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分析法是从题中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必须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
02、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题目中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算出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03、分析、综合法:一方面要认真考虑已知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思维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04、分解法:把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拆成几道基本的应用题,从中找到解题的线索。 05、图解法:图解法是用画图或线段把题目听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06、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例:冰箱厂生产一批冰箱,原计划每天生产800台,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120台,结果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
实际用了多少天?解法一:(800+120)*3÷120—3=20(天)(这是一种常规的解法);解法二:假设原计划少生产3天,则共少生产了800*3=2400台冰箱。这时计划生产的天数就等于实际生产的天数,造成少生产2400台的原因是每天计划比实际少生产120台,所以实际生产天数为:2400÷120=20(天)即列式为:800*3÷120=20(天)。
07、转化法:转化方法就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变换,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处理,然后把它解答出来的方法。 例:一辆货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10小时,一辆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需6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两城相距60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法一:600÷(600÷10+600÷6)解法二:把两地路程看作单位“1”,货车的时速是1/10,客车的时速是1/6,依然是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得到相遇时间:1÷(1/10+1/6) 08、倒推法(还原法):从条件的终结状态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倒推法或还原法。
例:某仓库货物若干袋,第一次运出了1/3少4袋,第二次运出余下的一半少2袋,库中还剩106袋,仓库原有货物多少袋?【(106—2)*2—4】÷(1—1/3)=306(袋) 09、找对应关系的方法:在某些数学题中,存在着一些相关的对应量,通过分析条件之间的某些数量的对应关系,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思考方法,可称为“对应法”。 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32页,第二天读了40页,剩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1/4。
这本书还剩下多少页没有读?(找出各相关对应量) 10、替换法:“替换”就是等量代换。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从而减少问题中的数量个数,降低解题的难度,然后设法将这个被代换的量求出。
例:食堂三天用完一桶油,第一天用了6千克,第二天用了余下的3/7,第三天用的恰好是这桶油的一半。第二天和第三天共用油多少千克?(分析:6千克对应余下1/7即1-3/7-3/7,找到这个对应关系,余下的量正好是题目所求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共用的油量:6÷(1—3/7-3/7)=42(千克) 11、从变量中找不变量的解题方法: (1) 变中有不变——和不变:例:甲、乙两个施工队共180人,从甲队抽出自己人数的2/11调到乙队后,两队人数则相等,求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甲队:180÷2÷(1—2/11)=110(人) (2) 变中有不变——差不变:例:甲储蓄2000元,乙储蓄400元。
如果从现在开始,每人每月各存200元,几个月后甲储蓄的钱数是乙储蓄的钱数的3倍?(分析:甲比乙多储蓄1600元,而这1600则刚好是乙几个月后钱数的2倍,则列式为:【(2000—400)÷(3—1)—400】÷200=2(个)) (3) 变中有不变——某一部分量不变:例:要从含盐16%的盐水25千克中蒸发去一部分水,得到含盐40%的盐水,应当蒸发去多少千克水?(析:这道题的总量是盐水的重量,它是由盐和水两个部分量组成。盐水蒸发后,水的重量减少了,盐水的总重量也随它减少,浓度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但要看到变中有不变,盐的重量始终没变,抓住盐这个不变量入手分析,便可得出答案:25—25*16%÷40%=15(千克)) (4) 变中有不变——形变体不变:例: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分析:形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积却没有变化:(9*7*3+5*5*5)÷【3.14*(10*10)】=1厘米)五年级上册的组合图形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分析。 12、构造法:在计算某些图形题时,把原来不易处理的,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重新构造成一个新的更便天处理的图形为解决问题,这个思考方法,称为构造法。
13、列举法: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很难列出算式或方程求解。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把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出来,再进一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逐步排除非解或缩小范围,进行筛选出题目的答案。
