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主要业务:采用神经阻滞疗法、小针刀疗法,配合药物、超激光照射等治疗以下疾病:
1. 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外伤后头痛和腰穿后头痛等。
2. 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中枢性疼痛、患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3. 骨关节痛: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等。
4. 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 癌性疼痛:晚期癌症疼痛、骨转移性疼痛等。河南疼痛科黄庆茁专家医术精湛,经验丰富。
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第1卷 经验荟萃 中国图书分类号 R274.2 跟痛证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
足跟疼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是指各种足跟部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由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所产生。常见有五种类型:①足跟脂肪垫炎:跟垫发炎,跟骨跖面疼痛、肿胀,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部分高龄患者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②跟部滑囊炎:跟骨下、跟骨后、跟腱后滑囊发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感染,可引起红肿;③跟腱周围炎:跟腱区疼痛肿胀、压痛、摩擦感,炎症波及腱鞘可出现轹轧音,踝关节背屈,跖屈可加重疼痛;④跖腱膜炎:跟下或足疼痛,足底紧张感,跟骨关节前缘压痛,牵扯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⑤跟骨刺:跟骨剌是x线片象,足跟痛的原因不一定是骨刺本身引起,而是以跖腱膜与跟腱附着处的慢性炎症为病理基础,以晨起疼痛较重,稍活动后疼痛减轻,行走过久疼痛加重,跟骨跖面跟骨结节处有压痛的特征。
跟痛证的发病部位不同,足跟疼痛的症状具有共性。 《诸病源侯论》称足跟痛为“脚根颓”。
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丹溪心法》及后世医家都称为“足跟痛”。
足跟部为肾经之所主,足少阴肾经起于足下趾,斜行足心,至内踝后,下入足跟。足跟处乃阴阳二跷发源之所,阳跷脉、阴跷脉均起于足跟,阳跷脉、阴跷脉各主人体左右之阴阳,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藏精主骨生髓,因此足跟痛与人体肾阴、肾阳的虚损密切相关,是跟痛证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原因所在。
在肾虚的基础上可挟有寒湿或湿热。足居下,而多受湿,肾虚正气不足,寒湿之邪,乘虚外侵,凝滞于下,湿郁成热,湿热相搏,致经脉郁滞,瘀血内阻,其痛作矣或足部有所损伤,亦可致瘀血内阻。
故跟痛症其病,以肾虚为本,瘀滞为标,外邪多为寒湿凝聚。 对于跟痛症的治疗,笔者采取益肾活血法,并施行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的方法。
跟痛症患者以肾虚为多,所以全身用药重在益肾。《张氏医通》云:“肾藏精阴虚者,则足胫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著而肿,肥人,湿痰流注。
凡下部痛,多用药酒,殊不知病甚于冬者,为寒湿,故宜用药,若春夏甚而秋冬减者,此属湿热,若用药酒,是反助其湿也。”跟痛症中足跟垫脂肪炎,以高龄患者居多,多以肾阳不足为特征。
患者足跟冷痛,自觉无足垫,犹如骨头直接踏地,不能久站、久蹲,此乃老年人跟垫萎缩、变薄所致。临床用右归丸治疗,治疗宜温补肾阳,填精补血,以收培补肾中之阳之效,兼寒湿者加桂心,以温通血脉祛寒,加独活、木瓜,以除下部寒湿。
跟部滑囊炎、跖腱膜炎、跟腱周围炎及跟骨刺,可表现为偏肾阴虚或肾阳虚,偏阴虚者用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黄柏,偏阳虚者用八味丸。治疗中必须阴阳互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跟痛证的五个类型均以足跟痛为共性,其特点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病因为足部经脉和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所致。临证笔者以活血通络为法,采用本院研制的消瘀膏外敷治疗跟痛症。
消瘀膏由赤芍、泽兰、紫荆皮等药组成,用其外敷,可取消瘀止痛、直达病所之效。寒湿偏重者用酒调消瘀膏;湿热偏盛者用醋调消瘀膏。
这种内服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培补肾阴肾阳,消瘀止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简介:张方建,男,1953年生,副主任医师。
物理治疗是关键。最关键的方法是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让腓肠肌伸展,以及在膝关节略弯曲的情况下让比目鱼肌伸展。力量加强训练、超声疗法以及电刺激疗法也都可以被应用于物理治疗之中。消炎药物可以加速痊愈。用一个脚跟抬高器来对局部进行矫形有时可以帮助跟腱的放松。将踝关节固定在自然状态(90度)的夜间夹板可以帮助你防止小腿肌肉的紧绷。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行走时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器械的帮助来减少跟腱上的张力。
