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礼尚往来”周恩来总理虽然离开我们已37年了,然而,在周总理身上却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有一件小事,至今仍记犹新,让人震撼。周总理从来不收馈赠者的礼物。
一次,他过去的一位老警卫给他从外地捎来一筐新鲜桔子,他问清是25元钱后,立即让人寄去50元钱。他说:“多余的钱让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了。”
周总理这一招可真叫绝。你想啊,如果再送,岂不成了向你索礼吗!?这件小事让我们真正感受到周总理严于律已,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本来,作为自己的老部下送筐桔子,也不值多少钱,总理完全可以收下,但他却较真就是不收,反而用高出原价的钱寄去,这是为什么?并非周总理没有人情味,而是害怕他人效仿,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古人云:“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人情往来”是我们的传统。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传统节日里,迎来送往,礼尚往来,乃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着自己的人情往来。
当然,正常的人情往来,应该是有来有往。按照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亲戚朋友等有了人情来,自己想方设法也要有相应的人情往,否则,总是感到缺了人情缺了理。
周总理绝妙处理桔子的事,既体现了“往”,充满了人情味,又坚持了原则,堵了“来”的路。 而当前,一些官员的人情往来,却是有“来”无“往”。
也就是说,有些官员在人情往来上,只进不出。从一些贪官的受贿数字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不少腐败官员仅仅“人情往来”这一块,就有大量不法之财进账。
因此,为官者的“人情往来”,只有“来”而没有“往”。如果说有“往”,那也是要动用公权,为行贿者牟取利益。
由此可见,人情往来只有来没有往,这绝不是一种社会正常的人情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官员只来不往的人情,也没有人情,而有着见不得阳光的隐情。
事实上,“人情往来”已成一些官员受贿的重要渠道,大量的“灰色收入”就来源于这一渠道。因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被判处16年徒刑的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曾说:“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
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
反腐倡廉,必须从源头上抓起,从治本上入手,规范制度和监督机制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道防线,要求领导干部们要像周总理拒礼一样,高度警惕 “人情往来”旗号下的“温情腐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自律、自警、自省,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这天,一位帅气十足的小伙子来到劳动局赵局长家。
局长夫人虽然不认识,但一看来者提了两盒高级礼品参,顿时笑逐颜开,连忙让座,倒水,拿水果…… 小伙子倒也不客气,可一听说赵局长出发了,他便起身说:“那我改天再来吧!” 局长夫人望着放在茶几上的那两盒包装精美的人参,便知是来求丈夫办事的。现如今办啥事送啥礼都是有“标准”的。
为权衡一下他送的这东西与他要办的事是否相称,便问道:“你找老赵有什么事?” 小伙子竟有些难为情地说:“这事还真有点不太好讲。” “你只管讲就是了,怕什么?” “那我……”小伙子支吾了一会儿却说,“算了吧,这号事怎么好意思讲得出口?” “咳,你这个年轻人办事怎么婆婆妈妈的,有啥不好讲的呢?你可能对我还不太了解,不管什么事,只要是我答应了的,老赵他……咳,你只管说是什么事就行!” 小伙子这才期期艾艾地说:“阿姨,我在机床厂工作,我未婚妻在灯泡厂。
我俩正好是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我怕将来结婚后我爱人上下班太远,便想把她调到我们厂,实在不行调到附近的厂也行,可我们没有熟人,根本办不成个调动,去年,我通过亲戚介绍认识了赵局长,赵局长当场就答应了……” “是不是现在办成了?”局长夫人眉开眼笑地截住话问。 小伙子深深地叹口气说:“也许是局长的工作太忙了,要不就是太难办,到现在也没见个信……” “那我抽空催催他!”局长夫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那一定是你送的礼还不够数,要不就是你那个亲戚没什么地位。
