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该内容已删除或未通过审核,请返回首页浏览其它页面,感谢你的理解,谢谢。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城市地区对企业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由于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地区在放宽招商引资标准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使污染转嫁现象有了可乘之机。于此同时,农民为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维权活动,有些维权活动甚至造成了农民与当地企业、政府关系的僵化。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xx县xx镇xx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维权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维权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维权困境
一、xx村环境转嫁状况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xx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xx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xx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二、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近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维权。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xx村村民维权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维权,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维权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维权中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政权力强大,行政权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维权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政府,会使农民维权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政府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政府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维权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维权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维权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维权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维权的视野。
三、农民维权的困境
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辛?xx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维权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政府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xx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政府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维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政府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维权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维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维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维权知识,不知如何维权。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维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政府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有的基层政府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政府对农民维权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维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维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维权比一般维权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政府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维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维权成本。第三,维权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四、建议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维权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平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政府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维权方面对政府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维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维权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维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维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平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维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社会实践时间:20xx.1.20-20xx.2.20
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习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据了解流经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见底,河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因为河水清澈村里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里洗,小孩子也经常到河里洗澡。现在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纸厂污水的排入而变得乌烟瘴气,
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 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 。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 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 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xx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吨,农药使用量为1吨多。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 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政府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益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灭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农村的自然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取得了长期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的说就是树立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于子孙后代得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富有重要的责任,而且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担负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背景:
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水质安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云阳大多数农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沟是长江的支流,污染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
2进一步了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原因;
4.向广大村民提建议,向他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调查内容:
1.实地调查
我们在云阳县黑马村和云阳泥溪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池塘、水库、水沟等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污染。 在黑马村我们主要调查了2个大型水库、一家山羊养殖基地以及流向长江的一条溪流。在这中间的一个水库里,我们发现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种
瓜果皮,不时传来一阵恶臭。据了解,这个水库已经废弃没有再使用了,但是这个水库严重影响到了环境。在山羊养殖基地,我们老远就闻到一股膻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废物,我们看到一股夹杂着黑色的水顺着一条小水沟流向了一条小溪流,我们继续顺着一条小溪一路走,发现有些干涸的地方有许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还发现了3个农药瓶,还有无数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筑有两个居民饮用水池,还有一个大型水库,这个水库为磐石水厂提供水源,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乡街道旁的小河里,我们发现河面上了两边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种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于23个,并且只是一段流域,并且河岸两旁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抬高。
在一条公路旁的水池里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还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经过询问原来是通过这条路的一些驾驶员的车漏了油流进去的。
2.走访调查
在泥溪乡我们向周围的村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村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
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马村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 10多位村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并且这里经常有农村妇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里含磷的话,造成的水华会更厉害。
污染源:
1.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以及设房屋产生的废物;
2.工厂产生的未经处理废水;
3.种植农作物所用农药残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造成原因:
1.农村大多数居民由于文化较低,品德素质较为低下,环保意识不高,对于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并且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不采取措施;
2.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点,都是随便扔掉,对于有毒物质也未经处理;
3.村里没有专门的水质管理条例和水质污染处理方案;
4.相关部门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等。
解决方法:
1.向村委会反映相关情况,向村里提建议,让他们把村里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别严重的村里无力治理的向县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3. 向村民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让他们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感想:
由于农村大多数村民都是老人,对于水质污染的隐形危害不大了解,往往是危害显现出来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并且水质遭到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希望人人都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动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回来!
