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1、增属无功功率进行调压,如发电机、调相机、开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调压。
2、改变有功功幸和无功功率的分市进行闹压。如调压实压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调压。
3、改变网络参数进行调压,如串联电容器、投停叶列运行变压器、投停空转或餐然高压纬路调。
按规定的运行电压允许偏差,在电力系统高峰负荷时期将电压中枢点的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上限,在低谷负荷时期将电压调整到电压曲线下限的电压调整方法。
电力系统在高峰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大,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大,用户处的电压偏低;在低谷负荷时,输电线和变压器的传输功率小,它们的电压损耗也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偏高。
扩展资料
为了保持较好的供电电压质量、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变化幅度,要求电力系统实行逆调压。电力系统实现逆调压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①要有合理的电网结构,尤其是供电网和配电网要根据负荷密度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
②要有充足的、布局合理的无功电源;
③要有足够容量的能进行双向调节(既能发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的无功补偿装置.如调相机、装有并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④运行中灵活调节电压幅值和相角的设备,如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移相变压器等;
⑤配电网中装设可投切的电抗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系统
1、通过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在各种调压措施中,最直接最经济的手段是利用发电机调压,因为这是一种不需要额外投资的调压手段,所以应当优先考虑采用。
发电机调整端电压是通过调节励磁从而改变无功功率出力来实现的,现代的同步发电机可在额定电压的95%~105%范围内保持以额定功率运行,也就是发电机保持同样出力的情况下,可以在10%范围内调节电压。
2、通过调整变压器变比调整电压。双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的高中压绕组一般都有若干个分接头可供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分接头,使变压器变压比例发生变化,从而达到调压目的。
3、通过补偿设备调压。系统中无功功率不够充分时,需要考虑运用各种补偿设备进行调压。这些补偿设备可分为两类,即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
4、适当增大导线半径。部分老城网都因为导线半径小电阻大而导致电网电压损耗太大。所以,加大导线半径是城网改造的重要内容。对于新架设线路的导线需要考虑一定的裕度,尤其对中低压线路,因其承受能力小容易出现过负荷过大。
5、组合调压。顾名思义就是几种调压措施的组合。既然不同的调压措施都各有优缺点,应当综合采用各种调压措施,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好的调压效果。
扩展资料
为了保持较好的供电电压质量、减小用户处的电压变化幅度,要求电力系统实行逆调压。电力系统实现逆调压应具备的一些条件:
1、要有合理的电网结构,尤其是供电网和配电网要根据负荷密度确定合理的供电半径;
2、要有充足的、布局合理的无功电源;
3、要有足够容量的能进行双向调节(既能发出无功功率,又能吸收无功功率)的无功补偿装置。如调相机、装有并联电抗器的电容器组、静止无功补偿器等;
4、运行中灵活调节电压幅值和相角的设备,如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移相变压器等;
5、配电网中装设可投切的电抗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系统电压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压调整
措施:(1) 改变系统无功功率的分布。
即通过无功功率调节手段或 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达到改变无功功率的潮流大小和方向的 目的。 (2) 改变发电机端电压。
当以发电机母线作为电压中枢点 时,在维持发电机额定输出功率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其自动调 节励磁装置使发电机输出电压在(95%〜105%)额定电压范 围内变动。 这种调压方法不需要附加投资,且简便、经济,所 以应当充分利用。
该调压手段用于发电机母线直馈负荷的情 况,且多采用逆调压方式。如果发电机经多级变压供电,仅用 发电机调压往往不能满足负荷的电压要求。
因为发电机要照顾 近处的地方负荷,电压不能调得太高。 所以需要靠其他调压措 施来满足远处负荷的电压要求,如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当发 电机母线没有负荷时,合理利用发电机调压可减轻其他调压措 施的压力。 (3)改变变压器变比。
变压器的变比是变压器两侧绕组间匝 数之比,近似等于变压器两侧电压之比。 改变变压器变比就是变 压器两侧绕组间匝数的比例关系,从而改变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 大小。
当减少变压器一次绕组匝数时,变比减小,变压器二次侧 电压提高;反之,当增加变压器一次绕组的匝数时变比增加,变 压器二次侧电压降低。 改变输电网络的参数。
减小线路的电阻或电抗均可降 低电压损失,从而提高线路的受端电压,达到调压的目的。减 小电阻是采用增加线路导线的截面积来实现的。
该方法适用于 电阻大于电抗的低压电网,而对于电阻小于电抗的高电压电网 则收效甚微。增加导线截面积的方法,将使线路投资费用增 加,经济上不合理。
目前,高压电网普遍釆用缩小输电线路电 抗的方法实现输电线路参数的改变。 。
具体方法:(1) 220kV及以下电网电压调整,宜实行逆调压方式,即负 荷高峰时段变电站母线电压调整在上限运行,负荷低谷时段变电 站母线电压调整在下限运行。
各级电网调度应根据本地区无功电 源容量以及可调节能力制定正常运行方式(含计划检修方式)下 的无功电力调整方案,并按此实施调整。 (2) 为满足电网电压调整需要,220kV及以下变电站应选用 有载调压变压器,处于10kV线路末端、供电半径较大的大容量 配电变压器,可选用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
(3) 为提高电压合格率,可将变电站各级母线的电压合格报 警范围及电压无功自动优化(AVC)系统定值进行调整,35kV 及以上母线电压可调整为额定电压的98%〜106%,10kV母线 电压可调整为额定电压的101%〜106% (即为10。 1〜10。
6kV), 进行超前调整。各级电网调度应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和电压运行状 况,及时调整调压装置及投切无功补偿装置。
电网无功出力不足 或过剩引起电压下降或升高时,应首先调整发电机和无功补偿设 备的无功出力;然后再调整相应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位 置,使电压恢复到合格值。 (4) 电压调整要保证发电厂和变电站母线电压偏差不超过允 许值,同时也要兼顾下一级电压或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偏差不超过 允许值,依照发电厂、供电公司提供的无功电源容量以及可调能 力,编制年度、季度、月度及重大设备检修方式中的无功电力调 度方案。
(5) 发电厂、变电站的无功和调压设备的运行调整,应逐步 实现网络化的电压无功自动优化(AVC)控制。 (6) 电压调整按调度权限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电网调度之间 都应对分界点的无功电力送出(或受入)量进行监督和控制,高 峰和低谷时的功率因数值宜基本一致。 当分界点无功电力交换量 超出规定值时,高峰时受入方调度应首先调整无功出力至允许范 围值以内;低谷时送出方调度应首先调整无功出力至允许范围值 以内。
(7) 各级电网调度应每月将所辖变电站无载调压变压器及有 载调压变压器中压侧无载分接开关的调整方案报电压无功管理部 门,根据实际情况列入次月停电计划进行调整。 (8) 公用配电变压器运检管理单位应每月将所辖公用配电变 压器无载分接幵关的调整方案报电压无功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 况列入次月停电计划进行调整。
(9) 电力用户管理部门或单位应每月将所管理电力用户变压 器无载分接开关的调整方案报电压无功管理部门,督促电力用户 按照调整方案实施,并及时反馈调整情况。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