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借:其他应收款-XX 500
贷:库存现金 500
2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16000
-乙材料 12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896
贷:应付票据 33696
3 借:材料采购 480
贷:银行存款 480
借:材料采购 240
贷:库存现金 240
4 借:原材料-甲材料 16480
-乙材料 13040
贷:材料采购 29520
5 借:应付票据 33696
贷:银行存款 33696
6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500
-乙材料 5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87
贷:银行存款 12987
7 借:材料采购 180
贷:库存现金 180
借:材料采购 540
贷:银行存款 540
8 借:原材料-甲材料 5940
-乙材料 5880
贷:材料采购 11820
材料采购会计分录分为两方面:在实际成本法下,一般通过“原材料”和“在途物资”等科目进行核算;在计划成本法下,一般通过“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
异”等科目进行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但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暂估价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相关发票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的金额,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二、计划成本法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材料已验收入库
如果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按支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按相关发票凭证上应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计划成本金额,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材料采购”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如果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关发票凭证,按照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下月初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收到账单后再编制会计分录。
2.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如果相关发票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按支付或应付的实际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待验收入库时再作后续分录。
对于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应根据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以上为[ 材料采购会计分录是什么?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环球青藤教育官网!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材料采购会计分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购入原材料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所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采购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2)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
注意:原材料验收入库时是用计划成本核算的。
(3)结转验收入库形成的差异
①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
这种情况下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就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计划成本减去实际成本的差额我们称之为节约差。
这时就需要介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进行调整。
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②计划成本小于实际成本
这种情况下实际成本要大于计划成本,那么公司的成本就会超支了,实际成本减去计划成本的差额我们称之为超支差。运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来进行调整,
会计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4)发出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5)期末结转发出材料负担的差异额
①结转应负担的节约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②结转应负担的超支差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二、原材料核算相关事项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计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账户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5、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期初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原发布者:linda1067
原材料会计分录一采用实际成本核算(1)购入材料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②发票已到,材料未到借:在途物资(含运费保险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③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注: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原材料待收到发票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④货款已付,材料未到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待材料到时: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补付货款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或收多付货款时:借: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2)发出材料方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原材料二采用计划成本核算⑴购入材料①发票与材料同时到(发票已到材料未到)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同时: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②材料已到,月末发票账单未到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注: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
材料采购会计分录
(1)购入材料以后入库
①购入时:
借:材料采购 A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买价*税率)
贷:银行存款 (款支付)
贷:应付账款 (款暂欠)
贷:应付票据 (开出商业汇票)
贷:预付账款 (款项已预付)
②支付购入的运杂费
借:材料采购 B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③材料验收入库(结转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 A+B (注金额)
贷:材料采购
(2)购入材料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买价*税率)
贷:银行存款 (款支付)
贷:应付账款 (款暂欠)
贷:应付票据 (开出商业汇票)
贷:预付账款 (款项已预付)
(3)预付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采购科目:
材料采购是指企业单位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材料采购成本。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购入的工程用材料,在“工程物资”科目核算。历史科目:"物资采购"曾经有过,目前已取消,不再使用。
原材料科目: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二者区别:
如果原材料是按计划成本核算,则使用“材料采购”科目核算,如果“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则采用“原材料”科目核算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5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