一、几年前村口有一条小溪,水很清澈,可以灌溉,洗衣服,可是由于人们随意向里面扔塑料袋,农药瓶,垃圾等一些不可降解的物质,而且无人保护,无人清理,现在小溪变得混浊不清,溪水流动缓慢,而时时散发臭味。
二、现在村口的山地要进行开发,一家大型公司将要在这里落成,致使大片的田地被掩盖,而且大片的山地、树木被破坏,以前郁郁葱葱的龙眼林变得所剩无几,特别是施工的那几个月里,沙尘温天飞扬,严重污染了区居民和周边的环境,现在夏天还未到来,气温明显比去年同期的气温高,让人有点受不了。
固体废弃物该村还较少,空气污染因为该村目前较落后,没有引起大气污染的工厂,所以空气质量较好。
建议:
1、针对水污染,可以立一块警告牌,时刻提醒人们不得随意扔弃物品,不定期地清理水体,保护水清洁等。
2、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号召大家在自己家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保护剩下的植被。
3、规定谁污染,谁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好的调查报告,更加明确调查报告的几部分,并找出别人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改进自己的文章。
2、评价同学作文的时候,注意也要做到整体把握,不能只看一些字、词、句子。
二、教学重点
在评改中更加明确地记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学习难点
如何看到别人作品中的长处,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老师总评
导言:上星期我们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应该说总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先说说优点,同学们的立意形式多样,有调查校园环境的,也有调查学校周边环境的,有调查本班近视情况的,也有调查班级的桌椅损坏呀,窗帘损坏呀的情况,还有的同学调查学校草坪的小草的情况的,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总之,大多数同学都是调查的和学校有关的一些情况,但是着眼点又不一样,非常好,说明大家平时的时候就很留意你所调查的情况,所以才能有不一样的立意。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着眼比较大的,比如曹文昱调查的是北京雾霾的情况,能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这一点老师很佩服,而且写得也不错,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成为范文,老师这次选的是杨子扬和席慧楠同学的文章。
这次作文的缺点,老师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的同学虽然也是按课文的五部分来写的,可是里面内容混淆的厉害,分析和结论分不清, 甚至调查的结论也分不清,再一个就是有些同学的调查,分析都写得太简略,没有多少具体的内容,交待不够明确,还有的同学在最后建议的部分,给也的建议不够合理。
(二)榜上有名
1、在这次作文习作中,有一批学生的作文是完成比较好的。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两篇,和大家一起来共赏。
2、读优秀范文,并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复习作文要求,请同学回忆作文要求,并强调评价重点。
(二)请你修改
1、小练笔。 评改作文分组进行,以优带差。
2、比一比,哪一组修改的更好?注意不能对文章的改动太多。选几个小组读他们改过的作文,评一评。
(三)学生互评
依标准学生互评并写上评语。教师依次指导,尤其对于调查报告的格式方面,要注意是否完整。
(四)教师总结
总之呢,我们这次作文还是比较成功的,比起大家初写的调查报告来说有很大进步,老师相信,很多同学再上完十一课后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再加上自己的认真的修改,作文才能有更有的面貌!老师希望大家以后发扬这种修改的精神,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 问题的提出。
最近,同学们有个别的缺作业,,且考试有不及格现象。我们的同学准备对本班学生完成作业和进行课外学习情况分析展开调查。
二 调查方法。
1走访同学本人。
2 走访周围的同学。
三 调查情况整理。
姓名 情况 原因 作业完成情况
李毓雯 优秀 上课注意听 认真完成
勤学好问
李莎莎 优秀 上课注意听 认真完成
多看课外书
李寒冰 差 上课不注意听讲 不按时完成
信息渠道 走访同学
四 结论。
1 因为同学们的自制力很差,如果不及时管教,会产生一种不想写作业的心理。所以做家长的要及时管教。
2 作为一个学生,只有老师家长的管教是不够的,还要靠自己。做作业是为了巩固当天学的新知识。小学生学得快,忘得快,如不及时巩固,就会忘掉。做了作业,才会使你对刚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所以,做作业并非无用。
3 此外,学生应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应先把作业写完,再玩一些其他的东西放松一下,但不能耽误学习。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好的调查报告,更加明确调查报告的几部分,并找出别人文章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改进自己的文章。
2、评价同学作文的时候,注意也要做到整体把握,不能只看一些字、词、句子。
二、教学重点
在评改中更加明确地记住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三、学习难点
如何看到别人作品中的长处,从而弥补自己的短处。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老师总评
导言:上星期我们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应该说总体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先说说优点,同学们的立意形式多样,有调查校园环境的,也有调查学校周边环境的,有调查本班近视情况的,也有调查班级的桌椅损坏呀,窗帘损坏呀的情况,还有的同学调查学校草坪的小草的情况的,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的,总之,大多数同学都是调查的和学校有关的一些情况,但是着眼点又不一样,非常好,说明大家平时的时候就很留意你所调查的情况,所以才能有不一样的立意。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着眼比较大的,比如曹文昱调查的是北京雾霾的情况,能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这一点老师很佩服,而且写得也不错,为了让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成为范文,老师这次选的是杨子扬和席慧楠同学的文章。
这次作文的缺点,老师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的同学虽然也是按课文的五部分来写的,可是里面内容混淆的厉害,分析和结论分不清, 甚至调查的结论也分不清,再一个就是有些同学的调查,分析都写得太简略,没有多少具体的内容,交待不够明确,还有的同学在最后建议的部分,给也的建议不够合理。
(二)榜上有名
1、在这次作文习作中,有一批学生的作文是完成比较好的。老师选择了其中的两篇,和大家一起来共赏。
2、读优秀范文,并说说你觉得哪些地方你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复习作文要求,请同学回忆作文要求,并强调评价重点。
(二)请你修改
1、小练笔。 评改作文分组进行,以优带差。
2、比一比,哪一组修改的更好?注意不能对文章的改动太多。选几个小组读他们改过的作文,评一评。
