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的 历史上的一休宗纯禅师 一休宗纯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也佛教史上少见的风狂的禅僧。
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曾声称“风狂狂客起狂风,来往淫坊酒肆中”,甚至公然讴歌自己与一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新。
新约慈尊三会晓,本居古佛万般春”。这个狂气逼人的禅僧就是一休宗纯。
一休宗纯禅师是最易受佛门内外误解诟病的僧人,因为他做了许多容易受人误解的事,极其相似中国唐代的普化和尚,或者梁代的志公。一休的言行,相似普化,润达自在,狂人不自称狂。
但一休号狂云子,普化号佯狂,普化之师骂他佯狂,一休之师华叟骂他风狂,相似黄檗骂开悟的临济风颠汉,但他们并不是狂人。一休的言说相似临济,可见他推崇临济祖师。
一休曾说:『大凡参禅学道,必须杜绝恶知觉,而致正知正觉。恶知恶觉者,古则话头,经论要文,学得参得,劳而无功。
』就是说知觉不正,一切劳而无功。临济录云:『持戒持斋,捧油不漏;道眼不明,尽须抵债。
』又云:『孤峰独宿,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六时行道,皆是造业底人。』就是说知觉不正,持戒亦无效。
必要的是觉,不是戒。一休宗纯禅师是一位真实正觉的大修行人。
一休禅师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当时的佛教界表面极其兴盛,内部却非常堕落,许多僧侣忘记其正的修行而结交权门,追求名利。一休最讨厌这些行动,于其青年期,自己选定严格而从学,鸡行能行而精进于禅行。
于其开悟以后的后半生,加上圆熟的理性,以民众为友,避开权门与荣誉,专为一个爱、洒脱、理智的名僧,受到万民的仰慕。现在为「顿智的一休」盛传于儿童之间。
可是那并不是单为顿智而成,是为他人格所发出的魅力而造成的。一休禅师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与法执,以彻底的金刚乘修行方式而过着高荣的人生,终其一生以无我的大智大爱济世度人。
他那才华横溢、冷嘲热讽的形象,至今仍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卡通片《一休》中机智过人的“一休哥”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一休宗纯禅师,京都人,名千菊丸,自号狂云子、梦闺、瞎驴等。据《一休和尚年谱》指出,一休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间相传其母为藤原照子。
照子出仕天皇,为天皇所宠爱,但她却日日怀着小剑,图谋刺杀天皇。被发觉后,照子乃逃出宫廷,潜往嵯峨野,于元旦生下了一休宗纯。
一休母亲意图刺杀天皇,年谱说她「有南志」,意思是说她倾向南朝,是南朝派来暗杀天皇的奸细。1333年鎌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中兴皇室,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不满后醍醐天皇所为,起来反抗,后醍醐天皇逃亡吉野,是为南朝;足利幕府开创者足利尊氏在京都另立天皇,是为北朝。
一休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
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
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十六岁的一休住进了京都建仁寺,这里是幕府御用禅寺,即“五山十刹”之一。1409年的一天,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
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
当一休住在安国寺时,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下克上”的方式独揽朝纲大权,他惟恐皇室夺回实权,便想方设法断除皇家血脉。以机智闻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为了将军“欲除而后快”的人物。
