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
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包括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
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
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头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粘对格律: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
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
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隋代陆法言《切韵》把同韵同调的字归并成类,同类的字可以互相押韵,即是一个韵部,共206个韵部,唐人规定近韵可“同用”,南宋平水人刘渊把“同用”韵合起来,减为107韵,后人又减一韵,成106韵,这就是所谓的“平水韵”近体诗押韵的位置(韵脚)是固定的,律诗二四六八句、绝句二四句必须押韵(不管律诗绝句,首句既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必须一韵到底,且一般是押平声韵(仄韵诗因其太少,故从略)。这就是用韵上的基本格律。
近体诗用韵要求很严,除首句可用邻韵外,一般不允许邻韵通押,就是字数少的窄韵也不能出韵。当代人有愿意用新韵的,按照普通话入韵就可以了。
对于某些把“情、同”放在一起的新韵书,还是不看为好。 简述通俗一点说,对仗是指近体诗中一联的出句和对句要成对联的形式(其实,对联是从近体诗的对仗发展而来的)。
对仗有工对宽对之分,工对比较严格,楼高”对“心跳”,都算是宽对。绝对的工对和宽对一般不太多,律诗的对仗多数都是些半工半宽的句子,譬如“脸红”对“心跳”。
“脸”与“心”都是身体部位,算是工的,可“红”与“跳”一为形容词,一为动词,充其量也就是个宽对,所以这样的对子就是半工对。古代汉语是没有词性的,因此,对仗主要得从意义和结构上来看,有些初学者,老喜欢瞄着对仗的词性,发现一个词性不对,马上喊失对,这是很可笑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死”是什么词性?“灰”又是什么词性呢?对仗细分对仗细分的话,有工对、借对、扇面对、流水对等。
工对,词性词类和句型都相对的对仗。是律诗对仗最基本的形,上面已经介绍了!借对,就是借音、借义相对。
如杜甫七律《野望》中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白”和“清”本不算工对,但“清”和“青”同音,但“寻”和“常”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二寻为常,在这个意义上,“寻常”包括着数字概念,故这里借来和“七十”相对。当然,这也不涉及改变诗意的问题。
前者借“音”,后者借“义”,这两种情况都是借对。流水对,是说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并不对立,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就象流水不能分开一样,但它们在词类和结构上仍然要相对。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典型的流水对。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中。
上面介绍了近体诗的基本格律,对待诗律应取的态度是:承认格律,掌握格律,为了思想内容的需要,在必要时可以突破格律。只有这样,才能让诗律为我服务而成为诗律的主人。
律诗的颌联、颈联一般来说,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需对仗。在律诗中,特别是在五律中,有时会出现颔联不对仗的情况,这属于律诗的别体,不宜提倡。
但也有首联对仗的,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有尾联对仗的,如前举杜甫诗;也有全首用对仗的,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绝句本来不要求对仗,但也有对仗的,如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还有全首对仗的,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诗最工,所以建议学诗者最好从杜诗入手。近体诗的对仗用得好,可以使诗生色。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句数、字数,这个好理解,不多赘述平仄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由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
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
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
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头晕,以致于把格律看成为表达内容的镣铐,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律诗的格律,本来就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其实,律诗的格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每一句句子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粘对格律: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反或是相反类型。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