(三)学生互评
依标准学生互评并写上评语。教师依次指导,尤其对于调查报告的格式方面,要注意是否完整。
(四)教师总结
总之呢,我们这次作文还是比较成功的,比起大家初写的调查报告来说有很大进步,老师相信,很多同学再上完十一课后又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再加上自己的认真的修改,作文才能有更有的面貌!老师希望大家以后发扬这种修改的精神,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社会实践时间:20xx.1.20-20xx.2.20
社会实践地点: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
一、社会实践的背景和地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如今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可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至今仍未有过多的关注,农村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环境污染,我利用寒假的机会对我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灵山县伯劳镇那春村位于伯劳镇东五公里,全村共85户居民,主要靠种植甘蔗、香蕉和水稻,养殖猪鸭等获得收入。目前村民都已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中,吃得饱穿得暖,均已步入了小康生活的行列。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伯劳镇那春村村民家庭居住环境为主体,以其居住的周围环境为辅。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对当地居民的采访来进行。对当地老一代的居民就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他们都表示近几十年来村里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了。
二、调查结果及现状
1、村民居住环境现状
村民居住环境是与其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的,但是村民居住环境可谓恶劣。村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就像我家,我家的西面、南面、北面都是养猪场,经常飘来阵阵猪屎味,让人恶心。我的卧室的窗外就是一条臭水沟,每当刮风之际,只得关上窗才能免遭其害。每当夏天的时候,臭水沟引来的苍蝇就在我房间里飞来晃去,让人烦心。而很多的村民家中都如我家一样,忍受着这种煎熬,更有甚者已经习以为常,熟不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害的。
2、村里水污染现状
据了解流经村落的小河很多年以前一直都是清澈见底,河里有很多的鱼游来游去,因为河水清澈村里的人都是拿衣服到河里洗,小孩子也经常到河里洗澡。现在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倒入垃圾和生活污水、纸厂污水的排入而变得乌烟瘴气,
恶臭无比。清澈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人们只能打更深的井,才能够水洗衣服。居民的粪便和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到河里更加深了村里的水污染。在小河里随处可以见到漂浮的粪便、腐烂的鸡鸭尸体和各种生活垃圾。
3、 村里土地环境状况
首先是土地沙化严重,人民砍伐树林,种植甘蔗,使用过多的肥料所致。虽然政府已经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政策,但对大地母亲的伤害,是绝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复原的。特别是冬季砍完甘蔗过后,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个光秃秃的山头和一块块光秃秃田地,到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再者,土地的盐碱化也很严重 。应该另外,一些小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渣等污染物也会造成此影响。土地的质量已经严重下降。
村里的三大爷跟我说以前他们小时候,经常看到成群的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树木没有了,鸟儿也不懂到那里去了。见到的只有垃圾袋在天空飘了,说时,眼里是无限的感伤。
4、 村里大气污染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人们的需要,在农村也开了一些制造薯粉之类的小工厂。这些工厂排放的废气混入了大气中影响了环境质量。 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车辆的剧增而导致排放的氮氧化物增多,污染了环境空气。还有修路建房、土地沙化的加剧以及刮风天气的频繁使得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此外,农民焚烧甘蔗叶,水稻秆也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空气中,更是增多了二氧化碳。使得农村空气进一步恶化。每年夏秋两季就会出现焚烧秸秆的现象。秸秆焚烧时所产生的烟尘,降低了大气环境质量。
4、 村里噪声污染情况
为了农村居民的交通方便,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道路有了,买车的也多了,经常鸣笛,安静的农村不再安静,更有甚者------一些年轻人在车上装上扩音喇叭疾驰而过,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噪声污染。
村民中打铁户家的打铁声音总是在村里回荡,也对村里造成了噪声的污染。
5、村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村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xx年,我村化肥使用量80多吨,农药使用量为1吨多。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 分析原因
1、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治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发展。
2、农村环境治理普遍存在人员,资金的欠缺,治理的工作走上边污染,边治理的恶性循环。目前治理以自主投入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模式,在基层组织经济更力不强的情况下农村环境治理中人员,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我的调查,那春村环境治理投入没有向村民收取一分卫生资,全部由村败政全额投入。与此同时,由于资金的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几乎难以落实到位,部分居民生活区脏乱差的情况屡见不鲜。
3、大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极大的冲击了农民转流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结和传统陋习的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