于是他便设了一条毒计,欲找一条“反上抗命”的口实,将其杀害。一日,将军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后,便派人请一休到府邸。
一休抵达时,玄关屏风画了一只大老虎,从竹林中凝视着一休。此时,义满对他说:「这只老虎凶暴无比,真伤脑筋,你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周围的人听了,都认为要绑住屏风上的老虎决不可能,一休再怎样机智,也不容易有令人满意的答复。
一休毫不以为意,立刻卷起袖子,绑上头巾,手拿绳子说:「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将军义满一时无从找到口实,已知一休智计卓绝,便放弃谋害计划,转而试图笼络。
离开禅宗正统的建仁寺后,宗纯曾师事于林下妙心寺的谦翁宗为。谦翁死后,于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又得知禅宗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决心寻求纯洁的信仰。
当时,进入华叟宗昙的门下,须经严格考验,如泼水、杖责等,以考验求道心。此外,生活也甚清苦,要自己寻医觅食。
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
出家如在家,「平常心是道」。华叟也过着无比清贫的生活,一休做副业以谋衣食之资,冬日太冷则至湖边坐上相识渔夫之渔船,裹粗草席坐禅,过着日本曹洞宗祖师。
动画以斗智为主题。
以历史人物一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背景(和真正的一休禅师的生平事迹有很大出入),故事发生在室町幕府时期。曾经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到安国寺当小和尚,并且用他的聪明机智解决无数的问题。
一休不光聪明过人,还富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那些仗势欺人的人,平时他勤奋好学,热心助人,最喜爱动脑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无论是将军,桔梗店老板还是新右卫门先生,都难不倒他,不仅让坏人们得到应有的惩治,他的才智还常常令大人们佩服不已,更能教会小朋友们许多日常生活的常识。
一休的故事:
豆油店的多平先生,爱好围棋,老和尚也特别喜欢下围棋,每天到了晚上,多平就来访问老和尚,两个人下围棋到三更半夜,因此小僧们想睡也不能睡觉。
虽然有把扫帚倒立的符咒谢客,赶他走,可是多平先生并不回去。小僧们太伤脑筋了,就去问一休有没有好的办法:“一休小弟,这样的,每天晚上不得了呀,有什么好的办法么。”
“嗯”一休想到了什么似的,有了办法:“好的,从明天起,不要给多平先生来了。”到了第二天的傍晚,一休展开一大张纸,纸上写着“写穿的兽皮的人,不得进来。”
他把纸贴在门柱上,到了晚上,多平先生照常穿着兽皮背心来,因为他怕寒,来到山内,看到贴纸,可是他依然进来了。
“哦唉多平先生,有没有看见了柱上的贴纸。”“啊,看见了呀。”“穿上兽皮的人不能进来,怎么进来了。”“那么,本堂的大鼓,就可以么,是不是大鼓有兽皮。怎么样小僧们,输了么。”
于是就威风凛凛的进来了。一休等待着:“等着多平先生。不错,大鼓是兽皮做的,所以朝晚受到挨打。多平先生还是一样,要受挨打了。”
一休的命令一下,小僧们就提起柴枝棒子,向多平先生袭击。“救命呀”多平先生抱头而走。“不得了,走了。”从此,多平先生就不敢在安国寺停留太长时间了。
扩展资料:
一休禅师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当时的佛教界表面极其兴盛,内部却非常堕落,许多僧侣忘记其正的修行而结交权门,追求名利。
一休最讨厌这些行动,于其青年期,自己选定严格而从学,鸡行能行而精进于禅行。于其开悟以后的后半生。
加上圆熟的理性,以民众为友,避开权门与荣誉,专为一个爱、洒脱、理智的名僧,受到万民的仰慕。
现在为顿智的一休盛传于儿童之间,可是那并不是单为顿智而成,是为他人格所发出的魅力而造成的。一休禅师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与法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休
一休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
