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溶液中来得到晶体的方法为:蒸发结晶法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1、蒸发结晶法:
定义: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自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该方法被称为蒸发结晶法。
适用范围:适合溶解度2113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
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
定义:"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简称"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又称"降温结晶法"。它是给饱和溶液结晶的一种方法。通5261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一4102般就是指把在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饱和的溶液将其温度降低,使其析出晶体的过程.。
适用范围:适1653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
1.物质从液态(溶液或溶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
2.晶体,即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而形成的固体。也叫结晶体。
3.比喻珍贵的成果。例如:劳动的结晶/爱情的结晶。
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的方法一般有2种:一种是蒸发溶剂法,它适用于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沿海地区“晒盐”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另一种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此法适用于温度升高,溶解度也增加的物质。如北方地区的盐湖,夏天温度高,湖面上无晶体出现;每到冬季,气温降低,石碱(Na2CO3·10H2O)、芒硝(Na2SO4·10H2O)等物质就从盐湖里析出来。在实验室里为获得较大的完整晶体,常使用缓慢降低温度,减慢结晶速率的方法。
人们不能同时看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和结晶的宏观现象。但是却同时存在着组成物质微粒在溶液中溶解与结晶的两种可逆的运动通过改变温度或减少溶剂的办法,可以使某一温度下溶质微粒的结晶速率大于溶解的速率,这样溶质便会从溶液中结晶析出。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0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