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 首页
  • 作文
  • 散文
  • 故事
  • 古诗
  • 短文
  • 语录
  • 写作
  • 诗歌
  • 百科
  • 知识
首页 » 基础知识 » 管理信息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

管理信息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

分类:基础知识 日期:2022-11-03 21:23 浏览:1 次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分为四篇,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重点从系统知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特点,本篇养活了与其他课重复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增加了企业网络应用的知识。第二篇应用篇(包括第四、五、六章),重点从组织应用角度讲解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当前应用较多的信息系统,如ERP、DSS。第三篇开发篇(包括第七、八、九章),重点从系统规划,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阐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与管理。第四篇管理篇(包括第十——十三章),重点阐述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其中绩效管理是企业目前关注的热点,本书增加了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希望借此引起学生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视,并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探索企业绩效管理的解决方案。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给予了清晰的划分,每章有学习导读、关键概念和思考题,在有关章配有案例分析,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使用。

2.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分为四篇,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重点从系统知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特点,本篇养活了与其他课重复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增加了企业网络应用的知识。

第二篇应用篇(包括第四、五、六章),重点从组织应用角度讲解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系统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当前应用较多的信息系统,如ERP、DSS。 第三篇开发篇(包括第七、八、九章),重点从系统规划,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方面阐述了系统开发过程与管理。

第四篇管理篇(包括第十——十三章),重点阐述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社会的伦理道德,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其中绩效管理是企业目前关注的热点,本书增加了企业绩效管理系统,希望借此引起学生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视,并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探索企业绩效管理的解决方案。

本书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给予了清晰的划分,每章有学习导读、关键概念和思考题,在有关章配有案例分析,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与专科生使用。

3.管理信息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信息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数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涉及多个学科和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既能宏观地全面的了解人类社会信息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丰富信息管理的实践活动。

基本要求 一 信息管理科学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信息科学的基本内容、信息科学的核心方法、信息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范围;熟悉信息的功能,信息与管理的关系;了解信息的度量,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管理的发展,信息管理学的产生和进化。

1.信息简论;

2.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

3.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

4.走向信息管理科学。

二 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作用和发展规律;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电信网,计算机网,国际互联网。

1.信息技术概论;

2.信息处理技术;

3.通信技术。

三 信息行为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需要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熟悉各类用户信息需要特点,信息动机的形成与转化,信息的选择行为和利用行为;了解信息需要的产生,信息查询行为。

1.信息需要与信息动机;

2.用户的信息行为。

四 信息交流论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要素,初始编码,申农—韦弗模式;熟悉信息符号的特征,拉斯韦尔模式、施拉姆模式、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开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人际信息流、组织信息流;了解二次编码,大众信息流。

1.信息的表达—符号与编码;

2.信息交流模式;

3.社会信息流。

五 信息产品的开发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采集的原则、途径、方法,信息整序的方法,内容分析法;熟悉信息源,信息分析的工作程序;了解信息整序的目的与要求,信息分析的方法。

1.信息采集;

2.信息整序;

3.信息分析。

六 信息产品的流通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服务的原则,信息服务的主要类型,信息市场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信息市场的营销;了解信息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信息服务;

2.信息市场。

七 信息系统管理

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结构,CIO在组织中的地位和职能、素质要求;熟悉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了解系统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方法,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安全管理,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

1.信息系统工程;

2.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3.现代信息系统的发展。

八 信息产业管理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产业的特征和作用,内部结构和外部关联,制定信息产业政策的原则,信息产业政策体系,信息化的内涵;了解信息产业理论,信息管理体制,国外信息产业政策,信息化水平测度,我国信息化的现状与挑战。

1.信息产业理论;

2.信息产业管理基础;

3.信息产业政策;

4.信息化。

4.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是哪些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二、技术的性质1. 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 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 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1、信息、物质、能源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技术。3、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应用;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⑤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4、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6、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①电子管②晶体管③集成电路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7、“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机)。

8、计算机由原来的单纯的数值计算发展成同时具有文字、绘图、表格、音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各种形式的信息都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9、计算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新一代的计算机将是智能化的多媒体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具有存储记忆能力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控制能力。11、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领域有:①数值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⑤计算机辅助教育⑥人工智能⑦计算机网络。

12、信息包括文字、数字、声音、图像、图表等。13、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sted Instrction)简称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 trction)简称CMI。

14、人工智能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机器人等。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16、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有效、迅速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巨大的神经中枢。

17、从外观看,计算机主要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18、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19、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20、运算器、控制器和外存储器是构成主机的核心部件。

主机以外的其他部件通常被称为计算机的外设。21、中央处理器(又称中央处理单元),英文缩写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通常CPU的型号决定了整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中央处理器时钟频率称为计算机的主频率。

主频率通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是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CPU的型号有Pentium(奔腾)Ⅱ、Pentium(奔腾)Ⅲ、Pentium(奔腾)Ⅳ。

22、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当前工作中正在运行的程序、数据等,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内存按其功能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23、随机存储器(RAM),主要用来随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允许被读取,还允许被修改。重。