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 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
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
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十六岁的一休住进了京都建仁寺,这里是幕府御用禅寺,即“五山十刹”之一。
1409年的一天,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
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 当一休住在安国寺时,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下克上”的方式独揽朝纲大权,他惟恐皇室夺回实权,便想方设法断除皇家血脉。
以机智闻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为了将军“欲除而后快”的人物。于是他便设了一条毒计,欲找一条“反上抗命”的口实,将其杀害。
一日,将军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后,便派人请一休到府邸。一休抵达时,玄关屏风画了一只大老虎,从竹林中凝视着一休。
此时,义满对他说:「这只老虎凶暴无比,真伤脑筋,你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周围的人听了,都认为要绑住屏风上的老虎决不可能,一休再怎样机智,也不容易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一休毫不以为意,立刻卷起袖子,绑上头巾,手拿绳子说:「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
」将军义满一时无从找到口实,已知一休智计卓绝,便放弃谋害计划,转而试图笼络。 离开禅宗正统的建仁寺后,宗纯曾师事于林下妙心寺的谦翁宗为。
谦翁死后,于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又得知禅宗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决心寻求纯洁的信仰。 当时,进入华叟宗昙的门下,须经严格考验,如泼水、杖责等,以考验求道心。
此外,生活也甚清苦,要自己寻医觅食。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
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 出家如在家,「平常心是道」。
华叟也过着无比清贫的生活,一休做副业以谋衣食之资,冬日太冷则至湖边坐上相识渔夫之渔船,裹粗草席坐禅,过着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所说「学道者当贫」的生活。 二十七岁,在漆黑的琵琶湖上搭船坐禅时,听乌鸦一声嘶鸣,一休顿悟,他想起和歌中有云:「得闻乌鸦闇黑不鸣声,未生前父母诚可恋。
」乌鸦不会在闇黑中鸣叫,却在黑暗中鸣叫,让他想到未出生前的父母。出生前的未分别智,才是自己的本源实相。
禅修的目的是拂去缠身的尘埃,回归真实的自己,《狂云集》云: “豪机瞋恚识情心,二十年前即在今。 鸦笑出尘罗汉果,日影玉颜奈何吟。”
黎明,一休见华叟,叙述所悟心境,华叟承认一休已悟,欲给予印可。一休对印可连看都不看,径自离去。
1418年,宗纯二十五岁,华叟授其一休法号。
1、一路,中国泉州人,壮年时东渡日本。
一路是一位隐士茶人,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只茶釜,既烧饭又烹茶,自得其乐。到日本后,一路常常以诗歌同五山名僧唱和应答。
将茶从中国带回日本,并著日本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的容西和尚便是五山名僧之一。有一次,一休慕名前去拜访一路,见面后两人入座。
一休突然发问:“万法有路,如何是一路?”一路答道:“万事皆休,如何是一休?”2、一个人来向一休学禅,问了好多问题,一休却一言不发,只是给来客倒茶。茶杯已满,一休却不停手,结果茶水溢出杯子,流淌得到处都是。
客人提醒一休,一休说:“你的脑袋便和这个茶杯一样,已被你固有的想法装的满满的,哪里还能装进什么新东西呢?”3、京都的安国寺里有一个叫一休的小和尚,聪明机智。和尚已经老了,唯一的快乐就是小僧们睡觉了以后,自己一个人暗暗地吃麦芽糖。
