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备考必读经验2008年7月,是我大学毕业一周年的日子。
经历了社会角色的转变,我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人。回想,步入社会仅一年的时间,浪费了很多机遇,综合各种因素从了毕业前的第二志愿:报考公务员。
因此,在备考阶段计划科学、细致、用心,终是天遂人愿,成功夺冠。有机会碰到好友,谈到公务员考试,应中国公务员网的邀约写篇有关公务员考试考取高分的备考经验。
愿对各位来说,可以从中去粗取精。决定报考公务员后,通过对专业、自身能力、专长与职位的匹配性分析,职位前景与我所做的职业规划的契合度分析,以及现实性因素:工资、福利、晋升空间、工作自主性等比对,等综合性的考虑,在可报考的相关部门中择定其一,后报名、缴费。
虽然,已经决定全身心地备考,但是毕竟“民以食为天”,为避免“手中无粮,心里发慌”的窘境,遂选择:“进可攻、退可守”边工作边学习。现在想来,事实上工作、学习两不误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
毕竟在其位、谋其事,不可过分偏重。于是对工作更谨慎、细致,统筹时间,提高效率,工作之余挤时间。
时间总是太紧了,一切都要提高效率。首先,我要谈一谈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因为报名时间距考试时间也就是说备考时间仅一个月,所以复习效率尤为重要,制定一个详尽的复习计划就是必须的,计划不仅要定出每天的学习进度、更要细到每个小时每一分钟完成什么,因为你的时间非常有限。做计划有一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明白自己的优劣:哪方面能力强、哪方面能力弱,做到有的放矢。
本人文字功底较强,平时较喜欢研读时政、喜欢思考、评论和写作,对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来说,因为功夫下到了平时,所以在备考的阶段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对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来说,共有五个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每个模块的测查点不同,考查的都是你是否具备公务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质。
在计划前,我先做了几套真题测查了一下自己的弱点所在,以保证我在复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接着,就是学习的阶段。
明白了自己的弱项,那就是集中精力补充知识了。我是文科出身,数字敏感性不强,相应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以及资料分析也就成为我的弱项。
事实上,每个模块都是有做题技巧可言的。复习的过程就是理顺这些技巧。
所谓的技巧,大家都是熟知的。比如,数量关系模块,基本上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综合应用。
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后就是通过做题来练就你对规律掌握的熟练度,不停地做题以加深自己对命题的理解和规律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答题顺序也是很讲究的。
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会做的、得分高的。这就需要考生自己把握。
但也不可偏重。所以平时有时间还是要多看看人民网、新华网和光明网上的热点及评论。
把这些东西理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必要时也可以写写,写的好的东西还可以投稿,一举两得。另外,半月谈也应多看看,这样对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措辞严谨性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要多读。
可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考试时间做了调整顺延了近两个月。因为复习计划详实、时间丰盈,在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里复习更是有的放矢。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对于公务员考试备考阶段来说,正是处于考前冲刺阶段,由于时间太紧,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效率,复习教材,争取一天看上几遍。
因为之前考试科目的弱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这个阶段我要做的便是扎实根基,固本强根。对于行测来说,这个阶段还是做题,不是做模拟而是做真题。
如果各位认真研读一下历年国家及各省市的真题,你会发现:多数题目是相通的,可以说,考题多出自一个题库。所以,做真题是很重要的,也是你消化知识、沉淀知识的一个过程。
有条件的考生尽量把行测答题时间安排在上午,申论的答题时间安排在下午,以提升这个时段的兴奋度。需要注意的是做题不仅仅是在做题,切不可为了检验自己的复习程度得高分在有限的时间答不完题目,抓紧时间。
只有把每次演练当成真正的考试,有一点紧张度,在做题过程中严格按照两小时答题制,才会对考试有所帮助。行测的作答时间应尽量控制115分钟内,越快越好,留出5至 10分钟的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作答完毕,再找原因、做总结,不仅总结错的、更要总结对的。有人一定奇怪,为什么一定要总结对的,请问,做对的题目一定会做吗?不是!其中寓意自己体会。
把手中的真题做了一遍之后,还是要总结。你会问:前面总结了,现在还总结什么。
前面总结的是对、错的原因,现在总结的是系统知识、是规律,即同类题目的做题规律。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可能会疑问,辅导班里老师已经讲过相关题目的规律,做题就是加深对规律的掌握。
是的,因为你提前知道了题目的规律性,但是这个阶段更要总结。因为规律只是个大环境,其中还有潜藏的暗礁,考生很容易在规律中迷失。
比如,你知道数量关系里的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但是它所有的变形你都了然于心了吗?而对于申论来说,这个阶段所要做的是把自己把握的热点拿出来再梳理一遍。归类、汇总,与中。
自考本科考公务员机会不能说是很大。从报考公务员这个大门来说,学历类别是没有门槛的,但是具体招考职位可能有门槛,有的职位可能不招考自考学历的人员,这要看职位说明中的规定和要求。
学历学位要求
1.不同职位对学历学位的要求不同,具体条件要求参考职位表。学位不等同于学历。
(1)国民教育学历,指国家承认的学历。包括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高中)及高等教育(大学)学历。目前我国的国民教育高等教育学历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四个层次。
(2)本科学历可以报考学历要求为“本科”“本科及以上”“专科及以上”的职位。
(3) 社会在职人员应以其已经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应届高校毕业生以即将获得的最高学历进行报考。
(4)在读研究生不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应届毕业研究生可以报考。若被保研,进面试调档案的时候需要放弃保研。
(5)招录机关对于第二学位的审核是不一样的,有的单位允许报考,有的单位不允许报考,请务必咨询招录机关。
2.应届毕业生
定义: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注意:
(1)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
(2)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公务员。
(3)针对应届生可报考的职位,择业期内的应届毕业生不可以报考某些职位,具体情况参见职位表和招录单位要求。
如果学历是自考的,需要在学信网上能查询到学历信息,同时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公告中如果明确说明了只招全日制高校毕业生,那就是不能报考的,二是如果公告中没有要求,那就可以参加考试,但是不能报考要求具有学士学位的职位,因为自考没有学位,只能报考不要求学位的,当然,只有少数职位是要求学位的。
专升本的学历与本科学历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差别其实主要在于是否是全日制学历,至于其他的差距那就要看自己的实力了,从现实情况来讲,第一学历是专科和第一学历是本科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考成绩的高低,而排除高考中发挥失常的现象之后,那么就只能说明在高考时两者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这并不代表第一学历是专科的考生就需要一直背负着这个包袱,能选择专升本,并且能成功,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了,所以在考试过程中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安心复习即可。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