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实验室检查的方法:(1)血糖测定: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是诊断糖 尿病的依据,判断为正常或异常的分割点主要是依据血糖水平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人为 制定的。
诊断时推荐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静脉血浆葡萄糖值。 (2)尿糖:当受条件所限无法监测血糖时,可通过尿糖测定来间接反映血糖水平。
一般 当尿糖出现阳性时考虑体内血糖可能存在升高。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老年 人)或降低(妊娠)时,或体内出现疾病状态(发热、肾脏疾病等)尿糖监测意义不大。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是葡萄糖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之间形成 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HbAlc是评价长期血糖 控制的金指标。如条件许可,血糖控制达到目标的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2次HbAlc,血糖 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的糖尿病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1次HbAlc。
值得注意的 是,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lc多6。 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目前在我国尚不是糖 尿病的诊断指标,仅用于评估血糖控制状况。
(4)OGTT试验:空腹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诊断标准,或空腹血糖正常但疑及糖尿病者 应行OGTT试验。 接受OGTT试验前应避免脑卒中、手术等应激状态至少2周。
接受OGTT 试验前3天,不应控制饮食,每天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应低于150g,并且维持正常活动。 停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氨茶碱等)。
应于试验前 8 ~ 12小时停止进食,可以适当饮水(不能喝茶和其他饮料)。 试验当日将75g葡萄糖粉(如 为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82。
5g,小儿按1。 75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溶于250 ~ 300ml温开水中。
空腹状态抽静脉血查血糖,抽静脉血后立即在3 ~5分钟内饮完糖水,从饮 第一口糖水开始计时,于第120分钟测静脉血糖。 进行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 或进食,应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尽量减少走动。
如果需要同时观察胰岛素的分泌状况,可于 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和180分钟分别抽静脉血查血糖和胰岛素。
具体如下: (1) 血糖动脉血、微血管血和静脉血葡萄糖水平有0 ~ 1。
1毫摩/升差 别,餐后更显著,通常以静脉血为准。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作为糖尿病控 制情况的监测,如果高于11。
1毫摩/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2) 尿糖正常人的肾糖阈约为8。
9毫摩/升,但是有个体差异,仅仅尿 糖阳性不能确诊为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尿糖经常为阴 性,所以初步筛选糖尿病,应测餐后3小时尿糖。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为确诊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正 规试验步骤为先测空腹血糖,以后口服葡萄糖75克(12岁以下为1。 75克/ 千克),服糖后1, 2, 3小时重复测血糖。
任何时间血糖>11。1毫摩/升。
(200毫克/分升)和(或)空腹血糖>7。8毫摩/升(0毫克/分升),立刻可诊断为糖尿病。
(4) 并发症的发生趋势,其意义高于多次连续血糖测定。 糖化血红 蛋白显示3个月平均血糖情形,糖化血清蛋白显示3周平均血糖情况。
(5 )胰岛素释放试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与糖耐量试验一样,目的为了 了解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负荷反应能力,胰岛素释放试验在确定治疗方案 时有借鉴意义。但因为C肽测定的变异量大,抑制其实际应用。
(6) 其他关于代谢紊乱方面还应该进行血脂、血气分析、血尿素 氮、肌酐、尿酸、乳酸、β-微球蛋白、血液流变学等监测。
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室检查方法:(1)蛋白尿检查: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出现和最敏感的指标。
正常人尿白 蛋白的排泄为1。5 ~20jxg/min或小于30mg/24h,20~200(xg/min即为微量白蛋白尿,大于 200jxg/min或300mg/24h即可表现为临床显性蛋白尿。
(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发表的《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 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中指出的诊断DKD的主要依据。ACR在30 ~300mg/g之间为微 量白蛋白尿,ACR>300mg/g诊断为大量白蛋白尿。
(3)血清肌酐测定及GFR的估算:临床上常用测定的血清肌酐水平来评价肾脏功能, 但由于血清肌酐水平受营养状态、肌肉容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客观反映GFR,因此目前 多采用MDRD公式或简化的公式推算患者的GFR( I卩eGFR)。 注意事项:eGFR并不像ACR 一样是诊断DKD的最主要指标,对于CKD分期中3期以上的DKD患者eGFR是诊断DKD 的重要指标,然而对于早期DKD,尤其是诊断为糖尿病最初几年由于GFR往往增加或处于 正常高限,eGFR就不能作为诊断DKD的主要指标,应定期检测eGFR,然后根据前后的变化 趋势判定;对DKD患者来说,用MDRD公式或简化的公式推算的eGFR只使用于部分患者, 对于不同种族和处于CKD不同期的患者,MDRD公式尚存在许多不足。
对于国人来说,北 京大学医学院报道的改良的MDRD公式可用。(4)肾小管功能不全的早期指标:糖尿病肾病不仅出现肾小球的功能损害,也反映在肾 小管的功能性和实质性损害。
NAG(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重要的溶酶样水 解酶,由于分子量大,不能由肾小球滤过,在肾脏受损时由近曲小管释放。 有研究证实,NAG 升高或尿NAG/肌酐比值升高,先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故有人认为,尿NAG比尿白蛋 白有更早的预测价值。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正常时,RBP在尿排量很少,它在肾小球 滤过并在近曲小管吸收而分解。在近曲小管受损时,尿RBP排量迅速增加。
