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就含有这个意思。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 (3)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上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如议论、描写、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装饰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更引人入胜。如: (1)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因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
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 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
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
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
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从许多人写作实践中,有不少写好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受到启发,从而开拓结尾的思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二、交代结果。如小学语文课文《找骆驼》的结尾:“商人听了,照老人的指点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
三、写出感受,总结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马》,作者在记叙了他和弟弟一起赶着一匹拉了重载的马,在雨夜泥泞中赶走夜路的经过后,在结尾时写道:“我现在看到拉货车的马,还打心眼里感到亲切。真的,再也没有像马这样忠实的动物了。”最后一句,写出了感受,总结了全文。
四、篇末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文《心愿》,作者叙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园与一个法国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妈妈相遇的经过后,用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于,他们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点题。
五、表达感情和愿望。如小学语文课文《关怀》的结尾:“窗外阳光灿烂,菜花的香气一阵阵扑进教室来,春天这样美好,周总理这样关怀我们,我们感到又温暖,又幸福。”又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结尾:“……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
六、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作文《各就各位,预备——》,用“各就各位,预备——”开头,记叙了参加体育测试,联想到学习和要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准备,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预备——”结束全文。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小学语文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七、给读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最常见的是结尾用个省略号。用省略号结尾,可以促使读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的是,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给人深思、回味的内容,不能结尾时没话可写就随便来个省略号。
除以上这些结尾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结尾方法。对小学生来说,这些结尾方法在写事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不过,可不能生搬硬套。
文章的开头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论说结构”的组成部分,比如,是“起承转合”式的“起”的部分,“三段论”推理的前提部分;一类是独立于“论说结构”之外,而不属于它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是从“开头”所处的地位划分的。如果从“形式”上着眼,可以把常见的开头概括为如下六种:直入法,这是直接进入论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的方法。反入法,与“直入法”相反,这是从与自己的观点或所要议论的主要事实相反的观点、事实入手的开头方法。渐入法,这是从一般性(一般的原则或普遍现象)入手,渐次说到文章的论点或主要事实的开头法。交代法,这是一种起首先交代写作的起因、动机、有关人物、事件的背景或文章所讨论问题的影响和意义等等的开头方法。引出法,这是从某种具体的人物、事件、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入手,引出所要论说的话题、主旨的开头方法。设疑法,这是起首就提出疑问或值得研讨的情况、摆出不同意见的开头方法。
上述六种开头法,各有各的长处:直入法简洁明快,反入法跌宕曲折,渐入法居高临下,交代法亲切自然,引出法生动具体,设疑法引人思考。
文章结尾,如同开头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结尾好,能使文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发人深思,能激发人的热情。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也只提出六种基型。斩截法 主体结构说完就完,斩钉截铁戛然而止,这等于是“零”式结尾。总结法 即对全文内容进行总括、归纳的结尾法。回应法 这种结尾主要是对题目或开头进行回顾、照应。引申法 就是利用结尾引申出一层新的意思略加交代,或由个别而一般,或由此而及彼,这都能起到引人深思的作用。建议法 即在结尾中针对现实或号召,或建议,或启发,总在对读者有一种感召或期待,从而激发读者起而响应,付诸行动。补充法 即利用结尾补充说明某种情况、某种意见,或附带交代写作的缘起、动机等等。结尾的诸种方法,也是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的,在掌握了基本范式之后,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灵活变通。
【关于开头】 写好了文章的开头段,能紧紧抓住读者的目光,让读者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
总的来说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
我已经习惯了,我不会有太多的报怨,因为我知道我快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诉自己要坦然面对死亡。
(陕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怎么会快要死了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后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想如何?我那时却是气愤得想大声呼叫:“请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选自广东省中考满分文《我关注人类生存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打下了基础。
痛苦的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发泄;心烦的时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驱散心中的乌云;家——融进去的是悲伤,化解出来的是快乐;家——接纳的是难过,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选自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
