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有两种划分:第一种按照开挖方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机械土方,一种是人工挖土方.第二种按照开挖深度与开挖形状,分为三种:当开挖深度在 30cm以内时,叫场地平整,这个时候是不用放坡,更不用支挡土板;另外两种就是所说的开挖基槽和基坑,当开挖深度大的时候,则要考虑基坑基槽边坡的稳定,常用的方法就是放坡,当土质不好或者没有放坡条件的时候就考虑支护,挡土板是基槽支护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他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其他的支护形式有很多了,钢板桩喷锚重力式挡土墙搅拌桩等等.。
坡度,原意是指坡面(线)与地平面(线)之间的角度α。
而在工程实施中,控制角度施工很不容易,人们想出了好办法,用尺寸来控制,就是用角度α的正切tanα来代替,即两点的高差/该两点的水平距离, h/L的百分率,直接代替坡度,如标注1.5/%、2.0%等,这种表示法,用在平缓的坡面,十分方便,如地面、屋面等,1%,就是前进水平距离100cm时高度差是1cm。然而,对于很陡的坡壁、坑壁,用百分率就不如用百分率的倒数化简形式更为方便,如1/0.1(标注为1∶0.1),就是垂直向上1米时水平距离应该是0.1米。
这对于高边坡支护、基坑放灰线十分方便。如1∶0.15、1∶0.2、1∶0.3等等。
前一种有人叫‘坡率’,后一种有人叫‘坡比’。两种表示方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竖向设计的意义 建设场地是不可能全都处在设想的地势地段。
建设用地的自然地形往往不能满足建、构筑物对场地布置的要求,在场地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场地的竖向设计,将场地地形进行竖直方向的调整,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地形,合理选择设计标高,使之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成为适宜建设的建筑场地。 竖向设计亦称竖向规划是规划场地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
当地域范围大、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功能分区、路网及其设施位置的总体布局安排上,除须满足规划设计要求的平面布局关系外,还受到竖向高程关系的影响。所以,在考虑规划场地的地形利用和改造时,必须兼顾总体平面和竖向的使用功能要求,统一考虑和处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才能保证场地建设与使用的合理性、经济性。
做好场地的竖向设计,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建设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竖向设计的内容 一 地形设计 二 园路 广场 桥涵和其他铺装场地的设计 三 建筑和其他园林小品 四 植物种植在高程上的要求 五 排水设计 六 管道综合 编辑本段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 竖向设计的表示方法主要有设计标高法、设计等高线法和局部剖面法三种。
一般来说,平坦场地或对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常用设计等高线法表示,坡地场地常用设计标高法和局部剖面法表示: 1、设计标高法也称高程箭头法,该方法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交叉点)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注在图上。设计道路的坡度及坡向,反映为以地面排水符号(即箭头)表示不同地段、不同坡面地表水的排除方向。
2、设计等高线法。是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
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3、局部剖面法。该方法可以反映重点地段的地形情况,如地形的高度、材料的结构、坡度、相对尺寸等,用此方法表达场地总体布局时台阶分布、场地设计标高及支挡构筑物设置情况最为直接。
对于复杂的地形,必须采用此方法表达设计内容。 编辑本段竖向设计的作用 (1)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多功能空间。
(2)提高空间艺术质量 自然美 艺术美(小中见大)生活美 (3)提高空间环境质量,有效调节光 温 热 气流 舒适。围合空间调节小气候。
(4)提高施工效率,合理调整计划施工,提高效率。
边坡用1:n或1:m及1:k等表示,含义是向下降1个单位、水平向延出n(m、k)个单位,如向下1米、水平向出n米。n、m、k为代数式,可代表0.25、0.3、0.5、0.75、1、1.25等数值,比如1:0.25即向下降1米、水平向延出0.25米。n、m、k也称作边坡系数,至于用哪个表示可根据自己习惯或在一个图中表达2个以上边坡系数时,就可同时用上n、m、k。
造成塌方的原因:1、土体边坡大于土体自然休止角时导致土体平衡状态失稳塌方;2、土体浸水后内凝聚力减弱形成松散土体后失稳坍塌。这是土质边坡坍塌的主要原因。石质边坡塌方主要原因是顺层向裂隙发育,且丧失下部支撑力造成塌方。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2.7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