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是社区民主的第四种表现形式,社区民主监督的主要机构是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该委员会除了行使民主议事功能外,还承担日常监督职能,主要对社区居委会工作及其成员进行监督。此外,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以及社区居民群众均是社区民主监督的主 体。社区民主监督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对于居民群众直接监督来说,由于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间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他们在社区民主监督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居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是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走访,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前来报告、说明情况。
二是加强对适用禁止令人员的监督管理。司法行政机关要根据禁止令的具体内容,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人,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执行方案。对于被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调查走访,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实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批,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三是严格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的程序和时限。认真核查社区矫正人员提交的外出、变更居住地的书面证明材料,如村(居)委会证明、单位证明等。社区矫正人员一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到期仍有外出需求的,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居住地变更涉及到具体执行机关的变更,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在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做好衔接工作。
四是要加强检查考核。司法所要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居住的社区、学校、单位、家庭等进行实地检查核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表现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级管理,调动社区矫正人员发行的积极性。
五是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发挥基层组织、社区群众以及社区矫正人员家属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推广应用手机定位等信息技术实施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六是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针对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性事件、实施犯罪、非正常死亡等情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突发事件防范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通过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促使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湓城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进一步规范街道社区居委会的管理,使社区居委会各项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现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特制订湓城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办法。
一、干部管理制度1、社区居委会工作实行主任负责制,居委会干部必须服从组织安排。每位干部要各司其职,同心同德,对分派给自己的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扯皮。
2、社区居委会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和法规,认真学习和传达街道党委、办事处以及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钻研社区管理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3、积极参加上级和街道党委、办事处开展的各项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性工作,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不得无故迟到缺席。凡无故不参加或擅自离岗脱岗者,轻者通报批评,重者停职待岗或责令辞退。
4、居委会上班作息时间与办事处机关同步,节假日按国家规定时间休息,实行上班签到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迟到早退一次扣罚工资10元,无故旷工一天扣罚工资20元,多次旷工屡教不改的,街道将予以辞退。
5、坚持请假制度。凡有事需请假者,必须写请假条,批准后方可离岗。
一般干部请假一天以内由居委会主任审批,两天报街道社会事务办审批,三天以上报街道主要领导审批。主任请假一天内由蹲点领导批准,两天由主管社区领导批准,三天以上经主管领导同意并报街道主要领导审批,但均必须有请假条并及时销假。
6、街道社会事务办对居委会干部实行不定期查岗制度,工作时间内居委会不能离人,查岗发现无人,给予通报批评,并给居委会每名干部扣罚工资50元。所扣款纳入居委会基金统筹管理。
7、上班时间不准参与打扑克、打麻将、打毛衣、上网聊天等活动,发现一次扣工资20元,并通报批评或效能告诫,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8、居委会干部工资每年年初核定一次,除由市财政及办事处拔付的部分工资外,补贴部分由居委会自行解决。
自2010年八月份开始,发放居委会干部每人每年1元工龄工资补贴。9、居委会干部必须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保证工作正常运行(主任每月报手机费60元,一般干部每月报30元)。
发现一次通信未通的,扣除通讯费10元。10、按上级规定的重大节假日如“五·一”、“国庆”“春节”等,居委会必须安排值班。
值班补助由街道办事处统一研究批准再由居委会财务支付。如查岗发现无人值班或擅自迟到、早退扣罚当事人工资20元。
二、财务管理制度11、居委会设报帐员一名,定期向办事处零户统管中心报帐,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同时做好居委会新添置的财产台帐(明细帐)。
12、居委会的财务管理严格实行主任一支笔审批制度,主任审批权限在500元以下,一次性开支500元以上须书面报社会事务办公室审批,严禁先支出,后审批,否则谁开支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13、居委会每月收入,应及时入帐并一律使用预算外收据,不得用其它收据或白纸条收款,不得坐支,财物台帐要做到帐物相符。
14、居委会每月支出必须当月结清,每张单据必须注明开支用途,同时应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主任签字方可报帐。支出发票一般不允许有不正规票据或有白纸条出现;不得伪造、更变原始凭证,杜绝设置帐外帐(小金库),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15、根据业务需要,居委会应设置总帐、明细帐和其它辅助帐簿,会计中心必须一季报表一次。凡挪用、侵占低保金、优抚金等民政救济救灾资金以及其他专项经费的,除违纪金额全额上缴外,视情节还要分别给予谈话教育、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直至辞退。
16、居委会帐目做到日清月结,每季末要及时将上季度会计报表报到社会事务办,居委会主任对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负全部责任。任何人不得篡改会计报表的有关数字。
17、居委会经费不准转借个人私用,严禁公款私存。18、居委会的财产归集体所有,每两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
原则上居委会财产不准外借,确需外借,须报社会事务办同意方可,如有遗失或损坏由责任人照价赔偿。集体财产列入居委会干部调动、离职的移交范围。
19、居委会要严肃财经纪律,街道每年将不定期对居委会财务进行监督和审计。主任离岗,要进行离任审计,如发现违纪行为,一律予以查处,对情节严重的干部予以辞退,并追究经济责任和纪律责任。
20、居委会干部在发展社区事业上或创办经济实体过程中,不准任何人借居委会名义从银行贷款或提供贷款,发现借居委会名义贷款或担保贷款的视作违纪处理,并追究经济责任。如离岗审计中,发现贷款和担保贷款,从居委会干部退职金或工资中扣除,直至追回损失为止。
三、退职金管理制度21、建立居委会干部退职基金,基金来源于各居委会上缴的资金统筹,由街道办事处代管,并设立专门帐户,以后直接由街道发放给退职干部,退职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每年年底公布一次。22、退职基金统筹标准:根据各居委会经济状况而定。
年初签订责任状确定退职金统筹金额,确保资金统筹到位。(2010年统筹标准为每个居委会800元)23、退职金使用范围:退职金用于居委会干部正常离(退)职补助、看望生病住院居委会干部。
24、居委会。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一是加强日常管理。
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走访,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
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前来报告、说明情况。二是加强对适用禁止令人员的监督管理。
司法行政机关要根据禁止令的具体内容,结合社区矫正人员的情况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明确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落实监督管理责任人,并根据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执行方案。对于被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调查走访,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实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批,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三是严格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居住地变更审批的程序和时限。认真核查社区矫正人员提交的外出、变更居住地的书面证明材料,如村(居)委会证明、单位证明等。
社区矫正人员一次请假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到期仍有外出需求的,需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居住地变更涉及到具体执行机关的变更,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在征求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并做好衔接工作。四是要加强检查考核。
司法所要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居住的社区、学校、单位、家庭等进行实地检查核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表现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分级管理,调动社区矫正人员发行的积极性。五是创新监督管理方式。
发挥基层组织、社区群众以及社区矫正人员家属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推广应用手机定位等信息技术实施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便捷性和实效性。六是要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针对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参与群体性事件、实施犯罪、非正常死亡等情形,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确保对突发事件防范有力,处置迅速,应对有效。通过全面加强监督管理措施,促使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遵纪守法,防止重新违法犯罪的发生。
