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知识全面。几乎涵盖了易学的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
2、学用结合。张延生算是实战派的易学家,所言皆在于实用。而实际上,《易经》主要在于用,即占,离开占卜而学易,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3、浅显易懂。此书乃作者授课内容整理而得,非常口语化。说明一点的是,这些内容是作者讲给那些易经研讨班的学生的,那些学生都是花了不少钱去听课的,所以,如果所讲的内容不实用,学不会,学员是不买帐的。不象一些所谓易学者,闭门造车,完了憋出一本书来,读者看了再不买帐,你总不能为了一本书钱去和他打官司吧。
4、本书所讲易学,乃邵康节《梅花易数》一脉相承,其用主要在于象,属于心占,起步比较高了,对原有易经有所拓展,但又不失原有易经之精,因此,学好了此中内容,更多有利于对六十四卦的学习。老实说,心占是要下点功夫的,要钻进去,而我现在没有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在这上面,所以,放弃了心占的算法,仅于空暇时间研习六十四卦,但原来从此书所学东西对于解六十四卦非常有用。
5、占卜中加入了五行生克之法。此一法也是源于《梅花易数》,邵康节在其书中说,他从一高人处学得此法,用于占卜,准确率大有提高。我现占卜时,也仍使用此法,确实有用。
豆瓣酱也叫蚕豆酱,原盛产于四川地区,采用蚕豆作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酱类调味品。
蚕虫也称葫豆,酿造豆瓣酱的蚕豆必须预先剥去皮壳,使之成为瓣粒。 脱壳方法 1。
湿法脱壳:蚕豆除杂后,投入清水中浸泡,使之渐渐吸水至豆粒无皱皮,断面无白心,并呈发芽状态为度。 浸泡完毕后以人工或机械剥去皮壳。
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即将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至80~85℃,然后将冷水浸透的蚕豆入浸4~5分钟。当皮壳呈棕红色即行取出,立即用清水漂洗至无碱性;此时皮壳极易去掉,操作必须迅速,以免豆肉变色。
湿法脱壳的特点是瓣粒比较完整,但一定要注意掌握脱皮及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豆瓣变得僵硬,制曲发酵以后也不易软解,影响成品质量。 2。
干法脱壳:干法脱壳比较方便,劳动生产率高,豆瓣容易贮放。土办法可将蚕虫去杂后晒干,用石磨或钢磨调松页距磨去皮壳,然后风选分级,最后筛出豆肉备用。
现在则大多使用脱壳机。用脱壳机干法脱壳,平均每台每天能处理蚕豆2500~4000公斤,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卫生条件。
制作方法 1。豆瓣处理:将干豆瓣肉质(蚕豆子叶)按颗粒大小分别倾倒在浸泡容器中,以不同水量进行浸泡。
豆肉吸水后,一般重量可增加1。5~2倍,体积膨大1。
8~2。2倍。
浸泡程度的判断:将豆肉拭去表面水分,折断瓣粒,如断面中心有一线白色层,即证明水分已经达到适度。 浸泡时可溶性成分略有溶出,其中有部分蛋白质,可以另行综合利用。
2。制曲:豆肉浸泡适度事,应及时排放余水,或捞起沥干送入曲室制曲。
但是由于豆瓣颗粒较大,因此制曲时间也需适当延长。一般通风制曲时间为2天,要特别注意调节曲室温度,防止“干皮”,必要时可在曲料面上搭盖一层席子。
种曲用量为0。15~0。
3%。 3。
制酱醅:将蚕豆瓣曲送入发酵容器中,表面扒平,稍稍压实,待品温升至40℃左右,再将18~20°Bé的盐水徐徐注入曲中,盐水用量约为豆肉原料的一倍,如能将盐水加热至60℃使用更好。最后加上封口盐,保持品温在45℃左右进行发酵,或称至室外后熟,则香气更浓,风味更佳。
4。辣椒处理:生产豆瓣酱用的辣椒有鲜椒和干椒两种,一般以使用盐腌的鲜椒为好。
鲜椒收购以后应及时除去蒂柄,洗净沥干。按鲜红椒每100公斤加盐22~24公斤,一层鲜椒一层盐,撒布均匀,同时大力压实,再加少量食盐封面,食盐上铺竹席,用重物压上,使卤汁流出,可防止辣椒变质。
并经常检查,如发现盐水干耗,应及时补加淡盐水,以保持汁水深度。容器要加盖,以免杂质落入,鲜椒一般经腌至3个月后即可应用,使用时要先用轧碎机粗碎后再在钢磨中反复磨细,如水量不足,可在磨浆时添加适量2°Bé的盐水,以调节稠度。
通常每100公斤鲜椒加盐水磨浆,可产成椒浆150公斤左右。 椒浆贮放期间要每天搅拌一次,以防表面生霉,影响产品质量。
四川豆瓣酱在磨制椒酱时有的还加入约20%的含盐甜米酒汁。 干辣椒使用前的处理方法是将干椒100公斤加水浸泡,先加部分食盐腌渍,贮放,用时再加20°Bé盐水至500公斤磨成浆状。
此椒盐放置数天后也可能自然发酵,但不如鲜椒质量好。 5。
配制:成熟后的蚕豆瓣醅与适量椒盐混合,即成为豆瓣酱。直接佐餐作为副食品的豆瓣酱要经加热灭菌处理。
配制后如能再封坛发酵半个月包装出售,风味更好。 我也这会,这是找来的,但愿可以帮助你们。
《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和诊断学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物学。生命的特征、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和生命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主要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第三部分:生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和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及生殖等。
第四部分:药理学。主要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以及常用药物的药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第五部分:病理学。主要包括: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和病因等。
第六部分:诊断学。主要包括:发热、呼吸音、黄疸、腹水、意识障碍和头痛等38种病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常见原因和临床表现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