5.信息技术基础 和 计算机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外延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

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人的信息功能包括:感觉器官承担的信息获取功能,神经网络承担的信息传递功能,思维器官承担的信息认知功能和信息再生功能,效应器官承担的信息执行功能。

按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分类,信息技术可分为以下几方面技术: ⑴ 传感技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技术它的作用是扩展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功能。

它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

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识别、语音识别和图形识别等。通常是采用一种叫做“模式识别”的方法。

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⑵ 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

通信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快速、可靠、安全的转移。各种通信技术都属于这个范畴。

广播技术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由于存储、记录可以看成是从“现在”向“未来”或从“过去”向“现在”传递信息的一种活动,因而也可将它看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一种。

⑶ 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编码、压缩、加密和再生等技术。

计算机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着眼于计算机存储器的读写速度、存储容量及稳定性的内存储技术和外存储技术。 ⑷ 控制技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效应器官。

控制技术即信息施用技术是信息过程的最后环节。它包括调控技术、显示技术等。

由上可见,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 其主要支柱是通讯(Communication)技术、计算机(Computer)技术和控制(Control)技术,即“3C”技术。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的核心手段。

信息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将形成以智能多媒体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时空的大规模信息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一起构成了当代三种前沿科学,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核心。

信息科学和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先导,是人类进行高效率、高效益、高速度社会活动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6.管理信息学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满足面向21世纪从事商务与技术管理要求的高级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毕业后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如财政、金融、税务、外贸、政府机关、商业、工业企业、软件公司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化工作,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网的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质、业务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维护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

2、掌握应用数学和经济管理知识,结合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3、掌握从事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5、掌握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熟练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

【培养对象】

本科生,工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

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技术、管理模型与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MRPⅡ/ERP原理与实施、IT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离散数学基础、运筹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

公益劳动、军训、计算机课程上机、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数量经济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知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

【学生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军队。

工商管理专业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创新的原则,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企业管理方法和技巧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掌握:

1.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企业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熟悉一门外语和电子计算机知识,并能初步运用外语和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手段从事国内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经济法、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与伦理等。

7.管理学基础知识有哪些

1、概念定义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历史发展

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3、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管理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管理在功能、组织、方法和理念上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使管理学研究呈现六个发展趋势。

4、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

5、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8.高一必修《信息技术基础》重点知识

一、信息获取1、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2)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3)了解信息的基本载体形式(4)能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信息的特征2、信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1)了解信息技术的j基本概(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30了解信息技术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33、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1)理解信息来源的都样性(2)了解闲暇的一般过程(3)o几百几种常见的采集工具(4)掌握采集信息的 基本方法(5)能根据问题确定信息 来源(6)了解计算机常用的信息存储格式4、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1)能使用浏览器网(2)掌握常用搜索引擎(3)能根据。

9.信息管理基础的认识,

计算机网络: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思想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最新知识,具有较强的网络系统的工程施工、管理、维护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网络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TCP/IP协议、交换与路由设备、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Oracle)等。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实施、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技术工作。

图形图象设计: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环境,精通国际上流行的1-2种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如Apple、Photoshop、IIIustrator等)。并能运用它们独立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所需要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任务。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广告心理学、多媒体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制作环境、Photoshop平面设计、IIIustrator图形制作、3DS MAX 、Flash、AutoCAD、acrobat应用与作品输出、Dreamweaver网页设计。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广告制作、包装、装潢设计、居宅装修、出版、印刷、游戏开发等图形图像制作工作。

计算机应用: 本专业主要培养计算机应用、调试和维护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开发与实践能力。 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维护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原理、大型数据库应用技术、操作系统、C&C++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等。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运用微机进行技术改造和过程控制,以及微机系统的安装、维护等技术工作。

管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相关推荐:
  • 2017河南省考公安(2017年下半年招警考试考公安吗)
  • 监狱警察要考公安吗(报考监狱系统的需要考公安吗)
  • 公务员地理(公务员考试常考的地理常识)
  • 初中学生如何把语文掌握好(如何在初中打好语文基础)
  • 计算机二级总结百度云(有没有计算机二级网课的网盘资源,跪求)
上一篇:当字组词_词学习 下一篇:一周七天懒人营养早餐食谱分享(早餐吃什么最好最有营养早餐)

相关推荐

2017河南省考公安(2017年下半年招警考试考公安吗)
监狱警察要考公安吗(报考监狱系统的需要考公安吗)
公务员地理(公务员考试常考的地理常识)
初中学生如何把语文掌握好(如何在初中打好语文基础)
计算机二级总结百度云(有没有计算机二级网课的网盘资源,跪求)
扎实语言文字牢固(如何教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
教师考编公共题库2019(2019年教师编制考试怎么复习)
生理解剖选择题(关于解剖生理学试题)
组织人事部公共(人事单位组织的综合知识考试具体考那些内容)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基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潮流时尚 写作素材 创新创业
生活常识 策划方案 安全知识
自考专业 家居生活 三农创业
励志故事 时尚穿搭 星座知识
热门分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653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