4、政府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5、农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1、政府应该加大宣传保护环境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污队伍确保村通、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2、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科学合理的处理畜禽粪便,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3、合理布局村民的楼房,让人畜分开居住。
4、建设好农村水利,疏通地下水道,完善农村排污系统。。
5、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发挥基层工作站,植保站的指导作用,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
6、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的投入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是建立适应市场体制的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机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基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开源渠道,改变环保投机分配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7、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相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倡和推广使用有机肥料。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总结:
我们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故萎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它对环境的破坏日益趋严重,对资源的使用灭了滥用,这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度的警惕。各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农村的自然环境,采取了许多措施,环境保护取得了长期的进展,并且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的说就是树立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于子孙后代得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别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对保护环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烦的思想。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固然富有重要的责任,而且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更是担负了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一、几年前村口有一条小溪,水很清澈,可以灌溉,洗衣服,可是由于人们随意向里面扔塑料袋,农药瓶,垃圾等一些不可降解的物质,而且无人保护,无人清理,现在小溪变得混浊不清,溪水流动缓慢,而时时散发臭味。
二、现在村口的山地要进行开发,一家大型公司将要在这里落成,致使大片的田地被掩盖,而且大片的山地、树木被破坏,以前郁郁葱葱的龙眼林变得所剩无几,特别是施工的那几个月里,沙尘温天飞扬,严重污染了区居民和周边的环境,现在夏天还未到来,气温明显比去年同期的气温高,让人有点受不了。
固体废弃物该村还较少,空气污染因为该村目前较落后,没有引起大气污染的工厂,所以空气质量较好。
建议:
1、针对水污染,可以立一块警告牌,时刻提醒人们不得随意扔弃物品,不定期地清理水体,保护水清洁等。
2、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号召大家在自己家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保护剩下的植被。
3、规定谁污染,谁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城市地区对企业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企业开始向农村地区转移。由于面临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地区在放宽招商引资标准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使污染转嫁现象有了可乘之机。于此同时,农民为保护自身的生活环境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维权活动,有些维权活动甚至造成了农民与当地企业、政府关系的僵化。如何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实现农村和谐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是在实地考査xx县xx镇xx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当地农民的环境意识,分析当地农民维权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农民环境维权的困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些改善维权困境的建议。
关键词 污染转嫁 农民 环境意识 维权困境
一、xx村环境转嫁状况
经过实地走访,我们认为,xx村污染转嫁问题主要体现在鲍邱河的水质污染和外来垃圾污染上。
(一)鲍邱河的水质污染
根据调查问卷,村民们认为排在第一位造成鲍邱河水质恶化的原因是“企业污水排放”,排在第二位的是“生活垃圾”,这印证了xx村的环境污染是由污染转嫁引起的。根据学界的通说,污染转嫁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即将高污染、搞耗能的产业、工艺、设备转移到另一区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被转移地;另一种是废物、危险品的转移,即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将含有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污染废弃物、含有放射性的废物、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危险废物转移到另一区域。“企业污水排放”属于工艺和生产线的转移,据村民们介绍,鲍邱河的主要污染源是附近的两家钢铁企业,这两家企业是xx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黑色金属制品业(属于高污染产业)的龙头企业,企业排放的未达标的污水污染了鲍邱河。“生活垃圾”则属于废物、危险品的转移,上游燕郊产生的生活垃圾未经处理排入鲍邱河,这些污染废弃物顺着水流到达xx村,造成了当地的河水污染。
(二)外来垃圾污染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外来垃圾污染,其触目惊心的程度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据村民们介绍,外来垃圾是一些本村村民从附近的北京、廊坊等地运来的,他们把可以卖钱的垃圾回收,其余的直接就地丢弃。村里外来垃圾堆放点的规模令我们乍舌。以一座收废旧的房子为中心,方圆2-3平方公里全是垃圾,特别是房子背后的一眼池塘,塞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垃圾发酵后混杂在一起的恶臭让人无法呼吸。