运动员应停止跑步,垫高鞋跟减少跟腱张力,只要不引起疼痛即应加强腘绳肌弹性练习,穿软底鞋以保证第1跖趾关节的屈曲,但鞋跟要坚硬,若跟腱无疼痛,可做足趾抬高练习以增加跟腱肌力,跟腱愈合前应避免快速上下坡跑步。
*热身运动--在运动之前用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进行热身。
*加强力量--重负荷小腿运动能够让跟腱承受更大的力量。
*身体强化--增强式训练可以提高小腿和踝关节处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运动水平。
*伸展运动---小腿伸展运动可以提高肌腱的柔韧性。
*平衡能力--进行一些提高你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锻炼你的身体感受能力。
万一不小心患了跟腱炎如何恢复:
患者通常可以从跟腱炎中得到完全的恢复,但是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跟腱在每一步的行走中都会受到牵拉,活动状态的改变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的病例不需要通过手术解决,但是这可能是患者重新回到他或者她的普通生活状态中来终极选择。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
1.内服:消炎痛25mg 1天2次,强的松5mg 1天3次,维生素B6片20mg 1天3次。
2.中药内服:夏枯草20g,当归10g,川芎10g,黄筋藤15g鹿筋30g,银花20g,一枝黄花10g,茯苓20g,生米仁、独活、川牛膝各10g,生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3.外洗或浸泡及按摩:上方药渣加葱白10枚、松针1把,桔叶10张,煎汤外洗并同时按摩患处,1天2次。
治疗7天,观察疗效,治疗期间避风、寒、湿、忌辛辣厚味,尽量减少行走,穿软底鞋
最后要说的是:跟腱会断裂吗?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当跟腱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时),可能出现跟腱断裂,那就需要通过手术才能解决了。
跟腱断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断裂,常见于运动员和演员;一类是外伤,通常伴有皮肤的损伤或骨折。
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足跟痛又称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质增生。在中医学属于“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
舒筋按摩,可在足跟痛点及其周围作按摩推揉,以松解肌肉痉挛,调理气血流行,减轻患部疼痛。
中医药治疗。以肝肾不足,筋脉失养为主, 外用吗,足跟骨仿世一贴。
封闭疗法。疼痛较重者,可用强的松龙混悬液0.5毫升,加1%普鲁卡因3毫升,在无菌操作下作痛点局封,局封后应休息1~2天。
手术治疗。个别症状较重,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跟骨骨刺及滑囊切除术。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1、推拿方法
推拿术可以起到提高痛阈,改善骨刺与软组织的关系,疏通经络,活血散瘀,松解粘连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局部血循,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对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也起到积极作
用。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2、针灸疗法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的病因之一跟骨刺,多因老年肝肾虚损,筋骨失养,感受风寒湿邪,或因损伤筋骨,导致气血瘀滞,痰瘀内阻所致。针灸有舒筋通络、疏通经脉、温经散寒和通畅气血之功
因而达到治疗目的。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足跟痛的治疗方法3、中药熏洗、外敷疗法
中药的外敷对局部起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散寒止痛之功,因此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促进炎症、水肿吸收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推荐用药:远洋足跟痛贴组合
远洋足跟痛贴组合()为中药制剂,主治各种原因引发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发的各种酸麻肿痛不适。
所谓足跟痛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多为风、寒、湿等外邪入侵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据此足跟痛的治疗方法4、小针刀疗法
跟痛症不一定都是骨质增生所引起,相当一部分病者是由于长期负重行走,跟骨下的跖长韧带和跖筋膜受到长期持续的牵拉、挤压,使筋膜韧带劳损或形成滑囊炎变,从而导致局部肌腱痉挛
张力升高而产生疼痛的症状的。小针刀疗法原理为削去跟骨刺或将跟骨结节下滑囊处粘连的肌腱切开剥离、松解,以消除肌痉挛,降低局部软组织的张力,从而达到“松则不痛”的目的。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