性,容易引起便秘。
4。 人体需要正确补水。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记忆力越来越差、容易呆滞、反应迟钝,而且工作缺乏效率?其实这并不是你的身体开始老化,而是你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补充水 分喔!5。 每天三杯水。
三餐后喝水,医生建议每天餐后半小时喝一杯水。起床一杯水,清晨是一天补水的最佳时机,清晨饮水可以让肠胃苏醒过来,降低血液浓度,促进循环。
睡前一杯水,睡前半小时补充水分,让身体在睡眠中维持平衡状态,降低结石发生的几率。
幼儿健康领域内容的选择 “既适合幼儿身心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事件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健康的经验和视野”。
1.生活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等卫生习惯。 (2)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
(3)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 逐步提高幼儿。 2.饮食与营养 (1)帮助幼儿认识常见食物名称、种类及其特点, 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3)帮助幼儿了解膳食均衡的简单知识及其意义, 培养幼儿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3.人体认识与保护 (1)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其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 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 度及行为。
(3)帮助幼儿理解心情愉快对身体有好处。 (4)帮助幼儿学习保护身体主要器官的最基本的方法。
4.保护自身安全 (1)帮助幼儿了解水、火、电、煤气、刀具、常用药物的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 (2)帮助幼儿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3)帮助幼儿获得应付(尤其是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懂得要及时避开危险场所。 5.运动能力 (1)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2)引导幼儿乐意参加尝试着玩各种小型运动器材并能玩出花样, (3)冬季,引导幼儿乐意参与室内热身活动,坚持在户外进行短时间运动。 (4)在教师、保育员的提醒,帮助下,注意随时增减衣服,知道用毛巾擦汗。
三、幼儿健康教育组织方法 幼儿的认知、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情景而获得,也需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因此, 幼儿健康教育中“幼儿园的空间、卫生设施、活动材料、体育器材和卫生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探索;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主动的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
健康教育的组织方法、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1.健康生活、健康心理活动的组织方法 (1)行为练习:让幼儿对已经学过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技能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如盥洗的顺序和方法,衣服的穿脱与整理,持筷的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具体指导下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2)讲解演示:具体形象地向幼儿讲解粗浅的健康知识,并结合实物或模型加以演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这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另一种方法。
(3)情境表演:教师或幼儿就特设的生活情境加以表现,然后让幼儿思考分析情境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由于情境表演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故能较好地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了解应该做出的合乎健康要求的行为。
(4)讨论评议:让幼儿参与健康教育评议,为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自己得出结论提供机会。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能鼓励幼儿对他人的思想加以评价,从而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例如:夏季,教师就多吃冷饮的害处让幼儿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5)感知体验:让幼儿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特性。
这种方法能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同时由于加入了身体动作,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 2.采取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方法 (1)自由活动。
(户外活动、活动区活动常用)由于不同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幼儿园教师不强迫幼儿参加某项活动,而是鼓励幼儿活动。 (2)游戏。
幼儿园教师一般都给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使幼儿通过游戏获得身体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 良好品质。
(3)模仿活动。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模仿力很强,据此,幼儿园教师就把各种动物图片悬挂或张贴在活动室四周,让幼儿任选一种动物作为模仿对象,如模仿正准备跳跃的小袋鼠,正在攀缘的树袋熊等,或模仿同一动物的不同姿势。
此外,她们还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行为, (4)音乐律动。教师弹奏乐器或播放磁带,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韵律性活动,比如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树,起伏不定的海浪,暴风雨中的闪电等。
通过轻重缓急不同的音乐节奏,使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优美性都得 到发展。 (5)松弛活动。
幼儿神经系统比较柔弱,大脑皮层容易疲劳,机体容易受损伤,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注意动静交替、合理搭配。此外,她们还注意教给幼儿放松自己身体的办法。
(6)感觉训练。感觉统合理论于,由美国Ayres博士提出后,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远离危险 珍惜生命学生在校安全要求 1.要遵守校规,按时到校,听从教师的教导。
2.上课要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好好学习。3.课间不追跑打闹,不做有危险的活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滑扶手,不爬护栏,不爬窗台。
4.不要带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或危险品到校(如,易燃、易爆、易损、锋利的器具、小玩具枪等)。5.同学之间要团结和睦,如发生矛盾要及时找老师解决。
6.注意防火、防电,不准擅自开启、触摸教室及楼道的电闸开关,避免意外事故。7.放学后要按时回家,不准在校内、外逗留。
8.遵守交通法规,行车走路要注意安全。9.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便买零食。
10.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和陌生人打交道,不要去施工现场玩耍,不要私自下水游泳。11.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识工作,以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5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