可是某夜小和尚们发现了糖:“噢!很好吃的样子!”小和尚看见了和尚正在吃麦芽糖,很想吃。于是进入房间问:“师父!那究竟是什么?好像好吃的东西!”老和尚心虚了,就说:“这是老人吃的药,小孩的毒品,喳!睡觉了,睡觉去!”第二天,和尚要去念经,对小和尚们说:“大家要好好的看家呀!”就出去了。
大家见老和尚走了,大家围着麦糖壶,“说是毒药,真的么?”一休却说:“噢!大家来吃麦糖吧!”“要受师父挨骂。”大家说。
“不要紧,我有办法!”,于是大家就开始吃麦芽糖,麦芽糖真好吃,大家很快就把麦糖吃完了,糖壶空空而也。小僧们担心起来,可是一休很镇静,并没有怕,而且把师父宝贵的砚拿出来,故意打坏了。
不久,老和尚回来了,一休大声假哭出来。“怎么了?一休!哭什么?”“我在院子洗师父的砚,不小心打坏了,为了谢罪,想死去,大家把麦芽糖吃掉了,可是还没有死。”
老和尚就只好说:“不要哭,壶里东西是麦芽糖不是毒品,吃了也不会死,我说了谎,是不对的。得罪,谢罪。”
和尚搔了头,说了实话。4、一休顿智禅,义满将军听到了,就想与他相见,叫一休来到庄严的金阁寺。
义满指着屏风微笑:“一休!画在这个屏风上的虎,每天到了晚上就跑出来,你把他捆起来吧!”“可以,请借给我强力的绳子和头带。”一休并不害怕,拉好衫袖,带上布头带,拿着绳子。
跳入庭中,说:“可以缚住老虎,喳!无论是谁,从屏风上,赶出老虎来!”“怎,怎么了?”很得意的将军此时也恐惶起来。“请!快把老虎赶出来!它可能是看了我而恐怖慌了,不敢出来,帮忙吧!”没有人能把屏风的老虎赶出来。
将军其它部下都羞愧了。就把很好吃的菜饭排在一休并老和尚面前。
老和尚剩下鱼肉,一休就把那些吞下去了。“一休你是和尚,怎么把鱼肉吃掉了!”将军叱责地说。
一休回答:“我的咽喉好像大路,菜贩鱼担都通得过。”“那剑通得过么?”将军拔出剑来,指向一休的咽喉。
一休并不怆惶,“这剑只请剑客通过。”“这剑赏赐你吧!”将军只能说。
一休继续用功下去,后来成为伟大的禅师了。5、豆油店的多平先生,爱好围棋,老和尚也特别喜欢下围棋,每天到了晚上,多平就来访问老和尚,两个人下围棋到三更半夜,因此小僧们想睡也不能睡觉。
虽然有把扫帚倒立的符咒谢客,赶他走,可是多平先生并不回去。小僧们太伤脑筋了。
就去问一休有没有好的办法:“一休小弟!这样的,每天晚上不得了呀!有什么好的办法么?”“嗯……”一休想到了什么似的,有了办法:“好的,从明天起,不要给多平先生来了!”到了第二天的傍晚,一休展开一大张纸,纸上写着“写穿的兽皮的人,不得进来!”他把纸贴在门柱上,到了晚上,多平先生照常穿着兽皮背心来,因为他怕寒,来到山内,看到贴纸,可是他依然进来了。“哦唉!多平先生,有没有看见了柱上的贴纸?”“啊!看见了呀!”“穿上兽皮的人不能进来,怎么进来了?”“那么,本堂的大鼓,就可以么?是不是大鼓有兽皮?怎么样?小僧们,输了么?”于是就威风凛凛的进来了。
一休等待着:“等着!多平先生!不错,大鼓是兽皮做的,所以朝晚受到挨打。多平先生还是一样,要受挨打了。”
一休的命令一下,小僧们就提起柴枝棒子,向多平先生袭击。“救命呀!”多平先生抱头而走。
“不得了,走了!”从此,多平先生就不敢在安国寺停留太长时间了。
都知道,看过的动画,以斗智为主题。以历史人物一休宗纯禅师的童年为背景(和真正的一休禅师的生平事迹有很大出入),故事发生在室町幕府时期。曾经是皇子的一休不得不与母亲分开,到安国寺当小和尚,并且用他的聪明机智解决无数的问题。一休不光聪明过人,还富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那些仗势欺人的人,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动脑筋是先粘点口水,然后再往头上转圈的动作)。此外,善良的小叶子、鲁莽的新佑卫门、和蔼的长老、贪心的桔梗店老板和弥生小姐、骄傲的足利将军也都塑造的很成功,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充满哲理的动人故事深深影响了一代人。那时的孩子们纷纷以一休作为自己的榜样,这部卡通片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很多温馨的回忆。
世界著名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风靡整个亚洲地区,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日本动画片。故事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聪明的一休和尚出生在日本幕府统治时代,年纪小小就出了家,平时他勤奋好学,热心助人,最喜爱动脑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无论是将军,桔梗店老板还是新右卫门先生,都难不倒他,不仅让坏人们得到应有的惩治,他的才智还常常令大人们佩服不已,更能教会小朋友们许多日常生活的常识。