不然,调一个普通工人有啥难的。但却对小伙子说,“现在办个调动可真不容易,你是不知道,那些个厂长都是鬼精灵,你提出调动一个人,他会给你提溜出一大串。
老赵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成批地给人办调动呀,这年头不是那几年了,现在是厂长承包负责制,大小事厂长一人说了算……” “阿姨,我们不想办了!” “咳,你这个年轻人办事咋这么急呢?我不是答应给你催吗?让他尽快给你办就是了!” 小伙子一本正经地说:“我们是真不想办了,真的,原先想调是怕我对象上下班太远,现在不怕了,她们厂最近才建了一栋宿舍楼,凡是领了结婚证的都可以分到一套,我们已经领了新房钥匙,结婚后我们住她们厂宿舍就行。” “噢,那么是你想往灯泡厂调?” “不不不,我最近才调到厂技术科,工作很顺心的,调灯泡厂我的业务根本不对口,再说,我个大男人上下班多跑点路无所谓!” “啊,说了老半天,那么你是来求老赵给你办什么事呢?” 小伙子窘得一阵脸红,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唯唯诺诺地说:“去年,我曾给赵局长送了个金戒指……” “噢,是这么件事呀!”局长夫人爽快地答应说,“你早说是这么件事,何必再绕这么大的圈子。
你当初送的是个什么戒指,我马上拿给你就是!” 小伙子羞怯地说:“阿姨,我真不该提这样的要求,只是现在结婚兴送这个,我手头又实在拮据……” 说话间,局长夫人已经从内室出来了,她手里拿着几个戒指问:“你认认,是哪一个?” “你看看,这多不好意思!”小伙子说着客气话,但还是从中选了个镶宝石的戒指说,“就这一个。” “那你拿走就是!”局长夫人说着,又把其他的戒指收起。
小伙子小心翼翼地把戒指装好,临走又说:“那条项链我就不要了,留给你们做个纪念吧!” “什么,还有项链?”局长夫人奇怪地问。 “是这样的!”小伙子很难为情地说,“我们送了戒指后半年没见信,便觉得可能是礼太轻了,春节来拜年时,就又送来一条项链,当时你不在家,我临走时用一盒烟压在这个茶几上的,我只是顺便说说,绝没别的意思!”说着便往外走。
“你回来,回来!”局长夫人硬是把小伙子拉住说,“现在上面正在抓反腐倡廉,我们老赵说了,今后无论给谁办事,一律不收人家的东西,就是收了的,也得退给人家。你们的事没给办成,更应当退了,你当时送的是条什么项链?” “阿姨您也太认真了,赵局长为我的事操那么大的心。
我送条项链做个纪念还不是应该的吗,哪好意思再往回收呢?” “对对对,你说的也在理儿,老赵为你办调动你们送条项链做纪念,现在你们马上要结婚了,我送条项链祝贺一下不是更应该吗?”说着,从一个首饰盒里拿出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说:“甭管你当初是送的什么样的,我就送这一条吧!”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伙子双手接过项链,向局长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我代表我们小两口儿向您和赵局长表示深深的谢意!” 局长夫人用指头点了小伙子的脑门一下说:“结婚时,别忘了请我们去吃喜酒就行!” “那当然,到时你们得去坐上席!”小伙子一边说着,“阿姨请留步!”一边转过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其实,这小伙子早已结婚了,爱人跟他是一个单位的。到局长家来骗金货,纯是与爱人打了个赌,那作为赌注的两支“高级礼品参”,不过是两条干香菜根。
女人总是心细的。她不相信丈夫只用两条香菜根就能换来两件金首饰,便拿到银行去检验了一下,结果全是假货……。
【注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出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解释】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际关系
【相近词】互通有无、有来有往
【反义词】一厢情愿、来而不往
礼尚往来 [lǐ shàng wǎng lái] 生词本基本释义尚:注重。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 处宋·胡寅《斐然集》:“礼尚往来思报玖;情深吸引屡抛砖。”例 句我过生日时,他送我一个生日蛋糕,他过生日时,我也送去一份,~嘛!近反义词近义词投桃报李反义词一相情愿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
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
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 "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