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按抽样的组织形式划分,有以下四种:
(1) 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2) 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抽出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且抽取的样本可少于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既可以用同调查项目相关的标志排队,也可以用同调查项目无关的标志排队。等距抽样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等调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3) 类型抽样(也叫分层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4) 整群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单位,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特点是: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但调查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准确性要差些。因此,在群间差异性不大或者不适宜单个地抽选调查样本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式。
四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以完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即每个观察单位有同等的概率被选入样本)。
常用的办法是先对总体中全部观察单位编号,然后用抽签、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等方法从中抽取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其优点是简单直观,均数(或率)及其标准误的计算简便;缺点是当总体较大时,难以对总体中的个体一一进行编号,且抽到的样本分散,不易组织调查。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即先将总体中的全部个体按与研究现象无关的特征排序编号;然后根据样本含量大小,规定抽样间隔k;随机选定第i(i 系统抽样的优点是:易于理解,简便易行;容易得到一个在总体中分布均匀的样本,其抽样误差小于单纯随机抽样。缺点是:抽到的样本较分散,不易组织调查;当总体中观察单位按顺序有周期趋势或单调增加(减小)趋势时,容易产生偏倚。
3.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划分为K个“群”,每个群包含若干个观察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位,再随机抽取k个群(k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便于组织调查,节省经费,容易控制调查质量;缺点是当样本含量一定时,抽样误差大于单纯随机抽样。 4.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对主要研究指标影响较大的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
分层随机抽样的优点是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抽样误差较小,分层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层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 四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大小一般是: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常常将两种或几种抽样方法结合使用,进行多阶段抽样。
原发布者:孙如萍tide
抽样的基本方法概率抽样简单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概率抽样概率抽样(probabilitysampling)就是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式是随机的。概率抽样常用于定量研究或大规模的正式研究中。简单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体都有被抽到的同等机会,可通过抽签、随机数字表或摇号机摇号等来实现抽样。是概率抽样中最基本的,运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它简便易行,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①抽签:先给总体中的每个个体编上号码,每个号码做一个签,将全部的签充分混和后,随机从中抽取,被抽到签号的个体进入样本,直到取够所需样本数目为止。②随机数字表:随机数字表是由许多随机组合排列的数字组成的表。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一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例,要从800名学生中抽取100人作为被试。先将被试按序编号;再按公式计算抽样间隔的数字:800÷100=8,再从1-8中随机选定一个数字;假定为6,那么编号6,14,22,30,38,46……798这100个号码的被试构成了等距抽样获得的样本。等距抽样使样本分配均衡,更具代表性,抽样误差较简单随机抽样小,操作也较简单,实际应用较广。分层抽样分类抽样、配额抽样,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子总体),然后以各层或各类在总体中所占比重,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分层抽样确保每层子总体都被包容在抽样
主要的抽样方法包括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拣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
抽样调查的一般程序:
抽样调查是由五个步骤组成的工作过程。
1、确定调查总体:即明确调查的全部对象及其范围。这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基础。
2、抽样框架的确定和个体编号:抽样框架这是提供抽样所用被调查对象的详细名单。在没有现成名单的情况下,可由调查人员自己编制。个体编号:即对调查总体中的个体进行编号。
3、选择调查样本:需首先确定抽样的技术(随机抽样还是非随机抽样),要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如分层抽样还是分群抽样)还要确定样本的数量。在上述问题确定后,按预定的要求选择调查的样本。
4、实施调查:对选定的样本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逐个进行调查,从而取得第一手资料。
5、测算结果:这是抽样调查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抽样调查的目的的所在。指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的结果。具体方法包括百分比推算法和平均推算法等。
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与掷骰子或抽签的原理相同,因此,在这种方法中,任何个体单位被抽中的机会都是完全均等的。简单随机抽样需要对每个样本都编号,然后采用一个随机数字表。抽样时,可随机确定一个起始数字,之后向任意方向读数,直到选够所需样本数。
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抽样时,研究者可先随意选取一个样本作为起始样本,然后按一定间隔加以抽取。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其样本必须是随机排列的。否则,所采用的间隔一旦与样本排列的规律性相符,抽出的样本就不具有随机性了。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省力。
3、分层抽样。当样本对象的性质差异比较大时,可以将对象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这些类就是所谓的“层”。然后再对各层中的样本分别进行随机抽取。当样本属性差异太大时,可以分多层来进行抽样。这种方法可以使较大规模的调查变得较为简单,同时也便于对样本中的不同群体进行比较,调查的精确性也会有所提高。
4、多级抽样。就是当调查规模、样本数量太大时,可以对样本分为几级抽取对象,这样就使得大面积调查易于实施。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每抽取一级都会产生误差,级数越多误差越大,因此多级调查的分级一般不会超过三级。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结果特征的一种方法。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成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2)控制程序仅限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在细节测试时可以用审计抽样,实质性分析是对总体进行分析,所以不可以用审计抽样。
一,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及误差
1,定义总体。总体应具备下列两个特征:
1)适当性。2)完整性。
2,定义抽样单元与误差
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两方面分析
对于控制测试,抽样单元为能够提供运行证据的文件资料,记录等;误差为控制偏差。
对于细节测试,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项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误差即为错报。
二,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容忍误差;预计总体误差;总体变异性;总体规模(影响很小)。
2,在细节测试中采用非统计抽样,可以利用模型确定样本规模。即,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 * 保证系数。
三,选取样本
选样方法:随机数选样(适用于统计及非统计抽样);系统选样(适用于非统计,如果总体随机分布时也可适用于统计抽样);随意选样(适用非统计抽样)。
四,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对样本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抽样方法无关。
如果未能对某个选取的项目实施设计的审计程序或适当的替代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该项目视为控制测试的一项偏差,或细节测试中的一项错报。
五,形成审计结论
应关注统计及非统计抽样下对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的结果,考虑总体可否接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