二、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污染转嫁背景下农民环境意识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一,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正在逐步提高,但理性认知意识仍有待加强。随着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的普及,农民与外部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通过大众媒体对环保方面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但由于国家的环保宣传主要集中在城市、宣传内容也以城市居民为受众设计,贴近农民的环保宣传少之又少,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的环境认知意识在理性层面仍较欠缺。
第二,农民有提高环境认知意识的愿望和需求。随着环境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环境污染对于农民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农民都有了解更多环保信息的愿望。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环保信息,例如遭到环境侵权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当地环境质量信息等,成为农民最迫切想得到的环保信息。他们普遍抱着“学以致用”态度对待环保信息,希望掌握这些信息后能更好的解决自身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三,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较强的滞后性。只有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自身生产生活时,农民才会想到维权。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xx村村民维权始于村里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已无法饮用。在企业污染环境的初期,农民并不知晓,或者虽然知晓,却由于自身没有受到实质损害而未及时维权,环保知识的缺乏和权利意识的薄弱导致了农民维权意识的滞后。
第四,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有一定的狭隘性。农民在环境维权中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从环境监管、接受环境投诉、到负责解决环境问题,只要出现了问题,农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这与我国传统的“父母官”思想根深蒂固有关。传统中国,行政权力强大,行政权力同时行使了司法权和部分立法权,演变延续至今就成了“只要找政府一切问题就能解决”的现象。但在没有分析各种维权方式利弊的情况下,盲目依赖政府,会使农民维权的道路越走越窄。而且当找政府后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这种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会转化成对政府的严重失望。当然,农民维权意识的狭隘性也与其对其他维权方式的不了解以及其他维权方式的无效性有关。以环境诉讼为例,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环境诉讼不了解,就更不用说利用诉讼维权了,而现阶段环境诉讼本身的缺陷也使其难以进入农民维权的视野。
三、农民维权的困境
为什么农民的维权之路如此艰辛?xx村村民在问卷中给予了我们一些启示,结合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对农民维权的困境也做了一些思考。
1.国家政策的偏差、政府在诸多领域的缺位与农民对政府的依赖之间的矛盾
我国长期以来的政策都体现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特点,不仅农村经济发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农村的环境和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也为公共政策所忽略。虽然这几年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之前的政策偏差有所纠正,但几十年积聚产生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
此外,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诸多领域存在缺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及其他资源投放严重不足。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几乎全部用于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投入几乎为零。 这一问题在xx村也存在:村里没有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的设施,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鲍邱河。第二,农村环保机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在以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的基础上的,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当前,最基层的环保系统是县一级环保机构,只有少数乡一级政府设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助理、环保员等,但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并不明确,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环境监管的空白状态,无法在事前或事中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发生。
中国农村松散的组织结构在集体行动方面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在提供像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方面的能力先天不足。 因而在环境维权过程中,农民表现出对政府的严重依赖,但国家政策的偏差和政府的缺位使得农民无法从政府获得其期望的结果。这一矛盾已成为农民维权活动中最显著的矛盾。
2.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理念之间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多年来我国奉行“经济指标至上”的发展观念,一些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唯经济论”,盲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降低招商引资门槛,哪怕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在所不顾。引进上述项目之后不但不对其进行环境监管,反而为其污染环境提供种种便利,对触犯环境法律的责任人百般包庇,gdp不断增长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本末倒置的发展理念本应该予以摒弃,但对经济增长的盲目追求使得这一错误观念仍有生存空间。