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
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有个学生问过我,为什么每联间的平仄要相粘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首联出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的话,那么对句的二四六字则必须为(仄平仄),基于近体诗的二四六字必须平仄相间的原则,如果颔联的二四六字不与首联对句的二四六字相粘同为(仄平仄)的话,那它只有重复首联出句,成为(平仄平)了,以此类推,每一联的平仄都会重复首联的平仄,那读起来该有多单调呀。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
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孤平与拗救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
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
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
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
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三字和第四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用下平声“八庚”韵。
记住了这首诗,就记住了属于八庚”的几个韵字。下面几首唐人的诗,都是“八庚”韵·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戊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赋得古原草送别 自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样连类而及,生生不已,既背诵了古人名篇,又掌握了某一韵部的常用字,岂不两全其美? (二)中华新韵。
为适应现代人学写传统诗词,中华诗词学会于2005年5月颁布了《中华新韵》。《中华新韵》由《中华诗词》编辑部组织力量,对2004年公布的两种简表以及诗词界传用的几种简表,进行了分析、研究、比较和归纳,征求了一些诗词作者的意见,经过集体讨论,整理出了《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以下简称《简表》)。
在此基础上,又邀请全国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专门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参考和借鉴了现当代音韵学家对普通话音韵的研究成果。
《中华新韵》制定时所考虑、所参照、所依据的几个原则性是: 1. 韵部划分的依据——普通话。以普通话为读音的依据,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读音的依据。
将汉语拼音的35个韵母,划分为14个韵部:麻波皆开微豪尤,寒文唐庚齐支姑。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两句七言韵语来代表14个韵部:中华诗国开新岁,又谱江涛写玉篇。
2. 韵部划分的标准——同身同韵。用《汉语拼音》注音,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母中开头的i、u、ü,称为韵头;韵头后面的元音部分称为韵腹,它是韵母发音的主部;韵腹后面的辅音部分,即n、ng,称为韵尾。韵腹和韵尾全称韵身。
有的韵母没有韵头,只有韵身。有的韵母没有韵尾,韵腹即是韵身。
显然,韵身相同的字,发音取同一收势,读起来是和谐统一的,因而是押韵的。 所谓“同身同韵”,即是将韵身相同的字,归于同一韵部。
这样就使音韵划分有了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尺度,从而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考虑到汉语拼音使用英文字母时的具体情况,在判定“同身”时,对个别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用《注音字母》注音,韵头称为介母,没有韵尾,韵母即是韵身。韵母相同,自然同韵,同身等韵就更是理所当然的了。
3. 平仄区分的原则——只分平仄,不辨入声 每个韵部中发音为阴平、阳平的字,即为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的字,即为仄声字。不再区分入声字。
这样,每个韵部实际上自然分成了平声、仄声两个部分。用入声韵的词牌,用新韵时改用仄声。
为了同时使用《平水韵》时更加方便,在每个韵部的后面标出该韵部平声字中所含的原入声字。仄声部分中的原入声字不再标出。
4. 多音字的归属原则——音随意定,韵依音归。对于多音字,根据其不同的读音,分别归属于相应的韵部。
在使用时,根据该字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确定其读音,从而确定其所属韵部及其平仄划分。 5. 与旧韵书的关系——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创作近体诗,提倡使用新韵,但不反对使用旧韵,如《平水韵》。但在同一首诗中,对于新旧韵的不同部分不得混用。
为了便于读者欣赏、便于编者审稿,使用新韵的诗作,一般应加以注明。 一般说来,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且容量大,这对于繁荣诗词创作应该是有促进作用的。
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使用旧韵,这就是“今不妨古”的原则。而且,即使使用新韵,也可以使用比《中华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这就是“宽不碍严”的原则。
《中华新韵》具体韵部表可上网搜索。 (三)首句可用邻韵。
上面说过,近体诗要押韵。但是,诗的首句本来可以不用韵的,如果用韵,就不一定要用本韵,而可以用邻韵。
