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放红光火焰信号,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漂浮烟雾信号等;
EPIRB在遇险时可手动开启,若来不及启动投放,静水压力释放器会在船舶下沉到一定水深时自动释放并开启,将详细位置信息和船舶信息通过卫星发出求救信号,搜救船舶到达附近,SART在收到雷达的触发信号时会起示位作用。卫通电话在有卫星信号时可像手机一样通讯,向岸台报告险情。
海上遇险时求救方法:
1.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全球海上遇难与安全系统,简称“GMDSS”。是国际海事组织依靠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搜寻救助通信系统,一种现代化的救灾应急通信系统,它是依赖使用陆地MF、HF、VHF无线通信以及卫星通信技术传递遇险信号、实施搜救的通信,它能使遇险报警信号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发送和接收,提供救援服务,适用於全球所有海区的各种船舶及海上设施的海难救助。当船舶在海上遇险时,可通过船上装备的甚高频、中频或高频数字选呼设备及国际海事通信卫星,向附近船只或岸站发出求救信号,此时地球上所有地方都可以听到并与之迅速进行通讯、联络,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即使是突然遇到事故,只要一按电钮,所有关於事故发生及位置数据将自动地通报救援机关。海事通信卫星还可精确地标注海难船只的方位,引导救援船只前往营救。
2.利用手机求救。
利用手机来求救,效果视手机的装备情况。普通手机只能拨打求救电话(通常无信号的时候也可以呼叫紧急电话)。一些专门设计的手机除了拨打求救电话以外,也可以发求救信号,如发GMDSS信号等。
3.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求救者可以利用物件发求救信号。
(1)在面向大海的沙滩或山坡上用石头、贝壳和植物等堆砌成SOS字样,字母越大越好。
(2)准备火种和足够的木柴等,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在白天,可用潮湿的植物燃烧,形成浓烟,最为有效。在夜间,燃烧干柴,发出火焰,最为有效。
海上遇险求救信号是SOS。
SOS通常被理解为:“Save Our Ship”(拯救我们的船)“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SOS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其诞生与普及和海上救援有着直接联系。
19世纪,航海技术日益更新,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如果船只在海上遇难,船上的人往往无法求救。随着无线电报机发明,人类开始使用摩尔斯电码传递信息,这成为航海通讯的福音。
1896年,海岸与船舶之间实现第一次无线电报通讯。两年后,英格兰海岸附近的一艘船通过无线电发送求救信号成功获救,这是最早的无线电救援记录。
但由于无线电在当时没有统一标准,各类求救信号五花八门。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召开,马可尼无线电公司提出的“CQD”成为国际通用的遇难信号,“CQ”即“CalltoQuarters”,是“全部台站皆应答”的意思,后面加上一个“D”表示“Distress”,是“遇难”的意思。
但“CQD”与一般呼叫“CQ”容易混淆,1906年,一位德国专家建议使用“SOE”作为统一遇难信号,为了避免摩尔斯电码短音“E”被误解或错过,大家最终决定用S代替E。于是,“SOS”就成为了国际统一无线电遇难求救信号。
扩展资料
求救信号的发出方法
1、声音求救法当你遇到困难时,可大声喊叫、吹哨子或猛击脸盆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抛坠软物求救法当你在高楼遇到危难时,可以抛坠软物,如枕头、塑料空瓶等,向地面施放求救信号。
3、频率闪光求救法当你遇到危难时,可以使用手电筒、镜子反射太阳光等方法。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重复同样信号。
4、烟火求救法当你在野外遇险时,白天可燃烧新鲜树枝、青草等植物发出烟雾;晚上可点燃干柴,发出明亮的火光,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5、野外信号求救法用树枝、石块等物品在空地上堆出“SOS”或其他求救字样,每字至少长6米,向高空发出求救信号。常用的英语求救单词有: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URT(受伤)、LOST(迷失)。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为什么国际求救信号是SOS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如何发出求救信号
(一)拨打步骤:
拨打海上遇险报警电话,要沉着镇静,避免打错电话。
要准确报出遇险的地理位置和遇险船船名。以便救援人员及时迅速地赶到现场。
尽可能说清楚遇险的性质、范围和遇险程度。
简要说明需要何种救助,以利于救援人员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
(二)施放求救信号
声响求救信号:当在海上遇险,看到周围有过往船舶或救援船时,可以采取吹响哨子或击打金属物发出响声等方法,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形体求救信号:当白天在海上遇险,看到周围有救援飞机、过往船舶或救援船时,可以采取挥动衣服等物(橙色更佳),向高空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救援人员识别。