3.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严重依赖与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双重弱势地位之间的矛盾
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生产部门,农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如饮用水、燃料、食物等。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获得生活资料的途径更加广泛,但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仍是最主要的途径,这使得自然环境对于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农民在环境保护中却处于双重弱势地——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和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 相对于污染企业的弱势地位,使农民在与污染企业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组织城市污染转嫁等方面处于劣势。这一矛盾使得农民的环境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
4.农民环境维权能力的薄弱与环境维权的复杂性、高成本之间的矛盾
首先,由于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农民的环境维权意识不强,缺乏抵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虽然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不了解必要的维权知识,不知如何维权。其次,小农经济在当今农村仍普遍存在,农民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这使得对集体力量依赖性较强的环境维权在农村难以开展。再次,基层政府的不支持也减弱了农民的环境维权能力。有的基层政府与污染企业关系密切,甚至包庇、纵容污染企业的违法行为;有的基础政府对农民维权活动抱有偏见,认为农民是在“胡闹”,为了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对农民的环境维权活动进行压制。另外,农民的经济条件也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环境维权能力。
与此同时,环境维权比一般维权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证据收集的难度很大。环境污染损害的滞后性和复杂性使得环境污染案件的因果关系难以认证;另外,环保部门摄于政府的压力常常不敢出具鉴定或者不敢出具真实的鉴定。第二,环境维权的成本很高。证据的收集、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都需要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介入,这必然产生高昂的律师费、鉴定费用,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民无法支付这些维权成本。第三,维权结果的不确定性。即便农民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收集证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了相关情况,结果并不一定是公正的。污染企业大多是当地政府的利税来源,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环境执法。
四、建议
完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等立法方面的建议,早已引起国家的关注,我们无需“老生常谈”,我们在该部分提出的建议主要结合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农民维权困境,围绕“如何在实践层面保护农民环境权益”这一主题展开。
(一)建立农村环保机构,保证环境保护资源的公平分配
鉴于现实中环保部门往往受制于地方政府,无法公正执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地方政府,直接受环境保护部管辖的环保执法系统。为了弥补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缺位,政府应建立农村环保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提高基层环保执法者的业务能力;明确农村环保机构的职责和执法手段,防止权责不分,互相推诿现象的出现;扩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经费充足,环境检测设备齐全,为农村环境执法提供人力、制度和物质上的保障。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环境维权方面对政府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作为沟通政府与农民桥梁的村委会无疑应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普遍建立了村委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有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责,这其中当然包括代表和维护村民的环境权益。村委会的普遍性和职责的法定性,由村委会代表农民主张环境权益无疑是一个“性价比高”的选择
但现实中村委会作为代表维护农民权益仍存在不少困难,第一,村委会代表农民维护环境权益没有经费支持。目前村委会的经费很少,假如将本来就少的经费拿出一部分用于环境权益的维护,村级财政将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国家可以加大对村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提高村委会的活动能力;还可以赋予村委会为采取环境维权行动合理筹措资金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该权利成为村委会谋取私利的手段。第二,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的资格在法庭上常受到质疑。现实中,法院常以村委会“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拒绝村委会代表村民提起诉讼,鉴于农民维权力量的薄弱性、环境污染的集体危害性、环境维权的复杂性等原因,法律应该确定村委会可以以原告的身份代表本村村民提起诉讼。
(三)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
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对于改善农村环境意义重大。首先,应借助社会舆论、媒体等途径,增强广大农民对环保知识、环境维权等的认识能力,鼓励农民积极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媒体在环境信息的传播方面已成为农民的首选,因此社会各界应利用好这个平台,提供更多易于农民接受的环保信息。其次,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地方政府或者对本地的环境状况不甚了解,或者有所了解但不对农民公开,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信息公开立法相违背的。因此,应尽快建立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监督当地环境提供条件。再次,支持各种ngo向农民提供环境维权服务。这可以有效解决政府对农村环境资源供给不足和农民对环境资源需求方面的矛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民对ngo的了解较少造成农民在遇到环境问题时向ngo寻求帮助的意愿较小,因此,政府应该创造宽松的政策、法律环境,并加强引导,让更多的ngo走进农村和农民,为他们提供相关环境服务。