RBP在肾脏的 处理过程与(32-MG在尿中易受尿pH、温度及蛋白水解酶的影响不同,人尿液PH(5。7 ~5。
8) 可使心-MG大量降解,而对RBP影响不大。故人们认为RBP比p2-MG更敏感。
总结如下: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 (1)多尿: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 4000毫升,最高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数可达20余次。因血糖过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
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恶性循环。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以饮水来作补充。因此排尿越多,饮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尿中丢糖过多,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如此反复。 (4)消瘦: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出现形体消瘦。
(5)乏力:由于代谢紊乱,不能正常释放能量,组织细胞失水,电解质异常,故病人身感乏力、精神不振。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
有的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女患者外阴道痒等。甚至有的患者直至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时才被确诊。
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不超过100mg,一般常规的尿糖定性测不出。
若每日尿中排出糖超过100mg,则称为糖尿。 (2)血糖测定。
目前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也有采用邻甲苯胺法。正常空腹血糖为3.9~6 .1mmol/L,若两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包括: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②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③可的松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测定。测定标准:①空腹时正常值为5~15mU/L,胰岛素依赖型则低于正常的下限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在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人。
②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依赖型无高峰出现,呈低平曲线;非胰岛素依赖型高峰较正常为低,或高峰延迟。 (5)C肽测定。
①空腹血中正常值为1.0±0.23μg/L,胰岛素依赖型减少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②C肽释放试验同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 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是胰岛功能的病变,单查空腹血糖判断是否糖尿病,必然造成部分糖尿病漏诊,因为糖尿病早期首先是餐后血糖升高,此时空腹血糖可以偏高或者正常;另一方面,有些非糖尿病患者如甲亢、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者,可出现血糖升高,故单靠空腹血糖又可导致误诊。
尿糖受肾糖阈的影响,与血糖不成正比。因此,尿糖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要确诊糖尿病,判断其类型及严重程度就必须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C-肽兴奋试验,有条件做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试验则更好,根据空腹血糖≥7.0mmol/1或餐后血糖≥11.1mol/1(除外胰腺瘤、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诊断糖尿病的基础上如胰岛素释放正常或不正常,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或不足,可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其经、中、重度诊断标准如下: 轻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3-5mmol/1(如超过5mol/1应排除感冒、感染、情绪波动、劳累等因素),胰岛素分泌正常或不足,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 中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5-10mmol/1,胰岛素释放在餐后1小时,2小时低于正常值1/3,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或轻度低下。
重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10mmol/1以下,胰岛素释放在餐后1小时、2小时低于正常值2/3或四点均低。C-肽释放低下。
1。
血糖(GLU)正常参考值:3。6—6。
1mmol/L临床意义:①生理性高血糖:常见于餐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或情绪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时。②病理性高血糖:内分泌腺功能障碍引起高血糖,颅内压增高,由于脱水引起的高血糖,麻醉,感染性疾病,毒血症情况下可出现高血糖。
③生理性低血糖:可见于饥饿和剧烈运动。④病理性低血糖:对抗胰岛素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取血后尽快离心分离出血清并检测。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参考值:空腹血糖:3。89—6。
1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餐后三小时血糖:3。 89—7。
8mmol/L临床意义:①正常曲线:不论空腹血糖高于或低于6。1mmol/L,口服葡萄糖后0。
5—1小时达高峰值,峰值不超过10mmol/L2小时恢复到空腹水平。②糖尿病型曲线:空腹血糖比正常人高,上升峰值〉10`mmol/L,下降缓慢且峰值后移,出现尿糖。
重要的判断指标为口服葡萄糖两小时后血糖仍高于7。8mmol/L。
空腹血糖正常而OGTT2小时血糖〉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若空腹血糖〉7。8mmol/L,而OGTT血糖水平在8。
0—10。9mmol/L,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注意事项:试验前三天,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停用各种影响糖代谢的药物,试验前至少禁食10小时以上。 试验期间禁止饮茶、吸烟或进食。
3。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正常参考值:3。
