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会计科目表一、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二、负债类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三、净资产类固定基金结余四、收入类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五、支出类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表六、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材料产成品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七、负债类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交税金八、净资产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结余分配九、收入类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十、支出类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1、对外投资借对外投资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借对外投资 贷无形资产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融资租赁借固定资产 贷其他应付款借事业支出贷固定基金借其他应付款贷银行存款3、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借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4、结余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 借结余分配-应该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5、年终收支两条线的处理直接支付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财政直接支付 恢复不做处理。
支付时直接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授权支付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 恢复做相反分录。
注意行政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不同仅是收入科目是拨入经费的区别6、结转自筹基建事业单位把银行存款转到建行后不再核算借结转自筹基建 贷银行存款-基本存款户基建部门开始核算借银行存款 贷自筹基建款 借基建工程支出 贷银行存款 交付使用时借自筹基建款 贷基建工程支出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事业单位完工处理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当然钱没用完是要转回的,
有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净资产类科目、收入类科目、支出类科目一、资产类科目第一,往来款项中,行政单位会计只有一个“暂付款”科目,而事业单位会计则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四个科目。
这是因为行政单位往来业务内容比较单一,包括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会计核算中简化为暂付款项的核算,而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科目同企业会计一样。第二,行政单位的存货仅有“库存材料”一项,而事业单位有“材料”和“产成品”两个科目。
二、负债类科目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负债类科目不同之处在于,行政单位“暂存款”科目对应事业单位“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都纳入“暂存款”科目核算,包括临时暂存(存入的押金、保证金等)和应付未付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以及收到外单位委托办事的资金等,而且对于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不得长期挂账。
而事业单位“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事业单位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负债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三、净资产类科目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行政单位净资产类科目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两个会计科目。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用的资金,固定基金的数额与固定资产的数额始终是相等的。
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正常经费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应分别核算。而事业单位净资产除固定资产的净资产形态用“固定基金”表示外,还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等五个会计科目。
事业单位用事业基金来核算其所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用专用基金来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四、收入类科目行政单位收入类科目包含“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收入范围非常广泛,包含“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多个科目。
两者之间具体的区别包括: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行政单位计入“拨入经费”,事业单位则计入“财政补助收入”;为核算上级单位拨入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事业单位设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拨入的有指定用途需单独报账的专项资金,事业单位计入“拨入专款”科目;因事业单位有市场取得的收入,因而分别设有“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科目;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下来的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将其并入“事业收入”核算,而行政单位则单独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科目来进行核算。五、支出类科目行政单位支出类科目包括“拨出经费”、“经费支出”、“结转自筹基建”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设置了“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结转自筹基建”等多个科目。
行政单位的“拨出经费”对应事业单位“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两个科目,用来核算单位按核定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拨入经费转播给下属单位的预算资金或专项资金,因为只有在采用实拨资金方式时才会有这类业务因而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这类科目基本不再使用;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对应事业单位“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等多个科目,来对单位为完成各项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支出进行核算。扩展资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会计科目的名称与核算内容应具有统一性为了便于会计资料在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全国范围内汇总分析,特别是为了反映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应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会计科目的名称未经财政部同意不得改变和合并;其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亦不得随意改变;如因自身业务活动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增设科目,报请财政部同意;对于明细科目,可由各地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按一定要求自行规定。
(二)会计科目要适应各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符合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一样,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也有各自不同,如部分事业单位实行有偿服务,有一定的业务收入,行政单位只按规定履行公务,没有自身业务收入;有的事业单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行政单位则不存在成本核算问题等。会计科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各单位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也便于将核算结果同政府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加强预算管理。
(三)会计科目要适应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会计科目提。
一、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1、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同时做下面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二、自由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企业核算是一样的)
购置空调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次月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拓展资料:
一、财政拨款结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滚存的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包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两个明细科目;在“基本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在“项目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还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有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还应当按照财政拨款种类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一)总账科目的设置 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所使用的总账会计科目都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
具体设置见本书第三章和第十二章。 (二)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详细说明,各级财政部门、各个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核算和管理的具体要求设置。
明细科目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对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2)对结算资金和存款,按照资金的不同性质、结算单位和个人名称设置;(3)对各种财产物资,按照类别或品名设置。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户头。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两者的名称一致,即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共同反映财政资金的运动及其结果。但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科目没有结构;各种会计信息都是通过会计账户提供的。
在会计实务中,往往不加区别,将两者等同起来。
基本经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是单位维持基本运行所预算的经费。
具体使用记账可参考如图: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3.2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