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家”的感受毫无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小小年纪,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的你,一切还好吗?(选自河南中考满分作文《当我面对“溶溶月色”的时候》) 技巧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忆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
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想,使我回忆起同样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
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在房间的上空回旋着。
东子拿着父亲的信,泪水溢满了脸颊。三年了,东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有。
东子掩卷而思,思绪又回到了三年前。(选自甘肃省中考满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你这书记趁早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从学校风尘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有百来米远,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听到了妈妈对爸爸的呵斥声,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猛烈袭上我的心头。妈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
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凭妈妈一阵暴风骤雨过后,才用几句绵里藏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
(选自湖北仙桃中考满分文《“民主墙”的风波》)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
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今年夏天太热了,干脆明天去买空调!”妈妈边吃饭边说道。
“买空调,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应该节约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奶奶唠叨着,脸上没有了笑容。
“你这老人,应该享受享受,今年70岁了,还能活多久嘛?”妈妈随口答道。我心里纳闷着:他们有时说话不投机,但很少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紧张,人们常说婆媳间没的血缘关系,所以很难相处好。
(选自重庆市中考满分文《责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选自贵阳市中考满分文《诠。
“我不想再听了,你给我滚!”客户不屑地说。
“客户先生,你不要生气,我走就是啦!”业务员甲回答。 “客户先生,我知道你在生气,这样我改天再来拜访你!”乙回答。
“客户先生,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让你不高兴?对不起!那这定单要不要现在签一下,我就会马上离开?”丙回答。 “客户先生,您说要我滚?我从小到大没有滚过,你能不能示范一次给我看?”丁回答。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你会给客户脸色看吗?你会当场痛哭,还是跟他争吵?但不管怎样,你总要想好该如何回应这句话吧! 办完六期实战训练营之后,决定将推销最精华的部分---推销话术写出来,就着手完成了这本推销训练教材---《推销话术》,让新进人员有话术可运用,加速成为专业推销人才。 从事寿险推销工作整整二十一年,推销已不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乱扯,也不是“师父带徒弟,边走边瞧”,推销是有逻辑的,推销训练是有架构的,对于一位刚从事推销工作的新人而言,它提供在实务中建立话术的参考。
“推销话术”这本书就是将推销模式与实务话术结合起来,新进人员可以就书中的原理与话术同时理解与运用,资深人员可以运用话术原理配合自己的实务,另编一套标准的话术,就可以不用依靠脑力激荡---临场发挥,推销工作会变得更省力。 一个初学者总是忙于顾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话术,一个老手却是全力在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只有当一个人对于自己商品与话术纯熟之后,他才有心力去照顾到客户的需要,推销话术是要写下来并要背诵出来的,必须达到直觉反应,才不会受到现场或自己心情的影响,讲出不该讲的话而丧失了商机。
感谢推销业的好友们不断地鼓励与支持,因为你们的肯定,使我觉得“推销”我的推销话术变成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也祝福你们在挫折中有成长,在成果中享受成就,工作之余又能享受你的人生。 话术 一、话术是推销原理的实践 从事推销工作21年,看到许多年轻人在推销工作上浮浮沉沉,他们试图在推销上有所突破,于是参加很多国内外,内容精彩、全新观念的大型讲座。
可是却仍不知如何利用这些好的资讯去解决推销难题的困扰,反而变成业务员一个沉重的负担,往往还来不及将理论变成实践,就成为“阵亡将士”,从此远离推销的行列。于是开始思索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最后找到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背话术。
从1986年起就开始为所属业务人员编写话术,并通过推销演练通关的方式,要求所有新进业务同仁要通过背话术的测验。结果虽然是帮助他们很快就能进入市场,而且也发挥了神奇的效果,但却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他们被背过的话术所束缚,无法创新,我才了解从原理出发在发展话术的训练步骤是很重要的。
所以本书所有话术,都是先谈生涩的原理,也希望您能耐心读下去。 以下举例说明话术如何诠释推销的原理: 推销要从建立人际开始 我们常听说推销要从建立人际开始,可是却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快速建立人际。
在直觉式推销法里,我们就曾介绍认同法与赞美法,只要这两种语法弄熟了,人际关系是可以很快就建立起来的。例如:一位同事住院,那晚我九点四十分去探病,一位七十四岁的董事长刚好也来探病,我一见面就赞美他: “陈董!您真不简单!这么晚了您依然神采奕奕,您是怎么保养身体的?” 结果他整整讲了40分钟,最后要我们第二天再给他电话,他要介绍客户给我们,(他也超过投保年龄了)你看,这就是赞美的魅力。
拒绝是推销的开始 我们常说拒绝是推销的开始,所以很多人误解它的意思,就故意制造客户的拒绝,然后加以反击说明,当然结局是适得其反。也有人认为“拒绝是推销的开始”其实是在给业务员打气,与实际推销无关。
可是在直觉式推销法里,我们就曾介绍如何将反对点变为购买点。反对点就是拒绝,转为购买点就变成推销了。
例如--- “念书好辛苦喔!” “念书的确很辛苦,白天要上课,晚上又要做功课” “就是嘛!” “你知道吗?其实做母亲也很辛苦,白天要工作,晚上又要照顾你们!对不对?” “对!” “所以人生活着都是辛苦的,你现在学会吃苦,以后就不怕苦了。你现在逃避辛苦,以后碰到辛苦事就更辛苦了,你认为呢?” [说明]这就是将反对点变购买点,‘怕吃苦’是反对点,所以‘现在就要练习吃苦’就变成购买点了。
推销要以退为进 我们也常听人家说:“推销要以退为进!”因为推销员目的是在推销,所以难免要一直推销,可是却会因此引起客户的反感,认为你满脑子都是想做生意。所以在直觉式推销法里,我们就介绍“去除疑惑点”,例如--- “其实买保险要量力而为,因为买保险是要买安心的,如果买了不安就是反效果,您说是不是?” “没关系!这么大的事情一定要多加考虑!有几个部分是您要考虑的……” 所以如果推销原理没有继续发展为话术,对于初踏入行销工作的新手,实在是一件很辛苦的功课。
二、话术是推销的工具 话术是推销的工具,就象车子是行的工具一样。商品说明书上会呈现商品的内容,但是显现商品的特色与功能就有赖推销员的话术来突显。