8—6。5%。
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值单位(%)是指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率。GHb是代表HBA1a、b、c之总和,而HBA1c约占70%结构稳定,故HBA1c可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监测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反映测定前1—2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每月测定1—2次,以便更好的了解病情控制的程度。
4.尿糖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
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5.糖化血清蛋白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
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7.血脂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
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 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
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轻度升高。10.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总结如下: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 (1)多尿: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 4000毫升,最高达10000毫升以上。
排尿次数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数可达20余次。因血糖过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
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恶性循环。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以饮水来作补充。因此排尿越多,饮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食:由于尿中丢糖过多,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如此反复。 (4)消瘦: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消耗过多,体重下降,出现形体消瘦。
(5)乏力:由于代谢紊乱,不能正常释放能量,组织细胞失水,电解质异常,故病人身感乏力、精神不振。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
有的患者以多饮多尿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女患者外阴道痒等。甚至有的患者直至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时才被确诊。
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正常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不超过100mg,一般常规的尿糖定性测不出。
若每日尿中排出糖超过100mg,则称为糖尿。 (2)血糖测定。
目前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也有采用邻甲苯胺法。正常空腹血糖为3.9~6 .1mmol/L,若两次重复测定空腹血糖≥7.8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耐量试验包括: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②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③可的松葡萄糖耐量试验。
(4)胰岛素测定。测定标准:①空腹时正常值为5~15mU/L,胰岛素依赖型则低于正常的下限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在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人。
②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依赖型无高峰出现,呈低平曲线;非胰岛素依赖型高峰较正常为低,或高峰延迟。 (5)C肽测定。
①空腹血中正常值为1.0±0.23μg/L,胰岛素依赖型减少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②C肽释放试验同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 医学研究证实,糖尿病是胰岛功能的病变,单查空腹血糖判断是否糖尿病,必然造成部分糖尿病漏诊,因为糖尿病早期首先是餐后血糖升高,此时空腹血糖可以偏高或者正常;另一方面,有些非糖尿病患者如甲亢、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者,可出现血糖升高,故单靠空腹血糖又可导致误诊。
尿糖受肾糖阈的影响,与血糖不成正比。因此,尿糖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要确诊糖尿病,判断其类型及严重程度就必须做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C-肽兴奋试验,有条件做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试验则更好,根据空腹血糖≥7.0mmol/1或餐后血糖≥11.1mol/1(除外胰腺瘤、甲亢、皮质醇增多症、肢端肥大症、肝病及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因素)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诊断糖尿病的基础上如胰岛素释放正常或不正常,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或不足,可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其经、中、重度诊断标准如下: 护偿篙锻蕻蹬戈拳恭哗轻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3-5mmol/1(如超过5mol/1应排除感冒、感染、情绪波动、劳累等因素),胰岛素分泌正常或不足,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 中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5-10mmol/1,胰岛素释放在餐后1小时,2小时低于正常值1/3,C-肽释放在正常范围或轻度低下。
重度:空腹血糖和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在10mmol/1以下,胰岛素释放在餐后1小时、2小时低于正常值2/3或四点均低。C-肽释放低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9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