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养生诗词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惜精养生 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养心要语》明胡文焕 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 纵欲戕生,古今同慨。―――《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 高濂 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摄生三要》明 袁坤仪 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广嗣纪要》明万全 精神养生 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看一个医生不如交一个朋友。
―――谚语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神。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 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清梁章钜 人但知过怒过哀足以害性,而不知过喜过乐亦足以伤生。
―――《退庵随笔》清 梁章钜 心乐为良药,神伤致骨枯。―――谚语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谚语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养生要集》唐 张湛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苏沈良方》宋苏轼、沈括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抱朴子》 晋 葛洪 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尊生八笺》明 高濂 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省思虑则心血不耗,发不易白。
―――《医先》明 王文禄 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养心要语》明 胡文焕 说说笑笑,通通七窍。
―――谚语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谚语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谚语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呻吟语》明吕坤 养心莫善于寡欲。
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养生四要》明 万全 善摄生者,先除欲念。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 喜怒衰乐之发……可节而不可止也,节之而顺,止之而乱。―――《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谚语 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 暴喜伤心,暴努伤肝,暴恐伤肾,过衰伤肺,过思伤脾。
―――《养生四要》明 万全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西汉刘安等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清朱锡绶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医述》清程杏轩 善养生者,先除欲念。
―――《男女绅言》明陈继儒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卫生宝鉴》元罗天益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谚语 千保健,万保健,乐观方才是关键。―――谚语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谚语 生气催人老,快乐变年少。―――谚语 遇怒不要恼,遇难莫急躁。
―――谚语 常乐常笑,益寿之道。―――谚语 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谚语 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谚语 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谚语 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养生原则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 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饮食养生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春秋战国孔丘 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续附·养生要诀》明 胡文焕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谚语 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谚语 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等 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养生四要》明 万全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谚语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
―――《圣济总录》宋官修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养生肤语》明陈继儒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 汤泡饭,嚼不烂。―――谚语 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素问玄机病原式》金元 刘完素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昨非庵日纂》明郑宣 要想身体健,食物要新鲜。―――谚语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嘉业堂丛书》清刘承干 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类修要诀》明胡文焕 膏梁厚味有损身体,粗茶淡饭延年益寿。
―――谚语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谚语 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
―――谚语 晚上少吃一口,肚里舒服一宿。―――谚语 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
―――《养生要诀》明胡文焕 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养生四要》明 万全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唐 张湛 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老老恒言》清 曹廷栋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仁斋直指方论》宋 杨士瀛 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随息居饮食谱》清王世雄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一天三顿粥,郎中朝我哭。 ―――谚语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谚语 药补不如食补。 ―――谚语 热饭冷茶泡,娘做郎中医不好―――谚语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谚语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谚语 甜言夺志、甜食坏龄 ―――谚语 吃馍喝凉水,瘦成干棒槌 ―――谚语 五谷杂粮多进口,大夫改行拿锄头 ―――谚语 少吃多餐,益寿延年 ―――谚语 暴食暴饮易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谚语 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谚语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谚语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谚语 饮食讲卫生,保你不生病。―――谚语。
1.曹操 魏武帝曹操也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同时,这首诗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也是曹操留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 2. 苏东坡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很不得志,但他却处世达观,淡泊名利,晚年除寄情山水外,还潜心研究医药,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他在一首养生健身诗中写道: 羽虫见月争翻翻, 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 见露气人霜逢根. 说的就是他在皎洁的月光下,站立在空旷的轩阁之中,梳发健身的情景。
他还经常练习气功,“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便是他练习气功时清朗精神境界的写照。
3. 龚廷贤 活到92岁,他写的《摄养诗》,是根据多年从医治病 ,保健养生的实践,归纳出的一套有关“吃喝玩乐”的科学规律。诗的全文如下: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 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这首诗告诉人们,别轻视“吃喝玩乐”。
这四个字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做的“大文章”,只不过岁月给每个人判的分数不同罢了。“吃喝玩乐 ”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生活工作手段。
4. 白居易 4.1 养生以动:白居易认为,活动养生十分有用,因此他很喜欢步行游览名胜。在一首《玉泉》诗中云: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把青筇仗,头戴白纶巾。
兴尽下山去,知我是何人。 诗句描述了白居易游览杭州西湖玉泉时的情景,可见他已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陶醉,达到了忘我境界。
4.2 养生以静:白居易认为,静亦可养生。他在《消暑》诗中曰: 何以尚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做回人间翁。 酷暑苦夏,诗人自有对付它的妙法,即所谓“心静自然凉”。
4.3 养生练功:白居易晚年常以练气功养生。他在一首《练功》诗中说: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扶。
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苦旁。 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除。
旷至忘所存,心与虚俱无。 诗句生动描绘了练功时的场景。
练功养生,诗人身心舒畅,简直如痴似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5. 《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注释) (1)不湎旨酒:不嗜酒之意。(2)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
(3)安步当车久:指以步代车。(4)清气通窗牖:是要室内空气一定流通。
(5)沐日令颜黝:经常要沐浴日光。(6)太极朝朝走:指要天天打太极拳。
(7)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8)坦坦无忧愁:即乐观开朗。
6. 袁枚 “闲扫萧斋静扫蝇,修行何必定如僧。”这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偶成》诗中的诗句。
他主张动静结合,在读书间隙不防做点清扫书斋等事,既可活动筋骨,又可创造清洁的环境。袁枚享年82岁,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到了古稀之后,从事扫书斋等活动已力不从心了,又该作何消遣呢?他在《遣怀杂诗》中写道:“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并写到:“譬如将眠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
字里行间充满着乐观进取遗嘱后人的精神,颇能给人以启迪。 7. 程颢 健身需健心,“心乐才有身乐”,乐观旷达,内心欢乐,才能健身强体。
怎样才能“心乐”呢?北宋名家程颢的一首诗,给人一个深刻的启示: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他认为人的一生,即便老了,生活也应当和少年人一样丰富多彩,以愉悦身心,欢度晚年. 8. 陶渊明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 9. 杜甫 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
“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备受艰辛,体衰神伤。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
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 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1、《摄养诗》——明代龚廷贤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译文:保精、益气、养神为健康长寿之根本,若欲延年益寿,减少私欲杂念,不要操心太多。做到食勿过饱,勿求厚味,饮酒应以少量为好,切莫贪恋杯中物。
要经常保持乐观,开口常笑。一个人在处于逆境的时候,不但一般人对你冷漠,连平时很亲近的朋友也会逐渐和你拉开距离,对此要从容面对,不要放在心上,一定要忍得,自在逍遥,乐享百年。
2、《抱朴子·极言》——晋代葛洪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译文:修身养性,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也务必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微不足道就不再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对大体没有影响就不加以提防。
3、《证类本草·衍义总序》——唐代唐慎微
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译文:善于保养生命的人保养内心,不善于保养生命的人保养外表。
4、《退庵随笔·摄生》——清代梁章钜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
译文:形体应当常劳动,饮食要常节制,这样有益于健康。但劳动不要太过度,节制不要太过虚脱。
5、《丹溪心法》——元代朱震亨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译文:与其等到生病后才积极诊断治疗,不如在没病的时候就摄取养分,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