动画片是以日本历史上出名的“狂僧”一休宗纯为原型,由日本东映动画制作的动画片。在中国约于80年代初播出,也是那个时候不多的几部动画之一。
/f?kz=86097454
一休,全名一休宗纯。也就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原型。
一休,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和“恶僧”道镜,“佛法大师”空
海并称日本三大奇僧。
他自号狂云子,曾自作诗云:“风狂狂客起狂风,往来酒坊淫肆中。”凡一休过处
守戒僧侣无不大惊失色。怕此狂僧毁掉本寺的清誉。
一休还在七十八岁的时候“聊发少年狂”和一名叫森子的年轻盲女真挚地恋爱。他
在多首诗中讴歌他与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羞”。他毫不掩饰
的在大众面前袒露自己的爱情。
这个狂气横溢,纵情声色的和尚,至今还深深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他的传说被改
成很多流传一时的小说,漫画。《聪明的一休》就是其中之一。
那这个一休为何会如此狂态百出,还能受后人所敬仰呢?让我们来看看他一生的经
历或许就会明白。
一休的母亲是南朝贵族之女,曾得宠于北朝后小松天皇,因遭谗伤,而被赶出了皇
宫,虽然她当时已有身孕。后来在民家住下。生下了一休。
一休六岁出家京都安国寺。他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修行,很快便熟读各种佛经,和
很多流行的诗歌俳句。被人称作安国寺神童。
他还喜欢博览群书。书看得多了,眼界也开阔了。少年人眼界一开阔,自然就会对
当政者不满。他时常在安国寺里作诗发牢骚,讽刺幕府专制的统治。
不久后,因看不惯寺里僧人对幕府官员的阿谀奉承,愤而出走,当上了云游僧人(
小议:可惜一休哥没能遇上郑板桥,不然郑瘦竹定赠他一句“难得糊涂”)
在游历了很多地方后,他越发感到社会的黑暗,腐败正渗透着每个阶层,并渗透进
每一个百姓的心中。他对自己以往所学感到迷惑,对佛经所提倡安贫守己的说法产生了
很大的怀疑。为了解开心中的迷团,他拜世外高人华叟宗昙为师,刻苦研究救世的理论
然而,当时的日本实行锁国封关的策略,哪里找得到什么救世妙方。经过五年严格
的修炼,他依旧一无所获得。但他的老师华叟宗昙非常喜欢他,想把自己的信物一把玉
如意传授给一休,但被他拒绝了。
一休认为,这样做是把纯洁的精神信仰加以物化的庸俗行为。连心中敬仰有加的老
师亦俗如是,一休彻底失望了。他感到没有人能了解他,也没有人会听他的见解。一种
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深刻痛苦折磨着他。和世人无法沟通,又学不会庄周那种“独于天地
精神往来”的逍遥洒脱,一休茫然了……
很可惜,脱世修炼的一休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入世救众生。他既不像释加摩尼般具
有大智慧,能将佛理和世俗巧妙地联结起来。也不像“恶僧”道镜在大彻大悟后转向另
一个极端,变得媚俗无比。因此,道行上的不够成熟,性格上的不够果决,使极聪明的
一休突破不了自身的局限,因而成狂。正所谓:恨难平,无处述,唯有疏狂意!
一休种种率性,真诚的作为,很得百姓们的喜欢。何况一休确实有真正的道行。因
此被人称为“疯佛祖”这有点像中国的济公。日本一休,中国济公,一个疯佛祖,一个
癫和尚,倒也相映成趣。
得老百姓喜欢的,便不能得当权者的欢心。一休被各方将军,大名们驱逐。居无定
所,连大一点的寺院都不敢收他。因此他一生颠沛流离,饱经风霜。终于在八十八岁那
年逝世。盲女森子殉情而死。一代狂僧遂成绝响。只留下《狂云集》《一休戒语》《佛
鬼军》等著作。
一休,一个满腔愤懑,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剧人物。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未能突破思
想上的瓶颈,而达到一个全新的哲理境界,实为可惜也。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0033479号-4 Copyright © 2016 学习鸟. 页面生成时间:0.115秒