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兰花的古诗:
1、《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2、《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3、《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孤兰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写兰花的诗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
若无清风吹,清气为谁发——唐李白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东坡
兰的故事: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画家郑思肖(1239—1316)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夺宋土,“邑宰闻其精于画兰,不妄与人,贻以赋役取之。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郑思肖这种傲骨反倒震慑了对方,“宰奇而释之”。这种作品与作者人格的一致确乎难能可贵。遗憾的是,这幅无土春兰画卷至今收藏在美国华盛顿Freer画廊,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
有关兰:历朝历代的中国士大夫们最喜欢三种植物:松、竹、梅,称它们为“岁寒三友”。松的四季常青、竹的正直有节、梅的傲霜斗雪,使这三种植物具有一种人格象征。但自《群芳清玩》问世后,作者认为“世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
游览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唐李白
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
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屈原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
孔子曰: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
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
古人说兰“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
忽有幽香寻不得,兰于石背一花开
为草当做兰,为木当做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李白
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 / 客中作》 唐·李白
2、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3、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春别曲》 唐·张籍
4、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美女篇》 魏晋·曹植
5、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长干行二首》 唐·李白
6、芝兰此日不倾倒,南山白石皆贤人。《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唐·陈陶
7、兔苑词才去不还,兰亭水石空明月。《将进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唐·陈陶
8、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二首》 唐·李商隐
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10、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1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秋风辞》 汉·刘彻
12、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老将行》 唐·王维
13、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秦妇吟》 唐·韦庄
14、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忆江南·春去也》 唐·刘禹锡
1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1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17、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18、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19、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木兰歌》 唐·韦元甫
2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21、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初夏》 唐·李世民
22、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忆江上吴处士》 唐·贾岛
2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24、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踏莎行·情似游丝》 宋·周紫芝
25、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唐·骆宾王
26、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江上吟》 唐·李白
27、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蕖兰。《花》 唐·黄滔
28、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重过圣女祠》 唐·李商隐
29、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鹦鹉洲》 唐·李白
30、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天上谣》 唐·李贺
孤兰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写兰花的诗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板桥若无清风吹,清气为谁发——唐李白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东坡兰的故事:宋朝还有个很有名的画家郑思肖(1239—1316)画兰不画土,以抗议元夺宋土,“邑宰闻其精于画兰,不妄与人,贻以赋役取之。
怒曰:头可得,兰不可得。”郑思肖这种傲骨反倒震慑了对方,“宰奇而释之”。
这种作品与作者人格的一致确乎难能可贵。遗憾的是,这幅无土春兰画卷至今收藏在美国华盛顿Freer画廊,确确实实地根无所系了。
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屈原《离骚》有关兰:历朝历代的中国士大夫们最喜欢三种植物:松、竹、梅,称它们为“岁寒三友”。
松的四季常青、竹的正直有节、梅的傲霜斗雪,使这三种植物具有一种人格象征。但自《群芳清玩》问世后,作者认为“世称三友,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兰独并有之”游览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唐李白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秋兰兮尘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方菲菲兮袭予~~~~~~~~~~屈原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杨万里《兰花》孔子曰: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孔子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志若兰兮终不移。古人说兰“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忽有幽香寻不得,兰于石背一花开为草当做兰,为木当做松。
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唐李白。
描写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关于兰花的古诗: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马戴《秋思》
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译文: 春兰幽香哟秋菊金黄浓馥, 愿神灵们地久天长天长地久!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译文: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李清照《一剪梅》
译文:在一个荷花凋谢、竹席嫌凉的秋天。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王勃《春庄》
译文: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马戴《秋思》
译文:院子里的树上有很多霜,野外的池塘中有很多水鸟。美丽的兰花不可以折,楚地的老人在悲叹岁月。 大概意思就是这个了!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题 画 兰 清 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秋 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王勃《春庄》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唐彦谦《兰》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施肩吾《兰渚泊》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马戴《秋思》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唐·无可《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李峤《兰》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 元·揭 斯《秋蕙》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 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 元·张翥《题兰》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 明·李梦阳《湘妃怨》。
《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兰》
明 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