(四)扩大法律援助制度的适用范围
目前中国的法律援助对象主要是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和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不包括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其原因主要有:一,法律援助要求接受援助的对象“生活困难”,但农民没有固定收入,难以证明自己的收入状况。二,农村贫困面太大。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法律援助机构的力量和资源本身并不充裕,无法满足农村的需要。三,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较窄,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受到的损失往往不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数目较大,对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应针对农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援助机制。为了解决法律援助资源紧张的状况,该机制可以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充分依托现有的法律援助机构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各界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法律帮助。
背景:
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水质安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云阳大多数农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沟是长江的支流,污染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
2进一步了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原因;
4.向广大村民提建议,向他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调查内容:
1.实地调查
我们在云阳县黑马村和云阳泥溪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池塘、水库、水沟等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污染。 在黑马村我们主要调查了2个大型水库、一家山羊养殖基地以及流向长江的一条溪流。在这中间的一个水库里,我们发现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种
瓜果皮,不时传来一阵恶臭。据了解,这个水库已经废弃没有再使用了,但是这个水库严重影响到了环境。在山羊养殖基地,我们老远就闻到一股膻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废物,我们看到一股夹杂着黑色的水顺着一条小水沟流向了一条小溪流,我们继续顺着一条小溪一路走,发现有些干涸的地方有许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还发现了3个农药瓶,还有无数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筑有两个居民饮用水池,还有一个大型水库,这个水库为磐石水厂提供水源,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乡街道旁的小河里,我们发现河面上了两边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种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于23个,并且只是一段流域,并且河岸两旁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抬高。
在一条公路旁的水池里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还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经过询问原来是通过这条路的一些驾驶员的车漏了油流进去的。
2.走访调查
在泥溪乡我们向周围的村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村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
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马村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 10多位村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并且这里经常有农村妇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里含磷的话,造成的水华会更厉害。
污染源:
1.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以及设房屋产生的废物;
2.工厂产生的未经处理废水;
3.种植农作物所用农药残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造成原因:
1.农村大多数居民由于文化较低,品德素质较为低下,环保意识不高,对于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并且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不采取措施;
2.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点,都是随便扔掉,对于有毒物质也未经处理;
3.村里没有专门的水质管理条例和水质污染处理方案;
4.相关部门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等。
解决方法:
1.向村委会反映相关情况,向村里提建议,让他们把村里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别严重的村里无力治理的向县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3. 向村民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让他们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感想:
由于农村大多数村民都是老人,对于水质污染的隐形危害不大了解,往往是危害显现出来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并且水质遭到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希望人人都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动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回来!
学习鸟网站是免费的综合学习网站,提供各行各业学习资料、学习资讯供大家学习参考,如学习资料/生活百科/各行业论文/中小学作文/实用范文实用文档等等!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