例如: 访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一东),桃花带露浓(二冬)。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二冬)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二冬)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二冬) 秋野 杜甫 秋野日疏芜(七虞),寒江动三虚(六鱼)。 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六鱼)。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六鱼)。 盘飧老夫食,分减及溪鱼(六鱼)。
近体诗如果不是在首句,而是在其它地方用邻韵,就叫做“出韵”。在唐宋诗中,出韵的非常罕见,我们不能用个别的诗句作为出韵的依据。
五律第一式首句不入韵。五律首句也可以入韵,倘要入韵,只须将第一句换为第四句即可,其他不变,这就衍化为五律第二式, A仄仄仄平平,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A仄仄平平仄,B平平仄仄平; C平平平仄仄,D仄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者表示可仄可平,以下相同。)
例诗: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将第一式一、三联与二、四联位置倒换,即成。
踩脚,就是说在不该押韵的句子押韵了,也即除了首句以外的其他奇数句句脚字入韵,则成为踩脚。
这个只要按照近体诗格律来,就不会犯错误。重字就是一首诗里面使用了相同的字,尤指韵脚字相重。
这里要排除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段,例如为了渲染而使用复沓手法,宋词中还有专门的“独木桥体”,就是指整首词只用一个字押韵的作品。撞韵,就是说在韵脚字以外的字上用了和韵脚字同韵部的字。
挤韵则是说,在一首诗或者一个句子里面用了太多同韵部的字。句言这个,我也没听说过~其实,这几个概念除了重字以外,其他的意义不大,特别是撞韵和挤韵。
唐诗名作中违反者不胜枚举,《诗经》中还有句中韵。况且古人还喜用叠韵成句,挤韵更是毫无道理。
这些概念大概也只是后代诗论家牵强附会的,并没有真正的音理上的根据。别说这些概念没根据,就是孤平也是找不到任何道理~现在规定诗律严忌孤平,大概只是因为前代诗作绝少这种情况,所以才沿用而已。
真正要说音理上的根据,恐怕谁也说不清。
简单说 古体诗讲究平仄、押韵、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句尾都有韵脚:a o u iu 等.配合音乐可以唱出来,也称为诗歌.盛于唐朝,那是一个诗的国度.近体诗主要集中表现当代,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一系列 表达个人浪漫情怀的 诗歌.在用词和用句上要自由得多.如一首我读过的诗《阳光 水 花》看似在写三个物体间真实存在的关系,仔细读,别有一番诗味.又如散文诗《小桥流水哗啦啦》,在学前教育书上,孩子读来朗朗上口,但它确实是诗.于是近体诗从广义来说,只要有诗味,就可以定义为诗.。
你这两首诗里,第二首合乎格律,不仅平仄上把握得恰当,用韵也做得不错,首句韵脚用“上平十五删”,第二、第四句韵脚用“上平十四寒”,符合宋以来不少格律诗首句采用临韵入律的特点(“孤雁出群格”)。
押韵的话我还是支持采用《平水韵》,毕竟它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有人说现今普通话中入声字消失了,所以就应该编订新的韵书,实则不然。从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可以看出,至少在元代北方地区的语言中就已经没有入声字了,但有入声字的旧韵书还是这么平平稳稳地又被使用了三个朝代,足以说明它的价值所在。使用一种跨越古今、兼顾南北的语音体系,我个人认为要比普通话一家独大要好得多。
补充:平仄用韵上,近体诗应用《平水韵》,词宜参考清代戈载所编的《词林正韵》;如果要选择用今音的话,可以使用《中华新韵》(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古体诗不讲求平仄,用韵上也可以比《平水韵》稍宽泛些,但也不能想当然,哪些韵部适宜合用可以参考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的归纳。总之现代人写诗还是以用《平水韵》者为多,这一点你应该认识到,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简单说
古体诗讲究平仄、押韵、格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不能多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句尾都有韵脚:a o u iu 等。配合音乐可以唱出来,也称为诗歌。盛于唐朝,那是一个诗的国度。
近体诗主要集中表现当代,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一系列 表达个人浪漫情怀的 诗歌。在用词和用句上要自由得多。
如一首我读过的诗《阳光 水 花》看似在写三个物体间真实存在的关系,仔细读,别有一番诗味。
又如散文诗《小桥流水哗啦啦》,在学前教育书上,孩子读来朗朗上口,但它确实是诗。
于是近体诗从广义来说,只要有诗味,就可以定义为诗。
不知道你古文基础如何。
近体诗主要讲的就是格律和对仗。在这两方面书海了去了,光是平仄关系就挺头大的,另外还有声韵、用典、意境什么的。
如果你古文基础不太强的话,这一大套够你学的。 不过,要想写近体诗也不用非得先学这此不可。
容易的方法,就是读和背。什么王维、杜甫、陆游、岑参什么的,或者弄本《唐诗三百首》先背背看,坚持三个月肯定就有感觉了。
然后就试着写写,边写边看格律、对仗方面的书,一点一点的规范,这样印象深,而且应该很快就能写出个模样了。 提醒:李白的近体诗先不要背,他经常有脱律,或平仄不齐的情况,容易误导。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4.0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