例:有一个伍分币,4个个贰分币,8个壹分币,要拿8分钱,有几种拿法? 14、消去法:在一道数学题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在解题时,通过简单的运算,先消去一个未知数,再求另一个。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如实际操作、找规律、整理数据、列方程等等,其中画图策略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基本也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这个意义上讲,画图能力的强弱也反映了解题能力的高低。现在的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对单一。其实很多数学问题,通过画画图,在画图的基础上找到具体的量或分率和它们所表示的意思,把抽象、模糊转化为直观、具体,题意和数量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因此注重和利用画图策略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可现实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画图策略的运用存在两种情形,越聪明成绩越好的人在碰到难题时会主动地画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而很大一部分学生却是懒得画或者不会画,觉得怕麻烦或无从入手。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并利用画图策略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我觉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体验画图策略的价值性
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叙述出现,纯文字的问题在语言表述上比较简洁,桔燥乏味,以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所以根据其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问题的本来面目,使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获得思想。
如六上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多少只?鸡兔同笼是一个让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头疼的问题,但是运用画图策略却非常容
易理解且把问题解决。如:画图时,先引导学生把8个头全画上两只腿了或四只腿,发现少的或者多的那些腿是兔子或者鸡的,然后依次再添上去,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后,兴趣浓厚,纷纷动手,了了几笔简笔画并通过添腿或减腿就能非常快速地计算出鸡或兔有多少只。然后依托画图法,再理解假设法中求鸡:(8*4-26)÷(4-2)=3(只),为什么除以(4-2)的差就容易多了。我也曾把这道题用画图法叫我读二年级的儿子来做,他居然也非常容易理解,而且很感兴趣,画得得心应手,并且很快地解答出来。画了几次以后,他居然也能感悟出通过算式来计算了。
解答数学应用题是有一定方法的,是有规律课循的,就好像工人叔叔做零件一样,不能随便做,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来做,做数学题也一样,可以用五个词来概括做数学题的操作流程:一读、二讲、三计算、四检验、五构建。
具体步骤:
1,读题的时候速度一定要慢,要一字一句的读,最重要的是要读出应用题的题眼,找出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句,这些字、词、句就好像是应用题的纲,纲举目张,,要重点突破。
2,讲就是讲题意,讲数量关系。我们要学会把应用题中的数学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分析出应用题中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数量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一步比较难,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3,分析完了数量关系的,我们该列式计算了,列式计算有两种,一种是列出分步算式,一种是列出综合算式。一般来讲,分步算式比较容易,综合算式比较难一点。
4,应用题做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算式列错,一种是得数算错,得数错好检查,再算一遍就行了,列式错误就不太好检查,有许多同学没有掌握验算的方法,只是从头到尾再算一遍,结果什么也检查部出来。常用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联系实际检验法。如“求得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是26岁”,可判断计算结果是错误的。2、估算比较检验法。如在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平均数必须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5,构建什么?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新知识是从哪个旧知识上生长出来的,找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法:分析法是从题中所求问题出发,逐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必须的已知条件的思考方法。
02、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题目中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算出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考方法。03、分析、综合法:一方面要认真考虑已知条件,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题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思维才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04、分解法:把一道复杂的应用题拆成几道基本的应用题,从中找到解题的线索。05、图解法:图解法是用画图或线段把题目听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06、假设法:假设法就是解题时,对题目中的某些现象或关系做出适当的假设,然后,用事实与假设之间的矛盾中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例:冰箱厂生产一批冰箱,原计划每天生产800台,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了120台,结果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
实际用了多少天?解法一:(800+120)*3÷120—3=20(天)(这是一种常规的解法);解法二:假设原计划少生产3天,则共少生产了800*3=2400台冰箱。这时计划生产的天数就等于实际生产的天数,造成少生产2400台的原因是每天计划比实际少生产120台,所以实际生产天数为:2400÷120=20(天)即列式为:800*3÷120=20(天)。