社区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关于社区工作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共同点: 1.它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手法;2.它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3.它是一种过程;4.它是运用集体行动的方法;5.它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6.它能找出及满足社区的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成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生活质量;7.它能发展居民能力,加强其自主性;8.它能促进社会转变。 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有如下述: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2.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区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测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4.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5.发挥人民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6. 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7.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社区工作:社区工作是献身于增加非专业人士的知识、增强人们应对困难和窘迫环境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更大控制能力的一种专业;社区工作者激励和支持社区的个人和群体努力改善自己社区生活的条件,鼓励居民互助、自主和解决,提升居民的各种能力;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满足社区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增加居民信心、技术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社区环境,实现社会公正。 社区工作的特征:1.以社区为对象;2.结构导向的分析视角;3.广泛的介入;4.强调居民参与;5.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6.运用社会资源;7.政治性的特点。
社区工作的模式:1.社区照顾;2社区组织;3.社区发展;4.社区计划;5.社区教育;6.社区行动。
民主监督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和村民委员会报告制度。
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五种:一是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报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事项完成的情况和村里财务收支情况,并由村民进行民主评议;二是成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审核村里财务,查清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三是设立村务公开栏,将村民最关心的财务收支、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指标、宅基地分配等情况及时公布;四是实行村干部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五是对不称职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依法予以罢免。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路径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理清管理领域,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 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
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
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
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二) 社会管理创新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全面展开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在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问题。
1、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要公平对待,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从就业、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入手,不断创新统一有效管理新机制,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服务全覆盖的人口互动管理模式,疏堵有机结合,使流动人口能够全面参与并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变流动为活力,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不稳定和不和谐等问题。2、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要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特别是青少年以及吸毒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动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工作双延伸。
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要有措施、有方法、有体系,应在有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尤其是应当致力于建构和完善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3、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的创新,要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的治理和城乡规划、地区改造相结合,在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基层组织、延伸公共服务,切实处理好整治、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相互关系;要对小旅馆、娱乐、洗浴场所等实行耐心指导、重点防控、过程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突出指导服务理念。
4、推进虚拟社会建设管理创新,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识,注重研究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和规则,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互联网的建设与有效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地制定互联网管理建设政策,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5、推进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创新,要致力于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承认社会组织在国家发展与建设中尤其是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并按照社会组织发展规律施以有效监管,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范。(三) 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要的是搞好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范,建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特别重要的是要完善参与型及自治型治理结构,重视对优秀的管理者、优秀的专业人员和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培养和培育,通过对社会管理领域进行过程引导和规范,实现政府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有意识引导、调控和激励,形成卓有成效的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机制。社会管理创新要确立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要促进社会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会活力,要对利益调整进行结构性改革,强调要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倡导不同的行为模式。
一、主要工作措施
1、实施了管理区域网格化。
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居民的认同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状况,社区设置了14个网格,形成居民委员会主任—社区工作人员--楼栋长为线条、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党总支为核心的条块结合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2、实现了基础档案规范化。
造纸社区自制居民基础信息表,表内涉及计生、医保、社保等28项内容,保证每家每户信息采集的完整,同时全部输入电脑。网格管理员又自制了每栋楼档案的封皮,对楼长、单元长、流动户、党员户等分别用不同颜色标记,做到重点户一目了然,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3、实行了管理内容标准化。
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以“三活”、“四清”、“五必报”为内容,“三活”即社区工作人员对责任网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四清”是指每名社区居委会成员都要对所负责区域的情况掌握清楚,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五必报”主要是针对楼栋长的职责而言,是指他们能够做到发现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必报、新增孕妇必报、外来人员流入必报、居民房屋出租必报、公共设施损坏必报。
4、推进了管理人员责任化。
在网格化管理中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将巡查作为日常工作,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对于网格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都由该负责人第一时间接手处理,对于能够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与社区其他网格负责人碰头,共同协商解决。
5、有效转变工作作风。
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居务信息的来源更多,情况掌握更全面,更重要的是消除了机关化工作现象,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延伸到一家一户,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区”和“真空”,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金鹏信息社区网格化管理软件。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8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