烟火求救信号:当白天在海上遇险,看到周围有救援飞机、过往船舶或救援船时,可施放烟雾信号;晚上可施放明亮闪耀的火光信号。
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打手机啊,是啊,假如遇险区域有手机信号的话,裤兜里掏出手机就呼救大概是最快的了。直接求救有关部门来的直接迅速。好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现代船舶在海上遇险后依次可以使用的那么若干个渠道和手段。
首先要介绍一下海区的概念,地球上的洋面被划分成了A1、A2、A3、A4四个海区,,主要是根据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岸基电台的覆盖范围(当然还有INMARSAT卫星,后面会提到)来划分的,,A1海区距离海岸线20-30海里,在VHF(甚高频)岸基电台的覆盖范围内,A2是100海里内(在中频MF覆盖范围,但不包括A1区域),A3是INMARSAT卫星覆盖的海区,大致在南北纬70度之间。A4就是除A1、A2、A3外的其他地区,基本指南北极区,因南极基本是陆地,所以主要指北冰洋那块区域。
考虑到北冰洋那块只有少量科考船还有核潜艇会去,绝大部分的船(主要是商船),都在A1、A2、A3的区域内蹦跶。
现代船舶上都安装有一整套完整的求救信号发送系统。
先假设我们正在A1内呢:
1. VHF DSC
首先能用上的就是甚高频电台的DSC(数字选择寻呼功能), 就是下图的这玩意了, 图中的小红按钮一键发送, 信号就发给了周边的VHF电台值班开着的船舶, 岸基的VHF电台, 再转发给岸基的Rescue Centre(营救中心), 周边的船本着国际救援的义务和精神肯定会及时来相救的,另外岸基的也会拍出直升机或其他救援装置来搭救你们,哈利路亚,阿门,阿弥陀佛,反正就是得救啦。相应的,如果在A2区域, 就用MF的DSC功能。A3的话略复杂,可以用HF-DSC,也可以用INMARSATC站发射信号通过天基的卫星再转到地面站和营救中心。
2. EPIRB
如果上头的DSC那玩意坏了怎搞,还有备用方案的,就是下面这玩意,“应急示位标”,这玩意也是通过天基的卫星发送”遇险求救”信号的,原来有两个渠道,但是06年后INMARSAT卫星取消了该项服务,目前只能通过406MHz的专用频道发射到极轨道卫星(COSPAS-SARSAT),这个装置一般在装上船上的驾驶室两翼或者罗经甲板(最高层甲板)位置,可以手动触发,如果没有及时按,也没关系,船要是沉了,这玩意浸水后还会自动发送求救信号。
3. 上述的VHF也好、MF也好,除了DSC功能,还配有无线电话(Radiotelephony),以用口头方式对岸基电话进行语音呼救,因为跟DSC一般都集成在电台里,所以算一种吧。
以上这两种主要的求救方式都是强制配备的,一旦发送出去,那是非同小可,周边相关的政府机构会出动海陆空来搜索营救你,要是报假警的话,。
好了,上面的信号都是发给专门的救援机构的, 如果都失效了,就没别的方式了么,现在通讯这么发达,当然有了,随便抓瞎抓到个人,求他再去报告救援机构也行啊,就是速度慢了点,能不能赶上救你就不太好说了。
海上的生存状况或许比其他环境中显得更为恶劣,要求最为苛刻。
飞机与船舶一般都携带救生设备,但在深海之中,即使进入救生筏也困难重重。一旦救急用的食品与淡水储备告罄,等待额外的救助度日无异于束手待毙。
因此,必须利用各种可能途径,从茫茫大海中获取食物与淡水,尽可能长地维持自己的生命。 不是所有的鱼类都可以食用,捕获某些鱼类本身就存在危险。
通常鲨鱼的攻击性被人为夸大了,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合理的行动是躲避或者吓住它们。在地势险峻 、风急浪涌的海滨登陆也充满危险。
为了使危险降到最低限度,要虚心听取建议。 地球表面约有4/5为水域,在所有的求生环境下可能是最可怕、最难以存活的地方。
在寒冷的水域中,身体很快就会冰凉,即使在一条小船上,寒冷的海风也会使体温急剧下降。没有一定的装备,独自在寒冷的大海中显然生机渺茫,难有转机。
如果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和主要的洋流,或许能预测出海水会把你带向何方。尽管旅程漫漫,但在暖流中(如穿越北大西洋的墨西哥湾暖流)有丰富的鱼类和海洋生物资源。
浅海附近的水面也有许多可以食用的鱼类,不过也有危险鱼类,如鲨鱼和有毒鱼种。 它们主要生活在气候温暖区域的珊瑚礁附近的浅水中。
如果没有携带蒸馏海水的装备,淡水是困扰你的一大难题。 操纵救生船时,要指导乘客如何穿上救生衣,如何开动救生船,如何在救生船上生存。
小船只的水手也应该设计这种演练形式,训练船上的每个人。 船舶上的安全设备有救生船、简易救生筏、可充气气艇、救生带、救生衣。
如果不得不离开大船,应该穿戴暖和,最好选择毛织品。不要遗忘帽子、手套以及颈上的围巾。
假如只能在水中漂浮,衣服也不会妨碍你,它可帮你避开最大的敌人——身体裸露。 可能的话,拿上手电,抓些巧克力,方便时可将甜食煮热食用。
事故发生后,大家不要推搡、喊叫或慌乱。登上救生船、木筏或橡皮筏时,更应秩序井然,这样速度更快。
离开船舶或飞机之后,给救生衣充气。救生衣有明亮的色彩,常装有警哨、灯光和染色标识器,在温暖水域中使用能吓走鲨鱼。
如果只能跳船登小船,先扔一些漂浮物,然后在其附近跳下。 放弃船舶或飞机时,携带必需的物品最为重要。
救生衣、救生带能够节省体力,防止漂流时体力消耗过多。不过即使没有救生衣,在海洋中漂浮也非难事——人体的密度小于海水。
只要学会在水中放松,任何人都不会产生即刻溺水的危险,但在慌乱或恐惧时,要想放松下来却相当困难,此时的漂浮就变得困难重重。如没有救生衣、救生带,给衣服灌气也有助于漂浮。
尽管人们通常的建议是脱去衣服,其实穿上衣服是一种好方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6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