07、转化法:转化方法就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变换,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处理,然后把它解答出来的方法。例:一辆货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10小时,一辆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需6小时,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乙两城相距60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法一:600÷(600÷10+600÷6)解法二:把两地路程看作单位“1”,货车的时速是1/10,客车的时速是1/6,依然是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得到相遇时间:1÷(1/10+1/6)08、倒推法(还原法):从条件的终结状态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向前一步一步地推算,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倒推法或还原法。
例:某仓库货物若干袋,第一次运出了1/3少4袋,第二次运出余下的一半少2袋,库中还剩106袋,仓库原有货物多少袋?【(106—2)*2—4】÷(1—1/3)=306(袋)09、找对应关系的方法:在某些数学题中,存在着一些相关的对应量,通过分析条件之间的某些数量的对应关系,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这种思考方法,可称为“对应法”。例:一本书,第一天读了32页,第二天读了40页,剩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1/4。
这本书还剩下多少页没有读?(找出各相关对应量)10、替换法:“替换”就是等量代换。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从而减少问题中的数量个数,降低解题的难度,然后设法将这个被代换的量求出。
例:食堂三天用完一桶油,第一天用了6千克,第二天用了余下的3/7,第三天用的恰好是这桶油的一半。第二天和第三天共用油多少千克?(分析:6千克对应余下1/7即1-3/7-3/7,找到这个对应关系,余下的量正好是题目所求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共用的油量:6÷(1—3/7-3/7)=42(千克)11、从变量中找不变量的解题方法:(1) 变中有不变——和不变:例:甲、乙两个施工队共180人,从甲队抽出自己人数的2/11调到乙队后,两队人数则相等,求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甲队:180÷2÷(1—2/11)=110(人)(2) 变中有不变——差不变:例:甲储蓄2000元,乙储蓄400元。
如果从现在开始,每人每月各存200元,几个月后甲储蓄的钱数是乙储蓄的钱数的3倍?(分析:甲比乙多储蓄1600元,而这1600则刚好是乙几个月后钱数的2倍,则列式为:【(2000—400)÷(3—1)—400】÷200=2(个))(3) 变中有不变——某一部分量不变:例:要从含盐16%的盐水25千克中蒸发去一部分水,得到含盐40%的盐水,应当蒸发去多少千克水?(析:这道题的总量是盐水的重量,它是由盐和水两个部分量组成。盐水蒸发后,水的重量减少了,盐水的总重量也随它减少,浓度也随着发生了变化。
但要看到变中有不变,盐的重量始终没变,抓住盐这个不变量入手分析,便可得出答案:25—25*16%÷40%=15(千克))(4) 变中有不变——形变体不变:例: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9厘米、7厘米、3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体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分析:形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积却没有变化:(9*7*3+5*5*5)÷【3.14*(10*10)】=1厘米)五年级上册的组合图形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分析。12、构造法:在计算某些图形题时,把原来不易处理的,不规则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翻折后,重新构造成一个新的更便天处理的图形为解决问题,这个思考方法,称为构造法。
13、列举法: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很难列出算式或方程求解。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把可能的答案一一列举出来,再进一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逐步排除非解或缩小范围,进行筛选出题目的答案。
例:有一个伍分币,4个个贰分币,8个壹分币,要拿8分钱,有几种拿法?14、消去法:在一道数学题中,含有两个未知数,在解题时,通过简单的运算,先消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出能正确表达整个题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并将这个相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主要是找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你主要是多做题,就会提高你的解题水平 例1. 某商场将彩电先按原售价提高30%,然后再在广告中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台彩电比原售价多赚了112元,求每台彩电的原价应是多少元? 分析 相等关系是:实际售出价-原售价=112(元)。 解 设每台彩电的原售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 解得:x=2800 答:每台彩电的原售价是2800元。
例2. 为了鼓励居民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如下的计费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按每度0.5元计算;每月用电超过10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0.4元计算。 (1)若某用户2006年7月份交电费72元,那么该用户7月份用电多少度? (2)若某用户2006年8月平均每度电费0.45元,那么该用户8月份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 分析: (1)由计费方法判断7月份交电费72元时,用电量超过100度;(2)由0.5元>0.45元>0.40元知,该用户8月份用电超过100度。
解(1)100度的电费为0.5*100=50(元)。 因为72>50,所以该用户7月份的用电量超过了100度。
设超出x度,则0.4x=72-50,x=55. 故该用户7月份共用电100+55=155(度)。 (2)设该用户8月份用电x度,则应交电费为0.45x元。
因为8月份平均每度电费0.45元。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1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