例一、度假村会员的福利:其中入会费三十万,十五年全数。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一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但结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从许多人写作实践中,有不少写好结尾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受到启发,从而开拓结尾的思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如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用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结尾。这个结尾概括了全文内容,给读者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
二、交代结果。如小学语文课文《黄继光》的结尾: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这就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从而结束全文。
三、写出感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如小学语文课文《登山》,作者在记叙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一起走过了那条危险的小路后,在结尾时写道:就是因为我害怕它。我们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最后一句,写出了感受,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中心。
四、篇末点题。如小学语文课文《下雪的声音》,最后一句就是篇末点题: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五、表达感情和愿望。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结尾: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又如课文《形形色色的植物》结尾: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说不尽的,还有许多秘密正等着你去发现呢。
六、首尾呼应。这种结尾方法有多种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应,如作文《各就各位,预备》,用各就各位,预备开头,记叙了参加体育测试,联想到学习和要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作准备,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预备结束全文。还有一种是开头设问,结尾回应开头的设问。如小学语文课文《海底世界》的开头是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结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除以上这些结尾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结尾方法。对小学生来说,这些结尾方法在写事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不过,可不能生搬硬套。
1.顺其自然式结尾,即按照记叙的顺序自然结束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课《夕照》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这篇文章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变化来记叙夕照美丽景色变化的。当夕阳在夜色中消失的时候,对夕照的观察已经到此为止了,所以文章也可自然而然地结束了。如果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的,那么交代清楚了事情的结果,文章也就可以自然地结束了,事情的结果也就成了文章的结尾。以这样形式结尾的文章有很多,第六册的《我们家还缺啥》、《雨中》及第十一册的《狱中联欢》等文章的结尾都属此类。
2.首尾呼应式结尾,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能遥相呼应
这样的结尾在文章结束时自然而有机地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完整紧凑。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七册第8课《壮丽的青春》一文的开篇只是写了一个时间:“1963年11月18日。”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中也这样写道:“1963年11月18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将同一个光辉的名字——欧阳海,一起载入英雄史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讴歌和赞美了英雄大无畏的豪迈气概,既明确了中心,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九册第4课《迷人的张家界》一课的结尾——“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不仅呼应了开头,而且一语写出了张家界奇山、秀水的无限风光。
3.联想象征式结尾,即结尾要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这种文章的结尾对于文章的主旨不是明白的“点”出,而是将其隐藏在背后,让读者透过字里行间自己去联想,去体会。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九册第26课《可爱的草塘》这一课的结尾:“我朝前紧走了几步,想捧起这清凉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脸。但是我犹豫了,生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顷刻间,北大荒的特有风光,草塘的美丽可爱,在作者的笔下似乎一下子凝固了,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那个令“我”留恋的“境界”中,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同册18课《金色的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既已长满红锈,为什么还会闪烁着光芒呢?那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会让读者想到什么呢?这样的结尾当真是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4.借景抒情式结尾,即在文章结束时描写景物,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从面达到直抒胸臆的目的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10课《秋天的怀念》中最后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是对菊时景色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又不乏淡淡的伤感。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写道:“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儿……”不知同学们是否读出了作者对母亲那种深切的怀念?如果读懂了,看看《草原》这一课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否一样会引起你的遐思呢?
当然,结尾的方法绝不仅仅是以上四种,还有五、六、七、八……结尾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它可能随不同的文章及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而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我们应在自己的习作中,应力求结尾接着开头和中间部分的思路,顺势而下,方能恰当自然,不显拖泥带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